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 1 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 1 课时 课余生活我选择
同学们,视频中的课余生活有趣吗?你们平时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呢?
导入新课
同学们,视频中的课余生活难道不令人向往、充满趣味吗?相较于视频中的精彩,你们平时的课余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是沉浸在书籍的海洋,还是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快来分享你们的课余趣事吧!
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决定,特别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
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课余生活我选择
我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
了,课余生活应该自己来选择,这是我的权利。
我喜欢画画,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绘画小组,这样的选择对吗?
我年龄还小,选择课余生活还是由爸爸妈妈决定吧!
我还没有自己决定过重要的事情,我想听听父母、老师或同学的建议。
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我选择课余生活时,会综合考虑个人兴趣、未来发展和时间管理。若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然后共同探讨,寻找平衡点。在保持尊重与沟通的基础上,做出既符合自己兴趣又不辜负父母期望的选择。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例如,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活动安排的冲突。
李玉红的困惑 我的建议
我想参加少年宫的舞蹈班,可是与学校的乐队排练冲突了,怎么办? 先梳理舞蹈班和乐队排练的时间安排,看能否协调出不冲突的时段。若实在无法调和,可与舞蹈班老师、乐队负责人沟通,说明情况,看能否调整参与频率,或者利用课余零碎时间自主练习,保证不耽误两边的进度 。
可选择的课余生活太多了,我应该选择什么呢? 先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艺术就优先考虑舞蹈、绘画类;若想锻炼团队协作,可选择乐队、社团活动。同时结合自身特长和发展需求,像想提升身体素质,就选体育类活动,综合考量后做选择 。
如果父母不同意我的选择,我就只能放弃吗? 不要直接放弃,找合适时机,和父母坦诚沟通,讲清楚自己选择的原因,比如参加舞蹈班能提升艺术素养、培养毅力等,也倾听父母顾虑,一起协商,争取他们理解和支持 。
参加兴趣班后,觉得太辛苦,想放弃,该坚持吗? 先冷静分析辛苦的原因,若是技能学习必经的练习阶段,可和老师、伙伴交流,调整练习心态和方法,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实现就奖励,逐步坚持;若确实不适合,和父母、老师沟通后,合理调整选择 。
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我们应该( )
A. 只听父母的安排
B. 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考虑其他
C. 听取父母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
答案:C
2.当自己选择的课余生活与学校活动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不管学校活动,坚持自己的选择
B. 放弃自己的选择,参加学校活动
C. 与老师沟通,看是否能调整时间或寻找兼顾的方法
答案:C
3.以下关于选择课余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择课余生活就是为了玩
B. 选择课余生活要考虑对自己成长是否有帮助
C. 别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
答案:B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不用听取任何人的意见。(×)
2.选择课余生活时,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出发。(√)
3.当与父母在课余生活选择上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大吵大闹,让父母妥协。(×)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成长需要的能力。在选择时,我们既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听取父母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当遇到困惑时,要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希望大家都能合理选择课余生活,让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课堂总结
第 1 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我选择
自主选择:权利与能力
选择方法:听意见 + 结合实际
解决困惑:积极沟通、合理协调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 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第 1 课时,聚焦 “课余生活我选择”。教材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通过展示不同学生对课余生活选择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自主选择的权利与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选择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培养学生自主决策能力,为后续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渴望独立表达观点、做出决定,但在实际选择课余生活时,可能缺乏经验和方法,容易出现盲目选择或与父母意见冲突的情况。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思考;部分学生虽有主见,但可能忽略实际情况。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国家教育理念中对学生全面发展、自主成长的重视,明白合理选择课余生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从而增强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认同感。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考虑他人感受,尊重父母意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法治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明确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 在自主选择和解决选择困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决策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让学生明白选择课余生活不仅关乎个人兴趣,还应考虑自身发展需求和对家庭、学校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明确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自己的权利和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合理听取父母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如与父母意见不一致、与学校活动冲突等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余生活图片资料、便利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学生参与不同课余生活(如绘画、足球、舞蹈、阅读等)的视频,展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场景,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的课余生活有趣吗?你们平时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呢?” 2.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分享自己平时参与的课余活动。 3.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自然引入本节课主题 ——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课余生活我选择 1.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五(1)班同学对 “课余生活谁选择” 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之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表观点,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 3.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对课余生活选择有不同想法,引发学生对自身选择方式的思考,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活动安排的冲突,大家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展示李玉红同学的困惑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李玉红提建议,并将建议写在便利贴上。 5.学生活动:学生回忆自己遇到的困惑,小组内交流讨论,将给李玉红的建议写在便利贴上,然后张贴在黑板上。 6.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在自主选择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积极应对。 7.教师活动: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合理选择课余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好在哪里。 8.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教师总结,分析展示的案例,加深对合理选择课余生活方法的理解。 9.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梳理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要点,明确正确的选择方法,强化学生的认知。
三、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我们应该( ) A. 只听父母的安排 B. 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考虑其他 C. 听取父母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 答案:C 2.当自己选择的课余生活与学校活动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不管学校活动,坚持自己的选择 B. 放弃自己的选择,参加学校活动 C. 与老师沟通,看是否能调整时间或寻找兼顾的方法 答案:C 3.以下关于选择课余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择课余生活就是为了玩 B. 选择课余生活要考虑对自己成长是否有帮助 C. 别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 答案:B (二)判断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不用听取任何人的意见。(×) 2.选择课余生活时,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出发。(√) 3.当与父母在课余生活选择上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大吵大闹,让父母妥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成长需要的能力。在选择时,我们既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听取父母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当遇到困惑时,要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希望大家都能合理选择课余生活,让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板书设计
课余生活我选择 自主选择:权利与能力 选择方法:听意见 + 结合实际 解决困惑:积极沟通、合理协调
教学反思
节课通过视频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讨论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但在时间把控上还需改进,部分学生分享时间过长,导致课堂练习时间稍显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时间分配,同时针对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份教案涵盖教学多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你对教案内容的深度、活动形式等方面有其他想法,可随时和我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