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虽然纸箱板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在以往的生活中往往被忽视。本课的教学正是以纸箱板为出发点,学会简单的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大胆放手去实践,去创作,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不同材质的特点并体验创作的乐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利用镂刻、撕剪、拼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过程与方法:2.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巧妙利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探究设计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用废弃纸箱板进行设计制作,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激发大胆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细致认真的态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彩色卡纸拼贴、绘画等方法。
教学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导入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欣赏一下老师带来的几幅作品,观察一下它们与我们平时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老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呢?
生: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发现这些作品是利用废旧纸箱板创作的。
2.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
3.出示课题 箱板上的新发现
活动2【活动】思考与讨论
1.播放课件
2.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用纸箱板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
师:请同学小组为单位,将你准备的纸箱板撕开一个角,看看它和普通绘画纸有什么不同。
生:学生观察,小组汇报,纸箱板有三层,上下两层是牛皮纸,抱着中间的瓦楞纸。
师总结: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活动3【活动】探究制作方法
分析教材上和课件中的几幅作品,小组分析讨论制作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生:举手回答,撕、贴、刻、画、刷色等。
活动4【活动】作品欣赏
欣赏各种运用废旧纸箱创作的作品,开阔学生眼界。
活动5【作业】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一、活动前的注意事项:
1.剪刀和刻刀等尖锐工具小心使用,不要伤到自己,更不要伤到别人。
2.创作过程中的纸屑收好,最后放到垃圾桶。
二、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
1.小组内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刷色。
3.继续撕刻。
4.调整构图,直至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活动6【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说说你认为那件作品设计得巧妙、纹理变化丰富。
生: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创作中你有没有发现新的方法和小窍门?
生:学生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课件22张PPT。箱板上的新发现观察分析这样的包装箱在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哈,包装箱的箱板层原来这么丰富!
纸箱板大部分都是由牛皮纸和瓦楞纸组成,撕一撕、看一看,这上面的肌理很丰富呢!1.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2.用纸箱板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
3.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分析思考:也可以先涂满颜色再撕剪……试一试:你能撕出什么形状?撕不动的地方还可以刻哦……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