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5300~4000年的位于湖南常德的鸡叫城遗址,考古发现其城墙以内面积达15万平方
米,还发现城门、护城河、早期环壕等大型遗迹,其四周有密集的灌溉水网系统。这可以佐证,
当时先民
A.社会分工细化
B.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C.人文意识增强
D.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2.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扩张势力时,打出“尊王”的旗号。比齐桓公稍晚的宋襄公,在与楚国作战
时,不向正在渡河的楚军进攻,而是等楚军列阵完毕之后,才击鼓进攻。这表明,当时
A.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B.礼制影响依然存在
C,仁德观念受到推崇
D.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3.汉光武帝在位期间,薄赋敛,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废除了更戍制,免除了小农的
定期徭役;大力推广良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等;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清查户口,释放奴婢。上述
举措
A.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
B.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加速了全国统一进程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4.《抱朴子》中有东晋江南女性“不拘形迹,喧哗盈路”等的许多记载。《颜氏家训》中记述,北朝邺
地风俗,妇女不仅家中事务多为操持,甚至可以替丈夫去面官诉讼。这反映出,当时
A.女性政治地位提升
B.南北社会风俗趋同
C.儒学影响相对衰微
D.封建吏治较为清明
省级联测考试1高二历史(1)·期末B卷第1页(共6页)
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边境;北方的突厥时叛时和。材料可用于探讨,隋朝
A.修建大运河的背景
B.完成统一全国的意义
C.“大索貌阅”的原因
D.调整民族关系的表现
6.宋朝,一些家族自己或与其他家族联合创办私塾,如族塾、义学。这些私塾规模不等,城中规模
大的私塾学生数量要达到几百人,某些乡村的私塾则是“八九顽童一草庐”。规模虽有差异,不
过其对“行文”与“才德”的培养却是共通的。据此推知,宋代
A.儒家学说向基层渗透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封建官学体系的衰落
D.私学教育趋向服务公众
7.据记载“河西之地,自唐中叶以后…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日之殷富繁华矣。”西夏建
立后,河西甘凉一带,“以诸河为溉…岁无旱涝之虞…上田亩收十余斛”。这一变化表明,
河西地
A.劳作方式发生改变
B.战略地位提升
C.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民族交融显现
8.古代一学者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于是他历时三年时间,创制了简
仪、仰仪等仪器近20件。此外,他还主持在全国陆续设立了27所用于天文测量的观测台、观
测站。该学者编定了
A.《天工开物》
B.《授时历》
C.《泰西水法》
D.《农书》
9.据记载,明朝“苏州盛产蚕丝,委积如瓦砾,外省乃至海外商人,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岁有
百十万之益。”清乾隆年间,南阳李义卿“家有地千亩,多种棉花,收后载往湖、湘间货之”。据此
可知,这一时期
A.尊富崇利成为风尚
B.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1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这些语句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A.主张和而不同
B.推崇天下为公
C.追求家国情怀
D.崇尚天人合一
11.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在《选派幼童赴美肆业办理章程折》中提出:“如奥图、算法、步天、测
海、造船、制器等事,无一不与用兵相表里…其于军政船政,直视为身心性命之学。”洋务派
意在
A.改变传统教育体制
B.培养实用人才
C.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D.挽救民族危亡
省级联测考试|高二历史(1)·期末B卷第2页(共6页)
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