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09: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七年级语文6月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
· 全册 ·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等级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分数
第 一 部 分 (1~2题 14分)
1. 学校开展“ 了解印刷术 ”主题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 10分)
怀着满满的憧憬,我们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馆
内藏有经书、字模、铅字、印刷设备等 ………我们尽情地 (á oyó u)于印刷知识的海洋,被馆内
的珍贵藏品所震撼。这些藏品都是古代印刷术的(shuò guǒ ) ,其中南宋精刻本《春秋经传》和 唐代卷轴装《金刚经》这两件镇馆之宝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迸溅着古人智慧的光芒,承载着光 翠们对社会进步的殷切期盼。遥想当年毕昇发明泥活字时如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排除前进中的 困难和障碍的身影,我们终于明白——正是他锲而不舍地钻研,才让活字印刷术从无到有,使活 字印刷术最终每家每户都知道。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 (áo yóu) ②(shuò guǒ)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憧憬(tōng) 迸溅 (bèng) B. 憧憬(chōng) 迸溅(bèng)
C. 憧憬(chōng) 迸溅 (bì ng) D. 憧憬(tōng) 迸溅 (bì ng)
(3)根据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替换为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分)
(4) “ 殷 ”字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 7版)中的义项有: ①丰盛;丰富。 ②深厚。 ③赤黑色。
④形容雷声。结合文段中“ 殷切 ”的语境,可知文段中“ 殷 ”的意思是 ( ) 。 (只填序号) (2分)
(5)小冀同学不知道文段画框处该不该使用省略号,请你帮他解惑。 (2分)
答: 2. 在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感想。阅读下列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 4分)
小文: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印刷术,使书籍得以大量复制和传播, 不 再 局 限 于 少 数 人 手 中 。
小博:印刷术在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价格大幅降 低,让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书籍的价格。
小冀:书籍的普及 ① 丰富了人们的认识,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② 进一步推动了社会 的进步。
(1)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A. 尽管 却 B. 只有 才 C. 不仅 还 D. 因为 所以 (2)小文的感想中有语病,请提出最简单的修改意见。 (2分)
答:
第 二 部 分 (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 (共 6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
一首诗歌,往往蕴含着作者的 “ 魂 ” 及 “ 情思 ” 。小文对本学期重点诗歌进行了整理,发 现“ 商女不知亡国恨,① ” ( 《泊秦淮》)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只知寻欢 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 ② , 一山放出一山 拦”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其五》)写出了诗人感悟到的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 的哲理; “ 落红不是无情物,③ ” ( 《己亥杂诗 · 其五》)表现了诗 人即使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④ , 一览众山小” ( 《望岳》)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⑤ , ⑥ ” ( 《登飞来峰》)体现了诗人坚持理想,不为世俗纷扰所动, 不向奸邪妥协的豪迈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 4~6题。 (共 6分)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 “ 春社 ” 所说的春社日,在古代是指立春后的 ,农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是 为了祭祀 祈求丰收。 (2分)
5.颔联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 (2分)
答:
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7~10题。 (共 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遇外虱,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爱莲说》 )
[乙]十九日早,游东坡①。自州② 门而东,冈垄③ 高下。至东坡,则地势鲜有小丘,而平旷开豁。 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闾。 一垄头曰 “ 居士亭 ”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 是为雪堂① 。堂东大柳,亭亭净梳,传以为公手植。 正南有桥榜⑤ 曰 “ 小桥 ” 以 “ 莫忘小桥流水 ” 之
句得名。 (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 游东坡》,有改动)
① 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 ② 州:黄州。 ③ 冈垄:山岭和小丘。这里指 起伏不平的地势。 ④ 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筑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 “ 雪堂 ” 。
⑤ 榜:木牌、匾额。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则地势鲜有小丘 鲜:

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正南有桥榜/曰“ 小桥” 以/“ 莫忘小桥流水” 之句得名 B. 正南有桥/榜曰“ 小桥” /以“ 莫忘小桥流水” 之句得名 C. 正南有桥榜/曰“ 小桥” /以“ 莫忘小桥流水” 之/句得名
D. 正南有桥/榜曰“ 小桥” 以/“ 莫忘小桥流水” 之/句得名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答:
(2)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
答:
10. 同样用 “ 亭亭净植 ” 描绘事物,甲乙两文用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分别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1~14题。 (共 9分) 材料一 :
深海的奥秘,正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船时 8月 18 日 13时许 (北京时间 11时许) ,深蓝色的西太 平洋海面上, “ 蛟龙号 ” 搭载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 自主集成的首台 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 蛟龙号 ” 的第 300次下潜。
自 2009年 8月首次在长江江面完成下潜测试, 2012年 7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完成 7000 米级海试, 2017年进行全面技术升级,今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创下 “ 九天九潜 ” 新纪录,如今顺利 完成第 300次下潜 “ 蛟龙号 ” 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留下足迹,彰显中国深潜的实 力 , 实 现 “ 可 上 九 天 揽 月 , 可 下 五 洋 捉 鳖 ” 的 夙 愿 。
"经过 15年的攻坚探索,我们已形成一套成熟的‘ 蛟龙号 ’作业模式和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培 养出一批专业的潜航员与技术保障队伍保驾护航。 ”“ 蛟龙号”潜航员齐海滨说。
在接下来的 30余天,“ 蛟龙号 ”还将进行 17次下潜作业,搭载中外科学家前往深海探索,共 同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期待“ 蛟龙号”能解锁更多未知的深海奥秘。
(节选自“ 新华社”2024-08-18,《顺利完成 300潜!“ 蛟龙号 ”彰显中国深潜实力》,记者:王聿 昊)
材料二:
只有实现了深海环境与资源的探索,才有发展深海文化的基础,所以,“ 蛟龙号 ”深海载人潜 水器在我国深海探测征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 力,从立项到研制,十年磨一剑,2012年 6月 27 日,长 8.2米、高 3.4米、宽 3.0米的“ 蛟龙号” 在全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 海洋区域的 99.8%,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下潜深度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 蛟龙号 ”拥有一个由特殊合金材料制成的载人舱,这种材料能够承受深海极端高压环境。载 人舱的设计能够保证在最大设计深度下,舱内环境稳定,保障潜航员的安全。“ 蛟龙号 ”的舱门和 所有接缝都经过精密设计,确保密封性,防止海水渗入。密封技术是确保潜航员安全的关键。潜水 器内部装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舱内的压力、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确保舱内环境适宜 潜航员生存。
“ 蛟龙号 ”的载人舱设计在国际深海探索领域中处于先进水平。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艘深海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包括载人舱的耐压结构设计、稳定的自 动巡航与悬停定位能力,以及独创的身型设计等。“ 蛟龙号 ”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不仅彰显了中国 在深海探索技术方面的实力,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节选自《“ 蛟龙号 ”深海勇士》 )
11. 材料一中引用诗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有何作用 (2分)
答:
12. 阅读下面句子,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是 目前世界上最大下潜深度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答 :
13. 结合材料二,说说右图中的“ 蛟龙号 ”是如何保护 潜航员的。 (3分)
答:
14. 结合两则材料,仿照示例,为“ 蛟龙号 ”设计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突出其技术突破与重 要意义。 (2分)
示例:蛟龙探秘破七千极限,中国智造领深蓝征程
答 :
(二)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 15~18题。 (共 15分)
在深山发芽
①我真正独立地成长,是在我的20岁,随着颠簸前行的绿皮火车,在深山发芽。
②第一次见到曹妈妈,是在山路上颠簸2小时后。好不容易脚沾到地,抬眼一瞧,便看见了她 严肃的面容,黝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给生性胆怯的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 好凶啊 ”。
③为了能以更好的状态去支教,一开始,我们实践队便特意邀请曹妈妈———石笋山村妇联主 席,为我们讲解孩子们的大致情况。
④整整 75位孩子,不用看任何笔记,你提一个名字,曾妈妈就立马能如数家珍地道来,初见 时她那不苟言笑的面容,在谈到孩子们的时候,所有的棱角都柔和了 ……终了,曹妈妈轻叹了一句: “ 他们啊,过得太苦了。 ”她素来生活在群众之中,见不得人们生活中的苦难——她的心与他们一 同跳动。
⑤走进深山,叩开门扉,亲眼去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点不太一样,甚至能颠覆你的认知。 短短几天,我便见到诸多苦难,上海的阿姨听闻后,主动提出要捐些衣物,于是我去找了曹妈妈。
⑥“ 不,衣物什么的完全不需要,捐来也浪费。他们不缺衣服,缺的是衣柜。 ”
⑦直到实地去家访,我才明白曹妈妈的话。两间砖房,一间堆满了杂乱的蛇皮袋,致使一家五 口,只能挤在仅剩的、不足 20平方的另一间房里。我亲眼看到蛇皮袋被垒成高高的一座小山,从破 洞处能看到里面满满当当的衣物。明明衣物堆成山,但家里的五岁妹妹,却依旧套着大人褴褛的衣 物,因为矮小的孩子只能趴着,努力从最底下的蛇皮袋拽出衣物 ……
⑧我突然有点羞愧,因为我的刻板印象,同时内心顿感温暖,因为遇见了曹妈妈这样的英雄。 她实实在在走基层,用心用情真扶贫,如同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石笋山,庇护着这些孩子和家庭!
⑨曹妈妈本名曹桂树,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质朴、芳香。她是土生土长的石笋山村人。严重 的肾病时刻困扰着曹妈妈,明明被医生叮嘱好生休养,她却依旧固执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炎 炎烈日下,她戴着一顶半旧的草帽,穿梭在深山里,看遍了石笋山的每一处风景,听尽了村 民的每 一声呼唤 ,村民亲切地唤她“ 曹妈妈 ”。
⑩有一种脚步声叫大善。曹妈妈脚步不停,就这么坚定地走在石笋山的各个角落。
⑩对社会来说,曹妈妈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中的一员;对地处偏僻的石笋山村来说,她是 数千位村民的“ 唯一 ”。她在基层深深扎根,忠于人民,致力于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山村发展。曹妈 妈的先锋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我之后的工作中,她就像一位楷模,引领着我用更认真的工作态度, 更踏实的工作方法,完成每一项任务。
“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在曹妈妈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 无数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工作者。或许他们是世界上一群渺小的人,但是在中国、在世界,有这么多 的山,这千千万万的山都需要像他们一样深深扎根在基层的人,需要他们用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 念为大山深处指引希望和光明的未来。沧海一粟,固然渺小——而正是这样渺小的人们,挺立在座 座山峰之上,组成了这个国家坚强的后盾。
“ 玉在山而草木润,湖生珠而崖不枯。 ”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爱在无声流淌,石
笋山村也随之永远留在了我 20岁的记忆深处,那么美好,让我想再次相遇 ……
(选自《意林》2024年第 13期,有删改。作者:鲁慧旎) 1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题目《在深山发芽》的含义。 (4分)
答:
16.从描写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1)初见时她那不苟言笑的而容,在谈到孩子们的时候,所有的棱角都柔和了 ……
答:
(2)在炎炎烈日下,她戴着一顶半旧的草帽,穿梭在深山里,看遍了石笋山的每一处风景,听尽了 村民的每一声呼唤。
答:
17.文章欲扬先抑,构思巧妙。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写法及其作用。 (4分)
答:
18.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 我”的所见展现了曹妈妈扎根山区的事迹。 B. 第⑦段写五岁妹妹拽衣物的细节,是为了表现山区物资匮乏,呼吁关注贫困儿童。 C. 文章第⑩段中的“ 大善”是指曹妈妈对石笋山村民的关怀,对山区扶贫的坚守。
D. 结尾段既升华了主旨,又与开头互相照应,使得文章叙事完整,结构严谨。 三、整本书阅读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 19~20题。 (共 7分)
19.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 柯察金都面临着诸多人生困境, 请填写下表,比较二人的不同之处。 (3分)
比较 祥子 保尔 · 柯察金
抗争方式不同 ① 坚持斗争,重伤后仍不放弃
精神信念不同 ② 坚守革命信仰,为之奋斗终生
结局不同 沦为行尸走肉,被旧社会吞噬 ③
20.学习小组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 成就保尔坚韧性格的原因 ”开展专题探究,请你 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分析。 (要求:不少于 70字)(4分)
第 三 部 分 (21题 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0分)
作为初中生的你,在尝试中、在突破中、在阅读中、在送别中、在相逢中、在合作中 …… 因为有细腻的感知,因为有深刻的思索,所以收获良多,领悟了方法、领悟了真情、领悟了哲 理……
请以“ 在 中领悟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 内容健康积极;③ 表达真情实感;④ 不要套写、
抄袭;⑤ 不少于 500字;⑥ 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 目 :
00
2025年七年级语文 6月月考试卷
参 考 答 案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1. (1) ① 遨游 ② 硕果 (每空 1分, 共 2分)
(2) B (2分)
(3)劈波斩浪 家喻户晓(每空 1分,共 2分)
(4) ② (2分)
(5)示例 一 :不该使用省略号。“ 等 ”表示还有
“ 桥 ”后面还是“ 榜 ”后面。根据注释⑤ 可知, “ 桥榜 ”之间断开后,可以形成“ 正南有桥 ” “ 榜曰 ……”两个句子。由句子大意验证:正南 面有座桥,木牌上面写着“ 小桥 ” ,因“ 莫忘小 桥流水 ”的句子而命名。由此可知 B项正确。
9.(1)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很多,省略号也表示还有很多,二者意思重复了,(2分。意思对即可)
(
可删去省略号。
示例二:该使用省略号。



表示还有很多,
省略号也表示还有很多,二者意思重复了,可删





(
做出判断
1
分,分析
1
分,共
2

)
2.
(1) C
(2

)
(2)
删去

使


(2
分。结合语境,删去

通过

不属于

最简单的修改意见

,若答删去




,酌情给
1

)
第二部分
(3~20

56

)
) (
(2)
从黄州城门向东,地势高低不平。
(2
分。意
思对即可
)
)10. 甲文描绘了莲花挺拔洁净的姿态,象征君子 正直独立的高洁品格,体现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 性的赞美、对高尚德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乙文 描绘了柳树直立秀美的形态,寄托了作者对苏轼 的敬仰和追慕之情。 (形象 1分,情感 1分;甲 乙各 2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
一、古诗文阅读
(25

)
(

)(

6

)
3.①
隔江犹唱后庭花

政入万山围子里


作春泥更护花

会当凌绝顶

不畏浮
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每空
1
分 ,该空有错不得
分,共
6

)
(

)(

6

)
4.
第五个戊日
社神
(
土地神
)(
每空
1
分,共
2

)
5.
既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
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
变化的哲理。
(
每点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
6.
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对田园生活
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
的热爱。
(
每点
1
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2

)
(

)(

13

)
7.
(1)

(2)

(3)

(
每小题
1

,

3

)
8. B(2

)
【解析】根据句子的特点,引号内的
内容不必考虑断开,因此本题难度不高。通读句
子,第二个断句处很容易判断是在



前面,
据此排除
A

D
项。第一个断句处的关键是在
)【解析】本题考查跨文段阅读,是本卷最难的一 道题,难度评估为:中等偏难。在《爱莲说》中, “ 亭亭净植 ”描绘了莲花挺拔洁净、立于水中不 受沾染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性的赞 美以及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在 《游东坡》里,“ 亭亭净植 ”描绘了堂东大柳直 立挺拔、枝叶舒展的样子,作者借柳树寄寓对苏 轼高洁品格的敬仰,也有对苏轼的追慕之情在其 中。
【参考译文】 [乙]十九日早晨,在东坡游玩。 从黄州城门向东,地势高低不平。到了东坡,就 很少有小丘,地势平旷开朗。东起一块高地很高, 有三间屋子。 一处垄头昂起,称为“ 居士亭 ” , 亭下面向南的一间屋子很雄伟,四壁都画着雪。 堂中有苏东坡像,这就是雪堂。堂屋东面有一棵 大柳树,挺拔雅致地立在那里,传说认为是苏东 坡亲手种植的。正南面有座桥,木牌上面写着 “ 小桥 ” ,因“ 莫忘小桥流水 ”的句子而命名。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共 9分)
11. ① 引用诗句增强材料的文学性: ② 体现我国 科技双突破的壮举; ③ 彰显民族自豪感; ④ 呼应 深海探测的主题。 (每点 1分,答出两点,意思 对即可,共 2分。 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 七 年 级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第 1页 共 2页
(

真扶贫

的智慧
(
拒绝形式化援助
)
。选项曲解了
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
B
选项错误。
三、整本书阅读
(7

)
19.①
从积极努力到最终向命运妥协

渐渐失去
理想,自暴自弃

成为钢铁战士,实现人生价

(
每空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
答案,合理也可
)
20.
示例
一 :保尔的坚韧性格源于多重因
素。其
一 ,贫苦的童年使他经历了被神父虐待、被迫辍
学打工等,这塑造了他反抗压迫的斗志:其二,
阿尔焦姆对保尔很严格,也很爱护,帮助保尔成
长为一个坚强、有责任感的人。
示例二:保尔的坚韧性格源于多重因素。其一 ,
冲锋受伤的战火洗礼,寒冬修筑铁路的艰苦考验
等经历,锤炼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其二,失明
瘫痪后的病痛折磨,激发了他以笔为枪、永不屈
服的精神追求。
(
围绕

保尔的性格成因

。结合名著内容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
4

)
第三部分
(21

50

)
21
(50

)
【写作指导】阅读材料可知,需要格外注意
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横线处需填入具体场景,如
合作、送别、突破等,需选择自己真实经历过且
有情感共鸣的事件。二是叙述事件必须体现从

感知人或事



深刻思索

,最后

领悟方
法或真情或哲理

的过程,避免单纯叙事或
空洞
抒情。
在写作中要描写细致真实,必须用具体言行、
心理活动等体现自己是

如何感知
”“
如何领悟

的。比如写

在尝试中领悟

,可以选择自己学
滑板的经历,开始时反复摔跤,然后思考原因,
观察他人的动作细节,自己总结经验后重新调整
动作与节奏,不断尝试,最终获得成功,由此领
悟了

尝试是进步的阶梯

。再比如,写

在合
作中领悟

,可以选择自己参与集体表演活
动的
经历,在与同学合演话剧时,因意见不同,产生
冲突,甚至发展为冷战,然后在别人的提点下

角色互换

,理解了同学,最终化解矛盾,由
















)12. 目前表示时间限制,当前的意思,说明“ 蛟 龙号 ”是当前世界上最大下潜深度的作业型载人 潜水器,是当下的状况,不包含将来,体现了语 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分。围绕“ 准确性、 严谨性 ” ,言之成理即可)
13.“ 蛟龙号 ”的载人舱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1 分) ,这种材料能够承受深海极端高压环境 (1 分)。载人舱的设计能保证在最大设计深度下 . 舱 内环境稳定,保障舱内潜航员的安全(1分)。 (共 3分。意思相近即可)
14.示例 一 :蛟龙入海显硬核科技,华夏智慧铸 强国荣光
示例二:蛟龙潜渊铸耐压神技,神州科技拓深蓝 宏图(2分。需包含技术突破与重要意义的双重要 素)
(二) (共.15分)
15.① 指“ 我 ”在深山中支教,开启人生新阶段 的成长经历; ② 指曹妈妈扎根深山、服务村民的 精神感召“ 我 ” ;③ 指基层工作者如种子扎根深 山,用奉献焕发山村生机; ④ 指爱与奉献精神在 深山“ 发芽 ” ,带来光明未来。 (每点 2分,共 4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 合理也可)
16.(1)运用了神态描写,通过曹妈妈的面容从
“ 不苟言笑 ”到“ 棱角柔和 ”的前后对比,表现
了曹妈妈对孩子们的爱与关怀。 (描写方法 1分; 表达效果 1分,合理即可。共 2分)
(2)运用了动作描写,“ 穿梭 ”“ 看遍 ”“ 听尽 ” 等动词,展现了曹妈妈在深山行走、深入基层的 情景,表现了曹妈妈的辛苦、勤勉与敬业。 (描 写方法 1分;表达效果 1分,合理即可。共 2分。 答“ 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 环境描写 ”酌情给 分)
17.先 写 曹 妈 妈“ 严 肃 ”“ 好 凶 ”的 初 印 象 是 “ 抑 ” ,后写她心系村民、带病坚守的奉献精神 是“ 扬 ”。这样写形成前后反差,更能突出曹妈 妈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与真实性, 使文章情节一波三折。 (分析“ 先抑后扬” 2分; 分析其作用 2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18. B(3分)【解析】第⑦ 段“ 五岁妹妹拽衣物的
细节 ” ,并非单纯表现山区“ 物资匮乏 ” ,更是为 了通过与“ 衣物堆积成山却无法使用 ”的对比,揭 示“ 无效捐赠泛滥 ”的问题,进而衬托曹妈妈
· 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