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故事里的人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课 故事里的人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1 15: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课
故事里的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抓住人在故事中的造型特点,用超轻纸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能感受到接触手工的快乐。
2学情分析
超轻纸粘土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即使干燥后也能保持弹性。六年级学生制作了花、造型、动物、卡通人物、饰品等多种作品的制作,有的作品细腻精致。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手工的作用比绘画本身更重要。本课陶艺就是做小雕塑,对促进孩子的三维空间思维非常有效。手工自然是有优有劣,但是拙拙笨笨的也非常可爱。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胆展现个性,抓住人物特点,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教学难点: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猜一猜,谁来了。
请学生扮演故事里的人物,大家猜。引入课题
2.今天,我们捏塑故事中的人。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塑造故事中的人。
1.欣赏泥塑人物,拓宽视野。你知道泥塑的基本方法吗?
2.欣赏超轻纸粘土作品,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你喜欢哪个故事里的人呢?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超轻纸粘土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21·cn·jy·com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
2.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她们和风雪搏斗,热爱集体财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21教育网
五、教师演示:
基本形状的制作圆球状里里用手掌反复揉搓成圆球状,揉搓时,应使粘土均匀受力,可以说,圆球形状几乎是所有粘土制品的起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水滴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两个手掌相合,呈“V”字形,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揉搓。由于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揉成圆圆的小水滴,有时会揉成细长的小水滴。
梭形:用制作水滴造型同样的方法调换粘土在手中的受力部位,用手掌反复揉搓,使两端的尖头趋于一致。
六面体:先揉小圆球状,再用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方形。
圆筒状:先揉圆球状,再将手合在一起,夹住圆球反复揉搓,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按住两端即可。
教师小结: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艺术创作,大胆想象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业。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超轻纸粘土的颜色很鲜艳很好看,完成后展示在那里,很好看的。www.21-cn-jy.com
八、小结: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给了我们创作的源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做个书香少年。今后我们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美。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