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
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10课,第三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课在承接英、美近代政体的学习之后,主要讲述了法、德政体改革。包括三部分内容:“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陆两个最主要的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课紧扣必修一的模块主体——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法德两国制定的一系列法典及原则,不仅推进两国的历史进程,而且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习这一课,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而且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今天的法国、德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原因。
学情
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是思辨能力有待提高,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因此在课前发动学生搜集相关的的历史资料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课上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扮演、讨论法、比较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对问题的逐个突破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等史实,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如果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政体反复更迭和帝制复辟的现象会比较难;对于德国,学生初中学的却是“一战”、“二战”中的相关史实。但是对于近代德国的政体了解不多。
针对学生的特点,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勾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记忆知识点,有能力的同学初步完成学案课堂探究案的题目,并总结相关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
目标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和曲折;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分析两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理解宪法内容及所确立的政体的背景。
(2)针对重难点补充相关材料信息,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把握重难点。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国政体,通过对法国、德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历史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通过对法、德近代民主政治的学习,理解历史传统和国情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影响。
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
处理方法:通过表格让学生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运行;通过设问题辨析让学生掌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进一步认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处理方法:比较法
教法与学法指导
视频导入:创设情景,点燃激情,引入课题
情景教学:通过具体材料让学生分析认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和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同学们可以据材料情境设计一段相声或小品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教学环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通过展示欧洲的建筑艺术,让学生体味欧洲的历史传统。
导语: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下面让我们伴随着音乐来欣赏欧洲的建筑艺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国家的建筑艺术都能体现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政权特色。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观看、听讲
以视频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新
课
讲授
新
课
讲
授
一、解读课题和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法国、德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法、德近代民主政治的学习,理解历史传统和国情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影响。
二、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序篇 走向民主之路
第一篇章 体味民主进程
第二篇章 探究民主差异
第三篇章 反思民主成就
序篇 走向民主之路
展示材料:列宁指出: “经济变革一定要有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要使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摧毁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变革封建的经济制度,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柳仕超《法国大革命与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结构
学生结合材料概括近代法国政体改革的根本原因。
幻灯片呈现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政体改革的必然性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第一篇章 体味民主进程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
呈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图片并配乐
2.呈现法国人民追求民主共和的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3.法国人民第三次选择了共和制度,经过共和派的努力和君主派的妥协,最后以法律的形式将共和制确立了下来,这就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二、脆弱的德意志民主
1.展示图片并配乐:掀开尘封的记忆,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一战二战、德国的纳粹统治
2.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
到19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一个商人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换10次货币,交纳10次关税。这一状态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3.出示俾斯麦的头像,简单介绍俾斯麦。
指出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出示图片“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第二篇章 探究民主差异
一、了解、比较法德政体,探究民主差异原因
1.展示材料和图片:穿越时空随李鸿章出访欧洲
1896年6月,70多岁高龄的李鸿章出访欧洲,到过德国、法国。拜访了当时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和法国总统福尔。
议一议
如果你是当时的法国总统福尔,你将如何向李鸿章介绍自己国家的政体?
2. 请思考,假如法国要向清政府宣战,先要经过哪些程序?
3.李鸿章出访德国时,俾斯麦坦承,“帝国宪法的最初动机是,使皇帝在做出帝国军队兵力的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4.有人对李鸿章说威廉一世是“德国版的秦始皇”。
5.展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政体示意图
第三篇章 反思民主成就
一、法德民主政体的影响
1.材料: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从1875年到1913年这近四十年时间,法国的政局比较稳定,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
2.材料一:第一帝国成立后,通过议会选举上台的资产阶级占据了帝国国会的多数席位,并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的立法。1880年德国的工业产值超越了法国居欧洲第二1913年超越英国,居世界第二。
材料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以宪法的形式得到强化.德皇威廉二世非常嚣张地叫嚷“上帝就是安排我们来支配和统治所有民族的”。帝国的专横统治最终把德国拖进世界大战的灾难。
展示材料:
由德国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无数生命和家园在战火的劫难中消亡,这是全世界都不会遗忘也不能遗忘的历史。如何对待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 ——《大国崛起》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66岁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跪倒在地。
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大国崛起》
二、以史为鉴,感悟历史。
展示温家宝的清华大学的演讲:“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内涵、形式、途径都不尽相同。”
三、总结
在近现代大国崛起的舞台上,法国和德国都演绎了宏伟的篇章。法国自大革命之后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而德国自统一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今天的联邦共和政体更是历经了共和与独裁、分裂与统一的挣扎!二战后,德国深刻反思过去,才有了今天的再次崛起强大。
如今,各国仍走在自己的健全民主,完善法制的道路上……
思考
1.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怎样的特点?原因?
2.法兰西共和之路虽然艰难,但最终确立说明了什么?
学生体会德国的历史传统
提出问题:德国要强大,最迫切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由谁领导统一,怎样统一?
要求:同学们可以据此情境设计一段相声或小品都可,内容主要包括:
1.你是如何上台执政的?
2.你们的国家元首拥有哪些权力?
3.你们的议会是怎样组成的?有什么权力?
4.你们的政府对谁负责?
结合宪法内容思考回答
思考:李鸿章知道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属于谁吗?
思考:他的依据是什么?
结合宪法内容思考回答
思考: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影响?
.
思考:德国君主立宪制带来的影响?
体会德国近代与现代不同的发展道路
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谈谈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思考、交流、分享
音乐伴奏
让学生感受法国人民的革命激情,同时唤醒初中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前进的,须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地追求。
升华情感,进行价值观教育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国家分裂是发展的大障碍
重要历史人物教育,活跃气氛
基本史实,回归课本
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及其确立的政体
联系、比较,突出德意志帝国皇帝,落实对帝国宪法的学习
认识德意志政体的特点: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体会两国政体的异同
认识法国共和政体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德国政体的局限性
让学生认识民主政体的统一性:认识近代西方民主法制政体是历史潮流。
突显学习历史的价值,让学生知识和情感得到双重升华
教
学
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整合教学资源,授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中,设置问题尽量有的放矢,并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机会和时间思考问题。本节课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模式,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究,踊跃发言,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气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较好地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敢于展示自己,显示出较好的学习素养。?
本课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需要学生在上课前充分预习教材内容,最好能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方式还不是很适应,基本的史学理论欠缺,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还不能深入细致,回答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抓住要点,语言表达也不够流畅,小组探究气氛不够活跃,发言不够大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课堂调控能力,及时正确引导、点拨学生的学习思路。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测评练习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发展,法国建立了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而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帝国。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通过《1875年宪法》,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从政府机构设置的角度回答这部宪法是如何体现分权原则的?
?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受到资产阶级影响”“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和“军事专制”这几句话的?
?
(3)就马克思的观点而言,你认为德意志帝国的宪政特点中哪一点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试举例说明。
【巩固练习】
1. 根据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
A.由“总统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 B.有权直接解散参、众两院
C.可以直接任免内阁各部要员??????? D.每七年选举一次
2.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 B.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3. 美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 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B.保留浓厚的专制残余
C.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4.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帝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B.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 D.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议会
5.德国联邦议会与法国参议院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是上议院??B.都有立法权 ?C.都有权否决下院的议案? D.都由选举产生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7.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发表③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
8.关于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合作探究】
(1)?宪法规定行政权归总统和内阁,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2)? C“受资产阶级影响”:指德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受到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虽然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但是徒有虚名,掌握行政权的皇帝和首相控制着议会。
“军事专制”:指统一后的德意志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3)“军事专制”的特点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举例:德国成为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巩固练习】
1---5 C B C C D 6—8 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