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了解现代诗
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单元篇章页写着“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这一句富有诗意的话道出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了解现代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教师在教学时应重点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其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或揣摩发现等学习方式,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主要特点:其二,引导学生在揣摩诗句、想象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现代诗所传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朗诵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其三,通过交流和学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重组资料的方法。二、单元内容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所选的现代诗个性特征鲜明:1《短诗三首》 通过排比、联想、类比的手法,在留白中激发读者的想象,情感真挚、意蕴丰富;《绿》写景却将景藏于色彩的描摹、感受的抒发中,同样留给了读者联想的空间;《白桦》 则通过不同角度的刻画、主体与客体的互相映衬以及富有节奏韵律的词句表达,表现了白桦的高洁,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情感;《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写景中融入想象,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补白、模仿拓展、诵读品味等方法,充分感受诗歌的内容、语言与形式,为进一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握现代诗歌敦学的度。教材的要求仅仅是“初步了解”,所以不要对诗歌中的意象过度解读,不要过多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关于诗歌的知识不要过度拓展,独特的语言表达不要过多分析理解,不应出现过于学术化、成人化的讲解评析,教学要贴近儿童的鉴赏水平。
二是要把握现代诗歌教学的特点。现代诗不同于散文,其语言及语言形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所以现代诗歌教学要区别于散文教学,一定不要逐句讲解和分析。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语言表达的独特,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展开想象,不要以自己的认知局限学生的想象力,而应借助学生的想象,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人境人情。
三是要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推进。
今天,我要上的是本单元的第四篇,略读课文。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现代诗,分别是冰心的《 短诗三首 》艾青的《 绿 》还有,叶赛宁的《 白桦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掌握了学习现代诗的一些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非常休闲愉悦的抒情诗,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
12 *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雨后天晴的时候,你喜欢做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听听赏赏,走进诗歌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感受到大家在雨后天晴的愉悦心情,诗人戴望舒,把你们的感受融入到他的诗歌中去,它是怎么表达的呢,想不想听一听诗朗诵?
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圈出本课的生字词,在有疑问之处作批注。
2.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3.读完以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自学结果。
自读自悟,读出韵味
这么美的诗歌,我都听入神了,你们是不是也陶醉了?是不是很想自己读一读?
大家与诗人有着一样的生活体验,相信你们可以读好它的。来,全班一起好好读一遍。
把字词放回课文中,想请4位同学来分节读一读,谁来?
其他同学请认真倾听,学会欣赏与评价。
自主感悟,互动交流
如此优美恬静的诗歌,肯定有你最喜欢的诗句,有你独特的读后感受,请大家再次默读诗歌,边读边做批注。
自读提示:
一、反复诵读,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与同桌交流你的读后感受。
二、推荐感受丰富的小伙伴在全班分享。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后天晴,植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交流感受:
把你的读后感受凝结成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吧!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运用美妙而贴切的比喻,把凤蝶的五彩翅膀幻化为一开一收的智慧书页,借凤蝶的“闲游”,巧妙地完成了对诗人自己悠闲心态的表达。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突出和强调诗人的悠闲愉悦。
云的“闲游”照应了上文凤蝶儿的“闲游”,抒发了诗人自在悠闲、宁静、平和的心绪。
同学们丰富的感受来自于戴望舒的文字,诗人借文字给我们传递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诗歌语言清新明快,感情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让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课堂小结 美读全诗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1928年《雨巷》一诗的发表引起轰动,因此他又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作者简介
雨巷(节选)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写于1944年6月,当时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诗人戴望舒在静静等候雨后天晴的到来。这首诗其实是在歌唱光明和解放。课后,可以去读读诗人其他的诗歌。
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课外的诗歌,老师拍了几张照片,大家来欣赏一下。
读一读,分享摘抄
写一写,表达情感
同学们,诗歌表达的画面美与真挚的情感感动着我们,大家静静的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雨后天晴的美好瞬间,一处让你喜爱的风景,一个让你想念的人,一件让你难忘的事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让我们也拿起笔来写诗吧,只要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写一写,表达情感
写作要求:
用诗的形式写一写,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完后读一读 ,署上名字,贴上交流墙
评一评,学会欣赏
评一评:
交流墙前走一走,读一读。哪一首诗,让你为之一笑,为之心动,为之感怀,你特别喜欢的,就给他贴上一个笑脸,待会儿我们一起分享。
课后延伸:
课后我们还可以摘抄更多的不同作者,不同类别的诗歌,还可以摘抄同学创作的诗歌。
推荐阅读:
我们还可以互相分享你喜欢的诗集。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