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反比例”P56、57例1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2.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的特征,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反比例关系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预习提示:
1.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仔细阅读例1,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3.说一说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学过程: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预习提示1。
2.仔细观察主题图, 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仔细阅读例1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合作交流 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交流提示:每组人数和组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汇报交流的结果:
a.表中的两种量每组人数和组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组人数随着组数的变化而变化。
b.每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每组人数缩小,组数反而扩大,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2.尝试练习
(1) 仔细阅读例1下面的试一试,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独立完成 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2)展示自己的发现:
a.表里的两种量每分打字的个数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分打字的个数随着所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每分打字的个数扩大,所需时间反而缩小;每分打字的个数缩小,所需时间反而扩大,每分打字的个数和所需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1)分小组交流例1、尝试练习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 汇报结果: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③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3)概括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4.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例l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尝试练习里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为什么
(3)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6.质疑: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检测
1.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食堂运来一批煤,每天烧煤量和烧煤天数如下表。
每天烧煤量(kg) 20 30 50 60 75
烧煤天数 15 10 6 5 4
(1)表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和( )
(2)写出两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
(3)这个积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 用36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把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填入下面的表格
长(cm)
宽(cm)
在上表中长和宽成反比例吗? 说明理由。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2)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
(3)长方形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4)糊纸盒的总个数一定,每人糊的个数和人数。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6)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