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案(无答案)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案(无答案)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30 17: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
实例 气体扩散实验 液体扩散实验 固体扩散实验
现象 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结论 气体、液体和固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都能渗入对方
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
机械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
研究对象 宏观物体 微观物体
运动情况 静止或运动 运动永不停息
可见度 肉眼可观察到 肉眼不能观察到
影响运动快慢的因素 力及力的作用时间 温度
例题训练1: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切开香瓜,满屋飘香 B.打扫教室,灰尘飞扬
C.腌泡菜加盐,整坛菜都有咸味 D.放在衣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 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3、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A. 墙角数枝梅 B. 凌寒独自开 C. 遥知不是雪 D. 为有暗香来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
6、如图,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50 mL的水,再注入50 mL的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8、物质由_____组成的.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盛有热水的杯子先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零
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压缩弹簧 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拉伸弹簧 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平衡距离 相当于弹簧背拉直断开 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方法技巧: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③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④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4)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
物质状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情况 宏观特征
固体 很小 很大 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 有一定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
液体 比固体稍大 较大 既可以在一个位置震动,又可以移动到另一位置震动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 很大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除碰撞外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③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易误易混警示
易误点: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
易误点辨析:在分析实际事例时,易把宏观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混为一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是不同的。
(1)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自发产生的,并不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而机械运动则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宏观物体的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而机械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无关,但与所受外力有关。
例题训练2:
1、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上竟然滴水不沾。下列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当太阳照射水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大
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了
C.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3、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4、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 。
5、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 .
6、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果品店里能闻到水果的香味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SHAPE \* MERGEFORMAT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 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5.对于一些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这是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个数变多了的结果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与固体和液体相比,打气筒中的气体容易被压缩,这是由于气体分子比液体和固体分子间距大的原因
6.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严重,在德尔塔毒株之后,又出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该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为防范疫情,要求师生戴口罩,勤洗手,定时为教室开窗通风,喷洒酒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相互作用
C.被杀灭的病毒不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教室喷洒酒精后,空气中弥漫着酒精的气味是扩散现象
7.图所示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柠檬黄”色素让白开水变成鲜亮的“橙汁”
B.截断后重新紧密接触的粗熔丝能够吊起一本书
C.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
D.分子非常小,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
8.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铅笔很难被拉断
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 D.磁能吸铁
9.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0.对甲乙丙丁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 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密度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影响
B.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11.下列有关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两滴水银靠近后能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炒菜时厨房里飘逸着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2.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13、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在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甲 乙 丙 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