第9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个性。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大小的对比。
3学具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作画上色用具。
4教具准备
电影片断,PS素材图层,PPT课件等。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梦想导入,电影激趣
师:你们有梦想吗,我也有,可我的梦想和你们不一样,想知道是什么吗,我的梦想就藏在等一下我要给你们看的电影片断里,(播放《我把孩子变大了》电影片段。)
【设计意图:用梦想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用有趣的儿童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之后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2【讲授】教师与学生的巨人梦想表现
1、师:现在知道我的梦想了吗,对,我的梦想就是(板书)假如我是巨人,
引出PPT课题课题:我的梦想就是“假如我是巨人”
【设计意图:根据前面电影的预设而顺势导出课题】
2、师:看了这个电影,我就也试着让自己变成巨人,来满足我的梦想。(用PS图层来展示我是“巨人”的,引导学生了解对图片中的人与景与物的大小对比)
【设计意图:既然前面说我有梦想,当然就要试着想怎么实现,变成巨人会是怎样的情境,所以用PS来进一步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创设学习情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巨人特点,比较对比。从而初步解决本课重难点。】
3、师:好了,现在也轮到你们来把自己变成巨人了,那你变成了巨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个别学生说说你变成巨人后的会做什么呢。(帮助汽车堵塞、帮助别人等)
【设计意图:由老师变为巨人过渡到学生变成巨人会怎样,启发谈话,发散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利用教师前面的PS课件加深解决本课重难点。】
4、师:很好,那我们该怎么画呢?在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们画的巨人是怎样的好不好。(播放图例并欣赏学生作品,让学生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利用此环节直观的欣赏作品,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为其后期的自主创作打下基础。】
5考考大家: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顶天立地);巨人怎样的动作适合竖构图?(站);怎样的动作适合横构图?(坐、躺、卧);除了画巨人的全身还可以画半身或局部吗?(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教师提出三个问题,用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小结,同时教师利用这个小结进行各种示范,在示范中强化大小对比、画面构图与创意的意识。】
活动3【练习】学生作画
1、教师引导学生闭眼,用旁白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房在脚边,云在头边,小鸟在胸前飞过……,那接下来你会遇到什么事,做什么事呢?(本环节根据学生状态与时间来决定取舍)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由于上一环节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很活跃,为让学生们能在接下来的想象创作中能静下心来创想一具体“巨人事件”,在思维状态上能够有放有收,所以特设本环节让学生闭眼静心跟随老师的旁白描述来由此顺势进入创作状态。】
2、画你所想:现在就请把你成为巨人后的奇遇画下来,看看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巨人与周围小人、景物的大小对比。
【设计意图:自由想象,大胆表现,力求创意与众不同,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空间。】
3、学生可用各色彩笔直接画。
4、学生作画,教师进行巡回辅导。(放背景音乐)
5、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优秀作品,及时展示。
活动4【作业】展示评价
1、先完成作品的同学可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的展示区。
2、学生可下位上台来欣赏大家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下位上台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能象观看平时画展一样进行自由欣赏、自由讨论,而不拘束于老师指定的几幅画,在自由欣赏中从而有着自己的审美主见,为评价打下基础,之后进行自主评价活动,提高学生审美与评价作品的能力。】
3、自评: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4、师小结:同学们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只要我们敢于想象,我们的生活就能变得更美好。
活动5【活动】听课教师点评
陈鹏程老师《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评议
评议:光泽实验小学 邵芳
老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点评陈鹏程老师《假如我是巨人》这堂课。这是一堂非常优秀的美术课,陈老师的言行语态极具亲和力,学生在这堂课中把陈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活跃,让学生真真感受到美术课的快乐!
听完这堂课,我认为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都有梦想,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这节课教学一开始,陈老师提到自己有一个梦想,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我把孩子变大了》影片,在影片的带领下,学生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和普通人的故事,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和普通人大小比例的差异,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之后的教学埋下伏笔。短片导入课堂的设想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陈老师这导入设计非常好,一个神奇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巧用对比 解决难点
陈老师先用自己的照片,让自己变成巨人,表明自己的梦想是变成巨人切入本课主题,然后从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巨人,我会怎么做?并欣赏学生作品,直观形象的引导学生想象。当学生展开自己的设想后,顺利的导入本科的难点?构图?。
我最欣赏的是陈老师的板书示范,也体现陈老师扎实的美术绘画功底,他先画一个人,问学生是不是巨人?为什么不是?怎样让它变成巨人?进一步引导出?对比??大小??相互参照的关系,当学生理解后再强调横竖构图的多种方法,最后总结简练要点?构图?
三、冥思遐想 创作想象
我欣赏的还有陈老师并不一味的自己说或学生说,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用语言描绘巨人的感觉?白云从你耳边飘过??学生似乎真的想象到自己是一个巨人,他们急于表达自己成为巨人要做些什么的时候,陈老师及时的把这种表现欲引导绘画中,请学生把自己的设想画到纸上,把学生激情带到自己的画中,不难想象,这样的作品是多么的精彩!
时间飞逝,一堂课,一瞬间就到结束部分了,却让人欲犹未尽。这里我提一些个人建议,如果课堂最后能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就更完美了;由于陈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部分,将学生想象带到高潮,激情导致学生停不下来,而使得这个环节用时过多,导致时间不够,课堂结束有些仓促。就这样,我们也不得不说,陈鹏程老师设计这一堂课是:生动优秀的美术课。
课件9张PPT。梦想小学美术人美版第四册第十二课 假 如 我 是 巨 人 那你成为巨人后你会做什么呢?《过河》《迷路啦》《送你们去月亮上玩》画纸上怎样才能体现出巨人的样子来呢?(通过大小对比:主体巨人画大,其它画小)巨人什么样的动作适合竖纸、横纸构图?除了画巨人的全身外,还有其它方法吗?(也可以只画头像、身体局部)考考大家: 竖:全身、半身像。
横: 坐、躺等。闭眼想象:
朵朵白云在我的耳边飘过;
小鸟从我胸前排队飞过;高楼
大厦只到我的腰间;街道上的
汽车在我脚间穿来穿去;人们
都在仰着头看着我……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画你所想:
把你成为巨人后的奇遇情景画下来,看
看与别人奇遇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巨人与周
围小人、景物的大小对比。 可直接用各色水彩笔直接画线稿,可以
涂色,也可以不涂色。 作品展示:
先完成作品的同学的可将作品贴在黑板上来。并可下位欣赏别人的作品或帮助还没完成作业
的同学。
试着说出你的画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