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应用
目录
壹
学习目标
贰
新课导入
叁
新知探究
肆
随堂练习
伍
课堂小结
第壹章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会运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相乘的运算顺序及积的符号确定规则.
第贰章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在小学我们学过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如
思考:对于有理数的乘法,它们还成立吗?
3×5 = 5×3
(3×5)×2 = 3×(5×2)
3×(5+2) = 3×5+3×2
第叁章节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探究一 计算 5×(-6),(-6)×5.
5×(-6)=-30
(-6)×5=-30
问题: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
ab=____.
ba
a×b 可写为 a·b 或 ab.
问题: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ab)c =_______.
a(bc)
[3×(-4)]×(-5)=60
3×[(-4)×(-5)]=60
探究二 计算 [3×(-4)]×(-5),3×[(-4)×(-5)].
探究三 计算 5×[3 + (-7)],5×3 + 5×(-7).
所得的结果相同吗?换几组数再试一试.
5×[3 + (-7)]=-20
5×3 + 5×(-7)=-20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
a(b + c) =_______.
ab + ac
例1 (1)计算 2×3×0.5×(-7).
解:(1)2×3×0.5×(-7)
= (2×0.5)×[3×(-7)]
= 1×(-21)
= -21.
(2)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1:
=-1.
解法2:
=3+2-6
=-1.
改变例 1(1)乘积式子中某些乘数的符号,得到下列一些式子. 观察这些式子,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0.5)×(-7)
2×(-3)×(-0.5)×(-7)
(-2)×(-3)×(-0.5)×(-7)
正
负
正
几个不为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的乘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_____时,积为正数;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_____时,积为负数.
奇数
偶数
奇负偶正
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再把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归纳总结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 0,那么积为____.
0
0
(-2)×(-3)×(-0.5)×(-7)×0
例2 计算:
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解:(1) 原式
(2) 原式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1:原式 =
=-6 + 1 + 3
=-2.
注意带分数可化为假分数
注意不要漏掉符号
拆分法
解法2:原式 =
=-2.
第肆章节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教材P43】
1. 计算:
(1)(-85)×(-25)×(-4);
解: (-85)×(-25)×(-4)
= -85×25×4
= -85×(25×4)
= -85×100
= -8500
(2) ;
(4) .
(3) ;
2. 计算:(1) ;
解:
(2) .
第伍章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有理数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