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欣赏、评述世界遗产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二)使学生能欣赏和评述长城等4处世界遗产的艺术特色;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更多中国的世界遗产。
(三)通过网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和协作能力,使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也掌握了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悉操作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只是在学习思路上还需教师有条理地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和评述长城等4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难点:掌握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爆发是对祖国的真挚爱恋,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就随老师一起看看祖国的山,祖国的水,感受只属于我华夏神州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上节课老师已经安排四个景区的导游组回去查找资料,这节课,我要对你们的工作进行检查。下面我们有请长城导游组,为我们介绍长城。其他小组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板书:长城
春秋战国
鸭绿江
嘉峪关
石砖
世界的奇迹
1、补充说明。
自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是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的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今天长城已成为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象征。登罢长城,我们坐上火车去拉萨,看一看那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宫殿。
2、有请布达拉宫导游组。
板书:公元7世纪
海拔3700米的红山
石木
高原圣殿
补充。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他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都能感受到他的独特性。
3、告别殿堂布达拉宫,我们再去江南水乡,体味平民式的水上人家。
“诗行常绘江南美,几度梦魂到仙乡”,江南景色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她那种典雅而不失庄重,个性而不失沉稳的气质更是动人,在众多美景中,江南传统建筑群落就像一幅幅美妙的立体画,展现在人们面前。“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户户临水,家家枕河”,这里的人类集居形态,记载了历史,也传承了江南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有请江南行导游组。
介绍宏村。
袅娜的江南小镇、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的长城,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出示名词: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复合遗产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童话世界。
有请四川导游组。
4、介绍黄龙,介绍九寨沟。
看了如诗如画的神州美卷,你有何感想?
我们新中国的开拓者毛泽东曾写《沁园春、雪》描绘祖国江山,抒发情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孩子们,你的心中又有什么样的诗句呢?
诗词
在这个文明的国度,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他们对文物进行破坏,对环境进行污染,或许这些行为就会造成这一切美好的不复存在,面对他们,你有什么话要说?
感想
三:全课小结
说得真好,保护这些遗产,是义务,是责任,是你的梦,是我的梦,更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共同的中国梦。
不管是对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能焕发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牵梦萦,日夜牵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歌《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