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洪泛森林是亚马孙流域较为典型的一种雨林,经常在洪水季节被长时间淹没,所处区域为流域中水陆相互作用的交错带,具有高生产率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洪泛森林的树木要比陆地雨林的树木矮小,通过鱼类传播果实。下图为陆地雨林和洪泛森林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洪泛森林对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体现在( )
①为鱼类提供食物 ②净化水质
③沉积洪水漫溢时的有机质 ④涵养流域水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洪泛森林树木矮小的原因可能是( )
A.陆地雨林遮挡阳光,光照条件差
B.土壤排水不良,不利于根部支撑
C.土壤肥力较差,植株生长条件差
D.洪水期水位上升,树干被淤泥淹没
3.洪泛森林也有净化空气的功能,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供给服务 B.文化服务 C.调节服务 D.支撑服务
煤炭原位气化是指含煤层保持在原位不动,直接将其点燃并气化成为可燃气体(包括氢气、煤气等)用作工业能源的煤炭工业技术。目前,我国已在新橙试验成功可以在地下1000米以下深度实施煤炭原位气化的技术。下图示意煤炭原位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利用煤炭原位气化技术,可以( )
A.提高煤炭资源开采量 B.降低煤炭的利用成本
C.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 D.增加煤炭工业的岗位
5.煤炭原位气化技术在新班试验成功,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
A.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合理布局我国能源基地
C.提高抵御气像灾害能力 D.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石墨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技术升级,石墨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资源国和生产国,却面临“低端出口、高端依赖进口”的困境。下图为1999~2017年中国天然石墨贸易统计图。下表为我国石墨1999~2017年贸易结构演变。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 出口主导产品 进口依赖领域 政策环境
1999—2005 初级鳞片石墨 几乎无进口 鼓励出口创汇
2006—2012 球形石墨 高端润滑石墨 开始限制低端出口(关税调整)
2013—2017 中端提纯石墨 高纯度石墨 纳入战略性矿产目录
6.关于图中符号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a出口量 b进口量 c净出口量 B.a进口量 b出口量 c净出口量
C.a出口量 b进口量 c净进口量 D.a净出口量 b进口量 c出口量
7.2006年以后我国石墨产业净出口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市场 B.供需 C.政策 D.技术
8.针对我国石墨产业困境,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①技术突破,研发制造高端产品 ②产业链整合,实现绿色升级
③与周边国家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④建立石墨资源储备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程度的重要标尺。下图是1995~2018年天津市自然岸线长度和滨海自然湿地减少面积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天津市对海洋空间利用方式发生规模性的转变起自( )
A.1996年 B.2002年
C.2006年 D.2010年
10.图示时间段内,天津市采用此种海洋空间利用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沿海人地矛盾 B.进行海上滩涂养殖
C.探索人类未知资源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1.图示阶段天津市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的水平表现为( )
A.高—较高—低 B.低—较高—高
C.高—低—较高 D.低—较低—低
转口港是指以转口贸易为主要业务的港口。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地带,自13世纪开始就是国际贸易港口,现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如图示意新加坡港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货物最可能需要停靠新加坡转口港的是( )
A.由澳大利亚运往日本的煤矿 B.由阿根廷运往法国的牛肉
C.由美国运往韩国的大豆 D.由南非运往中国的铁矿
13.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普及,新加坡港区将以前的库房改建为露天堆场,主要是为了( )
A.减轻飓风对港区的危害 B.提升港区货物运输效率
C.方便港区对货物的管理 D.提高港区土地利用效率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4年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商定在切实提升农业合作水平,保障两国粮食安全等多方面开展双边合作。读俄罗斯地理事物分布图和北半球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纬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俄罗斯南部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产品可能是( )
A.咖啡、可可 B.苹果、稻米 C.稻米、小麦 D.小麦、向日葵
15.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俄罗斯湿地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西欧平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16.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 )
①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广②热量不足,冻土广布
③机械工业发达,农业机械使用方便④降水不足,水热条件配合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选做)
湖泊的富营养化易引发蓝藻的过度繁殖,形成水华,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挑战。蓝藻丰富度受光照、水温、溶解氧、营养盐等因素影响。乌梁素海是河套地区灌渠排水汇流而成的湖泊,其南端出口与黄河相连。某科研团队对该湖进行湖水监测,在五个地点中选择W1、W2、W3为采样点,发现不同采样点在不同时期(冰封期、非冰封期)水体蓝藻丰富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下图为乌梁素海位置示意图,下表为乌梁素海不同时期各采样点的蓝藻丰富度。
采样点 蓝藻丰富度
冰封期 非冰封期
W1 4.45×104 1.40×106
W2 1.82×104 6.40×105
W3 9.06×104 1.15×106
(1)根据监测数据,说明冰封期与非冰封期乌梁素海蓝藻丰富度的差异。
(2)推测蓝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系统影响最大时期,并说明其影响。
(3)为治理乌梁素海水华问题,有人提出“生态补水”和“湿地修复”两种方案。请任选其一,说明其原理及可行性。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粮食持续高产丰收,2024年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播种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可调出粮食量最大的“西部粮仓”。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新疆粮食作物单产高、品质优。农业部门推广节水技术,增强育种制种能力,加快农机研发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单产。有研究学者提出,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平均气温上升,年降水量增加,呈现暖湿化特征;加上新疆地域辽阔,荒草地和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丰富,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下图示意新疆目前耕地分布状况。
(1)指出新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在暖湿化背景下,新疆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3)简述“西部粮仓”对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成功为南海多个岛礁供电。“南鲲”号采用大量新结构、新工艺,日最大发电量2.4万度。可满足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随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将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南海某岛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变化图。
(1)说明图所示波浪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上的困难。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A
6.A 7.C 8.A
9.B 10.A 11.A
12.D 13.B
14.D 15.B 16.C
17.(1)非冰封期蓝藻丰富度明显高于冰封期;不同采样点在非冰封期蓝藻丰富度的差异比冰封期更大。
(2)非冰封期。蓝藻过度繁殖,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蓝藻死亡分解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健康。
(3)“生态补水”方案:原理是通过引入清洁水源,稀释湖泊中营养盐浓度,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抑制蓝藻生长。可行性在于乌梁素海南端出口与黄河相连,可利用黄河水进行生态补水,且黄河水量较大,能满足一定的补水需求。
“湿地修复”方案:原理是通过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强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减少进入湖泊的营养盐,从而控制蓝藻生长。可行性在于乌梁素海周边存在一定的湿地资源,具备修复的基础;湿地修复后可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持续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18.(1)自然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社会经济原因:推广节水技术,保证水分供应;育种能力强,良种高产优质;农机研发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2)气候改善,热量条件变好,生长时间延长,降水增加,提供水源;后备耕地多,暖湿化使部分难利用土地可开垦,种植面积增长潜力大。
(3)耕地资源:利于开发新疆后备耕地,提高利用效率,拓展总体空间;粮食安全:增加产量与自给率,减少对外依赖,可全国调配保障供应稳定,具战略意义。
19.(1)特点:波浪能时间(季节)上分配不均匀;全年可利用。困难:波浪能发电不稳定(波浪能分布并不均匀,季节性影响大);技术(设备、材料)要求高,成本高(资金投入大)。
(2)经济发展上: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和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岛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能源。
社会发展上:可保障远岛海礁基础设施的能源供给,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还可为花样科研提供能源支持,助推海洋科技创新。
生态发展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废气废水的排放,减少对海洋自然环境的破坏,助力海洋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