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
第1课时 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一、 热带气候类型
1. 气候类型:热带 气候、热带 气候、热带
气候和热带 气候。
雨林
草原
沙漠
季风
2. 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1) 在气温上有共同点,即终年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在
15℃以上。
(2) 各种热带气候类型在 上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热带地区
的 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高温
降水
自然景观
3. 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
气候 全年 及其附近地区
热带草原
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
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
气候 全年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
内部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
两季 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
大陆东南部
高温多雨
赤道
干、
湿
炎热干燥
旱、
雨
二、 亚热带气候类型
1. 气候类型:夏季多雨的亚热带 和亚热带 气候,冬
季多雨的 气候。
2. 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季风
湿润
地中海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 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 冬 ,降水充
足,夏季降雨较多,
同期 南、北纬25°~35°
的大陆
地中海气候 夏季 ,冬
季 南、北纬30°~40°
的大陆西部
热
温
雨
热
东部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在地理的学习之旅中,地图是我们探索世界气候奥秘的重要工
具。读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图甲)和某地气候资料图(图乙),
完成1~3题。
1. 下面关于热带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等6种气候类型
B. 全年高温是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
C. 热带各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很小
D.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两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C )
A. 澳大利亚中西部 B. 南美洲西部沿海
C. 非洲北部 D. 北美洲西南部
3. 图乙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 D )
A. ①②两地 B. ①③两地
C. ②③两地 D. ①④两地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读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不正确的是
( D )
D
A. 降水都集中在6—9月
B. 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更多更集中一些
C. 两种气候都分布在热带,所以两种气候都全年高温
D. 两种气候7月份降水最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在四图中的( C )
A B C D
6.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一般分布在( D )
A.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
B.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部
C. 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
D.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部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橄榄树(油橄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是典型的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木,具有独特的生长习性,橄榄树树叶呈尖细状,叶
片向阳的一面具有一层蜡质的保护层(如图)。读地中海气候资料
图,完成7~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推断橄榄树生长的理想气候环境是( A )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多雨,温和凉爽
A
8. 橄榄树适合生长在( B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9. 油橄榄叶片小,表面有蜡质层,主要是为了( C )
A. 吸收更多光照 B. 吸收更多热量
C. 减少水分蒸发 D. 减少病虫害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区域对比)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如图是东
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
图。读图,完成10~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 )
A. 降水的季节差异 B. 地形的差异
C. 热量的季节差异 D. 地势的差异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每年4月至9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C )
A. 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B. 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 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 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地理探索者”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全球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及相
关地理现象的研究项目。他们手中有一张详细的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
(如图所示),并准备根据这张图深入探究热带气候的各种奥秘。现
在,让我们跟随这个团队的脚步,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地图,经过一番讨论和分析,他们发现
是热带气候面积最大的大洲。同时,他们确定缺失热带气候的大洲
是 。
非
洲
欧洲和南极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
地区。然而,团队成员们注意到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却呈现出不同的气
候类型。经过进一步研究,他们了解到东非高原是 气候,
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3) 在研究非洲气候分布时,团队成员们发现非洲北部的
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赤道
热带草原
地形
撒哈拉沙
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团队成员们对赤道附近的两条著名河流——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
非洲的刚果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决定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这两条
河流水量巨大的原因。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一任务,解释为什么这两条
河流会有如此巨大的水量。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在对热带雨林气候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到热带雨林地
区众多高大树木都长有形态各异的板状根(如图所示)。请分析该现象
与热带雨林气候特征之间的关系。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土壤易被冲刷、土层薄且疏松,板状根可增大与
地面接触面积,稳固树木;偶尔的强风也需要板状根增强树木稳定性,
以适应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1张PPT)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1. 世界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
月份 等温线分布 南北温差
1月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
球等温线 ,南半球等
温线 北半球南北温差 ;南半
球南北温差
7月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南北温差
密集
稀疏
大
小
小
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 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 性。无论1月还是7月,全球气
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 。
(2) 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 ,夏季比海
洋 。
(3)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 。北半
球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 。
地带
递减
低
高
平直
弯曲
3. 影响气温的因素
因素 表现
纬度位置 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
海陆位置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 ;冬季相反
洋流 同纬度地区,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 ,有寒流经
过的地区气温较
地形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平均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约 ℃
降低
高
高
低
降低
0.6
(常考地图)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题。
1. 推测甲地1月平均气温可能是( D )
A. 18℃ B. 9℃ C. 35℃ D. 23℃
D
2. 判断南半球等温线数值从赤道到南极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C )
A. 逐渐变大 B. 先变大再变小
C. 逐渐变小 D. 先变小再变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纵观整幅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你留意到南半球与北半球等温线
形态各异,陆地与海洋的气温关系也暗藏玄机。以下关于世界1月平均
气温分布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B. 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
C. 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大于同纬度海洋
D. 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小于同纬度海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1)、两等量太阳光束照射到地球表
面示意图(图2),完成4~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
B. 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
C. 洋流对沿海地区的气温有影响
D. 同纬度地区,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关于两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a. ①比②气温高 b. ①比②海拔高
c. ③比④气温高 d. ③比④纬度高
e. ①与②气温差异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f. ③与④气温差异主要受纬度影响
A. b、c、d、f B. a、c、e、f
C. b、c、f D. b、d、e、f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山东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探究海拔高低与气温变化
的关系。小组成员将在不同高度测得的气温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如下
图)。从图中可得出海拔高低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D )
A.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B. 气温不随海拔升高发生变化
C.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约0.6℃
D.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约6℃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在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中,等温线图是了解气温分布和变化的重要工
具。读等温线图,完成7~8题。
7.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比较,正确的是( C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表示北半球冬季 B. 表示北半球夏季
C. 表示南半球冬季 D. 表示南半球夏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
图,完成9~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 亚洲在西、北美洲在东,此区域位于东半球
③ 图甲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图乙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
④ 图甲等温线比图乙等温线稀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9. 经判断,图甲是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是北半球7月平均气
温分布图,理由包括( C )
①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图中区域( A )
A. 1月,太平洋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亚洲内陆地区
B. 7月,太平洋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亚洲内陆地区
C. 太平洋地区南北温差1月小、7月大
D. 7月北美洲气温全部高于20℃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地理实验)在地理的奇妙世界里,气温的分布与变化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其中海陆位置对气温的作用十分关键。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
组一直对海陆位置如何影响气温这一问题充满好奇,为了更直观且深入
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他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验。请
你一起参与实验,并完成相关任务。
[实验过程]
把同样温度的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
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土和水同时移到制冷的空调室内约15分
钟,再次测量温度,并记录下来(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比较项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沙土 38℃ 25℃
水 29℃ 27℃
[实验对比]
(1)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同时把沙土和水置于太阳下暴晒加热,
升温快。
(2)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同时把沙土和水移到制冷的空调室
内, 降温慢。由此推测,冬季时,对比同纬度的海洋和陆
地, 的气温较高。
[实验结论]
(3) 对比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当陆地气温较高时,应是当地四季中
的 季。
沙
土
水
海洋
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践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根据上面五个城市气温状况图可知,五个城市自西向东,距离海
洋越来越 ,冬季平均气温越来越 。
(5) 仿照上述五个城市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再总结一条五个城
市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
远
低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8张PPT)
第3章整合提升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知识体系构建
02
中考真题体验
目
录
考点1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方向 气温分布规律
水平 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垂直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
温约下降0.6℃
2. 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例1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1)~(2)题。
(1) 对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A. ①地气温低于②地 B. ①地降水多于④地
C. 1月①地气温高于③地 D. ⑤地降水少于⑥地
B
(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气温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B.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C.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C
考点2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 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 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
热带草原 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
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
两侧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
两季 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
的亚欧大陆东南部
热带沙漠 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西部和内部
2. 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 亚热带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 夏热冬温,降水充足,夏
季降雨较多,雨热同期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25°~35°的大
陆东部 南、北纬30°~40°的大
陆西部
3. 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 类型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气候 特点 冬温夏凉,降水的
季节分配比较均
匀,气候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暖热多雨 夏季炎热,冬季寒
冷,全年干燥少雨
分布 规律 温带地区的大陆西
部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
陆东岸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
部
4. 寒带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 类型 寒带苔原 气候 寒带冰原 气候 高原、高山
气候
气候 特点 长冬无夏,终年严
寒,降水稀少 终年酷寒 气候垂直变化非
常明显
分布 规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的大部分地区 中、低纬度海拔
较高的高原、高
山地区
例2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下图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是因为伦敦的冬
天( C )
A. 气温较低 B. 日照强烈
C. 降水较多 D. 台风较多
C
(2) 对两地气候特征的描述,相符的是( D )
A. 伦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B. 伦敦夏热冬冷,全年干旱少雨
C. 济南全年温和多雨
D. 济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考点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纬度位置
气候要素 具体表现
气温 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降水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2. 海陆位置
中纬度地区
气候要素 具体表现 原因
气温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
气温低;夏季相反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吸热和
放热速度不同
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
区降水少 距海越远,到达的水汽越
少,降水越少
3. 地形因素
气候要素 具体表现 原因
气温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
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温约下降0.6℃ 海拔越高,吸收地面辐射越
少
降水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
降水少 迎风坡气流上升,容易成云
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不
容易形成降水
例3 学会阅读和分析气候资料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读亚欧
部分地区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3)题。
(1) 造成①②③气候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 A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低 D. 人类活动
A
(2) 造成④⑤气候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 B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低 D. 人类活动
(3) 下列气候现象与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B )
A. 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地形因素
B. 北京降水比乌鲁木齐多—海陆位置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人类活动
D.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纬度位置
B
B
(2024·海南)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有效途径,某地理小组搜集
到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如图和表)。据此完
成1~2题。
甲地 月平均气温 1月 19℃
7月 2℃
年降水量 2052mm 乙地 月平均气温 1月 21℃
7月 -3℃
年降水量 268mm 1. 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C )
A. 非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大洋洲
2. 关于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甲地降水集中在1月
B. 乙地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 1月甲地盛行西北季风
D. 7月乙地等温线较同纬度海洋偏北
C
D
1
2
3
4
5
6
7
8
(2024·山东)某校学生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同
样大小的烧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
下,观测温度变化。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3~4题。
时间 水温 沙温
早上上课前(7:55) 20℃ 中午午休(12:30) 25℃ 30℃
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
1
2
3
4
5
6
7
8
3. 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气候的影响( B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4. 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 D )
A. 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C. 青藏高原全年气温低 D. 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B
D
1
2
3
4
5
6
7
8
(2024·新疆)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5~6
题。
5.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6. 丁地最可能是( D )
A. 亚马孙平原 B. 地中海沿岸 C. 华北平原 D. 南极地区
D
1
2
3
4
5
6
7
8
7. (2024·山东日照)读下表可知,该地( C )
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气温/℃ -3.4 2.6 9.3 15.6 20.9 23.9
降水量/毫米 13.0 15.6 21.2 42.0 46.1 76.2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6.1 24.5 18.0 13.2 4.3 -2.9
降水量/毫米 179.3 234.4 62.0 28.1 12.9 2.9
C
A. 全年炎热,分旱雨两季 B. 属于地中海气候
C. 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 D. 可能是巴西利亚
1
2
3
4
5
6
7
8
8. (2024·甘肃)某同学对新西兰有浓厚的兴趣,他搜集了与新西兰相
关的地理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简图(图1)、惠灵顿气候资料图(图2)。
1
2
3
4
5
6
7
8
(1) 惠灵顿1月份气温高,7月份气温低,原因是
。
(2) 新西兰南岛东岸和西岸降水差异明显,据图推断降水量较多的
是 ,理由是 。
惠灵顿位于南半
球,1月份是惠灵顿的夏季,气温高,7月份是惠灵顿的冬季,气温
低
西岸
西岸位于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
1
2
3
4
5
6
7
8(共16张PPT)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世界的降水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1. 影响降水的因素: 位置、 位置、 和地形
等多种因素。
2.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 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降
水 。
(2)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少雨,东部 。
纬度
海陆
洋流
多
多雨
(3) 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 雨,内陆 雨。
(4) 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 。
(5) 在山地,迎风坡一侧,因气流抬升,气温降低,易凝云致雨,降
水 ;背风坡一侧,降水 。
多
少
少
多
少
3. 降水的时间差异情况:可分为全年各月降水多且较均匀、全年各月降
水稀少、 多雨和 多雨。
降水的时间差异
夏季
冬季
(常考地图)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对图中四地年降水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 ①小于200mm B. ②在200~500mm之间
C. ③大于2000mm D. ④在1000~2000mm之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有( B )
① 两极地区降水量多
②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
③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较多
④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多
⑤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内陆地区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读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3~4题。
3. ④地的降水类型属于( B )
A. 夏季多雨型 B. 冬季多雨型
C. 全年湿润型 D. 全年多雨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图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②地
B. ②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④地
C. ④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③地均匀
D. 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读某地降水示意图,完成5~6题。
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 M是背风坡 B. N是迎风坡
C. M处降水比N处多 D. N处降水比M处多
C
6. 图中对降水造成影响的因素是( B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淡水资源是生产生活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降水是陆地上淡水资
源的主要来源。如图是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和⑤地逐月降水量图。读
图,完成7~8题。
7.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D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D
8. 据图判断,⑤地( C )
A. 降水集中在夏季 B. 各月降水稀少
C. 降水集中在冬季 D. 各月降水丰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阿塔卡马沙漠南北长约1100千米,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
米,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读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完成9~
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甲地年降水量( B )
A. 大于2000毫米 B. 在1000~2000毫米
C. 在500~1000毫米 D. 小于500毫米
10. 阿塔卡马沙漠呈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世界各地降水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赤道地
区与两极地区相比, 降水多;亚欧大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
区相比, 降水多。
(2) 请举例说出降水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
赤道地区
沿海地区
提供生活用水,灌溉
农作物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根据表格数据,判断该地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
月份 1 2 3 4 5 6
降水量 /mm 2.8 5.2 9.5 21.5 26.5 60.7
月份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mm 113.7 125.4 57.5 26.4 11.1 2.2
夏秋多,冬春
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7张PPT)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第2课时 气候与生活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一、 气候与生活
1. 气候与生活:气候不但影响人们的 和 ,也影
响各地的 和交通方式。
族群 沙特阿拉伯人 因纽特人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衣 身着长袍、头戴头巾,以遮挡
与风沙 使用动物的皮毛制作衣
服,以抵御
饮食习惯
服饰
房屋建筑
烈
日
严寒
族群 沙特阿拉伯人 因纽特人
食 枣椰树 、耐热,椰枣是沙特阿拉伯人重要的食物之一 主要依靠 和狩
猎为生
住 传统民居屋顶多为 ,反映了当地降水稀少的特点;墙体厚实,有利于 ;窗户较小,可以抵御烈日和风沙的侵袭 冰屋低矮,无窗
户, 效果好
行 是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 犬拉的 和兽皮船
耐旱
捕鱼
平顶
隔热
保温
骆驼
雪橇
2. 气候异常可能会造成 、 和 等灾害,对人们
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
二、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保护水系
等可以 气候;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等,
则会造成气候 。
洪涝
干旱
寒潮
改善
恶化
2. 全球气候变暖
(1) 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等活动,致使大量
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候 。
(2) 我国政策: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 ,努力争
取2060年前实现 ,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中国智慧
和中国方案。
二
氧化碳
变暖
峰值
碳中和
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因纽特人生活在寒带苔原气候
区,二者气候差异巨大。据此完成1~3题。
1. 沙特阿拉伯常见的景观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因纽特人主要依靠捕鱼和狩猎为生,这主要是因为( B )
A. 当地农业技术落后
B. 寒带苔原气候区气候寒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C. 他们不喜欢种植农作物
D. 捕鱼和狩猎是当地传统习俗
3. 沙特阿拉伯的骆驼和因纽特人的犬拉雪橇、兽皮船,体现了
( C )
A. 当地交通设施的先进程度 B. 不同的审美观念
C. 对当地气候的适应 D. 人们的创新能力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5年3月2日至4日,华北以南地区出现12~16℃降温。据此完成
4~5题。
4. 造成此次大风、降温的气象灾害是( A )
A. 寒潮 B. 干旱 C. 地震 D. 泥石流
A
5. 为减少该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应该( C )
① 躲到附近的大树下 ② 加强监测和预报 ③ 及时添衣保暖
④ 加固户外广告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6.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是( C )
A. 大力开垦草原进行农业种植—改善气候
B. 城市中建设大面积人工湖—气候恶化
C. 大量砍伐森林—气候恶化
D. 鼓励私家车出行—改善气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读卡塔尔地理位置图和气候资
料图以及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形象图,完成7~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卡塔尔选择在11—12月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主要是因为卡塔尔
( D )
A. 常年无夏 B. 其他季节风沙大
C. 夏季雨季太长 D. 该时段气候较为凉爽
8. 根据“拉伊卜”的服饰特点,推测当地( C )
① 降水多 ② 光照强 ③ 风沙大 ④ 气温高 ⑤ 污染严重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当地的一些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因为( B )
A. 可以欣赏美丽的星空 B. 当地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 当地昼夜温差大 D. 当地气候温和湿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探究主题] 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探究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埃及开幕。某中学以“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
完成该学习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探究一 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下图为1983—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图。
(1)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 (填“上升”或“下
降”)趋势。
上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思维导图)请你把下列内容填入知识框架图中。(填序号)
① 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 人类燃烧煤炭、
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③ 大量砍伐森林使二氧化碳的吸收
量减少
A ,B ,C 。
②
③
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探究二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
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存和经
济发展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
(3) 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沿海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沿海城市的社会经
济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共24张PPT)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
第2课时 温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类型
高原、高山气候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一、 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
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植被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降水季节分配比
较均匀,气候 温带地区的大
陆西部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温带季
风气候 冬季 ,夏季
温带地区的亚
欧大陆东岸
冬温夏凉
湿润
寒冷干燥
暖热
多雨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气候类
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植被
温带大
陆性气
候 夏季炎热,冬季
寒冷,全年干燥
少雨 温带地区的大
陆 主要为 ;北部较高纬度地区有大面积的针叶林分布
内部
草原和荒漠
二、 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
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植被
寒带苔
原气候 长冬无夏,终年寒
冷,降水稀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冰洋沿岸 、地衣
及小灌木
寒带冰
原气候 终年 南极大陆和
岛的大部分地区 植物基本无法生
存
苔藓
酷寒
格陵
兰
三、 高原、高山气候
1. 特征:在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某些高原、高山地区,气候
变化非常明显。
2. 景观差异:有些高山的不同海拔处有不同的 景观。下部的山
坡上有森林覆盖,再往上是稀疏、低矮的植被,到一定高度,植物就无
法生长了,而顶部则被冰雪覆盖。
垂
直
自然
在地理研究中,亚欧大陆复杂多样的气候一直是被重点关注的对
象。下面这张亚欧大陆图,清晰地标注了①②③三个地点,现在请同学
们仔细读图,完成1~4题。
1. 从①→②→③气候类型的变化中,正确的组合是( A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 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B )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确定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下列气候类型中,与图中①处相吻合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关于①③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③地冬季温和 B. ①地夏季炎热
C. ③地夏季多雨 D. ①地冬季多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读寒带气候分布图和巴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完
成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关于寒带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外
B. 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寒带冰原气候
C. 寒带苔原气候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D. 寒带气候的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
6. 根据巴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巴罗( C )
A. 最高月均温在0℃以下 B. 降水充沛,季节分布均匀
C. 属于寒带苔原气候 D. 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关于高原、高山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长冬无夏,终年多雨
B. 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炎热干燥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在一次环球旅行中,旅行者从西欧出发,一路向东,依次经过了不同
气候区。以下关于他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C )
A. 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看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骏马奔驰
B. 踏入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只见高大的椰林摇曳,热带水果挂满枝头
C. 进入温带季风气候区,目睹了落叶阔叶林在秋风中纷纷落叶的景象
D. 来到高原、高山气候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带雨林,植被茂密,
生机盎然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读我国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图,完成9~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读图可知( B )
A. 1月月均温约为5℃ B. 气温年较差约为30℃
C. 7月降水量为95mm D. 年降水量超过800mm
10. 该气候类型( D )
A.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全年温和湿润
C. 为寒带气候类型 D. 在亚欧大陆内部分布广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读5°S左右某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完成
11~12题。
11. 甲地年平均气温为27℃,则丙地年平均气温大致为( A )
A. 9℃ B. 18℃ C. 27℃ D. 36℃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该山脉东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的高原、高山气候的特征是
( B )
A. 气候特征单一,植被类型稳定
B.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植被呈垂直变化
C. 全年高温多雨,不受海拔影响
D. 仅受纬度影响,与海拔无关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
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下
图为亚欧大陆(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伦敦的冬日看不见日光是因为其属于( A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4.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是因为济南( D )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冬季温和多雨
C.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D. 冬季寒冷干燥
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界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也各不相同。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纬
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今天,我们就通过这张世界部分地区
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详细标注了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以及甲、
乙、丙、丁等地和北京的位置),来深入探究世界气候的奥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础对比分析]
(1) 图中甲地比乙地年降水量 (填“多”或“少”),丙地比
丁地气温 (填“高”或“低”);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的
是 。
多
低
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探究]
(2) 亚欧大陆中低纬度的东岸从南向北依次分布着 季风气
候、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导致这种气候类型差异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纬度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区域气候类型缺失分析]
(3) 亚洲气候类型虽然众多,但缺少 气候和
气候。
[特殊气候区成因探讨]
(4) 中国青藏地区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成为世界上著名的
气候分布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
原
高原、
高山
地形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0张PPT)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气候与生产
第3章 世界气候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目
录
1.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 农业的劳动对象: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
宜种植的 和养殖的 。咖啡、香蕉、芒果和榴莲主要产
自 地区,茶、柑橘主要产自 地区,这些作物对热量
条件的要求较高,达不到要求就难以生长。
(2) 农业耕作制度:在降水丰沛的地区,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可以
播种的 ;在降水少的地区,需要通过 发展种植业。
作物
牲畜
热带
亚热带
次数
灌溉
2. 气候对工业的影响
(1) 工厂的选址、生产过程、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等均受 的影
响。气温高低、太阳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降水量以及降水天数多少
等,对 生产的工业部门影响尤其显著。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 、 、
和 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
气候
露天
光能
热量
水分
风能
我国作物熟制与气候的关系
熟制类型 分布地区 与气候的关系
一年一熟 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分地
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等 纬度较高或海拔高,热量条
件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长
一年两熟
至两年三
熟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黄土
高原部分地区、新疆南部等 热量条件较好,能满足一年
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需求
一年三熟 广东、广西、海南以及福
建、台湾的部分地区 纬度低,热量充足,水热条
件优越,农作物生长速度快
无作物栽
培区 青藏高原部分高海拔地区、
极端干旱地区 气候寒冷、干旱或土壤条件
差,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作物熟制与耕作制度的区别
(1) 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在同一地块上收获农作物的次数,简
单来说就是“一年几熟”,像一年一熟、一年两熟等,是对种植收获
频率的直观表述。
(2) 耕作制度: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含了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养
地制度。它不仅涉及种什么作物、怎么种,还包括如何保养土地,以
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
1.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受其影响最显著的是( A )
A. 农业生产 B. 工业生产
C. 交通运输 D. 旅游业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以下关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温带地区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不能种植水果
B. 热带地区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植咖啡、香蕉、芒果和榴莲,因为热量
充足
C. 茶和柑橘无法在热带地区生长,因为热带热量太高
D.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劳动对象,即适宜种植的作物和养殖
的牲畜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农作物熟制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时间安排与热量等资源的利
用情况。下面这幅中国农作物熟制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不同区域农作物一
年中收获的次数状况。请认真观察该图,完成3~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属于一年三熟区的是( C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南部沿海地区 D. 黄土高原地区
C
4. 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农作物熟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 地形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关于我国农作物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农作物熟制只与气候有关
B. 无作物栽培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土壤贫瘠
C. 一年两熟至两年三熟区的分布范围最广
D. 随着纬度的升高,农作物一年中收获次数逐渐减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下列关于气候对工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所有工业部门都受气候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同
B.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工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弱
C. 风力发电企业选址时,只需考虑当地的风力大小,无需考虑其他气
候因素
D. 寒冷地区的工厂在冬季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暖措施,以保证生产
正常进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为了降低碳排放,中国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其中太阳能光伏装
机容量多年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是青海塔拉滩光
伏电站,面积609平方千米,接近新加坡的面积大小。读中国太阳辐射
能分布和光伏电站景观图,完成7~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光伏发电中利用的太阳能属于( C )
A. 土地资源 B. 不可再生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生物资源
C
8. 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是( A )
①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② 改善大气质量
③ 保护生态环境 ④ 全面取代石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法国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葡萄喜温忌湿。读法国农业分布图
和地中海气候资料图,完成9~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法国葡萄种植区主要位于( A )
A. 地中海沿岸 B. 法国东北部
C. 大西洋沿岸 D. 法国中部
A
10. 这里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B )
A.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B. 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
C. 全年温和湿润 D. 全年寒冷干燥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下列工业部门中,受气候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是( C )
A. 汽车制造业 B. 服装制造业
C. 煤炭采掘业 D. 芯片制造工业
C
12. 某服装制造企业原本位于沿海地区,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面临厂址被淹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该企业考虑搬迁。从气候和
工业生产的关系角度出发,下列选址方案最合理的是( C )
A. 搬迁到高纬度的寒冷地区,以远离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B. 搬迁到内陆干旱地区,那里不受海平面上升影响
C. 搬迁到海拔较高的地区,且周边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 搬迁到同纬度的另一个沿海城市,赌一把海平面不会上升到那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内蒙古近年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促成发电,正常工作时
风轮扇叶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发电效率最高。
材料二 图1是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是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月
度统计图,图3是风力发电景观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请将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成,说明我国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
原因。
① ,② ,③ 。
(2) 风力发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内蒙古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
是 季。
近
开阔
400
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在内蒙古建设风力发电厂,除了考虑风能资源丰富外,还要考虑
一年中大风日数的 以及风力的稳定性。如果大风日数较
(填“多”或“少”)或者风力不稳定,会影响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发电
量的稳定性,增加发电成本和电网调度的难度。
(4) 内蒙古冬季漫长且寒冷,这对当地工业生产的直接影响
是 。
A. 增加了工业产品的运输成本
B. 延长了工业生产的时间
C. 增加了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D. 降低了工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
多少
少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