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第2课时 地图
考点 地图上的三要素
考点 地图上的三要素
S梳理教材基础点
1. 比例尺
形式 文字 式 数字式 线段 式
举例 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
图上距离
数字
文字
线段
②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③图像的大小有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往往不一定就是1厘米,故 计算时要先量比例尺的长度,再根据该长度量算图中距离。
④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 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0”。
[注释] 比例尺计算应注意四点
①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地理原理] 利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
描述利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的方法。
答案:首先要注意看比例尺大小,其次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最后根据公式“实地距 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注意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
2. 方向
符号
文字
数字
J讲练突破重难点
角度Ⅰ地图上比例尺的比较和使用
[讲细] 1.比例尺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的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 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 比例尺的使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 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平面图、旅游图等。
3. 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 +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 倍
[练透] (2025·黑龙江鸡西模拟)对一幅地图中的部分区域采用变比例尺操作 可以增强关键信息的表现效果。下图示意某地图变比例尺操作前后的差异。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A. 比例尺缩小,内容更详细
B. 比例尺缩小,内容更简略
C. 比例尺放大,内容更详细
D. 比例尺放大,内容更简略
解析:由图可知,虚线框内图上距离变大,但实际距离未变,故比例尺变大,内容更 加详细。故选C。
C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由图可知,相比于周围地区,虚线框内信息点数量较多,含多条道路、聚落, 道路密度大,②④正确。故选D。
D
角度Ⅱ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
[讲细]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 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 纬
度 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 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A. 一直往正北 B. 正北—正东
C. 正西—正北 D. 正南—正西
C
解析:当前小明位于南京西路与贤士二路的交叉路口,想去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 口处的新华书店。根据指示牌可知,贤士一路在前面,阳明路在右侧,指向标表明, 前面为西,则右边为北,因此行进方向先向正西,后向正北,或先向正北,后向正 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Y研透高考命题点
[高考命题]地图三要素在解题过程中应用较多,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单 独设问较少,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因此学生需要结合 经纬网及相关示意图,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进行距离的计算。
解析:第(1)题,图上量得从小学到村庄约为4 cm,根据比例尺可得实地距离约为1 200 m。
1 200
解析:第(2)题,由图中河流沉积物可以判断河 流西北部流速快,东南部流速慢,可知河流是从 西北流向东南。
西北
东南
解析:第(3)题,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 到原来的2倍,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推出,实地 距离是原来的一半,实地面积是原来的1/4。
1/4
2. (2021·山东卷改编)某日,小李在某地(40°N,110°E)广场游玩时,发现广 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 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
②
解析:该广场位于110°E,当北京时间12时10分时,当地地方时为11时30分,太阳位 于南偏东,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②。
拓展 生活中定向问题与地图的综合应用
拓展 生活中定向问题与地图的综合应用
T拓展延伸热考点
1. 生活中的定向问题
(1)野外定向方法
①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②北半球树木年轮密集一侧为北方,稀疏一侧为南方。
③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日影朝北。
④北半球楼房的阳台、太阳能集热板都面向南方。
⑤在北半球,将手表平置,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12时之间的夹角的角平 分线所指的方向即为南方。
(2)日影图中方向的确定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最短的影子指向北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的任何两个相等的影 子夹角的平分线指示北方,南半球反之。
(3)太阳能集热板朝向的确定及应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获得最大的能量,太阳能集热板一般朝向正午太阳位置的方 向,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般朝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2. 地图的类型及应用
(1)自然要素区域图
自然要素区域图主要有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水系图、植被分布图、矿产资源分 布图等。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区域图往往是几个要素的叠加图,主要反映自然要素的 空间位置、分布特征及空间联系。判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经纬度(地名),识别相对位置。试题中的自然要素区域图反映的是世界 的某个区域,确定了该区域在世界宏观区域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找到了分析该 区域的大背景。
②描述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图例(要素)是解题的线索,对照图例可以从整体 和局部两方面描述某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③分析区域要素的成因及变化。从自然要素区域图的时空信息入手,描述自然要素的 特征和联系,分析区域要素的成因、变化及影响。
(2)人文要素区域图
人文要素区域图主要有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产业分布图、旅游资源分布图等。 在该类图中,人文要素通常以点、线、面的形式,多要素复合呈现。该类图反映人类 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等,判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结合图名,识别人文要素的类型。通过读图名,确定人文要素区域图的主题。
②注意对照图例,概括人文要素的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人文要素,其空间分布特征 的描述思路不同:点状事物偏重点的集聚和分散、与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线状事物偏重线的走向、与其他典型地理事物(如海岸线、河流等)的空间位置关 系;面状事物偏重面的位置和面积大小等。
③注意分析地理要素间的关系,理解人文要素分布的成因及其影响。例如人口分布受 地形、气候、河流、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和产业的分布受人口、交通、市场、 资源等因素影响。
(3)宏观区域图
宏观区域图指大尺度、小比例尺的地图,图幅空间范围较大,承载的地理要素(信 息)相对较少,判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经纬线(海岸线),识别 地理位置 在宏观区域图上一般都有经线、纬线和海岸线等,根 据经纬度可以识别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在此基础 上,根据海岸线或标志性地理事物可以确定大洲
分析地理位置与地形、气 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 之间的联系 纬度高低影响热量;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影响降水
分析地理位置与人口、城 市、产业、环境问题等人文 要素之间的联系 沿海地区往往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 便,有利于人口、城市、产业的发展;内陆地区相对 发展慢,但资源丰富
(4)微观区域图
微观区域图是大比例尺的区域分布图,展示的区域范围小、地理要素(信息)相对丰 富。微观区域图通常呈现陌生的、未知的、具有特殊地理事象的区域。判读时需要注 意以下几点。
获取地图信息 解读地图信息
看典型
地理事物 可识别相对地理位置。微观区域多为岛屿、海峡或热点地区,可 根据比例尺、海陆轮廓对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
看图例(注记) 读图时,可对照图例(注记)描述要素分布状况及特征
看空间联系 探讨成因和影响。自然环境的成因主要从自然因素角度来分析, 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可依据区位因素来分析
Y运用体验结合点
角度Ⅰ生活中的定向问题
[练透] 1.(2025·福建福州质量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星组成。由“天璇”连接“天枢”后,再延长“天璇”与“天枢”距离的五倍,便可找到北极星(北 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纬度)。我国台湾省某渔船在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捕鱼过程中遇到了风暴,通信和导航设备全部损毁,无法确定航行方向及渔船的位置,在海面上 漂泊了几天。天气放晴后,有船员手绘了北京时间17:00的夜空景观(下图)。
在船头的“米”字形图案上,用箭头标注正北方位,说出回家方向,并说明选择该方 向的原因。
答案:
回家方向:西北。
原因:北极星仰角很小,说明渔船所处区域纬度低于台湾(渔船所处区域纬度较低/台湾岛位于北面);北京时间17:00已进入黑夜,说明渔船位于120°E以东较远的海域(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角度Ⅱ地图的综合应用
[练透] (2021·北京卷)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 1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2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 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A. 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 地处华北平原
C. 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 水路交通便捷
解析:根据图示该粮画小镇的经纬度可知,该镇位于华北平原,在北京(40°N, 116°E)的西南方向,A错误,B正确;该镇位于北方地区,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 主,C错误;图中显示高速公路、铁路经过该镇,陆路交通便捷,由于该地位于北 方,河网稀疏,水运不发达,D错误。故选B。
B
A. 5 km B. 10 km C. 15 km D. 20 km
解析:最短的精华路线为丁线,结合图中比例尺和丁线的图上距离可知,实际距离约 为10 km,故选B。
B
方法 区域定位与地理位置特征描述与评价
方法 区域定位与地理位置特征描述与评价
T突破方法关键点
1. 区域定位
(1)根据地理事物相对位置定位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 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
①借助熟悉的点,根据相对位置定位
要充分利用“控制点”进行相对位置的判断,如下图:
②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
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分布,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 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如利用重要的海洋航线,空间记忆重要海峡、海域、半岛 与岛屿。
(2)根据海陆位置定位
地球上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位于大陆西部,有些 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些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 置。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
(3)根据地理要素特征进行区域定位
①利用特殊景观定位
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 自然景观中日本的富士山、南极洲的企鹅等;人文景观中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 旋门,我国广州的五羊石像,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 的竹楼、泼水节等。
②利用地理特征定位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宗教信仰、民居建筑、风 俗习惯、民族服饰等),抓住这些特征可以有效进行区域定位。
2. 描述地理位置特征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绝对
位置 经纬度
位置 ××(东、西、南、北)半球
经纬度(点)、经纬度范围(面)
跨纬度带、热量带、××带或所处特殊经纬线
相对
位置 海陆位置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
相邻地区
的位置 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
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
交通位置 位于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相对
位置 政治位置 为××的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中处于××地位
板块位置 位于××板块内部或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3. 评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或不足
(1)纬度位置的影响:对气候和农业产生影响,如纬度跨度广,气候类型、农业类 型多样。
(2)海陆位置的影响:对降水产生影响;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 的开发,内陆边境地区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3)相邻位置的影响: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
(4)交通位置的影响: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对商业贸易产生影响,如位于某交 通要道(枢纽),沟通了××,是通往××必经之地(“咽喉”要道)。
(5)政治位置的影响:政治中心(行政中心)的战略意义、辐射带动作用。
(6)经济位置的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分工与协作,吸引资金,产业转移。
(7)板块位置的影响: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
Y运用体验技巧点
[练透] 如图为“某岛国(阴影区所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概括该岛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答案:(1)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中纬度;欧洲西部,北大 西洋上的岛国;西临大西洋,东临北海;东南与法国等国隔海 相望,西与爱尔兰接壤。
解析:第(1)题,岛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描述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地区位置等方面分析。
(2)分析该岛国地理位置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2)因该岛国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西风带和北大西 洋暖流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 分配较均匀。所以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年际)变化小,无 明显汛期。全年温和,河流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 沙量小。
解析(2)题,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及季节分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根据 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岛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流量 大,水位季节(年际)变化小,无明显汛期。全年温和,河流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 高,河流含沙量小。
限时跟踪检测(二) 地图
限时跟踪检测(二) 地图
(2025·湖南长沙模拟)地磁北极是磁轴的北极方向与地面的交点,是地球表面 地球磁场方向垂直向下的点。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并不相同,其位置在不断地改变。 2016年测得地磁北极位于(86.4°N,166.3°W)。巴罗镇位于阿拉斯加州,是北 美洲大陆最北端的村镇。下图为“巴罗镇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解析:由材料可知,地磁北极位于(86.4°N,166.3°W),而巴罗镇大约位于 (71°N,156°W),由此可判断,巴罗镇应位于地磁北极的东南方向,C正确。
A. 120 km B. 500 km C. 2 100 km D. 4 700 km
解析:读图可知,巴罗镇大约位于(71°N,156°W),该镇到北极圈最近的距离 应是经过巴罗镇的经线的劣弧段,巴罗镇与北极圈相差大约4.5个纬度,按照经线上 相差1个纬度,地表距离相差111 km,可计算其最短距离约为500 km,B正确。
C
B
A. 1∶10 000 000 B. 1∶20 000 000
C. 1∶30 000 000 D. 1∶40 000 000
解析:读图并结合上题可知,巴罗镇到北极圈的最近距离约为500 km,而巴罗镇到北 极圈的图上距离为2.5cm,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 2.5 cm∶500 km≈1∶20 000 000,B正确。
B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 比例尺、图例 B. 图例、比例尺
C. 图例、注记 D. 注记、图例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是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 ”表示地图三要素 中的图例,D正确。
D
A. 1∶100 B. 1∶100 000
C. 1∶5 000 D. 1∶500 000
解析:1∶5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根据材料内容,该比例尺最合 适,C正确。
C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他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每周一全校 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国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读图,回答下列 小题。
A. 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 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 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 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解析: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 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方向,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校训牌在旗杆的东北方向。
C
A. 1∶100 B. 1∶1 000
C. 1∶10 000 D. 1∶100 000
解析: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长51.5 cm,宽36.4 cm的纸上,通过计算 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代表实地距离500 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B
8.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 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哪个方位?为 什么?
答案:(1)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其道路应该是不平直的,填海造地部分地 势相对平坦,街道呈方格状且较平直。读图可知,图中东南侧平直的道路较多,且半 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远,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
(2)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2)澳门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老城区内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合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