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5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2025·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仰望日月星辰的浩瀚、感受山川湖海的壮美。下图示意诗歌《观沧海》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沧海”(今渤海)以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每天从沧海中升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答案】1.A
2.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1.从世界海陆分布来看,中国东临太平洋,渤海是中国的一个内海,位于中国东部,其以东的大洋就是太平洋,所以“沧海”指渤海以东的大洋是太平洋,A正确;我国不临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导致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描述的日月每天从沧海升起,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视觉效果,C正确;海陆变迁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转换,A错误;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块整体,后来逐渐漂移分开,B错误;地球公转主要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山西)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冰穹A,是南极地区最有科学考察价值的地点之一。下图示意冰穹A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在冰穹A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秦岭站
4.冰穹A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5.最适合在冰穹A开展的科考任务是( )
A.南太平洋生物研究 B.深冰芯钻探工程
C.冰盖边缘航空调查 D.海平面动态监测
【答案】3.B
4.C
5.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南极地区位置范围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3.我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4.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站在南极点,所有方向都是正北。冰穹 A 在南极点的正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冰穹 A 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里冰层厚度极大,深冰芯钻探可以获取古老冰层样本,通过分析冰芯中的气泡、杂质等,能研究地球古气候、古环境变化,B正确;南太平洋生物研究应在南太平洋海域进行,冰盖边缘航空调查应在冰盖边缘进行,海平面动态监测更适合在沿海或海洋区域进行,排除ACD。
故答案为:B。
(2025·山西)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拥有众多阳光明媚的滨海旅游胜地。下图示意西班牙气候分布及某滨海旅游胜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滨海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西班牙的( )
A.北部和西部 B.西部和南部 C.南部和东部 D.东部和北部
7.在滨海旅游胜地,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8.依托气候优势,西班牙可开发利用(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核能
【答案】6.C
7.A
8.A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欧洲西部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曲折幽深,引人入胜。中部阿尔卑斯山脉,雪峰高耸,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
6.从“西班牙气候分布及滨海旅游胜地位置图”看,滨海旅游胜地标记点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南部和东部沿海区域,C正确;北部和西部并非滨海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区,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从滨海旅游胜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看,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冬季气温温和、降水较多,这种特征符合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特点,A正确;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西班牙滨海旅游胜地多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太阳能,A正确;潮汐能开发与海洋潮汐运动关联大,不依托当地气候优势,B错误;地热能开发与地质构造关联大,和气候关系小,C错误;核能开发与气候无关,主要依托技术、核原料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山西)我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广东、江苏、北京等十个省级行政区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占全国比重达81.5%,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下图示意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首都北京的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前列,这表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10.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主要集聚于( )
A.京津冀地区 B.粤港澳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沿海沿江地区
11.我国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直接有利于( )
A.优化能源结构 B.推动经济增长
C.缩小城乡差距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9.D
10.D
11.B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9.数字产业发展依赖科技创新能力。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科研机构、高校、人才等资源,支撑数字产业发展,D正确;政治中心侧重行政职能、文化中心侧重文化传承、国际交往中心侧重对外交流,均与数字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关联弱,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0.从材料及地理常识可知,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安徽、江苏等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大的省份分布情况,这些省份多位于沿海沿江地区,D正确;京津冀地区仅北京等少数城市,不能涵盖前十大部分省级行政区,A错误;粤港澳地区主要是广东等,范围窄,无法体现前十的集聚区域,B错误;西北内陆地区数字产业相对薄弱,不在前十集聚范围内,C错误。
故答案为:D。
11.数字产业属于新兴高端产业,其飞速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创造产值、就业,直接推动经济增长,B正确;优化能源结构侧重能源类型调整,与数字产业直接关联小,A错误;缩小城乡差距是综合因素作用,如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等,数字产业发展对其直接作用不明显,C错误;改善生态环境多与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等相关,数字产业发展不直接改善生态环境,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山西)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
13.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2.观察图表,图中鲁(山东)人口密度最高(633人/ km2) ,藏(西藏)人口密度最低(3人/ km2),山东和西藏人口密度差异最大,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13.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山东(鲁)、河南(豫)、山西(晋)、陕西(陕)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密度较大、人口稠密;甘肃(甘)青海(青)、西藏(藏)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小、人口稀疏,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2025·山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15.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 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
【答案】14.B
15.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手机生产所需的铜、金、银、镍、锡等金属,来自矿产资源的开采与提炼,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合理利用、循环利用。
14.手机生产需要铜、金、银等金属,这些金属来自矿产资源,B正确;土地资源是承载生产的空间,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与手机原材料关联小,ACD错误。
故答案为: B。
15.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能减少资源浪费(如提炼金属)、降低环境污染(如避免废旧手机随意丢弃),体现“低碳环保”理念,A正确;因地制宜是根据区域条件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享与回收关联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2025·山西)【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放眼世界——中拉合作奏响共同发展新乐章
案例资料:
资料一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这些地区居民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因此被称为拉丁美洲。
资料二 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落地,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等。此外,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正俯瞰地球,其免费开放的数据已惠及多个国家。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资料三 拉丁美洲在世界的位置及部分物产分布示意图。
案例思考:
(1)描述拉丁美洲的纬度位置。
(2)列举拉丁美洲可能出口到中国的矿产品和农产品各两例。
(3)设计一条从拉丁美洲东海岸到中国的海运路线,要求写出经过的大洋、运河或海峡。
(4)结合材料,归纳中拉合作的主要领域。
(5)中拉合作是全球合作典范,谈谈其对当今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启示。
【答案】(1)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中、低纬度。
(2)矿产品:铁;铜;石油;铝土等。
农产品:玉米;大豆;棉花;咖啡;香蕉;可可等。
(3)示例一: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
示例二: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中国。
示例三: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中国。
(4)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经济贸易等领域。
(5)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交流贸易合作;加强区域合作;多元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美洲概况
【解析】【分析】(1)南北回归线为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拉丁美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因此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图中拉丁美洲主要位于30°N-60°S之间,即位于中、低纬度。
(2)读图可知,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石油、铝土等储量和产量较为可观,可能出口到中国;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农作物有明显优势,图示玉米、大豆、棉花、咖啡、香蕉、可可等可能出口到中国。
(3)读图联系已学可知,示例一: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此路线航程相对较短; 示例二: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中国,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可通行大型船只;示例三: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中国,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也是连接两大洋的通道。
(4)据材料二“中国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落地,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等。此外,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正俯瞰地球,其免费开放的数据已惠及多个国家”可知,中拉合作的主要领域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经济贸易等领域。
(5)据材料二可知,“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互补性强”,各国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合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有利于优势互补;合作使双方都能增强实力,互惠互利;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共赢;通过贸易等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内国家合作可带动地区发展;开展多元合作,拓展合作空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拉丁美洲通常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受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影响而得名。
17.(2025·山西)【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读懂中国——继往开来肩负粮食安全新担当
课题资料:
资料一 粟(现称谷子,脱壳后即小米)和水稻是由中华先民分别从野生狗尾草和野草“鬼禾”驯化而来的。粟耐旱耐贫瘠、生长期短,易于种植;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农作物的驯化史,体现了中华先民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智慧,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
资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等,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确保了谷子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资料三 我国农耕考古遗址分布示意图和谷子、水稻实物图。
课题思考:
(1)从河流角度,分别描述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空间分布。
(2)说出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大致分界线名称,以及该分界线的两点地理意义。
(3)根据粟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气温、降水差异。
(4)从社会经济角度,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
(5)守护中国粮,青春有担当。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的具体做法。
【答案】(1)粟作农业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2)秦岭—淮河。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3)稻作农业区比粟作农业区气温高、降水多。或:粟作农业区比稻作农业区气温低、降水少。或:粟作农业区气温低,稻作农业区气温高;粟作农业区降水少,稻作农业区降水多。
(4)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光盘”行动;外出就餐适量点菜;自助餐勤拿少取;按需购买食品;积极参与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等。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粟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和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从河流角度看,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区,从河流角度看,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2)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岭秦岭—淮河以北;稻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3)据材料可知,粟耐旱,而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所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看,稻作农业区比粟作农业区气温要高,降水要多。
(4)结合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如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等,突破了农业种植的自然限制;二是市场需求量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国家政策支持: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生产决策权,激发种植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派销制度,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可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等。
(5)为保障粮食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粮食,做到:外出就餐适量点菜,自助餐勤拿少取,如果在餐厅就餐,把吃剩下的打包带走,实施光盘行动;按需购买食品,对食材分类科学存放,避免过期变质;积极参与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等。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8.(2025·山西)【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聚焦山西——特色产业绽放高质量发展新华彩
探究资料:
资料一 享誉北方的怀仁陶瓷,名扬天下的平遥牛肉,畅销海内外的定襄法兰……山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
资料二 近年来,山西省以县区为地理单元建设“专业镇”,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升级产业。把产品“做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清徐老陈醋解决了10万人以上就业;上党中药材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平遥推光漆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个如繁花绽放的专业镇正成为山西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资料三 山西首批省级十大专业镇分布示意图。
探究思考:
(1)从十大专业镇中任选两例,并说出其所在的地级市。
(2)简要概括山西建设专业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请你推荐一例家乡的特色产业或产品(图中十大专业镇除外),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4)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①怀仁陶瓷——朔州市;②代州黄酒——忻州市;③定襄法兰——忻州市;
④清徐老陈醋——太原市;⑤太谷玛钢——晋中市;⑥祁县玻璃器皿——晋中市;
⑦平遥牛肉和推光漆——晋中市;⑧杏花村汾酒——吕梁市;⑨上党中药材——长治市;
⑩万荣外加剂——运城市。
(2)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技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3)示例一:我推荐家乡的连翘。
特点:连翘是一种中药材,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示例二:我推荐家乡的大数据产业。
特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好,利用光伏等清洁能源,污染小。
示例三:我推荐家乡的旅游业。
特点:我的家乡是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革命故事、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地。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企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
【知识点】山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怀仁陶瓷位于朔州市;②代州黄酒位于忻州市;③定襄法兰位于忻州市;④清徐老陈醋位于太原市;⑤太谷玛钢位于晋中市;⑥祁县玻璃器皿位于晋中市;⑦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位于晋中市;⑧杏花村汾酒位于吕梁市;⑨上党中药材位于长治市;⑩万荣外加剂位于运城市。
(2)从资料二找关键信息,“解决了 10 万人以上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技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转型晋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3)结合自己家乡实际作答即可(图中十大专业镇除外)。示例一:我推荐家乡的连翘。特点:连翘是一种中药材,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示例二:我推荐家乡的大数据产业。特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好,利用光伏等清洁能源,污染小。示例三:我推荐家乡的旅游业。特点:我的家乡是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革命故事、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地。
(4)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低碳循环等。比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企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
【点评】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春秋战国时期是晋国所在地,故简称“晋”;东隔太行山脉与河北省相邻,西、南以黄河为界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有 “两山夹一川” 的地貌特征。
1 / 1山西省2025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2025·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仰望日月星辰的浩瀚、感受山川湖海的壮美。下图示意诗歌《观沧海》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沧海”(今渤海)以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每天从沧海中升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025·山西)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冰穹A,是南极地区最有科学考察价值的地点之一。下图示意冰穹A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在冰穹A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秦岭站
4.冰穹A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5.最适合在冰穹A开展的科考任务是( )
A.南太平洋生物研究 B.深冰芯钻探工程
C.冰盖边缘航空调查 D.海平面动态监测
(2025·山西)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拥有众多阳光明媚的滨海旅游胜地。下图示意西班牙气候分布及某滨海旅游胜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滨海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西班牙的( )
A.北部和西部 B.西部和南部 C.南部和东部 D.东部和北部
7.在滨海旅游胜地,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8.依托气候优势,西班牙可开发利用(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核能
(2025·山西)我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广东、江苏、北京等十个省级行政区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占全国比重达81.5%,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下图示意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首都北京的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前列,这表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10.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主要集聚于( )
A.京津冀地区 B.粤港澳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沿海沿江地区
11.我国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直接有利于( )
A.优化能源结构 B.推动经济增长
C.缩小城乡差距 D.改善生态环境
(2025·山西)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
13.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2025·山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15.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 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
16.(2025·山西)【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放眼世界——中拉合作奏响共同发展新乐章
案例资料:
资料一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这些地区居民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因此被称为拉丁美洲。
资料二 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落地,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等。此外,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正俯瞰地球,其免费开放的数据已惠及多个国家。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资料三 拉丁美洲在世界的位置及部分物产分布示意图。
案例思考:
(1)描述拉丁美洲的纬度位置。
(2)列举拉丁美洲可能出口到中国的矿产品和农产品各两例。
(3)设计一条从拉丁美洲东海岸到中国的海运路线,要求写出经过的大洋、运河或海峡。
(4)结合材料,归纳中拉合作的主要领域。
(5)中拉合作是全球合作典范,谈谈其对当今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启示。
17.(2025·山西)【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读懂中国——继往开来肩负粮食安全新担当
课题资料:
资料一 粟(现称谷子,脱壳后即小米)和水稻是由中华先民分别从野生狗尾草和野草“鬼禾”驯化而来的。粟耐旱耐贫瘠、生长期短,易于种植;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农作物的驯化史,体现了中华先民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智慧,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
资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等,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确保了谷子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资料三 我国农耕考古遗址分布示意图和谷子、水稻实物图。
课题思考:
(1)从河流角度,分别描述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空间分布。
(2)说出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大致分界线名称,以及该分界线的两点地理意义。
(3)根据粟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气温、降水差异。
(4)从社会经济角度,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
(5)守护中国粮,青春有担当。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的具体做法。
18.(2025·山西)【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聚焦山西——特色产业绽放高质量发展新华彩
探究资料:
资料一 享誉北方的怀仁陶瓷,名扬天下的平遥牛肉,畅销海内外的定襄法兰……山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
资料二 近年来,山西省以县区为地理单元建设“专业镇”,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升级产业。把产品“做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清徐老陈醋解决了10万人以上就业;上党中药材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平遥推光漆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个如繁花绽放的专业镇正成为山西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资料三 山西首批省级十大专业镇分布示意图。
探究思考:
(1)从十大专业镇中任选两例,并说出其所在的地级市。
(2)简要概括山西建设专业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请你推荐一例家乡的特色产业或产品(图中十大专业镇除外),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4)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1.从世界海陆分布来看,中国东临太平洋,渤海是中国的一个内海,位于中国东部,其以东的大洋就是太平洋,所以“沧海”指渤海以东的大洋是太平洋,A正确;我国不临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导致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描述的日月每天从沧海升起,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视觉效果,C正确;海陆变迁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转换,A错误;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块整体,后来逐渐漂移分开,B错误;地球公转主要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3.B
4.C
5.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南极地区位置范围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3.我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4.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站在南极点,所有方向都是正北。冰穹 A 在南极点的正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冰穹 A 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里冰层厚度极大,深冰芯钻探可以获取古老冰层样本,通过分析冰芯中的气泡、杂质等,能研究地球古气候、古环境变化,B正确;南太平洋生物研究应在南太平洋海域进行,冰盖边缘航空调查应在冰盖边缘进行,海平面动态监测更适合在沿海或海洋区域进行,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答案】6.C
7.A
8.A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欧洲西部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曲折幽深,引人入胜。中部阿尔卑斯山脉,雪峰高耸,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
6.从“西班牙气候分布及滨海旅游胜地位置图”看,滨海旅游胜地标记点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南部和东部沿海区域,C正确;北部和西部并非滨海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区,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从滨海旅游胜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看,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冬季气温温和、降水较多,这种特征符合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特点,A正确;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西班牙滨海旅游胜地多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太阳能,A正确;潮汐能开发与海洋潮汐运动关联大,不依托当地气候优势,B错误;地热能开发与地质构造关联大,和气候关系小,C错误;核能开发与气候无关,主要依托技术、核原料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9.D
10.D
11.B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9.数字产业发展依赖科技创新能力。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科研机构、高校、人才等资源,支撑数字产业发展,D正确;政治中心侧重行政职能、文化中心侧重文化传承、国际交往中心侧重对外交流,均与数字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关联弱,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0.从材料及地理常识可知,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安徽、江苏等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大的省份分布情况,这些省份多位于沿海沿江地区,D正确;京津冀地区仅北京等少数城市,不能涵盖前十大部分省级行政区,A错误;粤港澳地区主要是广东等,范围窄,无法体现前十的集聚区域,B错误;西北内陆地区数字产业相对薄弱,不在前十集聚范围内,C错误。
故答案为:D。
11.数字产业属于新兴高端产业,其飞速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创造产值、就业,直接推动经济增长,B正确;优化能源结构侧重能源类型调整,与数字产业直接关联小,A错误;缩小城乡差距是综合因素作用,如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等,数字产业发展对其直接作用不明显,C错误;改善生态环境多与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等相关,数字产业发展不直接改善生态环境,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2.观察图表,图中鲁(山东)人口密度最高(633人/ km2) ,藏(西藏)人口密度最低(3人/ km2),山东和西藏人口密度差异最大,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13.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山东(鲁)、河南(豫)、山西(晋)、陕西(陕)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密度较大、人口稠密;甘肃(甘)青海(青)、西藏(藏)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小、人口稀疏,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答案】14.B
15.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手机生产所需的铜、金、银、镍、锡等金属,来自矿产资源的开采与提炼,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合理利用、循环利用。
14.手机生产需要铜、金、银等金属,这些金属来自矿产资源,B正确;土地资源是承载生产的空间,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与手机原材料关联小,ACD错误。
故答案为: B。
15.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能减少资源浪费(如提炼金属)、降低环境污染(如避免废旧手机随意丢弃),体现“低碳环保”理念,A正确;因地制宜是根据区域条件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享与回收关联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1)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中、低纬度。
(2)矿产品:铁;铜;石油;铝土等。
农产品:玉米;大豆;棉花;咖啡;香蕉;可可等。
(3)示例一: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
示例二: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中国。
示例三: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中国。
(4)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经济贸易等领域。
(5)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交流贸易合作;加强区域合作;多元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美洲概况
【解析】【分析】(1)南北回归线为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拉丁美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因此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图中拉丁美洲主要位于30°N-60°S之间,即位于中、低纬度。
(2)读图可知,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石油、铝土等储量和产量较为可观,可能出口到中国;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农作物有明显优势,图示玉米、大豆、棉花、咖啡、香蕉、可可等可能出口到中国。
(3)读图联系已学可知,示例一: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此路线航程相对较短; 示例二: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中国,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可通行大型船只;示例三:拉丁美洲东海岸—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中国,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也是连接两大洋的通道。
(4)据材料二“中国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落地,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等。此外,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正俯瞰地球,其免费开放的数据已惠及多个国家”可知,中拉合作的主要领域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经济贸易等领域。
(5)据材料二可知,“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互补性强”,各国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合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有利于优势互补;合作使双方都能增强实力,互惠互利;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共赢;通过贸易等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内国家合作可带动地区发展;开展多元合作,拓展合作空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拉丁美洲通常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受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影响而得名。
17.【答案】(1)粟作农业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2)秦岭—淮河。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3)稻作农业区比粟作农业区气温高、降水多。或:粟作农业区比稻作农业区气温低、降水少。或:粟作农业区气温低,稻作农业区气温高;粟作农业区降水少,稻作农业区降水多。
(4)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光盘”行动;外出就餐适量点菜;自助餐勤拿少取;按需购买食品;积极参与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等。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粟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和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从河流角度看,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区,从河流角度看,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2)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岭秦岭—淮河以北;稻作农业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3)据材料可知,粟耐旱,而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所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看,稻作农业区比粟作农业区气温要高,降水要多。
(4)结合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如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等,突破了农业种植的自然限制;二是市场需求量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国家政策支持: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生产决策权,激发种植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派销制度,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可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等。
(5)为保障粮食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粮食,做到:外出就餐适量点菜,自助餐勤拿少取,如果在餐厅就餐,把吃剩下的打包带走,实施光盘行动;按需购买食品,对食材分类科学存放,避免过期变质;积极参与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等。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8.【答案】(1)①怀仁陶瓷——朔州市;②代州黄酒——忻州市;③定襄法兰——忻州市;
④清徐老陈醋——太原市;⑤太谷玛钢——晋中市;⑥祁县玻璃器皿——晋中市;
⑦平遥牛肉和推光漆——晋中市;⑧杏花村汾酒——吕梁市;⑨上党中药材——长治市;
⑩万荣外加剂——运城市。
(2)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技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3)示例一:我推荐家乡的连翘。
特点:连翘是一种中药材,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示例二:我推荐家乡的大数据产业。
特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好,利用光伏等清洁能源,污染小。
示例三:我推荐家乡的旅游业。
特点:我的家乡是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革命故事、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地。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企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
【知识点】山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怀仁陶瓷位于朔州市;②代州黄酒位于忻州市;③定襄法兰位于忻州市;④清徐老陈醋位于太原市;⑤太谷玛钢位于晋中市;⑥祁县玻璃器皿位于晋中市;⑦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位于晋中市;⑧杏花村汾酒位于吕梁市;⑨上党中药材位于长治市;⑩万荣外加剂位于运城市。
(2)从资料二找关键信息,“解决了 10 万人以上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技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转型晋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3)结合自己家乡实际作答即可(图中十大专业镇除外)。示例一:我推荐家乡的连翘。特点:连翘是一种中药材,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示例二:我推荐家乡的大数据产业。特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好,利用光伏等清洁能源,污染小。示例三:我推荐家乡的旅游业。特点:我的家乡是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革命故事、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地。
(4)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低碳循环等。比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企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
【点评】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春秋战国时期是晋国所在地,故简称“晋”;东隔太行山脉与河北省相邻,西、南以黄河为界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有 “两山夹一川” 的地貌特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