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3 08: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目前已知最早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出土于阿拜多斯U号墓地,是当时的统治者出于经济管理的目的而让人刻画出来的。最初,丧葬与宗教领域的象形文字使用权很可能只被古埃及王室掌握。古埃及第二王朝和第三王朝时,官员墓葬中的象形文字明显增多。由此可知,古埃及(  )
①象形文字在社会中有实用价值 ②君主专制强化并带有君权神授色彩
③实现了文字在政治领域的普及 ④社会复杂性的增加和管理的精细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公元前671年,亚述统治者在征服埃及后,允许孟菲斯祭司继续主持埃及卜塔神祭祀,同时在尼罗河三角洲新建亚述主神阿舒尔的神庙,并要求埃及贵族参与献祭仪式。这集中体现出亚述帝国( )
A.通过宗教同化加速文化融合 B.宗教政策的实用主义色彩
C.对征服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D.实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3.波斯帝国承续了古代西亚国家的王权专制传统和官僚体系,建立了以国王为中心的庞大统治架构;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古代西亚帝国让地方保持基本自治,并自主决定司法、公民权等事务的特色。这表明(  )
A.专制集权性统治是波斯帝国的政治特色
B.波斯帝国是对古西亚帝国的进一步发展
C.集权与自治相结合乃古代帝国统治共性
D.古代帝国之间实现了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公元前1世纪初,元老院授权在外领兵的将领按照罗马标准发行货币,例如苏拉发行的金银币。这套钱币的正面采取与当时罗马发行货币一致的形制,但铭文L.SVLLA和IMPER却强调苏拉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身份,强调这些金银币来自苏拉,而非共和国。这表明该金银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凸显了对新征服民族管控
C.维护了个人专制权威 D.适应了罗马帝国发展形势
5.世界上有四大文明摇篮,文明的种子从这些地区传播到全球各地,其中印度曾深深地影响过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宗教生活,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导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它们对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反映出古代世(  )
A.区域之间的文明交流 B.农耕文明的基本特性
C.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D.文明发展的逐渐趋同
6.1609年,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海洋自由论》中提出海洋应向所有国家开放,每个国家都有权在公海自由航行。17世纪中叶,英国援引约翰·塞尔登在《闭海论》中“国家对其近海海域拥有主权”的思想,加强了对周边海域的管控,限制他国船只进入。英国此举(  )
A.化解了英荷海上冲突 B.顺应了海外贸易扩张需求
C.强化了世界霸主地位 D.促成了大英殖民帝国建立
7.1495-1520年,欧洲传统的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葡萄牙首都)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一时期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西欧市场 D.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8.英国史学家拉什道尔说,中世纪欧洲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深思熟虑的表现。下图是15世纪欧洲主要大学分布图。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
A.扩大了社会教育的普及范围 B.得益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C.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D.孕育了社会变革的有利因素
9.下图所示为11-12世纪英王所颁发的城市自治特许状城市数目的变化(单位:个)。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英国( )
A.社会结构的巨变 B.城市经济的停滞 C.封建制度的松动 D.贵族势力的强大
10.13-15世纪,印加帝国组织劳力在45度的山坡上开发梯田,将种植高度延伸至海拔4000米左右,对地貌的有效改造使农作物能够在安第斯山脉的寒冷气候中生存。为了防止干旱问题,印加帝国还设计了新的灌溉系统。这些举措(  )
A.引领了世界农耕文明潮流 B.见证了中美洲文明的辉煌
C.反映了帝国组织能力强大 D.确保了帝国统治长治久安
11.下图说明全球物种交流具有(  )
A.双向性 B.长期性 C.单一性 D.独立性
12.下表是16—19世纪太平洋贸易的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太平洋地区(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6世纪到18世纪70年代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早期殖民帝国逐步介入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太平洋地区传统贸易地区体系
第二阶段 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欧美商人资本掠夺、开发以中国市场为导向的天然动植物资源
第三阶段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太平洋地区贸易网络初步形成。太平洋的商业网络化、整体化和全球化,昭示了世界贸易格局开始从大西洋中心转变为大西洋——太平洋二元中心
A.贸易网络从分散到初步形成 B.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C.朝贡贸易为其主要贸易形式 D.沦为欧洲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地
13.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刻画了夏洛克这一被金钱腐蚀的人物形象。他的密友马洛在另一部戏剧中也描述了一个高利贷资本家被金钱蒙蔽了心灵,导致良心泯灭最终受到报应的故事。上述作品(  )
A.揭露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病 B.抨击了宗教的狂热和王权的专制
C.宣告了个性解放时代的到来 D.体现了对人性和财富关系的反思
14.德意志各邦国从16世纪中期就开始颁布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1559年威登堡的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1619年魏玛公国公布的“义务教育规定”中,提出了父母必须送6~12岁的男童入学的要求。这主要得益于( )
A.宗教改革深入开展 B.自治城市的兴起
C.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D.工厂制度的建立
15.1815年以后,法国政坛上的中间派十分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尽管当时的普鲁士等其他国家亦成为法国政治评论家研究的对象,但是在1815—1870年,占据着主要地位的讨论对象始终是英国。法国当时的“崇英”现象主要是源于(  )
A.分权与制衡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B.共和派逐渐在各势力中占据优势
C.法国大革命后长期存在政治困境 D.英国责任内阁制政体行政效率高
16.在明治维新之初,日本茶业界技术基础薄弱,日本政府积极承担起技术引进的角色,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设置传习所、聘请中国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一套传习制度来推广学习到的红茶等制茶技术,改制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红茶、砖茶等。这说明日本政府(  )
A.强调技术传承 B.重视商业导向 C.提倡引进外资 D.主张文明开化
17.随着工业化的加深,大量外来廉价农产品涌入,德国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于1893年创立的农民协会凭借出色的竞选动员能力和贵族特权地位,迅速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优势地位,推动政府施行了以提高关税为核心的一系列农业措施。这一系列举措(  )
A.使德国的民主化取得显著成就 B.导致德国工业化速度比较缓慢
C.利于保障德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D.表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18.18世纪的法国巴黎,上层人物常热衷于在其会客厅举办沙龙;而19世纪,公共舞会这样新的社交形式风靡巴黎。1876年,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描绘了穿着普通的年轻人参加在巴黎蒙马特露天舞会上的欢乐场景。悠闲生活方式的转变折射出法国( )
A.消费社会最终形成 B.社会结构转型的趋势
C.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D.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新
19.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是( )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3月 巴黎公社建立
1917年11月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1910年,英国对美国的赤字是5000万英镑,对欧洲的赤字是4500多万英镑;英国对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1300万英镑,对印度的贸易盈余高达6000万英镑。由此可知
A.资本全球扩张日益加剧 B.英国缺乏运用新技术的动力
C.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1.1926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董事长维克多·卡特撰文指出,该公司控制了拉丁美洲50%的香蕉产业,占有1834000英亩土地,土地投资达15730840美元,拥有1514英里铁路和722英里矿车轨道。由此可见(  )
A.门罗主义加剧了拉美政治危机 B.拉美经济独立的道路任重道远
C.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侵略方式 D.拉美实现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
22.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让原先由国家统管的众多小企业重新回归社会,让其实行“私人资本主义”,同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反映出,当时苏俄(  )
A.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探索建设道路 B.推行余粮收集应对内战局面
C.放松集体农庄的管理实现市场化 D.利用市场机制恢复国民经济
23.下表摘选了美国历史上几次大幅增加关税的信息。由此可知,美国此举( )
时间 税率 相关影响
1897年丁利关税法 平均税率达57% 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控制全美65%的钢铁产能,产品价格比英国同类产品高30%。
1930年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平均税率达59.1% 1932年, 美国出口额从1929年的54亿美元暴跌至18亿美元。
2002 年钢铁保障关税 对进口钢铁征收8%-30%关税 2002-2003年, 美国钢铁价格上涨30%,通用汽车损失6亿美元采购成本。
A.增加了政府财政税收 B.重塑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C.维护了美国国家利益 D.破坏了美国经济发展秩序
24.下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 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觊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 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 American 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laly)
A.美国主导了战后秩序 B.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
C.战后列强间矛盾加剧 D.国联缺乏强大约束力
25.一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诸如“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平誓约协会”这样的组织,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民意调查显示,1936年英国有90%的人拒绝参战。这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推动了欧洲法西斯主义兴起 B.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维护了战后欧洲的和平稳定 D.促使英国政府推行绥靖政策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被称为“理性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从迷信中,也包括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时期所开始的事业,以更为显著的形式得以继续。这种新的思想潮流首先来自英国和法国,所有迄今为止对宗教、国家,社会和经济的观念都遭到了质疑,受到理性判断的严格考验。凡是经不起这种“理性”考验的东西,就会像在实验室里废弃的东西一样被抛弃。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从人类起源到9·11事件》
材料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面。随着资本主义的扩限,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种“新的思想潮流”指的是什么。并说明在“经济”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其观点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的两种政体。并以美国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体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来看,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互作用,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反过来又促进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从世界市场的本质属性来说,世界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迫使其他民族、地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服从于资本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杨淑贤《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简析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撰写了《几何原本》。中国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与徐光启将《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合译成中文
3世纪,中国发明马镫,后传入西方。马镫的传入引发了西方军事技术的变革
8世纪,古印度科学家发明的数字符号流传到阿拉伯。后来,阿拉伯人将该数字符号改进后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现已被世界通用
17世纪,牛顿用万有引力来解释物体的运动,认为宇宙运动是有规律的,符合数学的规则
19世纪,法拉第成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电力工业和电气工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不仅标志着生物学的巨大突破,而且彻底改变了人对自身及自然的基本认识
20世纪50年代,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的利用,使能源结构多样化
——摘编自钱乘旦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B
  2.B
  3.D
  4.A
  5.A
  6.B
  7.B
  8.D
  9.C
  10.C
  11.A
  12.A
  13.D
  14.A
  15.C
  16.B
  17.C
  18.B
  19.D
  20.B
  21.B
  22.D
  23.D
  24.B
  25.D
  二、材料题答案
  26.
  (1)潮流: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主张: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2)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体现:革命:《独立宣言》体现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社会契约论、反对专制等思想,坚定了北美人民独立的信念,促进美利坚民族的觉醒,推动北美独立;政治制度: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思想,为美国建国提供理论指导;美国确立起民主共和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27.
  (1)核心内容:限制王权。过程:17、18 世纪,英、美、法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工业革命结束后,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俄国通过 1861 年改革,德国、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和立宪活动,确立或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至此,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2)主要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的发展;殖民扩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世界市场也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世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28.示例
  论题:东西方科学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阐释:在古代,东西方就已经开始了科学交流与传播。如公元前 4 世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在明朝末年经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传入中国,为中国数学等学科领域带来了新的知识体系与逻辑思维方式。而中国 3 世纪发明的马镫传入西方,提升了西方骑兵的战斗力,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的军事作战模式,推动了西方军事技术的变革。
  到了近现代,科技不断取得巨大突破,并产生广泛影响。17 世纪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宇宙运动规律,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天文学等相关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石,使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了近代科学体系的构建。20 世纪 50 年代,核能、太阳能等多种新能源的利用,使能源结构走向多样化,这有助于缓解传统能源危机,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探索方向。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东西方的科学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多元文明,在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印记,持续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