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上册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4课时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上册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4课时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00: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第4课时 地理信息技术
考点1 遥感技术
考点1 遥感技术
S梳理教材基础点
电磁波 
大 
快 
大 
少 
预报、预警 
影响范围 
J讲练突破重难点
[讲细]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1)除了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常规大气云图外,还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 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等。
(3)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 监测。
B
A. 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 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解析:梅雨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位于山西省,不属于梅雨分 布区,A错误;通过遥感的监测,利用气象卫星丰富的观测信息,可以为灾情信息获 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 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 幅度越大(极昼地区都是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昼长周年变化大于乙 地,D错误。故选B。
Y研透高考命题点
[高考命题]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国家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该部 分内容的试题主要以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遥感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 的综合思维。
1. (2024·浙江6月选考改编)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新技术。 下图为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
解析:第(1)题,总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气温的关联明显,因此鄱阳湖水质受气温 影响明显。
气温 
解析:第(2)题,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水体的光谱等信息,从而分 析得出水质信息数据。
水质信息 
2. (2024·江苏卷改编)“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使每户 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 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
解析:由材料可知,“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主要考虑的是均分质 量大致相当的土地,且可以均衡使用公共资源。图示区域的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垂直 于河道布局,可以共享河道的灌溉水源。
河道共享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地物的动态监测,因此可以监测土地 利用状况。
土地
利用 
考点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考点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S梳理教材基础点
1. 定义: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三维坐标 
全球性 
J讲练突破重难点
[讲细]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整体思维导图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 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1)组成
空间部分、地面部分和用户部分。
(2)功能
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3)发展历程
①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②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③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④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4)应用领域
军事、交通、气象、渔业生产、应急救援等领域。
D
A. 遥感为物流公司提供蔬菜品质信息
B. 地理信息系统为菜农提供蔬菜长势信息
C. 遥感为网络平台提供蔬菜种子来源信息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蔬菜运送信息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 信息”可知,主要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蔬菜进行精准定位,为消费者提供蔬菜 的运送信息,促进平台的高效运行,D正确;蔬菜的品质信息、长势信息、种子来源 信息对平台的运行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解析:模拟冰川移动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具备这个功能。
×
2. (2021·广东卷改编)[选填]据报道,2020年深圳市某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70%。无人机自动返航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人机自动返航需要实时位置信息,因此其主要使用的技术 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考点3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①遥感技术:“获取”。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精 确”“精准”等。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查询”“预测”等。
地理数据 
叠加 
情况 
提供依据 
J讲练突破重难点
[讲细] 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读
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通常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叠加分析图是将 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 层或属性的过程。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 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人口密度、行政区划、行政区人口基数 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练透] (2025·江苏苏州模拟)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 评估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A. 洪涝—遥感
B. 地震—遥感
C. 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
D. 滑坡—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图层叠加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A、B错误。图 中有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坡面堆积等条件,可知该种自然灾害为泥石流,C正 确,D错误。
C
A. 陡谷 B. 河漫滩 C. 曲流 D. 分水岭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灾害为泥石流。读图可知,甲和坡面堆积能得出地质地 形的条件,则甲最可能是陡谷,地势陡峭的谷地地区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A正 确;河漫滩、曲流、分水岭都不会发生泥石流,B、C、D错误。故选A。
A
Y研透高考命题点
[高考命题]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家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未来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类试题出现频率仍然较高,涉及该部分内容的试题主要以热点事件 为背景,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在各方面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1. (2022·海南卷改编)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 极大的改善。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图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 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解析:延安市安塞区地形图的绘制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①正确;研究团队对延安 市安塞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这一过程需要人们到具 体的采样点进行采样,最后再通过实验检测得出数据,④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 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②③错误。
①④ 
2. (2022·北京卷改编)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 图a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图b是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中①地1号粮库信息界面。
解析:由图可知,出入库的车辆数量、入库粮量和出库粮量,故该系统可直接用于优 化粮食的调拨。根据此粮库的管理系统无法判断耕地面积。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与农作 物的作物品质提升无关,不能完全消灭虫害鼠患。
优化粮食调拨 
限时跟踪检测(四) 地理信息技术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解析:为了快速了解受灾情况的变化,需要借助传感器在一定高度的搭载平台上,对 区域进行面状信息获取,需要借助遥感技术,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 信息进行查询、分析、预测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 与导航,B、C、D错误。故选A。
A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解析:分析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对已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 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需要借助的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获取空间资料,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 航,并不具备分析的功能,C、D错误。故选B。
B
A. 地理信息系统 地震
B. 遥感技术 泥石流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滑坡
D.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山洪
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监测的是地层形变等地壳微小移动,主要使用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根据图中信息,变形区坡度较大,且地层形变位移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C正确;山洪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谷地区,B、D错误,图中利用的是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而不是地理信息系统,A错误。
  (2025·江苏省百校联考)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是地震多发区。2022年9月 5日,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损失较严重,同时余震不断。据此完 成下列小题。
A. 火山喷发 B. 山体垮塌 C. 滑坡 D. 泥石流
解析:该地区没有火山,因此地震最不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火山喷发,A符合题 意。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震易导致土层松动、山体崩 塌,降低岩石强度,形成大量松散堆积物,进而诱发山体垮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A. 精准发现受灾人员位置,迅速施救
B. 获取道路破坏情况,为快速打通道路提供依据
C. 拍摄动态影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D. 搜集地表形变情况,预估余震时间
解析:精准发现地震灾害受灾人员位置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A错误。对比之 前的遥感图片,可获取道路受损情况,为快速打通道路提供依据,B正确。拍摄动态 影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不是在地震救援中的主要作用,C错误。遥感技术可以搜 集地表形变情况,但预估余震时间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D错误。故选B。
B
  (2025·广东东莞统考)某市通过对市区的地貌(图a)、水系(图b)进行叠加 研究,明确开发区的分布(图c)。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D. Ⅳ区
解析:旅游经济开发区应选择在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的地区。据图分析可 知,Ⅲ区位于丘陵和高地地区,且有湖泊、河流,因此最适宜设为旅游经济开发 区,C符合题意。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市通过对市区的地貌图层和水系图层进行叠加研究,属于对信 息的加工、处理,因此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A正确。
C
A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 遥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分组传输业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功能,可确定震中位 置,A正确;遥感技术是监测灾害的重要手段,监测的区域范围大,获取环境和灾害 的信息快速准确,能够及时发现环境和灾害的变化,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能对获得 的环境和灾害动态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C错误;分组传输业务属于移动通 信技术,D错误。故选A。
A
A. 数字地球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遥感 D. 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 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 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 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 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B错误;遥感技术主要获取地面的遥感影像,C错误;地理信 息系统可以分析灾害损失和营救的路线等相关事宜,在最短的时间内营救市民,故利 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D正确。故选D。
D
10. (2025·湖北武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通过“高速大脑”“掌上数智高速”等智慧管理决策系统,实时对接、展 示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为保障道路安全提供了支撑。
(1)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的交通威胁主要有哪些?
答案:(1)江苏省境内河湖密布,空气湿度大,大雾天气多;江苏省距南北方分界 线较近,冬季锋面活动频繁,雨雪天气多。
(2)“高速大脑”“掌上数智高速”等智慧管理决策系统主要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 是什么?
答案:(2)智慧管理决策系统需要借助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将全省的气象数据收 集、存储起来,进行管理、空间分析,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该系统 主要依托地理信息系统。
(3)你认为智慧“交通+气象”的融合应用场景是什么?
答案:(3)提供交通气象服务应该是智慧“交通+气象”主要应用场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