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小东面向北站立时,他的右面是( )。
A.西 B.东 C.南
2.下列年份是闰年的是( )。
A.2023年 B.2024年 C.2025年
3.要使算式845÷□的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应填( )。
A.7 B.8 C.9
4.一本笔记本8元,小红买了3本,小芳买了5本,两人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
A.8×3×5 B.8×5-8×3 C.8×(3+5)
5.李老师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刚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6 B.36 C.144
6.下面是三名同学的跳远成绩,( )的成绩最好。
A.小明1.5米 B.小红1.1米 C.小刚1.4米
7.估算52×68时,把52看作50,68看作70,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 )。
A.相等 B.大 C.小
8.在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如图)。剩下的部分和原来的相比( )。
A.面积不变,周长不变 B.面积变小,周长变小 C.面积变小,周长变大
二、填空题
9.赤壁公园的开放时间是7∶30~17∶30,这个公园每天开放( )小时。
10.366连续减5,减( )次后,还剩16。
11.★÷□=19……8,除数是( )时,被除数最小。
12.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米6分米=( )米
13.19时是晚上( )时,晚上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
14.把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则两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相比,面积( ),周长增加了( )。
15.袋子里有许多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每次取2颗,会出现( )种不同的结果。
16.十点三写作( ),7.02读作( )。
17.一根铁丝长2米,第一次用了0.6米,第二次用了0.8米,这根铁丝减少了( )米。
18.看图填方向。
(1)泥塑室在摄影室的( )面,在绘画室的( )面。
(2)从绘画室向( )走到泥塑室,再向( )走到摄影室,再向( )走到科技室。
三、计算题
19.口算。
430×50= 280×4= 40×18= 9-2.7=
440÷4= 34×30= 500÷7≈ 7+5.3=
3000÷6= 6400÷8= 266÷9≈ 1.4+0.8=
20.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8×64= ☆643÷6=
485÷8= 56×25= 50.5-4.8=
21.脱式计算。
49+(40-27) 84÷(37-31) (4+8)×12
四、作图题
22.张爷爷和李奶奶用篱笆围长方形菜地。
①张爷爷围出的菜地面积是( )平方米。
②请你把李奶奶围出的菜地画在下面的方格中。
五、解答题
23.一个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2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透明桌垫,这块桌垫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4.光明小学本月开展“良好睡眠,健康之源”的主题活动,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学校抽查了四、五年级各50名同学进行调查。
四、五年级学生睡眠时间统计表
(1)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2)五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 )的人数最少,四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9小时~11小时的人数比9小时以下的人数多( )人。
(3)小军是一名四年级学生,要想保证9小时的睡眠,他今天早上7:00起床,昨天晚上最晚( )睡觉。(用24时计时法表示)
25.甲地距乙地530千米。一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这辆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
26.游泳池长25米,小军游了6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27.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虫子?
28.下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1)下面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周长是22厘米的一个长方形。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C B A C C
1.B
【分析】面向北时,后面是南,那么你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按这个方位体验一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东面向北站立时,他的右面是东。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向辨识感,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
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闰年的判定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据此解答。
【详解】A.2023÷4=505……3,所以2023年是平年。
B.2024÷4=506,所以2024年是闰年。
C.2025÷4=506……1,所以2025年是平年。
故答案为:B
3.B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845÷□,被除数的最高位8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所以□里可以填1、2、3、4、5、6、7、8,则方框里最大应填8。
故答案为:B
4.C
【分析】由题意得,一本笔记本8元,小红买了3本,小芳买了5本,可以先用加法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本笔记本,然后再乘上8即可算出两人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式为:(3+5)×8。
【详解】由分析得,求两人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式为:(3+5)×8。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李老师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刚好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周长等于2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代入数据可以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将正方形的边长代入即可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24÷4=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6.A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
【详解】1.5、1.1和1.4比较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5>4>1,则1.5>1.4>1.1。
小明跳得最远,所以小明的成绩最好。
故答案为:A
7.C
【分析】估算时,将52看作50(减少2),68看作70(增加2)。先计算出估算结果,再计算出实际结果,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估算结果:
实际结果:
3500<3536
所以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小。
故答案为:C
8.C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由题意得,在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剩下部分的面积就等于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比原来小。而剩下部分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将其周长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周长(如下图)。
由图可知,剩下部分的周长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加上2个3厘米,所以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大。
【详解】由分析得,剩下的部分和原来的相比,面积变小,周长变大。
故答案为:C
9.10
【分析】用结束开放的时刻17时30分减去开始的时刻7时30分即可。
【详解】17时30分-7时30分=10小时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时刻是在同一天,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即可。
10.70
【分析】根据题意,用366减去16,算出减去的数,再用减数的数除以每次减的5,就是减去多少次。
【详解】(366-16)÷5
=350÷5
=70
所以,366连续减5,减70次后,还剩16。
11.9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最小为:余数+1,据此解答。
【详解】
所以★÷□=19……8,除数是9时,被除数最小。
12.
5
7.6
【分析】(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根据进率转换单位;
(2)1米=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也就是0.1米,据此解答。
【详解】(1)500平方厘米里面有5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5个1平方分米是5平方分米,所以500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2)6分米里面有6个1分米,也就是6个0.1米是0.6米;,所以7米6分米=7.6米。
13. 7 22
【分析】根据题意,把普通计时法换算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多少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下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下午、黄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加上12即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24时计时法转换成12时计时法:中午12点以前的,直接加上早上、凌晨等字,12点以后的,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减去12,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即为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9-12=7(时)
10+12=22(时)
19时是晚上7时,晚上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2时。
14. 不变 10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原长方形的面积是10×5=50平方厘米,剪成两个正方形后总面积不变,仍是50平方厘米;原长方形的周长用(10+5)×2计算,剪开后是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为:5×4×2,然后再用求出来的周长减去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10×5=50(平方厘米)
5×5×2
=25×2
=50(平方厘米)
(10+5)×2
=15×2
=30(厘米)
5×4×2
=20×2
=40(厘米)
40-30=10(厘米)
把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则两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相比,面积不变,周长增加了10厘米。
15.6
【分析】本题可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取珠子组合情况,来确定不同结果的数量。列举取珠子的所有可能情况,当取出的两颗珠子颜色相同时:可以是两颗红色珠子,记为(红,红);可以是两颗黄色珠子,记为(黄,黄);可以是两颗绿色珠子,记为(绿,绿)。当取出的两颗珠子颜色不同时:一颗红色和一颗黄色珠子,记为(红,黄);一颗红色和一颗绿色珠子,记为(红,绿);一颗黄色和一颗绿色珠子,记为(黄,绿)。
【详解】统计不同结果的数量,由分析可知,一共有(红,红)、(黄,黄)、(绿,绿)、(红,黄)、(红,绿)、(黄,绿)这6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袋子里有许多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每次取2颗,会出现6种不同的结果。
16. 10.3 七点零二
【分析】小数的读法是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整数尾部的零不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读数字,中间的零也要读,末尾的零也要读。
小数的写法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把每位都写出来。此题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十点三写作:10.3;
7.02读作:七点零二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1.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丝减少的部分就是两次用的长度之和,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米)
所以这根铁丝减少了1.4米。
18.(1) 北 东
(2) 东 南 西南
【分析】(1)(2)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解答。
【详解】(1)泥塑室在摄影室的北面,在绘画室的东面。
(2)从绘画室向东走到泥塑室,再向南走到摄影室,再向西南走到科技室。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
19.21500;1120;720;6.3;
110;1020;70;12.3;
500;800;30;2.2
【详解】略
20.1792;107……1
60……5;1400;45.7
【分析】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法则: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需要将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最后,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若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零,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28×64=1792 ☆643÷6=107……1
验算:
485÷8=60……5 56×25=1400 50.5-4.8=45.7
21.62;14;144
【分析】49+(40-27)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加法;
84÷(37-3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4+8)×1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49+(40-27)
=49+13
=62
84÷(37-31)
=84÷6
=14
(4+8)×12
=12×12
=144
22.①14;
②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①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②根据题意可知,李奶奶用的篱笆一面靠墙,且菜地面积比张爷爷的菜地面积大,那么可以从宽开始试值,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长;然后算出面积与张爷爷的菜地面积比较即可。
【详解】①7×2=14(平方米)
所以张爷爷围出的菜地面积是14平方米。
②若宽是2米,那么长是11-2×2=11-4=7(米),面积7×2=14(平方米),和张爷爷一样,不行。
若宽是3米,长是11-3×2=11-6=5(米),面积5×3=15(平方米),15>14,符合。
若宽是4米,长是11-4×2=11-8=3(米),面积3×4=12(平方米),12<14,不行。
(答案不唯一)
23.180平方分米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把2米乘10换算成“分米”作单位,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
【详解】2米=20分米
20×9=180(平方分米)
答:这块桌垫的面积是180平方分米。
24.(1)46;(2)11小时以上;41;(3)22:00或22时
【分析】(1)学校抽查了四、五年级各50名同学进行调查,所以五年级9小时~11小时的人数=总人数50-3-1,即可解答,填入表中。
(2)比较五年级同学的每个睡眠段的人数即可解答;四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9小时~11小时的人数减去9小时以下的人数即可。
(3)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用今天早上7:00往回倒推9小时,再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详解】(1)50-3-1=46(人)
(2)1<3<46
43-2=41(人)
五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11小时以上)的人数最少,四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9小时~11小时的人数比9小时以下的人数多(41)人。
(3)凌晨0:00到早上7:00是7小时,前一天晚上10:00到晚上12:00是2小时,总共9小时,所以昨天晚上最晚10:00睡觉,转换为24时计时法,10+12=22(时),所以晚10:00=22:00
即小军是一名四年级学生,要想保证9小时的睡眠,他今天早上7:00起床,昨天晚上最晚(22:00)睡觉。
25.不能
【分析】根据题意,这辆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出发,要求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先用减法求出货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货车行驶的路程,最后与530比较作出判断,据此解答。
【详解】
(千米)
480千米<530千米
答:中午12时不能到达乙地。
26.300米
【分析】根据题意,小军游了6个来回,则一个来回需要游2次,那么6个来回需要游2×6次,游一次泳池需要25米,那么游了6个来回用12×25即可解答。
【详解】2×6=12(次)
12×25=300(米)
答:一共游了300米。
27.589只
【分析】首先需要根据青蛙吃虫子的总数和天数,利用除法运算求出青蛙每天吃虫子的数量;然后再用啄木鸟每天吃虫子的数量减去青蛙每天吃虫子的数量,得到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虫子的数量。
【详解】645-504÷9
=645-56
=589(只)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589只虫子。
28.(1)9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图形是由上下两个三角形和中间的长方形组成的,上下两个三角形组成长方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中间的长方形是6平方厘米,图形的总面积是3+6=9(平方厘米)。以此答题即可。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那么周长是22厘米的长与宽的和是22÷2=11(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已知要画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和宽可以是:12×2=24(平方厘米),8×3=24(平方厘米),6×4=24(平方厘米),8+3=11(厘米),可以推断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以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3+6=9(平方厘米)
下面图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2)22÷2=11(厘米)
12×2=24(平方厘米)
8×3=24(平方厘米)
6×4=24(平方厘米)
8+3=11(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
画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周长是22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