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展示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四)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植物的根的作用不包括( )
A.固定植物 B.吸收太阳光 C.吸收水分、养料
2.大风吹植物而植物没有倒,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作用。
A.支撑 B.运输 C.防风
3.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的是( )
A.油菜花 B.小麦花 C.水稻花
4.不属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
A.耐旱 B.根系发达 C.抗病
5.莲的地下茎有许多孔洞,其主要作用是( )
A.运输水分 B.运输氧气 C.运输无机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B.敲击大小不同的三角铁,发出的声音相同
C.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管音调高
7.课间时,我们在操场上不可能听到的是( )
A.妈妈在家里说话的声音 B.同学玩闹时的说话声音 C.篮球敲击地面的声音
8.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蓝靛果与乙醇汽油 B.贝母与化痰止咳药 C.玉米与印染布
9.下列通常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动物是( )
A.蛇 B.兔子 C.狗
10.在瓶中放一些水,在水面覆盖一层植物油,把带根的凤仙花放进去,只把根浸入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
A.瓶中的水减少了 B.瓶中的水增加了 C.瓶中的水没有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相同时,铁块比铝块更轻
B.同时放进同一杯热水中的铝棒和铜棒,铜棒热得更快
C.同时放进同一杯热水中的铝棒和铜棒,铝棒热得更快
12.用哨子感受空气时,我们不能判断空气是否( )
A.可以流动 B.可以发生声音 C.有质量
13.《晏子使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14.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固体、气体、液体
15.下列哪句话是描述天气的?( )
A.昆明四季如春 B.昨天一直在下雨 C.海边常年炎热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云量多的情况下一定会下雨。 ( )
2.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 )
3.有些科学问题和对比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 )
4.为了研究不同纸的吸水性,我们可以在每种纸上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水的扩散情况。 ( )
5.观察幼苗时,要每周测量一次幼苗的高度。 ( )
6.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耳蜗。 ( )
7.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 )
8.对别人的结论进行质疑时,不需要提出相应的证据。 ( )
9.造房子只需要用到水泥这一种材料。 ( )
10.塑料袋比纸袋更耐用。 (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铜、铁、铝都具有导热性。( )传热最快,( )传热最慢,( )居于二者之间。
2.番茄喜欢生长在( )且潮湿的地方,要有充足的( )。
四、把下列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连接起来。(6分)
虎耳草
荷花 沙漠
椰子 高山
雪松 石头
沙棘 海边
卷柏
五、探究题。(19分)
1.池塘里的植物会生长在不同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你把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6分)
生长在水底 、 生长在水面; 、 生长在水边; 扎根在水底,从水中长到水面。
A.水葫芦 B.菱 C.金鱼藻 D.香蒲 E.芦苇 F.莲
2.看图填空。
(1)请根据提示填写耳的各部分名称:(填序号)(4分)
(2)声音进入外耳道会引起 的振动。(1分)
3.气象台预报:某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
(1)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8℃。这个气温应该出现在明天的( )时左右,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 )℃左右。(4分)
(2)下图中能表示明天是晴天的是()。(2分)
(3)如果出现C图的天气时,说明( )。(2分)
A.到室外晒晒太阳 B.出门要带上雨具,以防下雨 C.适宜野外游玩
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A 7.A 8.B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B
二、判断题。 1.× 2.×3.√ 4.√ 5.√ 6.× 7.√ 8.× 9.× 10.√
三、填空题。 1.铜 铁 铝 2.温暖 水分
四、连线题。
五、探究题。
1.C A B D E F
2.(1)
(2)鼓膜
3.(1)14 11 (2)A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