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上述历史发展进程突出反映了唯物史观的
A.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B.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D.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3.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B.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C.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
4.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代议制度 B.城邦制度 C.民主政治 D.法律体系
5.某法律是历史上第一部最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典,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国至查士丁尼为止的所有法律和重要法学家的著作,集罗马法精华之大成,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均有明确的规定。此法律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学汇纂》
6.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某一主题时交流的内容,内容涉及到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王权强化、城市自治、《查士丁尼法典》。就此判断这一主题为
A.史前的人类文明 B.中古时期的欧洲
C.古代非洲和美洲 D.亚洲的文明古国
7.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文主义发展
C.自治城市的发展 D.帝国的兴起
8.15世纪末开始,大西洋沿岸的西欧人掀起了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热潮。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扩大殖民地的要求 D.为了对外传播天主教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 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
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
10.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 )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11.14至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的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C.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宗教改革
12.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来自异域的丝袍、瓷器、漆木、香料罐、外族人以及动物也出现在他们的画布上,从而营造出欢快而充实的心理感受。这表明当时( )
A.教会积极支持文艺复兴的创作 B.欧洲对东半球事务的参与增加
C.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 D.文艺复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3.“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②17、18世纪的英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③启蒙运动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④启蒙思想的影响范围局限于西欧和北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以下言论与启蒙思想相符的是:
A.“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B.“谁不尊重生活,谁就不配拥有生命”
C.“决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
D.“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5.从下表国家机构的组成看,该国的政体是
国家机构 产生 职能
首相 议会多数党领袖 行政权
议会 由选举产生 立法权
国王 世袭 统而不治
A.贵族共和制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16.《大国崛起》:“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两派的政治权利均分
D.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17.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基础 B.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C.确立的途径都相同 D.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18.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建立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年德、意统一 实行君主立宪制
A.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展
C.各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在欧美确立
19.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该原则
A.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 B.实现了非洲的民族独立
C.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 D.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贪得无厌 B.亚非拉地区的贫困
C.无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1.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 )
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古老亚洲的觉醒 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2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②战场主要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
③日本向德国宣战并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④美国和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体系( )
A.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B.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促使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D.忽略了综合国力强大的美国的利益
24.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
A.它是产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它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D.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不同
25.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是指(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6.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为此,苏联
A.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了“斯大林模式” D.实行全面私有制
27.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28.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得到深入发展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B.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涌现了一批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的代表。其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 )
A.卡德纳斯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桑地诺
30.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改革。符合以上运动和改革的共同主题是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列宁主义影响下的无产阶级运动 D.亚非拉联合反帝反殖民斗争
31.中世纪以来,除了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阿拉伯人给欧洲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思想,伊斯兰的文化遗产在现在通行于英语中的许多词汇里也有充分的反映,比如tariff(关税)、bazaar(集市)、sugar(糖)等。材料意在说明,阿拉伯人( )
A.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引发了物种和商品的区域流动
C.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2.在古代世界,曾经先后出现多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统治,以下选项中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
二、综合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
材料二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高昂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家和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表述:(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科技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的
(4)结合所学知识,你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材料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从法律上讲,18世纪中叶,南北美洲一半以上的地域都是由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构成的。这些殖民地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剩下的地域则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管辖之外。当然,在1780年代这个短暂的间歇期间,在拉丁美洲,没有什么事件发生,而美国也正在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困难。但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令人不安。事实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圣多明各正在酝酿一个运动的进程,这便导致了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的出现。通过暴力斗争而诞生的海地,在南北美洲历史上,是比我们以往想象得要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应赞誉它为加速和澄清世界其他地方殖民地独立的模式所做的贡献。到19世纪中叶,拉美那些殖民地实质上已经变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此外,当时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已经宣布在法律上拥有南北美大陆剩下的地域的权利。
——摘编自(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
材料三 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重要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现代性的标志,如现代科学、现代战争武器、机械工业、快速交通、工业组织、有效率的税收和执法,以及公共健康、卫生和医学等,无论在何处都非常相似。但并非各个民族都能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在其他地方,部落社会及固有的旧文化开始土崩瓦解。科学的思想到处改变着旧有的思想方法,就像当年在欧洲发生过的那样。在印度、中国或非洲,民族工业常常遭到打击,很多人发现,维持它们比以前更困难了
——摘编自(美)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并列举两个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A
2.D
3.C
4.C
5.C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D
20.D
21.C
22.A
23.A
24.B
25.B
26.C
27.B
28.B
29.D
30.A
31.D
32.A
二、综合题答案
33.
(1)作用:由工场手工业变成机器大生产;改变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结构。
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
(2)特点: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化学工业发展;钢铁工业发展。(任意三点)
(3)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
三项因素如何满足: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启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地位和世界格局;工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
三、材料题答案
34.
(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亚洲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任意两点)
事例: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任意两点)
(2)背景:欧洲殖民者的长期压迫和剥削;拉美民族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拉美民族民主意识的增长;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法西葡)在拉美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的鼓舞。
(3)条件:殖民扩张的推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任意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