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彩泥表现方法:捏、搓、压、揉、组合等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用彩泥塑出大小动物的不同特征,并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简单的情节。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彩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彩塑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从小就和妈妈在一起,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都接触过彩泥塑型的学习,对人物、动物的造型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课在作业的难度上略有提高,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母子之间的亲情,对二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赛来促进学生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给学生一个观察、分析的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动态特点,学习泥塑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突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2.激趣导入。
(1)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这是什么歌?你们和妈妈在一起有什么感动的事吗?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又是什么样的呢?
(2)了解动物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的原因。
a.小动物身体很弱小,需要妈妈的养育和保护,和妈妈在一起,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b.小动物向妈妈学习各种本领,长大后才能独立生活。
总结:和妈妈在一起。(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启发引导 主动学习
1.欣赏图片,体会母子之间的亲密。
(1)课件欣赏图片,思考:这些母子亲密吗?从哪里能看出它们很亲密?
(2)实物投影展示两只乌龟,探讨:它们亲密吗?怎么让它们更加亲密呢?
2.回顾泥塑方法:揉、搓、捏、压、组合(板)
3.教师示范
(1)剪两下变成兔子,继续剪变成刺猬
总结:用同一种方法可以做出不同的动物。
(2)出示另一只刺猬,与剪的刺猬相比较
总结:同样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
活动3【练习】(三)探究合作 点拨分享
1.欣赏优秀作品。
引导欣赏使用的方法、如何表现母子的亲密。
2.学生练习。
(1)内容:表现动物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的情境,做完后可以用简短的话介绍作品,并写在作品签上。
(2)要求:抓住动物特点,注意颜色搭配,与同桌合作完成
3.教师指导。
活动4【活动】(四)反馈评价 拓展生成
1.作业展评(“母子乐园”)。展示学生作品
2.请学生上台根据“作品签”介绍自己的作品
3.拓展,情感渗透。
(1)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妈妈?
(2)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