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2 09:50:06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搜集资料、欣赏、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奇观,评述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感悟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到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动中。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资料搜集与整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已经很普遍。本课是六年级较为重要的一节欣赏课,知识点多,欣赏的维度、深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考验,通过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并对其开展欣赏评述活动。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深刻内涵,提出有价值的保护建议,并做好宣传工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同学:长城)那你们登过长城吗?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能用什么词汇来描绘长城的美呢?你知道古代长城的作用吗?
在我们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还有很多像长城一样的名胜古迹,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我们国家的锦绣山河与迤逦风光,感受一下我国的“神州风采”。
板书—神州风采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游览古迹
1、第一站:辽宁—北京(播放课件)
首先请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到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老师将带领大家乘“飞机”,从我们学校飞往我们的首都—北京。(课件展示颐和园图片并伴有背景音乐)
来到北京,我们来到了颐和园,进行参观。说说你的感受,再结合课前搜集、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你了解的颐和园的历史及相关情况。
游览了颐和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飞往下一个城市—河北吧。
2、第二站:北京—河北(播放课件)
我们来到了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课件展示图片并伴有背景音乐)。
游览之后,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通过课前所查阅、搜集的资料),说说它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远一些的城市—西藏,你们准备好了吗?
3、第三站:河北—西藏(播放课件)
(课件展示图片并伴有背景音乐)
西藏的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坐落于海拔3650米的高的红山上,犹如漂浮在天空中的巨大宫殿。
请同学们说一说,所了解的布达拉宫吧。
(二)、世界文化遗产
老师带领同学们游览了三个古迹,这三个古迹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世界遗产,接下来我们就重点了解、掌握什么是世界遗产及其分类。
1、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播放课件)
2、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3、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与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三)、欣赏古迹、探究学习
1、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展示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杭州西湖等图片)。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自学资料和课前搜集、查阅的资料,每个小组研究一个世界遗产,讨论后派代表汇报。(汇报要点:属于哪种世界遗产:建造或形成的历史:著名的原因:或成为遗产而给人类留下的价值和意义。)
2、欣赏教材中其它的世界遗产。
(四)思考与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请你介绍给同学们。
2、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符合那些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活动3【作业】艺术实践
1、每小组完成一个小的宣传栏,重点讲述一个世界遗产,说说它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我们如何进行保护。(师将准备好的宣传板发给每个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图片等进行设计、粘贴。)
2、将每组完成的宣传栏板组合成一个大的宣传栏,在学校内进行展示,加强学校师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保护的意识。
课件17张PPT。神州风采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世界遗产标志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1、文化遗产 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2、自然遗产 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与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3、复合遗产 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请同学们欣赏图片,看看这些著名的名胜古迹都属于哪种类型的世界遗产。(小组讨论)乐山大佛(四川)敦煌莫高窟(甘肃)杭州西湖(浙江)武陵源(湖南)泰山十八盘(山东)九寨沟(四川)乐山大佛(四川)敦煌莫高窟(甘肃)杭州西湖(浙江)武陵源(湖南)复合遗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泰山十八盘(山东)九寨沟(四川)复合遗产自然遗产思考与讨论1、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请你介绍给同学们。2、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符合那些标准方可获得批准?艺术实践1、每小组完成一个小的宣传栏,重点讲述一个世界遗产,说说它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我们如何进行保护。(师将准备好的宣传板发给每个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图片等进行设计、粘贴。)2、将每组完成的宣传栏板组合成一个大的宣传栏,在学校内进行展示,加强学校师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保护的意识。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