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培优预测卷
一、填空题
1.把31-26=5,5×14=70,210÷70=3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形有 条对称轴,半圆有 条对称轴。
3.在里填上“>”“<”或“=”。
72×2+372×(2+3) 125×8×8125×32
398-(298+47)398-298+47 69×11-6969×10
4.把一根长为100cm的铁丝截成n小段(n≥3),每段长不小于10cm,若对不论怎样的截法,总存在3小段.以它们为边可拼成一个三角形,则n的最小值是 。
5.用5、6、0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两位小数,最小的是 ,读作 ,它里面有 个0.01。
6.下图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请用小数表示阴影部分,并分别比较大小。
7.125×7×8=7×(125×8),这一过程用到的运算律是 。
8.把0.888,0.807,0.087,8.8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9.有一种长1.8m,宽和高都是20cm的通风管,做10节这样的通风管需要 dm 铁皮。
10.若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三个数的和是200,被减数是 ,差是减数的3倍,差是 。
11.800多年前,古欧洲人使用翻倍法计算乘法。比如要计算46×13,先计算46的2倍,即46×2=92;再翻倍计算46的4倍,即46×4=92+92=184;接着翻倍计算46的8倍,即46×8=184+184=368。最后把相关的结果相加,368+184+46=598。这样计算的根据是 。
1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3.琳琳去买铅笔,她用10元钱买了价钱为5角和1元的两种铅笔共13支。5角的铅笔有 只,1元的铅笔有 支。
二、判断题
14.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15.3.0650可以简写成3.65。(
)
16.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6.0,这个小数最大是6.04。( )
17.一组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190厘米,其中一个队员的身高不可能是180厘米。( )
18.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2.34。(
)
19.由2个十、9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96。( )
20.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
21.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
)
22.三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三、单选题
23.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长方形 B.圆 C.等边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24.一种铁矿石,每10克里含铁6.02克。每克铁矿石含铁( )克,100克这种铁矿石含铁( )克。
A.6.02 602 B.0.602 60.2
C.0.0602 60.2 D.0.62 62
2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cm和4cm,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 )三角形。
A.锐角 B.等腰 C.等边
26.一个图形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5格,然后向左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此时的位置是( )
A.同到原俯罟了
B.原位置向上平移了5格
C.原位置向上平移了2格
27.下面( )中的两个图形只通过平移就可以重合。
A. B. C. D.
28.计算249+65+235+51的简便方法是( )。
A.(249+65)+(235+51) B.(249+51)+(65+235)
C.(249+235)+(65+51) D.以上都不对
29.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不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看到的图形都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30.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36厘米,底边长8厘米,则腰长( )厘米。
A.8厘米 B.14厘米 C.18厘米
31.一个三位小数,十位上的数字是3,十分位上的数字是2,相邻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11,这个小数是( )。
A.923.923 B.236.236 C.623.623 D.326.326
32.将一个长方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接着向下平移4格,最后向左平移3格。这时长方形的位置相当于由原来的位置( )。
A.向左平移2格 B.向右平移2格 C.向左平移8格 D.向右平移8格
33.小程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程的数学考了( )分。
A.93 B.92 C.91 D.90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2.6-0.8= 3.2+2.18= 10-0.9= 1.6+4.09=
0.4+2.06= 0.8-0.63= 7.02+2.8= 2.1-2.01=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32×4
(2)12×101
(3)704÷[(54-46)×8]
36.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1)17.92-10.08=
(2)14.52+3.28=
37.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
五、操作题
38.操作。
(1)画出图形①所标出底边上的高,我知道高是 cm。(每个小正方形边长1cm)
(2)画出图形①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②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六、解决问题
39.为响应“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的号召,李阿姨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李阿姨家到公司的路程是 7.5 千米,某日李阿姨上班时走了 2.8 千米后,发现忘带文件了,于是返回家去取。这一天李阿姨上下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40.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用去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
41.伟伟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和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97分,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6分。伟伟的数学考了多少分?
42.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中国选手冯彬的六次投掷结果如下表。(单位:米)
第一投 第二投 第三投 第四投 第五投 第六投
66.33 64.8 67.51 67.13 67.25 65.98
(1)她的最好成绩是第( )投,投了( )米。
(2)决赛最终成绩取六次投掷中的最好成绩,冯彬仅次于投出最好成绩69.50米的美国名将奥尔曼,为中国队赢得一枚宝贵的银牌。冯彬最好成绩比第一名最好成绩少多少米?
(3)第四名选手的最好成绩比冯彬的最好成绩少2.14米,第四名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米?
43.把一根长3米的竹竿竖直插入水塘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28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79米,水塘中此处的水深是多少米
44.育才小学四年级187名同学和23名老师参加春游活动,准备向客运公司租车大客车限坐40人,每辆租金600元;小客车限坐30人,每辆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45.四年级两个班师生去公园划船,每班各31人,小船限乘4人,大船限乘6人。怎样租船最省钱?共需多少钱?写出租船的具体方案。
收费标准 小船:28元/条 大船:36元/条
46.公园的健身区长70 m,宽30m,其中空白区域有健身器材,宽均为10m,涂色部分是草坪。
(1)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2)每浇灌1m2草坪需要用0.03吨水,公园里的工作人员每周浇灌两次,浇灌这块草坪每周需要用多少吨水?
47.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某小学专门设置了排球课和篮球课,下表是学校采购运动器材的小票。小票被污染了,你能帮忙算出一个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吗?
排球 每个40元 3个 395元
篮球 5 个
48.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春光小学积极响应号召,计划在一块长15.75米、宽8.2米的空地上种植花苗,空地内还要修两条宽为1.2米的长方形小路(如图)。
(1)需要种植花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每平方米可以种20株花苗,一株花苗需要2.4元,春光小学需要购买多少元花苗?
49.游泳馆有A、B两类卡,A类卡:150元,限使用6次;B类卡:180元,限使用8次。即将要上五年级的华华在暑假期间准备去游泳馆游泳30次。
(1)怎样购卡最合算?需花费多少元?
(2)爸爸、妈妈想各陪华华游7次,这时他们全家怎样购卡最合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10÷[(31-26)×14] =3
2.2;无数;1
3.72×2+372×(2+3) 125×8×8125×32
398-(298+47)398-298+47 69×11-6969×10
【解析】解:因为72×2+3=147,72×(2+3) =360,所以 72×2+3<72×(2+3);
因为8×8=64,64>32,所以 125×8×8>125×32;
因为398-(298+47)=53,398-298+47=147; 398-(298+47)<398-298+47;
69×11-69=69×(11-1)=69×10,所以69×11-69=69×10。
故答案为:<,>,<,=。
【分析】分别计算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4.5
【解析】解:先假设截取的上都从短到长排列依次是a1,a2,a3, a4, a5,…,a10
∵每一段不小于10厘米
∴a1+a2≥20,a3不与前两段组成三角形的话,a3≥a1+a2,即a3≥20,a4不与前三段的任意两段构成三角形的话,必须大于任意两段之和,即a4≥a3+a2
即a4≥30
此时剩下的a5≤100-10-10-20-30,
实际上a5≤30,那么前面四段中必有两段与a5组成三角形
∴n的最小值为5。
故答案为:5。
【分析】不防设其中最小的两段都是10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若要至少拼成一个三角形的话,最小的两边的和要比第三边长,从而确定n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5.0.56;零点五六;56
6.0.23<0.3
7.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125×7×8=7×(125×8),这一过程用到的运算律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分析】125和7交换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先把125和8相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8.0.087;0.807;0.888;8.88
【解析】解:0.087<0.807<0.888<8.88。
故答案为:0.087;0.807;0.888;8.88。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依次类推。
9.1440
【解析】解:1.8米=18分米,20厘米=2分米,
2×18×4×10
=36×4×10
=144×10
=144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440。
【分析】通风管的宽×长=通风管一个面的面积,通风管1个面的面积×4=1节通风管的面积,1节通风管的面积×10=10节通风管的面积。
10.100;75
11.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800多年前,古欧洲人使用翻倍法计算乘法。比如要计算46×13,先计算46的2倍,即46×2=92;再翻倍计算46的4倍,即46×4=92+92=184;接着翻倍计算46的8倍,即46×8=184+184=368。最后把相关的结果相加,
368+184+46
=46×8+46×4+46×1
=46×(8+4+1)
=46×13
=598。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分析】368是46×8,184是46×4,46是46×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换算式即可。
12.1.64;1.55
【解析】解: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1.64,最小是1.55。
故答案为:1.64;1.55。
【分析】从“四舍”得到1.6的两位小数中找出最大的,从“五入”得到1.6的两位小数中找出最小的。
13.6;7
【解析】解:5角=0.5元,5角的铅笔:
(13×1-10)÷(1-0.5)
=3÷0.5
=6(支)
1元的硬币:13-6=7(支)
故答案为:6;7。
【分析】假设都是1元的,那么总钱数是13×1,一定比10元多,是因为把5角的也当作1元来计算了。用一共多算的钱数除以每支铅笔多算的钱数即可求出5角的支数,进而求出1元的支数。
14.正确
【解析】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个直角或钝角,另外两个角都是锐角或者三个角都是锐角.
15.错误
【解析】 3.0650可以简写成3.065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
16.正确
【解析】解:近似数是6.0的两位小数最大时,百分位上的数字要舍去,最大是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6.0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都是需要看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17.错误
【解析】解:一组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190厘米,其中一个队员的身高可以大于、等于或者小于190厘米,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其中一个队员的身高可能是180厘米。
18.正确
【解析】解:能约成2.3的两位小数有2.25、2.26、2.27、2.29、2.29、2.30、2.32、2.33、2.3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分别写出能约成2.3的两位小数即可求出答案。
19.错误
【解析】解:由2个十、9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96。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数由几个计数单位醉成,就在对应的数位上写几。
20.正确
【解析】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据此判断即可。
21.错误
【解析】钝三角形的中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大于90°,两个钝角的和大于18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两个钝角的和大于180°,所以在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22.正确
【解析】三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
23.D
【解析】选项A,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B,圆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C,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D,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
24.B
【解析】6.02÷10=0.602(克),所以每克铁矿石含铁0.602克;
0.602×100=60.2(克),所以100克这种铁矿石含铁60.2克。
故答案为:B。
【分析】 每克铁矿石含铁的克数=10克里含铁的克数÷10克;100克这种铁矿石含铁的克数=每克铁矿石含铁的克数×100克,计算即可。
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则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5.C
【解析】解:由于这两条边不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由此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判断即可。
26.B
【解析】解:如图,
故选:B.
【分析】一个图形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5格,然后向左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这个图形就是向右平移7格,再向左平移2+5格,左、右位置不变,就是原位置向上平移了5格.本题是考查平移图形的意义及特征.此图向上平移了1次,上下位置不会再变,向右平移了1次,向左平移了2次,关键是左右位置的变化.
27.D
【解析】A.对应点的连线平行,平移后不能重合,不符合题意;B.对应点的连线相交,平移后不能重合,不符合题意; C.对应点的连线相交,平移后不能重合,不符合题意;D. 对应点的连线平行,平移后能重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找到平移前后形状与大小没有改变,并且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的图形即可。
28.B
【解析】解:A、这样结合后两个数的和不是整百数,不简便;B、这样结合后两个数的和是整百数,简便;C、这样结合后两个数的和不是整数,不简便。
故答案为:B
【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目的是把两个和是整百或整十的数结合在一起,不是盲目结合的。
29.C
【解析】解:这个立体图形是C项中的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中的图形,从前面看,是两行正方形,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上面一行是一个正方形,排在第二行左边正方形的上面;从上面看,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从左面看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列;
B项中的图形,从前面和左面看,是两行正方形,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上面一行是一个正方形,排在第二行左边正方形的上面;从上面看,是两行正方形每行都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
C项中的图形,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是两行正方形,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上面一行是一个正方形,排在第二行左边正方形的上面;从上面看,是两行正方形每行都是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
30.B
【解析】解:(36-8)÷2=14厘米,那么腰长14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底边长)÷2。
31.B
32.B
【解析】解:将一个长方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接着向下平移4格,最后向左平移3格。这时长方形的位置相当于由原来的位置向右平移2格。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向上平移4格,后来又向下平移4格,相当于上下没有平移;向右平移5格,又向左平移3格,相当于向右平移2格。
33.D
【解析】解:(94-1)×4-94×3
=372-282
=90(分)
故答案为:D。
【分析】用四门的平均分乘4求出总分数,然后减去三门功课的总分数即可求出数学考的分数。
34.
2.6-0.8=1.8 3.2+2.18=5.38 10-0.9=9.1 1.6+4.09=5.69
0.4+2.06=2.46 0.8-0.63=0.17 7.02+2.8=9.82 2.1-2.01=0.09
【解析】计算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10继续减。
35.(1)25×32×4
=(25×4)×32
=100×32
=3200
(2)12×101
=12×100+12
=1200+12
=1212
(3)704÷[(54-46)×8]
=704÷[8×8]
=704÷64
=11
【解析】在连乘计算中,如果有乘起来是整百、整千等的数,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a×b+a×c=a×(b+c);
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6.(1)17.92-10.08= 7.84
验算:
(2)14.52+3.28= 17.8
验算:
【解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7.(1)解:9×4=36(厘米)
(2)解: (8+3+10)×2
=21×2
=42(米)
(3)解: (30+16)×2
=46×2
=92(分米)
【解析】(1)这个图形的周长与边长9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
(2)这个图形的周长是两条长10米的线段、两条长8米的线段、两条长3米的线段之和,由此计算即可;
(3)长方形周长=(长+宽)×2,根据公式计算周长。
38.(1)3
(2)解:
(3)解:
【解析】解:(1)3×1=3(厘米)。
故答案为:(1)3。
【分析】(1)三角形作高的方法: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作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然后标上直角符号。高占了3格,就是3厘米;
(2)作平移图形的方法:先确定要平移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的方向是朝哪移的,然后确定移动的长度(格子数),最后把各点连接成图。
(3)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39.解:2.8 + 2.8 + 7.5 + 7.5 = 20.6(千米)
答:这一天李阿姨上下班一共走了20.6千米。
【解析】李阿姨先走的2.8千米+返回的2.8千米+又走的7.5千米+返回的7.5千米=这一天李阿姨上下班一共走的路程。
40.解:1.27+1.35-0.25=2.37(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有2.37米。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求出两根绳子的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接口处用去的长度=接好后的绳子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41.解:(95×2+97×2+96×2)÷2
=576÷2
=288(分)
288-95×2
=288-190
=98(分)
答:伟伟的数学考了98分。
【解析】根据平均分能分别求出语文和英语的总分数、英语和数学的总分数、语文和数学的总分数,相加后除以2就能得到三科的总分数,最后再减去英语和语文的总分数就能得到数学的分数。
42.(1)三;67.51
(2)1.99米
(3) 65.37米
43.解:3-0.28-0.79
=2.72-0.79
=1.93(米)
答:水塘中此处的水深是1.93米。
【解析】水塘中此处的水深=竹竿的总长度-竹竿入泥部分的长度-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44.解:600÷40=15(元)
500÷30≈16.7(元)
15<16.7
所以尽量多租大客车.而且尽量坐满,
老师和学生总共:187+23=210人
210÷40=5(辆)……10(人),
如果租5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需要钱数:5×600+1×500=3000+500=3500(元)
如果租4辆大客车和2辆小客车,需要钱数:4×600+2×500=2400+1000=3400(元)
所以租4辆大客车和2辆小客车比较省钱.
答:租4辆大客车和2辆小客车比较省钱,需要3400元。
【解析】先计算出每种客车一人需要花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那么花钱较少的那种客车尽量多租,而且尽量坐满,然后分情况进行讨论,选出租车最省钱的即可。
45.解:36÷6=6(元)
28÷4=7(元)
6<7
31×2=62(人)
6×9+4×2=62(人)
36×9+28×2
=324+56
=380(元)
答:租9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需要380元。
【解析】分别用除法求出大、小船平均每人的单价,通过比较大船平均每人便宜,就要尽量多租大船,并且使空余座位最少时,最省钱,租9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需要的总钱数=大船的单价×大船租的条数+小船的单价×小船租的条数。
46.(1)解:如图:通过平移可以看出,草坪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
20×50=1000(平方米)
答:草坪的面积是1000 m2。
(2)解·:1000×0.03=30(吨)
30×2=60(吨)
答:浇灌这块草坪每周需要用60 吨水。
【解析】(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每浇灌1m2草坪需要水的吨数×草坪的面积=浇灌1次需要水的吨数,浇灌1次需要水的吨数×2=浇灌这块草坪每周需要用水的吨数。
47.解:(395-40×3)÷5
=275÷5
=55(元)
答:一个篮球的价格是55元。
【解析】一个篮球的价格=(共花的钱数-排球的单价×数量)÷买篮球的个数。
48.(1)解:如下图,
(15.75-1.2)×(8.2-1.2)
=14.55×7
=101.85(平方米)
答:需要种植花苗的面积是 101.85平方米。
(2)解:101.85×20×2.4
=2037×2.4
=4888.8(元)
答:春光小学需要购买4888.8元花苗。
【解析】(1)观察图可知,通过平移,将两条小路平移至边上,可以把种植花苗的面积转化成求剩下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图可知,种植花苗的面积×每平方米种植花苗的株数×每株花苗的单价=一共需要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49.(1)解:150÷6=25(元)
180÷8=22(元)······4(元)
25>22
6+8×3=30(次)
150+180×3
=150+540
=690(元)
答:1张A类卡和3张B类卡最合算,需要花费690元。
(2)解:7×2+30=44(次)
150×2+180×4
=300+720
=1020(元)
答:2张A类卡和4张B类卡最合算。
【解析】(1)分别应除法求出A、B两类卡平均每次的单价,比较大小后得出B类便宜,就要尽量多使用B类卡,并且使总次数最接近时,最合算;总次数=A类卡的次数×A类卡的次数+B类卡的次数×B类卡的次数,总钱数=A类卡的单价×A类卡的张数+B类卡的单价×B类卡的张数;
(2)爸爸、妈妈想各陪华华游7次的总次数=7×2+华华游泳的次数=44次,总钱数=A类卡的单价×A类卡的张数+B类卡的单价×B类卡的张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