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1 11: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改变,提升学生观察与提出问题能力,锻炼科学探究素养。在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分析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光折射规律,培养合作精神与严谨求实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明确光折射现象及发生条件,清晰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难点是深入理解折射定律并能灵活应用,尤其入射角特殊情况以及将折射现象与生活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好,请坐。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几张图片,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那么在看这个图片的过程当中呢,谁能告诉老师它属于什么光学现象?
生:光的反射。
师:不错,大家都说的很对。那么如果反射的界面换成透光的,比如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片上的时候,它除了反射外,还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生:折射。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看来是提前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那么接下来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光的折射》。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入光的反射现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片的时候,它到底发生了什么现象?(播放视频)谁能告诉老师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生:直线传播。
师:那么在玻璃中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生:直线传播。
师:不错,你们都回答的很好。那么这是不是就用到了咱们上节课学习的,光在单一均匀的介质中是以直线传播的一些知识呢?那么接下来老师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时,传播方向有没有发生改变呢?
生:发生了偏折。
师:嗯,非常好,大家都很积极的发言。那么接下来呢,咱们结合上节课光的反射知识,给本节课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线、角、点来分别命名一下。在老师画光路图的时候,大家先回顾一下咱们上节课光的反射的光路图,对于线、角、点的命名。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观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现象,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类比光的反射光路图,引出光的折射光路图的命名。
(二)得出结论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给这个图形中相应的部分进行命名。这一条进入的光线叫什么呢?
生:入射光线。
师:这一条垂直于界面的虚线又叫什么呢?
生:法线。
师:法线是吧,那么这个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又叫什么?
生:入射角。
师:入射光线与法线的焦点又叫什么呢?
生:入射点。
师:好,同学们都表现的很好,看来对上节课光的反射已经做了很好的掌握。上节课呢,咱们讲光的反射的时候,光从入射点出来的光线呢,咱们叫反射光线,这节课咱们讲的是光的折射,那么它从入射点出来的光线应该叫什么呀?它与法线的夹角又叫做什么呀?
生:折射角。
师:对,同理,折射角。很好。那么大家再观察一下,入射角的大小与折射角的大小是一样大吗?
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一样。
师:不一样是吧,对,通常情况下呢,光发生折射则是它的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它是一样大的,将发生什么?这种情况,那待会儿老师就给大家演示。
生:垂直入射时不偏折。
师:好,那么现在谁能给咱们光的折射下一个定义呢?有没有同学想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好,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师:好,这位同学概括的比较全面,而且声音特别洪亮,吐字比较清晰。通过前面几位同学回答,大家都基本上掌握光折射的几个重点。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光折射的概念。首先咱们来说一下,光发生折射的时候,是不是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当中呀?
生:不是。
师:很显然,当光由空气中进入玻璃块或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时候,它才会发生偏折,那么有几种介质?
生:两种介质。
师:那么它是怎样入射的?是垂直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通过刚才的演示可以看出,垂直入射的时候,它的光路是不发生改变的。那么不是垂直的是什么呀?
生:非垂直。
师:非垂直是不是就应该是倾斜的斜射呀?好,那么当它斜射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生:偏折。
师:光路发生改变呀,好,他们的概念基本上就出来了,大家一起说,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
师:那大家能像总结光的反射规律时一样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吗?
生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生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生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生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师:大家都回答的非常好,咱们同样可以得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气角大、其它角小。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逐步引出光的折射的定义和规律。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巩固旧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三)深化理解
师:既然光的折射规律咱们知道了,上节课还学过光的反射规律,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不同吗?
生1:反射角与入射角是相同,但折射角与入射角不同。
生2:进一步得出在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透光介质时,不仅发生光的折射,同时也要发生光的反射。
师:这两位同学表现特别棒,都很认真仔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巩固练习
师:学了刚才的知识,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池塘为什么的实际深度要比看起来的深呢?哪位同学回答老师一下?
生: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所以我们看到的池塘底部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因此池塘的实际深度要比看起来的深。
师:很好,这位同学解释得很清楚。接下来,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练习题:
1.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速度不变
D. 光的折射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彩虹的形成
答案:D
2.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
A. 海市蜃楼
B. 钟罩中的水变浅
C. 眼镜的度数(此处理解为眼镜的矫正视力原理,非直接折射现象)
D.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答案:C(眼镜的度数是基于透镜的折射原理设计,但此处更侧重于直接折射现象的描述,故选C)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课堂小结
师: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能说一下?
生:了解了什么是光的折射,光折射的规律,比如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的可逆性。
师:很好,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以运用和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布置作业
师:课后请大家完成课本中的相关习题,并思考光的折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光学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