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戏曲人物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达方法。
2.技能目标: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媒材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笔墨纸砚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搜集
课前布置搜集有关京剧的内容资料。
搜集相关京剧的内容资料
为本课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一、导课、揭示课题
中国的传统京剧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明珠。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京剧,这段京剧带给你什么感受?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流行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出示课题-《戏曲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
各抒己见
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二、互动参与、体验探究
1.京剧的分类京剧的舞台形象艺术手段十分丰富,它还文学、表演、音乐、锣鼓、化妆、服饰、脸谱等方面。京剧有几行?有哪几行?2.欣赏大师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运用水墨表现的戏曲人物。画家怎样用笔、用墨表现京剧人物的?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抓住京剧人物中行当的服饰、面部及动态特征进行表现。
四行,生、旦净、丑。了解京剧人物的表现手法。画家抓住了人物的服饰、动态、神态等特征。学生观察:中锋勾线,侧锋着色,线有粗细、浓淡等多种变化。
了解京剧人物的相关知识。
了解京剧人物的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了解京剧人物的表现方法。
接受式学习
教师示范画法,重点提示画面的构图位置、人物特征的表现、用笔用墨的方法等。1.中锋蘸淡漠勾出人物脸型轮廓,再蘸浓墨画人物的五官和发髻(眉毛和上眼线向上挑并加粗)。2.曙红加水染脸,(笔肚蘸淡曙红笔尖蘸浓曙红)侧锋运笔。3.画头饰,先着色,在勾线。4.用的浓淡、线的粗细变化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衣服的明暗和转折关系。
学生观察、思考
解决难点。
三、自主创作、尝试体验
1.作业要求:画一幅有京剧特点的水墨作品2.学生创作,体验创作过程,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
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四、作品展示
1.组织学生进行交流。2.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小组及他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拓展延
1.欣赏运用不同表现形式展现戏曲人物。2、整理学具,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整理学具,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戏曲人物教案
——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备课教师:王贤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
戏曲人物教案
——集体备课修改后教案
备课教师:王贤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