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1 22: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 通过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填写人类文明产生过程的示意图,能准确表述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和重要标志。
2. 按照出现的时序,在地图上指出古代亚洲、非洲、欧洲最初出现的文明区域。
3. 准确概括不同地区代表性的文明成果,分析不同文明形成的时空条件,了解古代文明发展的多元特征。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完成下面所示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分别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和重要标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了解各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阅读课文第二子目,完成下列要求。
1. 仔细观察下面所示的示意图,按照出现的时序,依次指出人类最初出现的主要文明区。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2. 结合课文并观察地图,指出下列地区古代文明出现的不同自然条件,并分别概括它们的政治、文化特点或成就,填写在下列知识卡片上。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作探究:结合以上学习,分析古代文明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探讨影响不同文明发展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不同的文明?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 选择题
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约公元前2400年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 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
A. 物种出现全球交流 B. 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 古代文明多源发展 D. 历史研究完全依赖考古
2. “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爱琴海地区 C. 印度河流域 D. 两河流域
3.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
A. 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 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 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 D.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4. (2024徐州三中3月调研)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的研学旅行,制作了一些旅行广告词。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5. 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代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包括(  )
A. 楔形文字 B. 第一部太阳历 C. 种姓制度 D. 佛教的形成
6. (2024江苏百校联考5月阶段检测)古代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某些区域相对领先,其中某一古代文明区域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包括最早的铁器、最早的史诗、最早的文字等。这一古代文明是(  )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西亚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
7.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材料中的“她”指的是(  )
A. 古代中国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埃及
8.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以下关于各区域文明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亚: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在莎草纸上写下洪水传说
B. 埃及:首陀罗们用象形文字在泥版上计算泛滥季时间
C. 印度: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发明了“0”
D. 希腊:斯巴达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
9. (2023金华十校11月月考)时空不同,文化各异。观察右图所示的内容,下列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崇尚理性和思辨
B. ②——《吉尔伽美什》——继承古希腊文化
C. ③——《伊戈尔远征记》——反映斯拉夫民族历史
D. ④——《摩诃婆罗多》——遵循种姓等级制度
二、 非选择题
10. (2024扬大附中东部分校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编自吴昊《古希腊城邦》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活动方案】
活动一
①农业和畜牧业,②早期城市,③私有制和剥削,④阶级对抗,⑤国家,⑥文字。
前提:农业和畜牧业。重要标志:私有制产生、阶级对抗出现、早期城市、国家形成、文字出现等。
活动二
1. 主要文明区: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和古巴比伦文明;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的古代希腊文明。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自然条件,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政治上,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行《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文化上,楔形文字、史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60进制等。
古代埃及文明:自然条件,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泛滥而不成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政治上,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文化上,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等。
古代印度文明:自然条件,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政治上,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文化上,佛教创立,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等。
古代希腊文明:自然条件,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政治上,公元前8—前6世纪,数量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文化上,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希罗多德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特点: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特点。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等。认识:不同的文明受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文明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应该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去面对多样的文明。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 C 据材料可知,古代印度、秘鲁、埃及等地都有种植棉花或使用棉织品的痕迹,这说明了古代文明多源发展的特点,C项正确;物种出现全球交流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的文明都出现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情况,未体现地理环境对棉花种植的影响,排除B项;考古发现影响历史研究,“完全依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2. D 据材料“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两河流域,故选D项。
3. C 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历法,古希腊人因为岛内多山少平原而商贸活动发达,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故选C项;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但古希腊因农业欠发达而发展工商业,形成了希腊地区独特的文明类型,排除A项;“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只能概括古希腊文明,且希腊对外殖民扩张是为缓解本土人口压力而进行的,排除B项;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世界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特征,“一体”说法错误,排除D项。
4.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东北部,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A项正确;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城是其文明的象征,而种姓制度是印度人实行的等级制度,排除B项;恒河流域位于亚洲南部,孕育了古印度文明,而楔形文字属于西亚文明,排除C项;古罗马位于欧洲南部地区,三面环海,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而汉谟拉比石柱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排除D项。
5. B 据材料“走进古代埃及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故B项正确;楔形文字属于西亚文明,种姓制度属于印度文明,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A、C、D三项。
6.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西亚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西亚的《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因此,这一古代文明是古代西亚文明,B项正确。
7. B 据材料“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她”指古希腊,由众多的城邦组成,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故选B项。
8.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C项正确;苏美尔人生活在古代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而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排除A项;首陀罗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一个阶层,排除B项;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排除D项。
9.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为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集中反映了古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故选D项;①为古埃及,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古希腊哲学崇尚理性和思辨,排除A项;②为古代西亚,《吉尔伽美什》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并未继承古希腊文化,排除B项;③为阿拉伯地区,与创作于12世纪的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以及斯拉夫民族的历史无关,排除C项。
10. (1) 主要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2) 主要经济活动: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独特政治文明:古代民主政治。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3) 认识: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解析:(1) 主要经济活动:据材料一“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实行法老制度,属于君主专制。(2) 主要经济活动:据材料二“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大多数城邦实行直接民主政治。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属于大河文明,有利于农业发展,而古希腊多山少平原,属于海洋文明,有利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由此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二者的政治文明。(3) 认识:本问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