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
下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0.42里面包含0.01的个数是( )。
A.2 B.4 C.40 D.42
2.下面4个物体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与其他物体不同的是( )。
A. B. C. D.
3.4位同学在一起练习投篮,每人投10次。下面是他们投中次数情况统计图。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4位同学在这次练均投中次数的是( )。
A.B.
C. D.
4.已知△+□=○,☆×◇=◎,下面算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5.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可以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
A.B.
C.D.
6.以下是4名同学自己测量的立定跳远成绩。
姓名 小红 小明 小芳 小亮
成绩 1米45厘米 156厘米 1.52米 1米5分米
这4名同学中,跳得最远的是( )。
A.小红 B.小明 C.小芳 D.小亮
7.某校篮球队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小奇加入篮球队后,现在队员们的平均身高比原来高了2厘米。下面关于小奇身高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身高不到157厘米 B.他的身高在157厘米-159厘米之间
C.他的身高是159厘米 D.他的身高超过了159厘米
8.中国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如果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每天能发电75度,那么计算面积为1公顷的太阳能板每天发电的度数,可以把75的小数点( )。
A.向左移动两位 B.向右移动一位 C.向右移动两位 D.向右移动三位
二、填空题
9.《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长528.7cm,横线上的数读作( ),画作全长相当于( )m,保留一位小数约为( )m。
10.一个水杯售价15元5角,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为( )元。
11.小军测量出100张A4纸的厚度是9mm,由此可以推算出一张A4纸的厚度是( )mm。
12.长江流域面积达1808500平方千米,约是( )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3.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剪掉(如图),剩下的四边形中,∠1+∠2=( )°,∠4+∠5=( )°。
14.瓜农伯伯把一堆西瓜进行分装,每9个装一箱,装了47箱后还剩2个,这堆西瓜共有( )个。
15.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莉跳了1.5m,王强比张莉多跳0.24m,肖英跳的比王强少0.06m,肖英跳了( )m。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国自古就有放风筝的习俗。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其中一个底角是65°,这个风筝的顶角是( )°;测得风筝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4dm和7dm,这个风筝的周长是( )dm。
17.动物园养了梅花鹿和鸵鸟共30只,它们的腿数共有96条,动物园养了梅花鹿( )只,鸵鸟( )只。
18.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1)( )项目男女生达标人数相等。
(2)立定跳远项目男女生共( )人达标。
(3)女生最为明显的优势项目是( )。
(4)全班最需要加强练习的项目是( )。
三、计算题
19.直接写结果。
3-0.4= 9.2÷10= 0.39×100= 0÷7= 125×8=
6.4+3.2= 1.91+0.19= 3.1×0= 5400÷6= 100÷25=
2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28+16.52= 70-28.4= ※18.3-6.45=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9+102÷(52-35) 56×29+71×56 20-6.64-7.36
125×88 445+231+369+255 200×[(175-32)÷11]
四、作图题
22.在方格纸上,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3.竹笋在破土前会经历长达四年的地下缓慢生长期,仅仅能长高约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竹笋破土后就会进入快速生长期,会以平均每天30厘米的速度迅猛生长,持续六周左右。照这样的生长速度,六周后竹子大约长高了多少?
24.北京新中考体育测评体系自2024年起全面实施,将评价重心转向日常健康管理。四年级(1)班的小芳同学在坐位体前屈这个项目上成绩不理想,因此她制定了坐位体前屈的每周训练计划。前三周她的成绩分别是:
第一周11.3厘米,第二周12.5厘米,第三周比第二周多0.6厘米。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女生坐位体前屈的单项评分如下表:
等级 单项得分 标准(厘米)
满分 100分 19.5
优秀 90分 16.9
良好 80分 13.1
及格 60分 2.1
请你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解答过程:
25.“五一”假期,某景区为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引入了两种观光车。
观光车型 限乘人数(不含司机) 租金
A型 4人 每辆60元
B型 6人 每辆72元
①一个旅游团共44人,请你设计两种租车方案,并分别算出要花多少钱?
②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6.李叔叔打算选择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上班,第一周坐公交车,第二周骑自行车。下面是他这两周每天上班路上所用时间的情况。
交通方式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坐公交车(时间/分) 34 30 45 27 39
骑自行车(时间/分) 38 36 35 37 34
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李叔叔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上班所用时间统计图
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上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②李叔叔第一周坐公交车上班平均每天用时( )分钟;第二周骑自行车上班平均每天用时( )分钟。
③根据以上数据,你建议李叔叔上班采用哪种出行方式?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
27.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下面是四位同学举例说明自己对这一运算律的理解。
天天: 可以先算一套衣服钱数,再算4套钱数;也可以用4件上衣钱数加4条裤子钱数,就是4套总钱数。所以(30+20)×4=30×4+20×4. 乐乐 求大长方形的面积: (12+8)×10=12×10+8×10
聪聪: 因为:(4+6)×3 4×3+6×3 =10×3 =12+18 =30 =30 明明: 因为(4+8)×25表示12个25, 而4×25+8×25表示4个25加上8个25,也是12个25. 所以(4+8)×25=4×25+8×25
我根据乘法分配律猜想:除法中也有(a+b)÷c=a÷c+b÷c(c不等于0)这样的运算律。
在下面方框中说明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B A B D C
1.D
【分析】0.42是两位小数,百分位上的2表示2个0.01,十分位上的4表示4个0.1,也表示40个0.01,合起来表示42个0.01,据此解答。
【详解】0.42里有42个0.01,0.42里面包含0.01的个数是42。
故答案为:D
2.A
【分析】根据物体三视图的认识和画法,画出每个选项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选出不一样的即可。
【详解】
A.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上下两层靠右边对齐,;
B.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上下两层靠左边对齐,;
C.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上下两层靠左边对齐,;
D.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上下两层靠左边对齐,。
故答案为:A
3.C
【分析】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它一般比这组数据的最小值大,一般比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小。据此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虚线所在的位置等于最大值,它不可能表示平均值。
B.由图可知,虚线所在的位置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但丙超出虚线的部分不足以补全乙和丁低于虚线的部分,所以它也不可能表示平均值。
C.由图可知,虚线所在的位置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且甲和丙超出虚线的部分刚好足以补全乙和丁低于虚线的部分,所以它可以表示平均值。
D.由图可知,虚线所在的位置等于最小值,它不可能表示平均值。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根据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因此○-□=△成立,此选项正确;
B.□+○=△,原式△+□=○中,○是△与□的和,因此□+○的结果应大于△,等式不成立,此选项错误;
C.◎÷☆=◇,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因此◎÷☆=◇成立,此选项正确;
D.◎÷◇=☆,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因此◎÷◇=☆成立,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A
【分析】三角形按角来分,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作钝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
A.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且三者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该关系图正确。
B.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但三角形按角分类,除了这三种三角形没有其它种类的三角形。该关系图错误。
C.锐角三角形不应该包含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该关系图错误。
D.钝角三角形不应该包含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该关系图错误。
故答案为:A
6.B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需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除以10,100,1000,10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4位。由题意得,要比较几个人谁跳得最远,需要先把几个人跳的成绩都转化为多少米,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详解】45÷100=0.45,所以45厘米=0.45米,1米45厘米=1.45米。
156÷100=1.56,所以156厘米=1.56米。
5÷10=0.5,所以5分米=0.5米,1米5分米=1.5米。
1.56>1.52>1.5>1.45,所以小明跳得最远。
故答案为:B
7.D
【分析】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它一般比这组数据的最小值大,一般比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得,某校篮球队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小奇加入篮球队后,现在队员们的平均身高比原来高了2厘米。那么说明小奇肯定比原来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要高,即小奇比157厘米高。现在队员们的平均身高比原来高了2厘米,说明现在队员们的平均身高为:157+2=159(厘米)。小奇一人的身高使得全队的平均身高都增加了2厘米,也就是增加了5个2厘米,那么小奇的身高肯定比159厘米还高。
故答案为:D
8.C
【分析】由题意得,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每天能发电75度,求面积为1公顷的太阳能板每天发电的度数,1公顷=10000平方米,可以先用10000除以100算出1公顷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米,那么就对应着多少个75度。再用前面的得数乘上75即可算出面积为1公顷的太阳能板每天发电的度数。
【详解】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即1公顷里面有100个100平方米,那么就对应着100个75度。
75×100=7500,即求面积为1公顷的太阳能板每天发电的度数,可以把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故答案为:C
9.
五百二十八点七
5.287
5.3
【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来,有几个0就读几个0,528.7读作五百二十八点七;1米(m)=100厘米(cm),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528.7厘米=5.287米,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8,因8≥5,向十分位进1,故结果为5.3米,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28.7厘米=5.287米
5.287≈5.3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长528.7cm,横线上的数读作五百二十八点七,画作全长相当于5.287m,保留一位小数约为5.3m。
10.
15.50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1元=10角,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5÷10=0.5(元),15元5角=15.5元,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增加或者减少几个0,大小不变,所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将15元5角转换为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为15.50元;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元=10角
5÷10=0.5(元)
15元5角=15.5元=15.50元
一个水杯售价15元5角,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为15.50元。
11.
0.09
【分析】已知100张A4纸的总厚度是9mm,要求一张A4纸的厚度,需要用总厚度除以纸张的数量,列式为:9÷100。
【详解】9÷100=0.09(mm)
所以张A4纸的厚度是0.09mm。
12.
180.9
【分析】根据题意,将1808500平方千米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为单位的数,需除以10000,得到180.85万平方千米,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180.85的百分位是5,根据四舍五入法,需向十分位进1,最终结果为180.9万平方千米。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808500÷10000=180.85万≈180.9万
长江流域面积达1808500平方千米,约是180.9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3. 90 27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中,∠1、∠2和一个直角组成一个三角形,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90°,即可求出∠1与∠2的度数之和。
∠1、∠2、∠4、∠5组成一个四边形,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减去∠1与∠2的度数之和,即是∠4与∠5的度数之和。
【详解】∠1+∠2=180°-90°=90°
∠4+∠5=360°-(∠1+∠2)=360°-90°=270°
即∠1+∠2=90°,∠4+∠5=270°。
14.425
【分析】根据题意,用装的箱数乘每箱装的个数再加上剩下的个数,就是这堆西瓜一共有多少个。
【详解】47×9+2
=423+2
=425(个)
所以,这堆西瓜共有425个。
15.
1.68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莉跳了1.5m,王强比张莉多跳0.24m,肖英跳的比王强少0.06m,用1.5加上0.24,求出王强跳的高度,再减去0.06,求出肖英的成绩;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5+0.24-0.06
=1.74-0.06
=1.68(米)
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莉跳了1.5m,王强比张莉多跳0.24m,肖英跳的比王强少0.06m,肖英跳了1.68m。
16. 50 35
【分析】(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求顶角的度数,用180°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即可解答;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相等,测得的两条边是14分米和7分米,不知道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边,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当14分米为底边时,那么7分米就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此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分米、7分米、14分米,因为7+7=14,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不可能是7分米、7分米、14分米;三条边的长只能是14分米、14分米、7分米,求三角形的周长,把三条边相加即可。
【详解】180°-65°-65°=50°
所以这个风筝的顶角是50°。
14+14+7=35(分米)
所以这个风筝的周长是35分米。
17. 18 12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全是梅花鹿,那么就有30×4=120条腿,比实际的96条腿多了120-96=24条腿,1只梅花鹿比1只鸵鸟多4﹣2=2条腿,由此即可得出鸵鸟有:24÷2=12只,则梅花鹿有:30-12=18只,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假设全是梅花鹿,则鸵鸟有:
(30×4-96)÷(4-2)
=(120-96)÷2
=24÷2
=12(只)
梅花鹿:30-12=18(只)
动物园养了梅花鹿18只,鸵鸟12只。
18.(1)投实心球
(2)48
(3)跳绳
(4)仰卧起坐
【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直条的高度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而回答问题。找出各个项目中直条长度相等的项目就可以求出男女达标人数相等的项目;把立定跳远中男女生达标人数相加求出立定跳远项目男女生达标总人数;比较每个项目中女生和男生的达标人数差值。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最多的项目就是女生最有优势的项目;分别计算每个项目男女生达标人数之和,达标人数最少的项目就是最需要加强练习的项目。
【详解】(1)观察统计图可知,投实心球项目中,男生达标人数对应的直条高度显示为15人,女生达标人数对应的直条高度也显示为15人,所以投实心球项目男女生达标人数相等。
(2)23+25=48(人),所以立定跳远项目男女生共38人达标。
(3)25-23=2(人)
15-15=0(人)
25-17=8(人)
9-6=3(人)
8>3>2>0,所以女生最为明显的优势项目是跳绳。
(4)23+25=48(人)
15+15=30(人)
25+17=42(人)
9+6=15(人)
15<30<42<48,所以全班最需要加强练习的项目是仰卧起坐。
19.
2.6;0.92;39;0;1000;
9.6;2.1;0;900;4;
【解析】略
20.50.8;41.6;11.85
【分析】小数的加法计算: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加起,满十进一……结果点上小数点。
小数的减法计算: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减起,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结果点上小数点。减法的验算方法是:被减数=差+减数。
【详解】34.28+16.52=50.8 70-28.4=41.6 ※18.3-6.45=11.85
验算:
21.215;5600;6
11000;1300;2600
【分析】(1)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2)运用乘法分配律,先算29+71,再用所得的和乘56,简化计算。
(3)利用减法的性质,将连续减转化为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将算式变为20-(6.64+7.36)进行简算。
(4)将88拆分为8×11,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25×8,再乘11,进行简算。
(5)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计算。将算式变为(445+255)+(231+369)。
(6)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209+102÷(52-35)
=209+102÷17
=209+6
=215
(2)56×29+71×56
=56×(29+71)
=56×100
=5600
(3)20-6.64-7.36
=20-(6.64+7.36)
=20-14
=6
(4)125×88
=125×(8×11)
=125×8×11
=1000×11
=11000
(5)445+231+369+255
=(445+255)+(231+369)
=700+600
=1300
(6)200×[(175-32)÷11]
=200×[143÷11]
=200×13
=2600
22.见详解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23.
1260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竹笋在快速生长期每天长高30厘米,持续六周。根据1周=7天,需要将六周转换为天数,再乘每天的生长量即可。
【详解】1周=7天
6×7=42(天)
42×30=1260(厘米)
答:照这样的生长速度,六周后竹子大约长高了1260厘米。
24.
小芳同学第三周的成绩是什么等级;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提出问题:小芳同学第三周的成绩是什么等级?解答过程为:因为第三周成绩比第二周多0.6厘米,所以需先计算第三周成绩,再对照评分表判断等级。
【详解】小芳同学第三周的成绩是什么等级?
12.5+0.6=13.1(厘米)
根据评分表,良好等级对应的标准为13.1厘米,单项得分为80分。第三周成绩恰好为13.1厘米,符合良好等级标准。(答案不唯一)
答:小芳第三周的成绩是13.1厘米,属于良好等级。
25.①方案一:660元;方案二:576元(答案不唯一)
②尽可能多租B型车,且保证没有空位的租车方案最省钱。(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可以全部租A型车辆,也可以全部租B型车辆,也可以一部分租A型车辆,一部分租B型车辆,因此设计方案如下表:
方案 A型车辆 B型车辆 乘坐人数 租金
方案一 11辆 0辆 44人 660元
方案二 10辆 1 46人 672元
方案三 9辆 2辆 48人 684元
方案四 8辆 2辆 44人 624元
方案五 7辆 3辆 46人 636元
方案六 6辆 4辆 48人 648元
方案七 5辆 4辆 44人 588元
方案八 4辆 5辆 46人 600元
方案九 3辆 6辆 48人 612元
方案十 2辆 6辆 44人 552元
方案十一 1辆 7辆 46人 564元
方案十二 0辆 8辆 48人 576元
(1)根据表格任选两种方案即可;
(2)根据表格,想法合理即可。
【详解】①方案一:44÷4=11(辆) 11×60=660(元)
方案二:44÷6=7(辆)……2(人) 7+1=8(辆) 8×72=576(元)
答:方案一全部租A型车辆,要花660元;方案二全部租B型车辆,要花576元。
(答案不唯一)
②尽可能多租B型车,且保证没有空位的租车方案最省钱。(答案不唯一)
26.①见详解
②35;36
③建议李叔叔骑自行车上班,因为坐公交车上班和骑自行车上班,一周所用的平均时间差不多,且骑自行车上班可以锻炼身体(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2)把李叔叔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坐公交车上班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5天坐公交车上班用的总时间,再用5天坐公交车上班用的总时间除以5,即可解答;把李叔叔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5天骑自行车上班用的总时间,再用5天骑自行车上班用的总时间除以5,即可解答;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个合理的上班出行方式即可。建议李叔叔骑自行车上班,因为坐公交车上班和骑自行车上班,一周所用的平均时间差不多,且骑自行车上班可以锻炼身体。
【详解】①
②(34+30+45+27+39)÷5
=175÷5
=35(分钟)
(38+36+35+37+34)÷5
=180÷5
=36(分钟)
李叔叔第一周坐公交车上班平均每天用时35分钟;第二周骑自行车上班平均每天用时36分钟。
③建议李叔叔骑自行车上班,因为坐公交车上班和骑自行车上班,一周所用的平均时间差不多,且骑自行车上班可以锻炼身体。(答案不唯一)
27.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a+b)×c=a×c+b×c成立,是因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即乘法可以分配到加法的每一项上,然而除法并不具备类似的分配性质,虽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等式成立,但除法分配律并不普遍成立,不能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律,所以不同意思思的想法,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在下面方框中说明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除法不满足对加法的分配律,虽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等式成立,但一般情况下不成立,因此不能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