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共35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2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共35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30 23: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原、森林、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退牧还草是其中一项。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
讨论:
1.森林和草原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不在退化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
问题探讨
1.森林和草原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从群落外貌看,森林里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而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
从群落结构看,森林在垂直方向上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等,在水平方向上镶嵌性不明显;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也有草本层、地表层、根系层等,但草原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现镶嵌性。
2. 为什么不在退化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
年降水量是决定一个地区的群落类型是草原还是森林的关键因素。
在年降水量低的半干旱地区,如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应退牧还草,不宜植树造林。
问题探讨
学习目标
1.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
2.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3.阐明群落中的生物彼此相互适应,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荒漠生物群落
1
草原生物群落
2
森林生物群落
3
其他生物群落
4
1.群落类型的确定依据
(1)群落外貌
群落的外部形态,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2)物种组成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数量
优势种:不仅在群落中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对群落的影响大
群落的主要类型
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
群落的主要类群
生物群落
自然生物群落
人工生物群落
陆地生物群落
水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荒漠生物群落
淡水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
湿地生物群落
人工生物群落
1.外貌特征
砂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
2.分布
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3.群落特点
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荒漠生物群落
4.物种组成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1)主要植物类型
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
仙人掌的特点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叶呈针状,不发达
气孔在夜晚才开放
荒漠生物群落
骆驼刺
仙人掌
减少蒸腾作用
——加强对水分的储存
骆驼刺的特点
植株矮小: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
——减少蒸腾作用
根系发达:根可长达15m
——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2)主要动物类型: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
荒漠生物群落
骆驼刺
爬行动物适应干旱的特征
表皮外有角质鳞片
蛋壳坚硬
每天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身体暖和起来,
待天热时退到地下等阴凉处
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白天炎热时不活动
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荒漠生物群落
——减少水分蒸发
——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调节体温方式(变温动物)
—生活方式(恒温动物)
——减少水分丢失
1.群落外貌
草本植物如地毯般铺向天边
2.分布
主要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3.群落特点
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草原生物群落
4.物种组成
(1)主要植物类群
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草原生物群落
(2)主要动物类群
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由于缺水,在草原上,两栖类和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非常少见;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
草原生物群落
1.外貌特征
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
2.分布
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3.群落特点
动植物的种类多,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森林生物群落
阔叶林
热带雨林
针叶林
4.物种组成
(1)主要植物类群
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
森林中阳生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
林下光线相对较弱,在热带雨林中,林下几乎都是散射光,仅有稀疏的光点和光斑。所以,三七、人参、黄连、半夏、贝母以及某些蕨类、苔藓等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
森林生物群落
阴生植物的特点
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因此这类植物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森林生物群落
(2)主要动物类群
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树栖和攀缘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犀鸟、避役和树蛙等
森林生物群落
1.自然群落分布的特点
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比如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往往随处可见森林;在中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草原;再到西部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有其适应环境的特征
自然群落分布的规律性
同纬度地区,从东向西,由湿润趋向干旱
1.在荒漠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具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 在草原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又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呢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动物的皮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在白天炎热时不活动;一些动物的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等;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
2.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3. 结合你们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群落中的不同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
森林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一些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植食性动物可减少占优势的植物的数量
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等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4.天山山脉沿东西向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海拔高度超过4000m。如果你有机会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你可以依次看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研究表明,这些群落类型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类似的群落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布,是有共同规律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哪些相似之处
可能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是类似的。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分布有森林生物群落;中部的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草原生物群落;西部干旱区分布有荒漠生物群落。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
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2.生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
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3.群落的更具体分类
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又可以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
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的特点完全相同吗?
资料1 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之下又有灌木层、草本层。乔木高大,最上层的高30m以上。乔木往往有板状 根,树的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 以争夺阳光。
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长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林中很多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朵(海南蝴蝶兰) 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如:红毛丹) ,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结果的植物;芽无鳞片。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海芋
红毛丹
海南蝴蝶兰
资料2 我国华北等地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雨量比较丰富,这里分布着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以利于度过严冬。很多树木在春季树叶没有展开前就开花,且多数是风媒花(如毛白杨、蒙古栎)。不少种类的果实有翅(如元宝槭)。在春季乔木尚未展叶期间,以及秋季落叶期间,林下的草本植物利用短暂的宝贵时光,迅速生长、开花、结果。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蒙古栎
毛白杨
元宝槭
思考:
1.这两类群落在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热带雨林:物种丰富主要是适应热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明显,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层之下还有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非常发达
落叶阔叶林: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的少,物种主要是适应温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如热带雨林的复杂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这两类群落中的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高热湿润的环境。植物大多是常绿的;乔木高大,只在树顶形成树冠;林下植物一般具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光照;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结果的植物,风媒花少,虫媒花多,果实鲜艳多汁,吸引动物为其传播种子;植物的芽无鳞片保护。落叶阔叶林中的植物适应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和环境。植物不是常绿的,夏季枝叶茂密,冬季树叶枯落;乔木高大,树冠发达;很多植物在春季展叶前开花,一些林下草本植物在秋季落叶期生长、开花、结果;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植物的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以适应冬季的低温环境。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3.在两类群落内,阳光、通风等条件有哪些不同 林下的各类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各自群落内环境的
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在热带雨林内,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风媒花少,虫媒花多。落叶阔叶林内,在乔木展叶前或落叶后,林下阳光充足,因此很多林下植物借此机会迅速生长、开花、结果;落叶阔叶林内通风好,多数是风媒花。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1.湿地生物群落——地球之肾
在沼泽、河流、湖泊等地,还有湿地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常见的有芦苇、香蒲、黑藻、金鱼藻等植物,以及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
其他群落类型
2.海洋生物群落
在海洋中,数量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浅海区生长的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共同构成海洋生物群落。
其他群落类型
课堂小结
群落的主要类型
陆地群落
生物的适应性
水平结构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生物与生物的适应
垂直结构
分类依据
荒漠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
课堂小测
B
1.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生物适应性不同的群落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动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是适应干旱条件的特征
B.动植物种类较少、植物叶片狭窄、动物行动迟缓的群落为草原生物群落
C.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主要为森林生物群落,西部干旱区存在荒漠生物群落
D.具有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和海带、裙带菜等藻类的群落为海洋生物群落
解析:A、荒漠非常干旱,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生物通常具有耐旱特性,例如具有肉质茎的植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的爬行类动物,A正确;B、动植物种类较少,植物叶片狭窄,动物行动迟缓的群落为荒漠生物群落,B错误;C、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随处可见森林;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草原;再到西部的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C正确;D、海洋的浅海区,具有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和海带、裙带菜等藻类的群落为海洋生物群落,D正确
C
2.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
C.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不随季节更替而变动
D.热带雨林中以虫媒花植物为主,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风媒花植物
解析: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A正确;B、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B正确;C、生态位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由于森林中不同季节食物种类会有所变化,因此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动,C错误;D、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植物很少,大多数是虫媒花植物,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风媒花植物,D正确。
C
3.生物群落的类型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描述,自然条件下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能反映生物群落类型的差异
B.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对应的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C.同一气候条件下的生物群落类型完全一致
D.环境改变会影响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
解析:A、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故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能反映生物群落类型的差异,A正确;B、由于环境不同,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B正确;C、生物群落类型受到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故同一气候条件下的生物群落类型不一定完全一致, C错误;D、环境改变会影响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从而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D正确。
Thanks
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