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毛浴古镇建筑的美,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老房子的特点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和调查毛浴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感悟老房子的艺术内涵。通过观察、对比,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老房子的历史,感悟毛浴古镇通过战争的洗礼,能完整保存下来的不易,增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保护家乡老房子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过多次对人物、植物、景物进行写生的经验。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渐增强,善于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现所见所感,也学习了一些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地域性与民族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家乡都会有特殊的情感。而他们乐于发掘这些古老记忆背后的乐趣。通过观察身边的老房子,以及欣赏视频、图片资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实践中,景物写生的机会还很少,因些,会在构图取景方面出现问题。所以,为了使构图达到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采用将主题偏离中心的方法,然后加以细节描写来平衡画面。此外,还可以分析景物的透视现象,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图方式 的多样统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毛浴古镇的建筑风格,感悟革命年代中的红军精神,从而感受红色文化与古镇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观察房屋的结构特征,学习表现老房子的构图取景方法,以及场景的营造与细节的刻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欣赏繁华的大都市与宁静的乡间古镇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已经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乡村老房子。
活动2【讲授】欣赏图片、理解构造、教师示范
二、感受了解
出示课件介绍毛浴古镇的历史文化。
毛浴古镇位于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城北12公里,它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好似蛟龙的舌头,因此,在唐朝称龙舌镇。明朝称毛浴镇一直沿用至今。自古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贸云集,极为繁华,有“小重庆”之美称。
提问:毛浴古镇为什么能保存下来?
1.从地形上看,它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形若半岛,从军事上讲,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形。
2.红军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保护了这座古镇。
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的方式来保护毛浴古镇呢?
宣传、绘画等
三、理解构造
1.明确学生观察路径,按照整体——局部——细节的观察方法。了解毛浴古镇房屋的的布局及特点。
(1)整体:修建这座古镇的是用的什么材料?毛浴古镇上的老房子的造型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整座古镇的房屋一间紧挨着一间好似长廊。系典型川东北的民居房屋,穿斗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房子的透视关系: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3)局部:从屋顶向下到地面观察一间房屋的结构。
屋顶:青灰色的瓦片一阴一阳排列,屋檐到屋脊由基本等距排列的木板与梁十字交叉连接。
墙体:可见分两层,上层分五格,中间开窗;下层是四开门。
基石:不规则的石头整齐排列。
(4)细节:窗以木条穿插排列;门以几何形状组成;部分柱头有雕花。
2.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结构,用手指空画所看到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组合等。感受线条的转折、穿插变化与疏密关系。
四、教师示范
引导学生用线描的方式,选取合适的角度表现房屋的步骤和要点,以及黑白灰色调的安排。
示范过程:
1.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先勾出外形,画出大体轮廓。2.从上往下观察,将最能体现房子的特点的部分作为重点,从屋顶的灰瓦开始画,尽快确立黑白灰关系。增加细节,在需要的地方画出墙面的砖缝,木头上的纹理,增加画面的灰色。
几点提示:
1.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自然长线画,要有疏密变化。
2.画面要有取舍,破坏画面的部分可不画出。
3.画出自己眼中的老房子,依据自己的想法完成。
活动3【活动】艺术实践
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构图方法进行创作。
2.用线描表现老房子,注意细节的表现,以及黑白灰关系的处理。
3.可以通过想象添加人物及场景。
活动4【活动】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或选一件喜欢的作品,和大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3.点评要点:构图是否合理,线条是否疏密得当,黑白灰关系处理得是否协调。
活动5【作业】探究老房子的历史文化
课后探究毛浴古镇以及家乡老房子的故事和它背后的历史文化。
课件18张PPT。---走进毛浴古镇家乡的老房子毛浴古镇位于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东南部,该镇旧名龙舌镇,是通江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之一。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形若半岛,自古是水陆交通要道,旧时为县内最繁华的码头之一。有“小重庆”之美称毛浴古镇毛浴古镇毛浴古镇毛浴古镇毛浴古镇近宽远窄近高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