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多校中考八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活动的引言,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水清岸绿的河流,烟波浩翰的湖泊,生机盎然的稻田……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湿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湿地作为地球之肺,时刻吞吐着水汽、调节气侯,让风雨变换趋于平稳,为世间万物营造舒适温床。保护湿地,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根基。
1.请给引言中加点的字注音。
(1)湖泊( ) (2)调( )节
2.引言中发现有错别字,请改正。
(1)浩翰 (2)气侯
下面是活动小组摘抄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解决。
①在西安的生态版图中,湿地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②这里培养了无数生灵,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温馨家园。③同时,湿地也让众多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④摄影爱好者们用手中的镜头捕捉每一个动人瞬间,向人们讲述湿地故事;传播环保理念。⑤他们的作品让更多人即使足不出户,也有机会近距离领略湿地无与伦比的美。⑥而这些作品在广泛传播中,也引发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湿地保护事业注入强大的公众力量。
3.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4.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5.第⑥句中有三个词语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A.践行 B.讨论 C.思考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诗文社想通过湿地来感受自然与文学交织的魅力。请根据语境,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步入湿地,(1)“ , ”(《蒹葭》),大片芦苇摇曳,白露凝结成霜,呈现出质朴而宁静的美;水中鱼儿嬉戏,“(2)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展现出湿地生态的灵动与活力;湿地里野花绽放、树木繁茂,呈现出(3)“ ,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美丽画面;湿地还洋溢着盎然春意与蓬勃活力,(4)“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朱自清《春》)。如今,有些地方的湿地遭受严重破坏,保护湿地如同(5)“ , ”(李白《行路难·其一》)般艰难,我们仍需秉持坚忍精神,积极投入保护行动,守护这片承载着诗意与生机的湿地家园,让美好得以延续。
三、名著阅读
7.在活动过程中,小语发现一些名著里也出现过湿地,如施耐庵所著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水域。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周边水域是很重要的场景。下面是《水浒传》中对八百里梁山水泊的描写,请结合整本书阅读,说说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战船来往,一周回埋伏有芦花;深港停藏,四壁下窝盘多草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北京出发一小时抵达,来北方‘小泉州’赏隋唐名寺!”“比乌镇还美,乾隆六下江南来四次的宝藏小镇!”从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到不用门票的观潮胜地。挖掘小城风景“遗珠”,成为新一代旅行者穿越时间,与历史对话的途径。
②而在中国,这样的小城数以千计。它们或以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为底色,或以鲜活灵动的非遗民俗为纽带,又或是以独特的风味美食为注脚。穿梭于其间,没有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和行色匆匆的行人,有的只是安逸的生活氛围和更亲民的消费价格,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小城旅游业的蓬勃活力。
③或许,正是小城浓郁的烟火气和极高的性价比,才让对松弛感有向往、对同质化旅游倦怠的年轻人放弃随大流,选择与宝藏小城双向奔赴。
④在新一轮机会到来的背景下,县域旅游的生命力被激发至更高,小城里的烟火将本土文化传播至了更广阔的范围,当地消费活力得以激发,多元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之路也逐渐清晰。
(选自“财经网”2025年3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分别较2012年底增长64.2%、392.2%。预计到2025年,我国高铁将覆盖98%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络覆盖率的持续提升,为广大游客触达更多县域目的地提供了便利。
②2023年,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县城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吸引市民入乡消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配套设施,打造更丰富的旅游新供给。
③随着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县域旅游“小而美”的特点,能够更好满足游客“求新求精”的出游需求。各地依托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物产美食、节庆展演等资源,打造乡村美食品鉴、农耕文化体验、非遗技艺、民俗活动等多元化体验。
(选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年10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奔县游”为县域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流量,县级城市需将“流量”转变为“留量”。
②推动县域旅游发展,要立足本土生活和文化,深挖具有生命力、影响力的群众性文化和旅游活动,将其转变为可与游客共享的文旅产品;立足本地自然、文化资源和非遗资源,将其开发成游客可参观、可体验、可参与、可共享的文旅产品,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讲好小城故事,以本地生动的生活场景、独特的生活方式、友好的居民吸引人,将街头巷尾、市井生活、小城烟火变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更好地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
③推动县城旅游发展,要充分协调好旅游相关部门的关系,充分考虑游客在目的地期间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参观等需求,做好部门衔接和服务保障,尤其是要做好旺季相关资源的调配和信息的及时传递;要优化小城的外部交通,以高铁、高速公路等方式保障小城与客源地的有效链接,同时优化小城内部交通,做好游客必打卡点及重点住宿、餐饮企业之间的公共交通串联服务;完善小城的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公共设施,做好本地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信息的有效推送,便利游客在县城期间的出行。
④推动县域城乡融合,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科技、美食、体育、信息等产业融合,形成跨产业融合业态。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形成更多游客可参与并体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依托本地农业,形成更多可参与、可体验、可感知的乡村农事活动;依托本地工业,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形成工业旅游产品;依托本地美食,提升食材、环境、服务品质,为游客的美食之旅营造良好的体验空间;同时,加大与新媒体的融合,构建本地基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将本地生活、本地旅游、本地文化等特色内容传递出去,不断夯实并提升游客可持续感知的目的地形象。
(选自《中国旅游报》2025年1月16日,有删改)
8.近年来,县域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9.县级城市将“流量”转变为“留量”,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回答。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有数以千计的小城都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鲜活的非遗民俗及独特的风味美食,吸引着游客前往。
B.年轻人对同质化旅游产生倦怠,对松弛感有向往,小城浓郁的烟火气和极高的性价比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出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促使县域旅游目的地不断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项目。
D.各地可依托自身特色优势,打造乡村美食品鉴、农耕文化体验等多元化体验活动,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罗布泊往事
北国风
①这些故事距今天已过去六十年。可是,无论它有多么久远,只要我还有记忆,还能回忆起往事,我就会永远怀着最美好的感情,去怀念他们……
一
②让我先从“大皮靴伯伯”讲起吧。
③那是我刚来到罗布泊的时候。他来我家找爸爸谈事,看见我正坐在门口看连环画,就敞开他那大嗓门,笑着问:“嗬,这是从哪里来的小丫头啊?在看什么书啊?”
④我把书翻过来给他看,他大声念着:“《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这个故事我知道。好好看,小春,将来准会有出息!”
⑤“你是谁?”
⑥“我嘛,我也是一个‘大皮靴叔叔’,你看——”他故意逗我,抬起一条腿让我看,他脚上真的也蹬着黑皮靴,“你以后就叫我大皮靴伯伯,好不好?”
⑦那年夏天,大皮靴伯伯带领着一支队伍,进入罗布泊沙漠地区。第二年开春,数万人的核试验基地建设大军浩浩荡荡进了罗布泊,在孔雀河畔的马兰扎下了营盘。在那批年轻的技术人员之中,就有我的爸爸妈妈,而大皮靴伯伯就是基地的首任司令员。
二
⑧红山,一片狭长而开阔的山谷。我第一次见到爸爸就是在这里,还得到了“老虎叔叔”为我做的木头手枪。
⑨爸爸是基地一个试验小组的组长,负责研制像罐头盒子一样的压力测量自记仪。他们小组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原子弹爆炸后第一时间找到这个盒子。老虎叔叔名叫冯老虎,是被派来协助试验小组的工兵连连长。
⑩每天天没亮,各试验小组的队员就带着仪器快速登上卡车。几辆大卡车,在渐渐转亮的晨光里驶出红山营房,开向试验场。
一天,卡车又载着队员们驶进了大山深处。驶到一座无名山山脚下,大卡车被手持指挥旗的哨兵拦住了。
爸爸望了望远处的山顶,问道:“怎么了?”
“又遭遇哑炮了,冯连长正带着人排查呢!”哨兵把望远镜递给爸爸,说,“还剩最后两颗。”
爸爸接过望远镜朝山顶望去——山顶上,老虎叔叔穿着红色背心,正带着两名战士紧张地排查着。
山顶上,老虎叔叔让两名战士去山崖隐蔽处,自己则慢慢移向哑炮,然后小心伏下身子,趴在地上,拿出探测针、钳子之类的工具,开始紧张作业……
第一颗哑炮被老虎叔叔成功排除。他拿起水壶仰头喝了一口,擦了擦嘴后,又轻轻卧倒,开始排第二颗……
突然,爸爸的神色变得紧张起来,拿着望远镜的手也开始颤抖:“糟糕!好像是引信在冒烟……”
话音未落,只听一声闷响,在老虎叔叔卧倒的地方,沙石尘土冲天而起。在扬起的沙土中,还飘散着红色的碎布……
“冯连长——”队员和战友们大喊着,朝着山顶冲去……
后来,战士们采来红柳枝和马兰花,编成了朴素的花环,把它放在老虎叔叔倒下的那个被烧焦的树桩前。群山低首呜咽。高山上的花环,战友们的身影,像塑像一般矗立在无名山巅。
三
罗布泊的冬天,比内地许多地方都来得更早。一九六四年的深秋,离大皮靴伯伯他们憧憬着的庄重时刻,越来越近了。罗布泊荒原上,已经飘起了第一场雪……
爸爸给我描述过当时的情景:十月十六日那天,在辽阔的大漠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在一个隐蔽处,爸爸和他的小组成员已经穿好了防护服,戴上了防护面具。爸爸一边检查装备,一边叮嘱着:“这些‘罐头盒’凝聚着我们多年来的心血,我们务必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多地取回相关数据。完成任务的同时,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
我知道,爸爸所说的“罐头盒”,就是压力测量自记仪,可以在原子弹爆炸时自动记录下相关数据。
离起爆的“零点”时间只剩下最后半分钟了。爸爸说,那半分钟感觉过得特别慢。
突然,远处一道强烈闪光过后,隆隆的雷声震撼寰宇。一颗巨大的火球翻滚着升上高空,不断向外膨胀,渐渐形成拔地而起的巨大蘑菇状云朵……
同一时间,在几公里之外的沙漠上,负责收集数据的爸爸和他的队员们,正向着一个个测试点飞驰而去……
在现场指挥的领导们正焦急地等待着,一位还来不及脱下白色防护服的人赶了过来。“有了!我们有数据了!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可以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原来,爸爸和他的项目组,已经顺利从测试点取回了一个压力测量自记仪,并判读出了确切数据。
四
长大后,有一次我去北京看望大皮靴伯伯,他问我:“听说你准备当一名作家,是真的吗?”
“是的,我要写罗布泊的故事,我还想写您,写那些默默奉献甚至牺牲在茫茫大漠的叔叔阿姨……”
“我们搞原子弹试验,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走向戈壁大漠,跟原子弹、氢弹展开一场较量……而现在,孩子,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这场较量,我们赢了……”
“伯伯,您和罗布泊的战友们用大半生写下那首惊天动地的壮丽诗歌,现在,您可以去写更多更美的抒情诗了。”
“是啊是啊,该去写更多更美的抒情诗了,”大皮靴伯伯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些人,流汗流血,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嘛。”
窗外,一只白鸽扑扇着翅膀,飞向远处湛蓝的天际。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5年第3期,有删改)
11.文章主要回忆了发生在罗布泊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2.请根据括号里要求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1)群山低首呜咽。(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突然,远处一道强烈闪光过后,隆隆的雷声震撼寰宇。(从感官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13.文章以白鸽飞向蓝天的画面收尾,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14.文章中的科研人员为了核试验事业,在罗布泊默默奉献。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的精神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启示。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①。”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②,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③以归。
(节选自刘向《说苑》)
【乙】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④处广门之官,夜款⑤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董安于⑥御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杀之。”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⑦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狄。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杀人:伤害身体。②出死:出力拼死。③惠公:晋国国君。④阳城胥渠:人名,复姓阳城,名胥渠。⑤款:敲、叩。⑥董安于:赵简子的家臣。⑦庖人:厨师。
15.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不填序号)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成语推断:亡羊补牢 (1)
穆公卒得以解难 课内迁移:卒获有所闻 (2)
夫杀人以活畜 词类活用:苦其心志 (4)
赵兴兵而攻狄 查阅字典:①兴起;②发动,发起;③发生,引起。 (3)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诸人皆惧而起 人不知而不愠
B.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董安于御于侧 皆以美于徐公
D.杀畜以活人 以其境过清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2)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杀之。
18.在面对他人对自己心爱之物有需求时,秦穆公和赵简子的做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 江 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9.上阕描绘“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等景象,有何用意?
20.下阕“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一组三字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许多看似微小的事物往往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能掀翻沉重的石板;一滴滴持续坠落的水珠,能穿透坚硬的岩石。这些自然现象启示我们: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坚持里蕴藏着奇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平凡事物带给你的触动;也可以阐述对“微小与伟大”关系的思考;还可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践行“以小见大”的智慧……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pō tiáo 2. 瀚 候
3.这里孕育了无数生灵,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温馨家园。 4.把分号(“;”)改为逗号(“,”)。 5.C B A
6.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俶尔远逝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欣欣然张开了眼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7.这段环境描写渲染出梁山水泊宏大又肃杀的氛围,体现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同时暗示这里是一个充满战斗与危险的地方,为梁山好汉的活动提供背景,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官军因水泊地形攻打梁山屡屡受阻等。
8.①铁路营业里程增长,高铁网络覆盖率持续提升,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②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设施等。③县域旅游“小而美”的特点及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能更好满足游客“求新求精”的出游需求。 9.①文旅产品开发方面:立足本土,开发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讲好小城故事。②旅游服务保障方面:综合统筹,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便利游客出行。③产业融合方面:挖掘各类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并加大与新媒体融合,提升目的地形象。 10.A
11.①“大皮靴伯伯”带领数万人的核试验基地建设大军进罗布泊扎营。②协助爸爸所在的试验小组的工兵连连长“老虎叔叔”,在排除哑炮时不幸牺牲。③爸爸和他的项目组成员在核爆炸后成功,第一时间取回压力测量自记仪并判读出确切数据。 12.(1)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低首呜咽”赋予群山以人的情感动作,渲染出悲伤、肃穆的氛围,表达出战士们因冯连长牺牲而产生的悲痛之情。
(2)运用视觉和听觉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原子弹爆炸时光芒的耀眼夺目和声音的巨大,突出原子弹爆炸时场景的惊心动魄。 13.①白鸽飞向远处湛蓝天际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由、美好的氛围,使文章余韵悠长。
②这个画面暗示罗布泊的科研人员的努力和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和平安定,表达出对科研人员的崇敬与赞美。③白鸽象征和平与美好,这个画面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升华了文章主题。 14.示例:①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国防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目标投身艰苦工作,这启示我们,要从小应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②面对罗布泊恶劣环境和科研难题,科研人员不屈不挠,这启示我们,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提升自我。③核试验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科研人员的紧密协作,这启示我们,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学配合。④科研人员为了核试验事业,甘愿在荒凉的罗布泊默默奉献,这启示我们,要培养奉献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15. 丢失 最终,终于 使……活 发动,发起 16.B 17.(1)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
(2)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君主的白骡,请(让我)立即杀了他。 18.秦穆公面对杀马者,不惩罚他们反而给他们赐酒,赵简子为救臣子而杀爱骡,他们都没有因为爱惜自己的财物而拒绝他人,反而主动成全对方。
19.上阕描绘“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等明丽秋景,以乐景衬哀情,与词人内心的壮志难酬、不被理解的苦闷形成反差,反衬出她对自身遭遇的不满和对自由、理想的渴望。 20.运用三字短句,节奏明快,语气强烈,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鲜明地表达出词人虽身为女子却有着比男儿更强烈的报国壮志和豪迈气概,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21.例文:
细微之处见光芒
粉笔灰簌簌飘落,讲台前老师握着短短一截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知识的轨迹。那支毫不起眼的粉笔,却有着点亮智慧、塑造灵魂的强大力量,让我不禁思索,平凡之物中究竟蕴藏着怎样惊人的能量。
记得初二备考那段紧张的日子,我总是被一道数学压轴题难住,满心焦虑与挫败。同桌发现我的困扰后,每天午休时都会抽出十分钟,耐心地给我讲解思路。她用草稿纸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将复杂的步骤拆解成一个个小要点,轻声细语地引导我理解。那一张张写满字迹的草稿纸,那一次次短暂却专注的讲解,就像一束束微弱的光,慢慢照亮了我原本迷茫的解题之路。在她持续的帮助下,我终于攻克了难题,成绩也稳步提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十分钟,那些平凡的善意,却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回家的小巷口,那盏老旧的路灯总会在暮色降临时亮起。它的灯光并不明亮,灯罩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可每当我晚归时,看到那抹温暖的昏黄,心中便充满安心。听邻居说,这盏路灯已经坚守在此处十多年,见证了无数行人的来来往往,为晚归的路人驱散黑暗,指引方向。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耀眼的光芒,却用默默的坚守,成为了这条小巷里最可靠的守护者,在平凡中诠释着伟大的意义。
一次登山途中,我在陡峭的岩石缝隙里,发现了一株嫩绿的小草。它的根紧紧扎入石缝,努力汲取着微薄的养分,在狂风中顽强地挺立着。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精心的呵护,可它凭借着对生命的执着,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生长着,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株小小的草,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也让我明白,再微小的存在,只要心怀信念,不懈努力,都能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环卫工人手中的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整洁;建筑工人手中的砖块,垒起了高楼大厦;作家笔下的文字,传递着触动心灵的情感。这些平凡的人与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微小的力量,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
原来,伟大往往诞生于平凡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坚持与存在,就像点点繁星,汇聚在一起,便能照亮整个夜空;如同涓涓细流,汇聚起来,终能奔涌成浩瀚的江海。让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坚持中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