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历史中考复习提优检测:中国古代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历史中考复习提优检测:中国古代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1 21: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综合提优练习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014年4月16日,为期三个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江苏省扬州博物馆开展。这位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下列历史事件和隋炀帝有关的是(
)
A.
建立隋朝
B.
灭掉陈
C.
完成统一大业
D.
开通了大运河
2.
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元世祖
3.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唐朝的是(
)
A.
唐太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C.
江南地区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
李白使用交子支付酒店老板的酒钱
4.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
唐诗影响深远
B.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
唐诗取材广泛
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5.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
遣唐使来华
B.
鉴真东渡日本
C.
玄奘西游天竺
D.
文成公主入藏
6.
小李收集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是为研究下列哪个主题准备的(
)
图一
图二
图三
A.
唐朝经济繁荣
B.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C.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
唐朝科技发达
7.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隋印《金刚经》
B.
唐印《金刚经》
C.
唐印诗集
D.
《梦溪笔谈》
8.
隋唐时期,我国在世界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对隋唐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了赵州桥
②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④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9.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些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C.
党项、女真、回纥
D.
匈奴、回纥、吐蕃
10.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戍”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反映了宋与契丹关系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约出现于(
)
A.
澶渊之盟前
B.
澶渊之盟后
C.
宋金议和前
D.
宋金议和后
11.
有学者指出:“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一般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12.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裹足,坐轿
B.
唐都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舍、勾栏随处可见
C.
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
D.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13.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社会分工完成
B.
市民生活丰富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14.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15.
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有(
)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16.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17.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18.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文字狱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闭关锁国
19.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A.
秦、汉
B.
元、清
C.
金、元
D.
辽、宋
20.
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
八股取士
B.
郑和下西洋
C.
戚继光抗倭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21.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设立驻藏大臣
22.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3.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
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C.
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D.
郑成功——打败日本,收复台湾
24.
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
A.
闭关政策的推行
B.
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
C.
中国政局动荡
D.
航海事业衰落
25.
下列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在相同领域演绎的历史活动的一项是(
)
A.
宋应星
吴承恩
B.
关汉卿
施耐庵
C.
曹雪芹
罗贯中
D.
李时珍
曹雪芹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3)请写出材料四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2分)
材料五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4)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唐帝国的声威】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A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当时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外国人称中国人为“
B
”。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得了飞跃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 ”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请把材料一补充完整:A
B
(2分)
(2)材料二“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材料二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4分)
【大宋王朝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时期,中西交往主要依靠海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时海外贸易兴盛,中西交往频繁,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定居。著名的阿拉伯富商后代蒲寿庚,南宋时长期主管泉州市舶司,后来归附元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当时重要的港口有哪些 市舶司是个什么机构
(3分)
(4)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西贸易西汉以来以陆路为主,到了宋朝时期转变为海路为主,请你指出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4分)
【大明王朝的远航】
材料四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时间
1405~1433年
船数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
远航次数
先后七次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材料四中的这次首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多长时间 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明朝怎样的对外政策 (4分)
【前清帝国的封闭】
材料五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6)材料五反映了清朝前期怎样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4分)
(7)不同的对外政策各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28.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汉书·张骞传》
(1)材料一中的“西域”狭义上是指今天我国的什么地方 该地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分)
材料三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汉藏交往历史悠久,流传了许多佳话。
(3)材料三表明历史上汉族和藏族的关系密切。请各举一例说明唐朝、清朝和新中国在同藏族交往上的重大史实。(6分)
材料四
统一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清政府前期的统治者在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4)根据材料四,请用史实说明清初统治者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而做的努力。(举出两例,4分)
参考答案
1.
D
解析:建立隋朝、灭掉陈和完成隋朝统一大业的是隋文帝杨坚;只有开通大运河与隋炀帝有关,故选D项。
2.
C
解析:“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
D
解析:
交子是北宋前期出现的纸币,不可能出现在唐朝。故选D项。
4.
B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制对唐诗繁荣的影响。从杨万里的话可以看出,诗歌到唐朝时繁荣,是因为唐朝科举制设有诗赋,以此取士,使得士人倾尽心思来研究诗赋。由此可见,是科举制以诗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故选B项。
5.
D
解析:A、B、C三项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D项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故D项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6.
B
解析:图一体现了唐朝与日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图二是鉴真坐像,体现了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图三是玄奘西游天竺,体现了唐与印度的关系,三幅图片都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
7.
B
8.
C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文化的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①错误,李春是隋朝人而非唐朝人;②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大明宫含元殿在长安城北而非洛阳城北;④是正确的,⑤也是正确的。故本题选C项。
9.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辽、西夏以及金等政权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所建;西夏是党项所建;金是女真所建。
10.
B
解析:根据题干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宋与契丹关系”,即可排除C、D两个选项,“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转变”是在澶渊之盟后,澶渊之盟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11.
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伴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后期最终完成。
12.
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唐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学生通过所掌握的知识细心地作出辨析选择,D项中“设市舶司”在宋朝,而非唐朝。
13.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宋朝的社会生活。分析材料,材料中的“瓦”指的是瓦舍,是宋朝的娱乐场所和商业场所,这一场所的出现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行省制度。紧扣“元朝”分析,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郡县制创立于秦朝;厂卫制创立于明朝;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
15.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的识记。解题的关键是“宋朝”,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了防止相权过大而有篡位夺权的危险,废除宰相制度,中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①不合题意,因此含有①的选项,均不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16.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培根所说的改变世界面貌的三种东西,文字方面指印刷术,战争上指的是火药,航海上指的是指南针。
17.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甲图反映的是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太尉、丞相以及御史大夫,这是秦朝推行的;乙图是三省六部制,最早是隋朝开创的,唐朝进一步完善;丙图反映出皇帝之下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最早出现于明太祖时期。
18.
B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加强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控制的措施。17、18世纪,我国正处在清朝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人们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所以选B项。
19.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能力。分析备选项中的朝代,秦朝、汉朝、宋朝都是汉族人建立;辽是契丹族建立;金是女真人建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清朝是满族人所建。辽朝和金朝尽管是少数民族建立,但它们都没有形成统一中国的局面。
20.
D
解析:八股取士、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均发生在明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清朝初年,故选D项。
21.
D
解析: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四个选项的分类标准。这四个事件从教材中的呈现顺序来看,戚继光抗击倭寇、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郑成功收复台湾,都属于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设立驻藏大臣,属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据此可知A、B、C三项属于同一类,因此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D项。
22.
A
解析:①是唐朝与西藏友好往来的史实,②③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④是新中国管理西藏的措施。故选A项。
23.
D
解析: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而不是打败的日本。所以D项搭配不正确。
24.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闭关锁国的认识。汉唐、宋元时期,由于统治者执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发达;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看不到外国的先进,造成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的心态,题目中的所述现象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25.
C
解析:本题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辨析能力。宋应星、吴承恩,前者是科学家,后者是小说家;关汉卿、施耐庵,前者是戏剧家,后者是小说家;曹雪芹、罗贯中,二者都是小说家;李时珍、曹雪芹,前者是医学家,后者是小说家。所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项。
26.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曲辕犁、筒车。
(4)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等。
27.
(1)长安、唐人。
(2)玄奘。把印度(天竺)的佛学带回中国。日本、天竺、新罗、波斯等国。
(3)广州、泉州。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
(4)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与宋朝对峙,切断了宋朝与中亚各国的陆路往来,宋朝必须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宋朝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半个多世纪。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朝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6)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7)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经济,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富裕。(言之有理即可)
28.
(1)新疆天山南北地区。西域都护的设置。
(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3)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
(4)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等;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任举两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