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酌(zháo) 村寨(zhài) 遵循 悲天闵人
B. 遵嘱(zhūn) 修葺(qì) 毫杰 海阔天空
C. 恳切(kěn) 恍惚(fū) 绎站 附之一笑
D. 癖好(pǐ) 默契(qì) 蓦然 颠沛流离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主持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
B.“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兴衰”改为“兴盛”)
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他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92岁生日。(把“不再”改为“再次”)
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使得”)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D.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
6.根据提示,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抒情、启思、言志等 古诗文句子 出处
思乡情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 (1)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勇敢坚强 (3)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人生悟道 (4)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勇于进取 (5)___________,(6)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奉献精神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高洁品质 (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7.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1)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插画排序。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一书中,他用鲜活纯净、质朴简练的语言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两句话分别出自书中哪位女性之口?请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描述她俩的性格特点。
A.“祥哥,我把东西都收拾好了。”
B.“祥子!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A是________,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全书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9.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季节)江南特有的景色。
11.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子猷(yo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②或:有的人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劳:( )
(4)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何可一日无此君?
14、【甲】文中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15、仿照【甲】【乙】文段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某物来表达你的抱负或情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槐花约
谢冕
① 春日,友人捎话说,中天门的槐花开了。他记得我与槐花有个约定。
②十年前的那天,华北平原正吹着暖风,一片葱绿,槐花花事已过。清晨,约几位朋友登泰山,望不尽的奇峰峻岭,一派令人惊叹的“青未了”!约行两小时,艰难的盘山道走过,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开阔地,中天门到了!令人惊喜的是,在平原已过了季节的槐花,在中天门竟以漫山遍野的灿烂迎接我:花若有待!我知道,槐花隐忍着推迟她的花期,等着我的到来。
③平原的槐花我见过,燕园的槐花也很有名,但那些花景是散落各处的,总在隐约仿佛之间。而中天门不同,是集聚性的、无保留的、竭尽心力的绽放,不!简直是喷发!那情景,那气势,一如充盈在齐鲁大地无所不在的侠气与柔情,令人感到温暖。极目望去,眼前涌动的花海,白花花的竟是让人心惊的明亮!在道旁,在岭崖,在山谷,到处是她飘洒的璎珞。浅浅淡淡的绿中泛着明媚耀眼的白,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着光芒。
④多情的让人心疼的中天门槐花!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她用浓郁的、甜蜜的香气蒸薰着我,多让人心醉的缱绻缠绵!
⑤那是我首登泰山,是数十年的圆梦之举。我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圣者。我知道山势奇陡,数十里的山道,七千多级的台阶,还有那让人惊心动魄的十八盘。但我决心一步一步地从山下拾级而上,用一步一步的攀登表示我的虔诚,用一步一步的跋涉丈量它的伟大。
⑥它是众山之首,奇兀、险峭、壮美,但它不单是一座风景山,更是一座文化山。风景优美的山,并不罕见,而文化积蕴深厚的山,名世者稀。武当有道,普陀有佛,武夷有儒,但泰岳却是集大成者。登泰山就是向中华文明的朝圣之举,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来阅读一部浩瀚的华夏文明史。中华文脉的气韵都荟萃在它的山岚之间,历代帝王留下的封诰碑石,摩崖上的诗文墨迹,多少先贤汗水和墨香播撒在泰山的盘山古道上。
⑦我来北地数十载,所居城市离泰山并不远,有诸多机会可向它礼敬,因为景仰,所以肃穆,我总惮于冒然登临。登泰山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节日,我要在最庄严的日子,以最虔诚的心情,用最郑重的方式表达我最深沉的敬意。这是至少一个甲子的等待。我与泰山的约定如金石,践约选择的就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刻。同行者四人皆我好友,感人的是毛老师,他已体力不支,为陪我,强行至中天门。力竭,众人劝止,改乘索道至南天门迎我。毛老师于翌年病逝。
⑧中天门似是久待后的欣喜,它以满山满谷的槐花云、槐花雪、槐花风、槐花雨,来回应我们的约定。那次登临后,我寻求再次登山的机缘。五年后重登泰山,陪同者易人。四月,山中微寒,花时尚早。我暗下决心,相约十年为期,重践槐花之梦。
⑨这就到了此年、此月、此日、此刻。朋友记得我的心愿,恐我误了花期,提醒我:中天门的槐花开了。我如听天音召唤,摈弃手边俗务,跃身而往。是日,朝发永定门,午前直抵泰安。主客杯酒言欢,相忆十年旧事,我心有所萦,不敢恋杯,瞬即离座,款步登山。较之十年前,身边多了几位陪同者,均儒雅时贤,一路言谈甚欢。
⑩ 抵中天门,但见满谷槐花汇成了溢满岱宗的香雪海。自2004年首次登临,阅槐花盛事于中天门,至今近十载。2013年春日,我如约前来,花事如海,真情如梦,十年旧约,两不相忘。都言花能解语,我言花有信、有情、有爱。中天门的槐花,齐鲁大地的情义之花!我将此种感受发至远方:“永远的槐花之约,你开了,我就来了!”为了表达我对槐花的感激,或可换种表述:“永远的槐花之约,我来了,你就开了!”
注:谢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
16.第④段中画线的词语“心疼”“心醉”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17.在第⑦段中,作者要“以最虔诚的心情,用最郑重的方式表达我最深沉的敬意”,对此文中有明确的交代。请找到这个句子并摘录下来。
18.第①段中“永远的槐花之约,你开了,我就来了!” “永远的槐花之约,我来了,你就开了!”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异同?
19.作者以“槐花约”为题有何意蕴?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吴老爹 台静农
羊镇的十字街,还是以前那样扰攘着。
这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十字街右边一家油盐店的吴老爹,现在谁也不知道他了。他十四岁的时侯,便来到这油盐店家。据他自己说,他的双亲死得非常早,没有姊妹兄弟,只是独自一人在这人世间。
他的主人和主母见他谨慎而且忠实,对他也非常好,几十年来,从没有向他发过怒,或向他斥责过。不幸主母死后的二年,主人便跟着死了。主人就将刚十八岁已经结过婚的少主人,托吴老爹好好地同着少主人一起过活。
可是少主人的性格,并不能像主人那样安分守己地生活。主人的遗产只是他一生辛勤经营的油盐店,主人生前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地坐在柜台里,守着一两油五文盐的生涯,但是少主人竟没有这样的耐性子,有时候愤然地说:“这生意真不是人做的。”吴老爹起初以为这是少年免不了的毛病,曾委婉地劝他,他也倒听话。
主人死后第二年,少主母生了一个儿子。吴老爹几乎比少主人还高兴,觉得主人毕竟是有德的。至于少主人的行为,可渐渐地不规矩起来了,下午或晚间总是不在家的日子多。
吴老爹时常在少主人面前说比方想开导他,但是少主人却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有时还遭少主人的斥责,轻则说“老晕了晓得什么”,重则便说“你是俺老子么”,往往使吴老爹面子下不去,哑口无言地低下头去。
少主人越闹越不成样子了,成天是不在家的,到了晚上虽然回来一次,但与家事不相关的,却是将钱筒里的钱倒了。少主母几乎天天暗地里哭,吴老爹遇见的时候,总劝她不要过于伤心,少主人一定是这几年走混沌运,命里带的,也没有法子,什么时候运气转了就好了。其实他心里时常盘算,少主人究竟什么时候才交好运呢?
少主母的儿子却一天长得好似一天,两颊微微红,两手臂同嫩藕一样,非常活泼爱笑。吴老爹更是爱他,几乎成天将他抱在怀里。就是平常少主人给他气受,甚至辱骂他,他见了他的小少爷这闷气便烟一般地消散了。
有时候他还这样地想:再过几年,少主人转了运,好好地兴家立业。小少爷也渐渐长大了,叫他念书识字,他这样的聪敏,自然就成了出色的人物了。老天再叫我多活几岁,能够看见小少爷受人家尊敬,受人家夸奖,然后死了去,见了主人和主母,他老两口一定很欢喜的。也许主人会笑着说:“老吴到底是有用,难为他带了儿孙都成人了。”
自从少主人不在家以后,他天天抱了小少爷坐在柜台里面,替少主人支持生意,入款都被少主人掠去赌博,因之也无法添置货物,门面渐渐地艰窘,也渐渐地冷落起来。
之后,少主母说她有些首饰,想私自变卖了,在生意上添补,吴老爹听了,想了一想,叹了口气,惨然地说:“好罢,那么今晚上就办妥,明天好买油。”
第三天一个暴风雨的晚间,好久没有回家的少主人忽然回来了。吴老爹一见非常的惊异,因为少主人完全变了相貌了。少主人的脸色好像一张白纸,两眼深陷,下颏瘦削,再也看不出来以前肥红的面庞了。头上戴一破斗笠,披了一件破小袄,下面赤着脚,裤子提在膝盖上,他从也没有梦想到他的少主人居然有了这样的模样。
少主人一进屋,将斗笠放在门口,很疲乏地坐在一个矮椅上,看看屋里,什么也没有问。少顷,哑声地说:“我还没弄到饭吃呢。”
这时候吴老爹站在灯的旁边,忽然听少主人这样地说,全身顿时发抖。没吃饭就是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头呢,这分明是街上行乞的口吻。
“我已经将房子卖了。就是这,还不够还账,明日还要将家具卖掉。我的女人同孩子,我叫他们回娘家过活去。跟着我,我也没有法子。不过……”少主人的声音有些呜咽了,“不过,吴老爹我对不住你,我没有好处给你,反累你老人家受罪!家业丢了,我倒不在乎。只是吴老爹你,我真有些良心不安!”少主人哭了,再也说不下去了。吴老爹也放声哭了。少主母早已晕了。
“少主人将来怎样呢?”吴老爹哭着问。
“我么?”少主人已经忍住了眼泪,“我要当兵去!你不要太伤心了,我就要走,他们在那里等着我分账!”说了,戴上了斗笠,开了门匆匆地走了。
当晚吴老爹迷离地倒在床上,心中空洞,并不觉得如何的悲伤。不过思想异常纷乱,使他不能安静。他知道了他平常的一切的梦,现在是完全破碎了,而且破碎得了无痕迹。他悔恨,他不该信任命运,命运所给予的希望,直是扯谎和欺骗,结果是这样的惨报。
他不愿再活下去了,生是这样无聊和空虚。转而既要是当下死去,岂不是使活着的人,更难忍受吗?还是活着罢,为着那尚活着的人,为着那尚有未尽的忧苦和劳瘁!
第二天清早晨,镇北首,大路上,有一个老人戴着破斗笠,穿着草鞋,背了小小的包袱,独自在春雨纷纷的大路上缓缓地走着。
从这老人迎面走过的三四个穿蓑衣的少年工人,这里面忽然有一个叫着说:“这不是十字街油盐店的吴老爹么?这老头背着包被上哪里去呢?”
吴老爹好像没有听着后面有人招呼他,仍旧在大路上缓缓地走着。痴立在路旁的这一阵少年,于是都目送着这老人向那不可知的地方走去。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有删改)
2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老爹在羊镇生活了几十年,离开还没几年就被羊镇的人彻底忘掉了,这足以看出羊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B.吴老爹守护的是一家油盐店,老主人对他很好,他也很关心少主人一家,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油盐店。
C.少主人开始是听吴老爹的话的,但吴老爹的话总是那么几句,少主人就不再听了,而且有时还训斥他。
D.少主人最后一次回家显得很匆忙,交代了家里的事情后就离开了,他逃离了这个家,不愿再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2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描写吴老爹少年时的状况和老主人对待他的态度,展现出吴老爹的悲惨境遇和老主人对他的关爱,为后文吴老爹的做法奠定了情感基础。
B.小说通过老主人和少主人对待油盐店的态度和做法的对比,表现了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心灵带来变化的本质,也侧面表明少主人、吴老爹的悲剧是时代悲剧。
C.面对小少爷时,吴老爹能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原因除了小少爷长相喜人、充满童趣外,更重要的是吴老爹在小少爷的身上播种了希望。
D.小说结尾处用路旁的少年“痴立”“目送”等神态描写来衬托吴老爹的形象,让读者更能深切体会吴老爹此时的孤独寂寞,为文章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22、文中画横线处是如何展现少主人“落魄”特征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3、台静农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语),书写乡村悲惨的故事,形成自己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小说《吴老爹》简要分析。
三、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享受家人的关爱,你会感到“亲情真好”;怀着博大的胸怀,你会感到“挫折真好”;举起自信的火炬,你会感到“前途真好”;体验成长的快乐,你会感到“学习真好”……亲爱的同学,你想对什么说声“真好”呢
请把“ 真好”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
1、D 2.D 3.A 4.C 5.B 6.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朔气传金柝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7.(1)乙——丙——甲 (2)小福子 善良温柔 虎妞 泼辣粗俗
(3)示例一:我认同甲的看法。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示例二:我认同乙的看法。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他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自私自利、软弱妥协等性格缺陷,决定了他注定会被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9.(1)爱国人物故事会 爱国名言展示会 (2)略
10.对偶 夏季 11.示例:诗句中“闲”“落”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久等友人而友人不至的寂寞心情。
12、 (1)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鸿儒:博学的人
(3)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尝:曾经
13. (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14. 作者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同古代名贤一样,有着高洁傲岸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志趣,从而说明“陋室不陋”
15. 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梅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我要向梅花学习,学习它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16、不能。“心疼”是疼爱、喜爱的意思,“心醉”是因喜极而陶醉的意思。中天门的槐花开的艳丽、灿烂,既侠肝义胆又柔情似水,与别处的槐花不同,故而让人喜爱不已。槐花因“我”的到来而香飘满山、沁人心脾,让“我”对槐花的喜爱达到“心醉”的状态,故而不能互换。
17、但我决心一步一步地从山下拾级而上,用一步一步的攀登表示我的虔诚,用一步一步的跋涉丈量它的伟大。
18、相同点是:两句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槐花的灵性。不同点是:“你开了,我就来了!强调“我”坚守槐花之约的承诺。“我来了,你就开了“强调槐花也在等待我的到来“我”来到,槐花才开放,突出了槐花的有信、有情、有爱,是齐鲁大地上的情义之花,以此表达对槐花的感激之情。
19、①槐花之约。作者对泰山槐花情有独钟观赏槐花是践行十年之约。②是延续朝圣之约(或登山之约)。泰山是风景与文化的集大成者,作者登泰山是阅读华夏文明史,是朝圣中华文明。③友情之约。作者本次看槐花是赴朋友之约。看槐花的经历让作者结交了很多泰山的儒雅朋友。
20、D 21、B
22、①正面描写。描写了少主人的外貌、神态等,表现他的落魄。②侧面描写。从吴老爹的“惊异”“没有梦想到”等表现少主人的落魄。
23、①现实主义风格/黑暗的社会现实。小说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那时社会不安定,人们没有美好的未来等。②浓郁的乡土气息。人物语言具有乡土气息,比如少主人说的“老晕了”“俺老子”等;故事的背景就设定在乡村等。③悲惨的人物命运。无论是少主人一家,还是吴老爹,命运都很悲惨,少主人败完家业过着悲惨的日子、少主母和孩子最终要回娘家、吴老爹辛苦一辈子但不得不在老年离开羊镇等。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