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练习
一、选择题
1.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 )
A.葡萄糖 B.能量 C.氧气 D.二氧化碳
2.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中记载“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趣时”是指不误农时,农作物一般在春天播种,而不在冬天播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和土”是指疏松土壤,有利于促进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务粪泽”是指施肥和灌溉,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水分
D.“早锄”是指锄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3.我国南极科考队在长城站建立了一座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多种蔬菜,让“在冰天雪地开花结果”不再是梦。以下关于无土栽培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室大棚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B.营养液中通气有利于根的呼吸
C.营养液为植物提供水和有机物 D.更好地满足不同植物的营养需求
4.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实验装置,在阳光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
B.金鱼藻吸收池水中的二氧化碳
C.还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生成
D.甲组金鱼藻从水中获取的能量少于乙组
5.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温室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6.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我国生态修复工程特别重视植被恢复。从碳循环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植物( )
A.能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
B.发达的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C.光合作用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叶片能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气体
7.如图是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的产生与消耗情况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C.AB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D.AC段,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8.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海尔蒙特从实验中总结出柳树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水
B.普利斯特利得出绿色植物能更新由于动物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恩格尔曼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能够在光下释放出氧气
9.小瞿同学想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她进行探究的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吗?
B.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效率,温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C.制订计划:设置变量为不同植物种类,设计对照实验
D.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对照实验
10.植物生长过程中,重量增加主要来源于( )
A.水和阳光 B.水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C.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无机盐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1.如图,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寓意年年有余,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体内没有脊柱 B.莲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胖娃娃和鱼都用肺呼吸 D.莲花和莲叶都属于生殖系统
12.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D.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
13.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颗粒饱满,果蔬和瓜类果实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旺盛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较弱
C.白天光合作用较弱,晚上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较弱,晚上呼吸作用较弱
14.“汴梁西瓜,誉满中华。”为提高西瓜产量,开封市的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延长光照时间
C.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15.莲藕营养丰富,其主要食用部分——茎中富含淀粉,莲藕植株制造这些淀粉的原料和场所分别是( )
A.水和有机物、线粒体 B.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
C.氧气和无机盐、线粒体 D.氧气和二氧化碳、叶绿体
16.干旱是制约大白菜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素。干旱条件下,大白菜体内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会过度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会攻击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膜、核酸、蛋白质等结构或物质,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活性氧攻击核酸可能引起基因的改变
B.活性氧过度积累会导致白菜呼吸作用受阻
C.细胞的死亡可能与大量活性氧的产生有关
D.大量活性氧增强了“能量转换器”的功能
17.农业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麦套棉两亲家,割完麦子又摘花”,套种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B.“热天庄稼长,冷天庄稼藏”,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C.“正其行,通其风”,增加行间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D.“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便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体吸收利用
18.下列措施不是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 B.种子收获后及时晾干
C.栽花时松土 D.大型粮库充入氮气
19.验证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需将气体通入( )中
A.清水 B.澄清的石灰水 C.碘液 D.酒精
20.下列措施中是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储粮仓库湿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B.将蔬菜水果放置在冰箱中储存
C.农作物在生长期中要排水防涝 D.将食品装入袋子中抽真空保存
二、填空题
1.如果将植物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工厂”,那么“厂房”是叶肉细胞,“车间”是 ,“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动力”是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
3.国家鼓励农田实行玉米、大豆间种,提高农人经济收益。玉米、大豆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4.“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实验说明, 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5.植物通过 ,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又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三、判断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图中的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根据题意判断正误。
(1)图中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
(2)图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3)图中呼吸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 )
(4)图中的食物链是:A→B→C→D。( )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四、综合题
1.豌豆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如图是豌豆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一是豌豆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豌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发生在豌豆叶片上的某种生理过程,图四是豌豆植株和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植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灌溉。图一中豌豆植株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
(2)图三是豌豆叶片在光照下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气体a表示 ,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是位于图二细胞②中的 (填细胞结构),该过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叶和茎内的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豌豆种子中。
(3)豌豆开花后,需要经过 两个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图四的c是由豌豆花中的 发育而来。
(4)豌豆果实采摘后,常常需要远距离运输,人们为减少有机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和保证豌豆果实的新鲜,往往需要抑制它们的 作用。
2.辣椒是一种易于栽培的农作物,某小组进行了辣椒种植实践活动。甲为辣椒植株示意图(A、B、C分别代表生理活动),乙为植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研究过程中保持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不变)。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辣椒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2)辣椒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中的 运输到辣椒植株各处。
(3)在图甲中,一株正常生长的辣椒在晴朗的白天所进行的全部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4)辣椒上开出了白色的花朵。一段时间后,花中的 发育成了果实,小组同学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5)结合图乙分析,在保证水肥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b2时最利于提高产量,其原因是 。
五、实验探究题
黑藻为被子植物,叶片小且薄,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大而清晰,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良好材料。BTB溶液会随水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发生颜色变化,二氧化碳浓度高时为黄色,二氧化碳浓度低时为蓝色,且短时间使用BTB对植物没有影响。以下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①将黑藻装入瓶中,在黑暗环境中静置24小时。
②取适量黑藻均分为2份,分别置于A、B两个玻璃缸内,A组套上黑色罩,B组套上透明罩。
③将两组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光40分钟,每5分钟用溶解氧检测仪测定水中氧的含量,同时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
④摘取遮光组和见光组的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用碘液染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叶绿体颜色。
依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B组BTB水溶液由黄色变为了蓝色,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 ;B组溶解氧的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了 。
(2)在显微镜下,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变为蓝色的是 组,由此得出结论 。
(3)实验完毕后,若将B组放入黑暗环境中,BTB溶液将会产生的颜色变化是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练习》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B C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B D D A B C
二、1. 叶绿体 光 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3.叶 4.氧气/O2
5.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和氧气
三、(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四、1.(1)A (2) 二氧化碳 叶绿体 筛管
(3) 传粉和受精 (顺序不可颠倒) 胚珠 (4)呼吸
2.(1)胚根 (2)导管 (3)ABC (4)子房
(5)此密度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积累有机物最多
五、(1) 消耗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含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2) B 见光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3) 蓝色变为黄色 黑暗中黑藻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