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52 板块四 考题研析 任务突破一 第3讲 体察语境文脉,语言表达连贯(含句子补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52 板块四 考题研析 任务突破一 第3讲 体察语境文脉,语言表达连贯(含句子补写)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1 11:3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1张PPT)
板块四 强化情境、注重表达的语言策略与技能
第3讲 体察语境文脉,语言表达连贯(含句子补写)
考题研析——思维建模方能触类旁通
任务突破一 热考命题点
语言表达的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句子补写,二是语句复位,三是语句排序。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 命题特点
2024 新课标Ⅰ、Ⅱ卷 请在文中括号内(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个字。(×分) (1)语段:①以说明文为主,兼顾其他表达形式的语段。②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两个或三个句子。②类型有总领句、阐述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2023 新课标Ⅰ、Ⅱ卷,全国乙卷
2022 新高考Ⅰ卷、 全国甲卷
2021 新高考Ⅰ、Ⅱ卷和全国甲、乙卷
新高考Ⅰ、Ⅱ卷 和全国甲、乙卷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所选句子或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为语段中完整句子的一部分。
(2)与上下文高度衔接,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3)采用单选题型,与词语、病句等一同考查。
语段是指结构上前后连贯、具有一个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一个语段至少要有两个句子,语段的每个句子以句号、感叹号或问号等标点为标志。语段的几个句子不是任意摆放的,而是靠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的。一个语段有一个中心语意,语段中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语意。能集中表达中心语意的句子,叫中心句。
一、语段特点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说明主要语义,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语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除较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关系、并列关系等。
二、语段结构类型
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总到分再到总、由分到总。这是语段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结构类型。
2.承接式。各层次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照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前后相互承接。
3.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
另有递进式、转折式、因果式、解说式等。
如何进行语段分析呢?一般先要把握中心,再分清内部层次关系。请看下例: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②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③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④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先用“①②……”标出句数(语段中已标出),再分析句间层次关系。最重要的是找出中心句(概括出中心语义),再分清内部层次、类型。分析结果可用下面两种图式表示:
中心:①为中心句,其他三句是来解释它的。
层次及类型:总分式
如果能够这样分析语段,那么,在以后的语用复习中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突破点一 句子补写
句子补写题的命制就是命题者预先选好一个内容健全充实、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晰的语段,挖去几个句子。理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一、常见补写句子四种类型
1.补写总领句
总领句一般出现在句首,有时会出现以问句来总领的情况。总领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道压缩语段题,答题时首先要确定其概括的是所在语段内容还是下文全部内容,然后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是茶的故乡, ① 。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品茶之风仍然盛行,汉族还有以茶代礼、以茶会友的习俗。广东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曾作为茶艺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工夫茶。
中国的饮茶文化尤为注重 ② 。当客人来访,可在征求客人意见后选用合适的茶叶和最佳茶具待客,泡茶前要认真清洗茶具。以茶敬客时,要注意茶叶的适当拼配。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要注意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随喝随添,使茶水温度适宜,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一杯茶水,凝聚了中国饮茶文化的待客之道。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因而,中国人热衷于茶艺,不仅是喜爱茶的味道,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读文段,发现第①②处在总领句位置,第③处则是总结句,故可以先找到文段中心话题,总结各段主要内容。文段围绕中国茶文化展开,第一段讲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第二段讲饮茶的礼仪;第三段则是讲“品茶”,即饮茶时的精神享受。第①处,由横线后“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汉族还有以茶代礼、以茶会友的习俗”等内容可知,这段文字谈的是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很广,故此处可填与“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类似的句子。第②处,从这段最后一句“一杯茶水,凝聚了中国饮茶文化的待客之道”可知,这段文字谈论的是中国人饮茶时重视礼仪,讲究
待客之道,故此处可填与“泡茶与敬茶的礼仪(待客之道)”类似的句子。第③处,句首的“因而”一词提示,这句话是对整个文段内容的概括;横线前一分句的“不仅”一词则暗示所填写的语句要与之构成递进关系。由语段中的“‘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可推知所填内容为与“更是享受饮茶过程中的乐趣”类似的句子。
[答案] ①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②泡茶与敬茶的礼仪(待客之道) ③更是享受饮茶过程中的乐趣
2.补写总结句
总结句有的是对前文内容的归纳,有的是对前文具体内容的升华,有的则是对前文两至三个层次内容的总结,一般位于语段或某个层次的结尾,注意“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知”等关键词。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 ,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源。蜿蜒的河流、斑斓的湖泊、神秘的沼泽,氤氲丰饶的湿地赋予地球勃勃生机。湿地保护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湿地总面积同口径相比有所增长,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生动印证着我国 ② 。
此前,一些人靠水吃水,非法侵占、围垦、污染湿地,乱砍滥伐、围湖造田、过度捕捞让不少湿地伤痕累累,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产业,透支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不少湿地 ③ ,也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让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结出富民“金豆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通读文段可知,其谈论的中心话题是“湿地”。根据横线后“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知,此处是说湿地的功能,故可填“湿地具有多种功能”。第②处出现在段落尾句,根据文段内容,应是对文段的总结,结合前文“我国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印证着我国湿地保护修复的成果,故可填“湿地保护修复的巨大成效”。第③处,上文说一些湿地伤痕累累,那么此处应填“我国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后的成果,且需要与后文的“也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形成递进关系,故可填“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答案] ①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②湿地保护修复的巨大成效 ③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3.补写过渡句
过渡句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补写过渡句,要注意内容上的前后关联,结构上的承前启后,并注意恰当地使用表各种关系的连词或关联词。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暑的“终极”就是热射病。它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 ① 。生鸡蛋是一个液体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被称为蛋白质变性。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
性,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热射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加之 ② ,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死亡率是极高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如蒸桑拿、泡温泉,这里的温度都在40℃左右,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蒸泡时间过长,不及时补水,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前文阐述了“热射病”的概念,后文举给生鸡蛋不断加温,蛋白质会变性的例子,以此说明人体温度异常增高也会出现与鸡蛋相似的状况,所以此处应承接前文并引出后文的例子,故可填“就拿煮鸡蛋打个比方”。第②处,此处说“加之……”说明是另一种情况的发生加剧了脱水的程度。结合后文“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可知,丢水是指人体因大量出汗导致缺水,故可填“夏天大量出汗”。第③处,前文说“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蒸泡时间过长,不及时补水”,此处应是概括说明这样会出现的后果。结合文段中心话题“热射病”以及前文谈到的“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死亡率是极高的”可知,此处造成的结果应是造成热射病发生,故可填“也会有热射病的情况发生”。
[答案] ①就拿煮鸡蛋打个比方 ②夏天大量出汗 ③也会有热射病的情况发生
4.补写照应句
照应句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上半句或下半句中。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有所回答;后面出现的情节,前面有所交代。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及照应点,或合理推出语段未有的新内容,或根据上下文推出已有的内容。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枯叶蛱蝶扇动翅膀时,会露出对比鲜明的腹面颜色,出现类似于叶中脉、次脉、叶柄等元素图案,如此一来, ① ,以逃避天敌。为了解枯叶蛱蝶的伪装能力是如何进化和遗传的,中国科学家通过采集枯叶蛱蝶属的13个地理种群样本及其他蛱蝶科样本,并对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追溯了枯叶蛱蝶属的起源。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团队并未在闻名遐迩的云南蝴蝶谷 ② ,只在云南瑞丽采集到了隐种枯叶蛱蝶,而在西藏墨脱县采集到了三种枯叶蛱蝶。因此,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并在该区域 ③ ,进而能够在更小的范围内研究种群进化。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枯叶蛱蝶属图案形态发生变化呢?研究人员对78份枯叶蛱蝶中华亚种的个体样本进行了二代基因组重测序,并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10种叶形表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然后锁定了名为cortex的基因。cortex基因似乎与不同的叶片图案有关,这些叶片图案在多个枯叶蛱蝶属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平衡选择。研究人员指出,cortex就像翅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工具盒基因”,参与控制生物形态与结构等发育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文中的“出现类似于叶中脉、次脉、叶柄等元素图案”和后文中的“以逃避天敌”“为了解枯叶蛱蝶的伪装能力是如何进化和遗传的”可知,枯叶蛱蝶靠伪装成枯叶来逃避天敌,故此处应填与“枯叶蛱蝶就能伪装成枯叶”类似的句子。第②处,根据“值得注意的是”可知,后文描述的情况应该比较特殊,可能与人们的想象不同,再结合“只在云南瑞丽采集到了隐种枯叶蛱蝶,而在西藏墨脱县采集到了三种枯叶蛱蝶”可知,研究团队本应在闻名遐迩的云南蝴蝶谷采集到枯叶蛱蝶属的标本,但事实上并没有采集到,故此处应填与“采集到枯叶蛱蝶属的标本”类似的句
子。第③处,根据横线后的“进而能够在更小的范围内研究种群进化”可知,研究人员应该是发现了枯叶蛱蝶属的相关变化,再结合下一自然段段首的“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枯叶蛱蝶属图案形态发生变化呢”以及后文的描述可知,研究人员应该是发现了蝴蝶翅膀图案的变化,故此处应填与“发现了大量蝴蝶翅膀图案的变化”类似的句子。
[答案] ①枯叶蛱蝶就能伪装成枯叶 ②采集到枯叶蛱蝶属的标本 ③发现了大量蝴蝶翅膀图案的变化
二、把握解题“3步骤”
(2024·新课标Ⅱ卷)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
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该材料是一个科普文段,内容主要是关于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语段共5句话,第1句是第一层,引出语段问题——经常运动的人心情一般都很好;第2~3句是第二层,分析运动促使心情好的原因;第4~5句是第三层,得出结论:运动,即使是轻微运动,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第二步:推导句子。第①处需要结合全文来思考。首先,文章的核心内容是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空缺部分的下文是“但心情很好”,可以初步判断,空缺部分应该和与“心情”相对的“身体”有关。其次,转折连词“但”决定了上文是一个和“心情很好”相对立的身体上不好的方面,再结合上文的“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可以判断空缺部分应该填补的是连续高强度运动之后身体上出现的不好的方面,根据大家的经验,肯定是身体疲乏。“连续”“高强度”又决定了疲乏的程度比较深,所以可以补出“身体非常疲乏”。最后,根据关联词“但是”经常和“虽然”成对出现,再结合语意,可以补出“虽然身体非常疲乏”。第②处,上文说连续高强度运动会给人带来“跑者欣快”,并有
助于强健大脑,给读者的感觉接下来应该是鼓励大家都去做连续的高强度运动。“当然”二字提醒我们,空缺处的内容是符合一般常识的,根据一般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空缺处的下文是“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但”字表转折,“轻微运动”的出现,让我们能够确定,上文是和“轻微运动”相对立的“高强度运动”,至此可以补出“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
第三步:检查验证。注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和字数的限制。
[答案] ①虽然身体非常疲乏 ②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
突破点二 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回段中合适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因4个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7个角度全盘考虑。
(一)话题统一
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一、语句复位“7角度”
(2021·新高考Ⅰ卷,改编)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在寒冷的冬季,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生长期呈绿色,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A [首先分析四个选项表述的内容,A、B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变色”,C、D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结合语境来看,文段从南极雪变色现象说起,介绍了变色的原因。从括号前后内容来看,括号内的句子应为对前面雪变色现象的分析,并能引出雪衣藻这一后文叙述对象,据此分析可以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前者说“雪变色是……的结果”,后者说“雪变色是因为……”,前者与括号前的句子衔接更紧密。由此确定答案为A。]
(二)逻辑或事理相承
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2024·九省适应性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就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品格。②画中四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也形态各异;③一对鸳鸯四目相对,嬉戏荷间,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于石后的荷叶上,好像正伺机捕食蚊虫,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两只彩蝶飞来,一只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只落于花上。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荷花盛开的美景。与①处后文“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衔接紧密。②③④处后文是就《荷花鸳鸯图轴》展开,分别说的是画中荷花、荷叶的形态,画面的生机与意趣及画家的修养。据此分析可知,填入①处最为恰当。故选A项。]

(三)前后呼应
前后呼应,指句子间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先“起”后“承”。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
A.读书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而不在多
B.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C.读书最重要的是读得彻底,选得精,而不在多
D.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读得彻底,选得精

B [根据后文内容可知,应是先“选得精”后“读得彻底”,排除C、D两项;根据后文“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可知,文意是强调“选得精,读得彻底”的问题,应该把这两个短语放在后边,与下文衔接更紧密,排除A项。故选B项。]
(四)意境协调
文段的画面、色彩、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色浓了,灯亮了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了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________,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A.像散落在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
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
D.像无数个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

B [解答时,要注意文中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环绕在海湾沿岸”,隐含“串”“线”之意,从这一角度来看,A、C、D三项皆描写“面”“片”(天鹅绒、夜空、水面)之景象,皆与“环绕在海湾沿岸”不协调;二是“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A项描写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显然不合适。故选B。]
(五)句式得当
句式得当有两重含义:一是句式的一致性;二是句式的最佳表意。
1.句式的一致性
“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重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中,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时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_______。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
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
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
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

B [解答本题要观照句式的一致性。文段语句的句式较为整齐,根据横线后文的句式“请你在冬天……看看……看看……”分析,横线处也应该采用此句式,所以选择B项。]
2.句式的最佳表意
“句式的最佳表意”是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为突出强调某一方面,要采用最佳的句式,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或肯定句、否定句等。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________。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D.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须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C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为了强调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比较之下,C项是最合适的。]
(六)音节和谐
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_________。
(2)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
③近水如镜,兰舟轻漾,一湖幽静
④近水如练,新荷满布,郁郁青青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B [第(1)句选②的理由是:“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这两句句式对仗工整,都是“主语+动词+宾语”的主谓结构,“覆雪峰”对“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这两句虽然对仗不是那么工整,但是“湖水涩”与“冰未融”结构还是相似的,都是“主语+谓语”的格式,所以选②比①更合适。第(2)句选③的理由是:“近水如镜”不仅和上文相吻合,而且和“一湖幽静”押韵;“近水如练”虽然和“远水如烟”押韵,但和上下文都不能衔接。所以选③比④更合适。]
(七)时间、空间一致
语句复位题所给语段有时从时间上考查其协调性,有时从空间上考查。此类题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比较明显,所以难度应该不大,需分析时间层面的从古到今、从先到后、从早到晚,空间层面的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门前是一条河。________。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个很大的打谷场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A [作者的立足点是“山门”,即河边的打谷场与建筑物之间,应该从“河”谈起,依次往后写。从空间顺序考虑,B、C、D三项的空间顺序是混乱的。只有A项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立足点和各种景物的空间位置。]
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
从两个方面阅读语段:一是总结出语段的中心或话题,二是大致理清语段的层次。由此,可进一步分析出应选语句在语段中的“地位”如何:是否为概括中心或话题的总领句,是否为画龙点睛的总结句,是否为展开中心或话题的阐述句,是否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经此分析,就明晰了应选句所要具备的性质特点。
二、语句复位“3步骤”
第二步:读选项,明内容
阅读选项,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或话题、句子的结构特点、句子的感彩。
第三步:入语境,析对应
代入句子,斟酌分析定答案。
(2021·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A [括号前的内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作用,即提高了社会交往的效率。括号后的内容讨论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的内容要承接前文的社会交往,据此可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社会交往”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递进关系,故排除B项。]
突破点三 语句排序
语句排序题是指给出一组句子或一个语段中连续的若干语句(一般是5至6句),打乱顺序,然后让学生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重新组合归位的一种连贯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一)抓语言标志
1.关联词语的呼应
关联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下句。
一、语句排序的“5抓手”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暗示性词语 作用
换句话说 表示等同关系
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 表示相对、相反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
首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 表示时间先后
暗示性词语 作用
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 表示要提出结论
诸如此类 表示综合
所谓 表示有所解释
例如 表示举例
3.关键词语、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这些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据此也能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大的飞跃。
②“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超过了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③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④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⑤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⑥因此,我以为,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A.①②⑤③④⑥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⑤③①④⑥ D.①③②④⑥⑤
C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里面有典型的语言标志:连词“但是”“如果”“因此”和代词“此”。根据这些标志,将这6个句子进行分组组合,②引出“中庸”这一话题,⑤中的“此”指代②中所言,③是对⑤中内容的转折;而③①和②⑤都是围绕“限度”而言的;④是在①基础上的假设,⑥是对整个语段下的结论。这样整个语段的顺序也就可以确定了,正确顺序为②⑤③①④⑥。]

(二)抓相邻语境
抓相邻语境主要抓语段中横线前后的语句,先分析概括出前后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与此意思贴合紧密、表意顺畅连贯的选填语句。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新华军事网络公众平台________,________。同时,新华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台用户________,为新华军事的内容建设和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①世界军情风云变幻的最新解读以及武器、军史、轶闻等军事周边信息
②致力于打造官方军事网络第一平台
③将为您提供每日最新、最全的国内国外军事新闻
④可通过新华军事网络公众平台与新华军事互动
⑤解读军事、政治、科技对公司和个人的影响
⑥还将在网络公众平台上推出一批专业栏目
A.②③⑥⑤①④     B.③①⑥⑤②④
C.③⑤⑥①②④ D.②⑤③⑥①④

B [语段首先介绍“新华军事网络公众平台”的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各种军事新闻和信息,所以应该填入③①,其中①由于没有动词,只能作③中“提供”的宾语。“同时”一词提示应该接着介绍这一军事平台的其他内容,⑥中的“还”提示应该紧接“新华军事”,⑤说明⑥中提及的专业栏目的内容,②紧接⑤说明栏目内容。最后一句主语为“平台用户”,所以只能填④。综上所述,正确顺序为③①⑥⑤②④。]
(三)抓标点符号
排序题横线后的标点符号除了逗号、句号外,还会有分号、问号等。遇到横线后标点符号有变化的连贯题时,可凭借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来确定答案。如根据句号确定总结句,根据分号确定并列句,根据冒号确定总领句及其领属范围,等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跌倒是我国人口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年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②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两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③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年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④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年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⑤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⑥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年人伤残或死亡
A.②④①③⑥⑤ B.③⑤⑥①④②
C.④③⑤⑥②① D.⑤⑥①④③②

D [解答此题可借助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本题中,第④句和第③句“……是……问题;……则是……问题”是并列关系,所以两句中间应用分号。第⑥句和第①句,由“不救”到“救助不当”,是面对老年人跌倒时的两种情况,前后关系也十分明确,也应用分号。根据横线后的标点符号,基本可以确定这四句的位置。再加以分析可知,②句中的“两者”指的是④和③中的两种情况。综上所述,正确顺序为⑤⑥①④③②。]
(四)抓行文思路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C [本段文字为记叙性文字,我们可以抓住时间、空间顺序来理顺思路,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②)到“近景”(①)再到“地上”(④),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②)到月亮升空(③),时间在向前推移。综上所述,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五)抓句群、关键句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但其中的关键句(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或主旨句、观点句等)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抓住了句群的关键句,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④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①②④
D [首先抓住语段开头的关键句“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所填的5个句子以“清”和“远”为中心可归为两个句群,其中③⑤①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清”,②④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远”。根据开头关键句中“清”“远”的先后顺序,可确定③⑤①在前,②④在后。综上所述,正确顺序为③⑤①②④。]
二、语句排序“3步骤”
大多数的语言连贯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有的语言连贯题,在观察四个选项排列的句序后,仅使用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或仅使用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
C [第一步(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②就是④。横线前的内容说的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后面应该紧接着要说的是“巧”的景观,④句“最巧是……”与前文“瘦西湖的景妙在巧”连接最紧密,据此可排除A、B两项。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①中的“圆拱门内”、②中的“回视小金山”与⑤“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门内”白塔与五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③句“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是结论句,应排在最后,排除D项。故选C。]
专项对点练35 体察语境文脉,语言表达连贯(含句子补写)
1.(2024·石家庄三模)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家》通过描写吃年夜饭的盛况,把封建制度的等级观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两代人势不两立的冲突中,旗帜最鲜明、斗争最坚决的是觉慧,他看出了高家内部的腐朽和统治的不合理性,对现存秩序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和否定。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觉慧这个形象告诉人们:(  )

A.唯一的出路是革命,追求个性解放,逃离家庭,仅仅是第一步。
B.唯一的出路是革命,逃离家庭,追求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
C.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逃离家庭,追求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
D.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追求个性解放,逃离家庭,仅仅是第一步。
D [根据语境,句子要强调“革命”这种斗争方式的意义,故应以“革命”为主语,排除A、B两项;且从句式上来看,“……是……出路”与下文“……是第一步”相照应;“逃离家庭”是具体的行为,与后文“仅仅是第一步”紧密相承,需要紧接“仅仅是第一步”,排除C项。故选D。]
2.(2024·湖北七市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 ① ,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 ② 。
沈先生教创作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 ③ ,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 ④ ,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节选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举一隅而三隅反”这句古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B [“举一隅而三隅反”强调善于学习的人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根据上文“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可以推知,②处强调听沈从文先生上课,要活学活用,要融会贯通,而孔子的学生听孔子上课,正是如此。故选B。]
3.(2024·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①每天早起,打开羊圈门,把羊放出来。挥着鞭子,打着唿哨,嘴里“嘎!嗳!”地喝唤着,赶着羊上了路。到了坡上,把羊群打开,一放一个满天星——都匀匀地撒开;或者凤凰单展翅——顺着山坡,斜斜地上去,走成一溜。羊安安驯驯地吃开草,就不用操什么心了。羊群缓缓地往前推移,远看,像一片云彩在坡上流动。天也蓝,山也绿,洋河的水在树林子后面白亮白亮的。农场的房屋、果树,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列一列的火车过来过去,看起来又精巧又灵活,简直不像是那么大的玩意。真好呀,你觉得心都轻飘飘的。

“放羊不是艺,笨工子下不地!”不会放羊的,羊群都打不开。②羊老是恋成一疙瘩,挤成一堆,走不成阵势,吃不好草。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阴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③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阴凉。你看:都把头埋下来,挤成一疙瘩,净想躲在别的羊的影子里,往别个的肚子底下钻。④这你就得不停地打。打散了,它就吃草了。可是,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你想休息?甭想。
“你怕热,羊也怕热哩”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C [C项,由“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阴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可知,描写的是夏天;由“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阴凉”可知,羊也怕热,它也躲阴凉。据此可判断“你怕热,羊也怕热哩”交代原因,放在③处最恰当。故选C。]

4.(2024·石家庄5月模拟)“真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
在草地上放风筝也是一件赏心乐事。不少大人带着孩子“忙趁东风放纸鸢”。抬眼望去, ① ,二十余个风筝零零散散,星星点点,分别被一线相牵,或大或小,忽左忽右,在空中恣意飞舞。 ② ,这些风筝有巨龙形状的,有骏马形状的,也有蝴蝶形状的, ③ ,形态各异,不一而足。风筝的色泽也各有不同, ④ ,相传正月里放风筝,可以将不好的运气放飞。放风筝还能起到怡情、养身、锻炼等多种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它就是一项让人乐此不疲的娱乐活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D [从逻辑的角度看,“真可谓”是总结性的话术,“赤橙黄绿青蓝紫”强调的是色彩的多样,不足以放在①处涵盖全段。②处写风筝的动态之美,③处写风筝的形态,两处皆与色彩无关。只有④处前的“色泽也各有不同”与其联系紧密,故应放在④处,选D。]
5.(2024·惠州模拟)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腰封”也叫“书腰”,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上面可写书籍的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等,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准确地说,(  )。在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是眼睛,书腰是嘴巴。”一个好的腰封,应该给读者提供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它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图书销售。

A.它虽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却也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
B.它既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也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
C.它既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也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
D.它虽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却也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
C [文中谈论对象是“腰封”,括号中要填写的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封”首先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然后才是“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从连贯的角度看,可先排除A、B两项。另外,此句应使用表并列复句关系的关联词“既……也”,而“虽……却”用于转折复句,可排除A、D两项。故选C。]
6.(2024·吉林三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粉雪,被誉为雪中极品。颗粒状的粉雪,像球一样结实、饱满,雪球和雪球相互支撑,不易被碾碎。粉雪可减少滑雪的阻力和摩擦,提高滑雪的速度。不过粉雪要堆积成雪道,光有完美的雪片还不行, ① 。通常山顶附近风速低于每小时15英里的地方更易见到粉雪,否则太强的风会把积雪卷起来,让它们紧紧堆在一起,不再保持松散。
滑雪爱好者找粉雪并不是靠拿着放大镜观察雪片的形状,
② 。雪液比越高,雪的质量就越轻。粉雪松软干燥,滑行起来极其顺畅。但粉雪也有危险,一旦不慎掉入粉雪堆,一定要护住口鼻, ③ ,造成窒息甚至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为段中句,前句“完美的雪片”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根据“光有”“不行”可知,横线处要填写另一必备条件。根据下文“风速”的相关内容可知,横线处要引出下文关键词“风”,故填“还要具备风力条件”。第②处为段首句,主要作用是统领下文。根据下文可确定关键词为“雪液比”,即滑雪爱好者找粉雪要依靠雪液比。根据前句中的“并不是……”可知,这里要有“而是……”与之对应,故填“而是靠观测雪液比”。第③处要靠逻辑推理进行补写,根据上文可知,粉雪具有质量轻、松软干燥等特点,可能容易进入口鼻。这里是说,“不慎掉入粉雪堆”时,
如果没有“护住口鼻”,可能会“造成窒息甚至死亡”的后果,由此可确定关键词为“吸入粉雪”。结合前后逻辑,横线前已经强调了“一定要护住口鼻”,与横线后“造成窒息甚至死亡”的结果矛盾,可知横线处需有“以免”“避免”之类的词语,故填“以免吸入粉雪”。
[答案] ①还要具备风力条件 ②而是靠观测雪液比 ③以免吸入粉雪(每处2分)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是“共食”而非“共适”?裴景福仅凭自己购得的前后《赤壁赋》合卷就下一个明清人抄《前赤壁赋》除文徵明外一概“抄错”的结论, ① 。抄没抄错还应当参照明清人抄写《前赤壁赋》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下面以明代祝枝山、董其昌对《前赤壁赋》的抄写为例来略作探讨。
首先,祝枝山、董其昌是知名的大书法家,他们的抄写不可能马虎;祝枝山抄作“共适”, ② ,他们必有所本。特别是董其昌多次见过苏轼手书《前赤壁赋》,若苏轼手书如裴景福所断言写的不是“共适”,而是“共食”,董氏能闭着眼睛瞎抄一气?
其次,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尽管治学成就不同,但治学态度都相当严谨,且他们都是苏轼的粉丝。若他们果真“抄错”,何不重抄?即使不重抄也应圈改吧?
既然不是他人“抄错”, ③ 。修改文章是作者的权利,作者或听从别人的建议而改,或经自己斟酌而改。但无论是哪种原因的改,最终还得作者定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根据上文“裴景福仅凭自己……就下一个……除文徵明外一概‘抄错’的结论”可知,作者对裴景福的结论持否定态度。根据下文“抄没抄错还应当……进行具体分析”可知,作者指出“抄没抄错”还需分析,故此处可填写“未免太过武断”。第②空,根据上文“祝枝山、董其昌……抄写不可能马虎;祝枝山抄作‘共适’”可知,作者举了两个人的例子,只指出了祝枝山的具体行为。根据后文“他们必有所本”可知,横线处应补充上董其昌的具体行为,又根据后文“董其昌……瞎抄一气”可知,董其昌抄写的版本应该也是“共适”,故此处填写“董其昌同样抄作‘共
适’”。第③空,根据上文“既然不是……”可知,此处应该做出另外一个判断,并且要有关联词“就”与之对应。根据下文“修改文章是作者的权利……最终还得作者定夺”可知,作者本人可以修改文章,那么空处就是在推断是苏轼本人修改了文章,故此处填写“那就应该是苏轼‘自改’”。
[答案] ①未免太过武断 ②董其昌同样抄作“共适” ③那就应该是苏轼“自改”(每处2分)
8.(2024·温州二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现实应用中,深度伪造技术虽然能促进部分领域技术更迭,但 ① 。近几年,国内外均出现了利用深度伪造“公众人物”实施诈骗的案例。今年1月中下旬,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就成为深度伪造的目标。网上出现了用人工智能伪造的电视节目片段,很多市民警惕性较低,信以为真。特区政府立即严正澄清,称有关影片全属伪造,呼吁 ② ,并强烈谴责不法之徒的违法行为。安全专家就此表示,由于公众人物的图像、声音、视频等资料的公开性质,为AI训练提供了大量素材,被伪造内容更是可以以假乱真,从而更容易导致深度伪造技术被非法使用。
深度伪造技术应用不当还会 ③ 。深度伪造技术产生的虚假影像、声音等内容,不仅会让个人名誉、财产和人身受到损害,还会冲击社会信任、媒体信任,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此处和“促进部分领域技术更迭”为转折关系,指其反面作用,后文有“利用深度伪造……实施诈骗的案例”,可见其成为诈骗案的帮凶,应填“往往成为诈骗案的新工具”。第②处,此处是针对前文“很多市民警惕性较低,信以为真”进行呼吁,故应填“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误信”。第③处,此处是深度伪造技术的另一个负面作用,为总领句,后文阐述其各方面的社会危害,故应填“带来社会危害”。
[答案] ①往往成为诈骗案的新工具 ②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误信 ③带来社会危害(每处2分)
9.(2024·福州二质)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古人作文章,对声音节奏很讲究。相传欧阳公作《昼锦堂记》,把稿子交给来求的人,等那人离去后才想起开头一句“仕宦至将相”应该加一个“而”字,就立刻派人骑快马去追回。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这个例子也可以表明音与义不能分开,更动了声音就连带更动了意义。 A ,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
从前的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读。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自己作文,也要常拿来读,读, B ,节奏是否流畅。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会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处,前文提到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后文提到改句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语境强调改句意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故可填“改句多了一个‘而’字”。B处,前文提到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可知语境在内容上提到要读出气势;由后文“节奏是否流畅”可知,句式上采用“……是否……”,故可填“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
[答案] A.改句多了一个“而”字 B.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每处2分)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这是一趟不断往返的旅程:春天鸟儿们离开越冬地,向夏季繁殖地进发; ① ,然后第二年再重复这段旅程。
候鸟出发前储存的脂肪消耗得很快,无法为鸟儿提供长途飞行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因此,鸟儿在迁徙途中需要及时得到食物补充。高质量的中途停留栖息地对于成功迁徙至关重要。
我们人类的城市绿地、公园湿地,就是鸟类迁徙途中必不可少的补给点。 ② ,需要歇脚的候鸟就无处可去,很可能导致它们无力飞完“马拉松”,严重影响整个物种的存续。
除了食物补给, ③ 。在迁徙这件事上,并不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出发得越早越好,如果鸟儿因为人造光线导致误判迁徙时机,过早抵达繁殖地,那么它们抵达“马拉松终点”时食物还不够充裕,而且天气不够暖和,“马拉松终点”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们的到来。在消耗了大量能量,燃烧脂肪甚至燃烧肌肉,好不容易抵达“终点”之后,候鸟如果没法在几个小时内找到食物补充能量,那基本上就会饿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这一段是说鸟儿们的旅程,鸟儿们的旅程是一趟不断往返的旅程,其他写到春、夏、冬三个季节鸟的行踪,所以这里应是秋季鸟的行踪,可填“秋天从繁殖地返回,飞往越冬地”。第②处,根据“我们人类的城市绿地、公园湿地,就是鸟类迁徙途中必不可少的补给点”可知,需要歇脚的候鸟无处可去,原因就是绿地、湿地减少或消失,可填“如果绿地、湿地减少或消失”。第③处,根据“如果鸟儿因为人造光线导致误判迁徙时机……而且天气不够暖和,‘马拉松终点’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们的到来”可知,这是在说人造光线对鸟儿迁徙的重要作用,可填“人造光线也会影响鸟儿的迁徙时机”。
[答案] ①秋天从繁殖地返回,飞往越冬地 ②如果绿地、湿地减少或消失 ③人造光线也会影响鸟儿的迁徙时机
11.(2024·济宁三模)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达克效应的根源是自恋。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简称尊重需要。当尊重需要无法被满足时,就会产生让人不舒服的自卑感。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让人心情舒畅,进而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但是 ① ,就会适得其反,让自己变得脆弱。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尊心,过度关注并赞扬自己,结果发展成了“迷之自信”。他们对自己的形象认知是一种“理想化形象”,然而,这种“理想化”并不是真正的理想。
不过,心理机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是为了适应某些生存场景而保存下来的,达克效应也是如此。这种“迷之自信” ② ,但也不是毫无益处。如果能将这种过度的自信调整到接近实际情况的程度,肯定自己的优点的同时, ③ ,那么“迷之自信”就会变为真正的自信。自信,是人们做事之前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如果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很难完成具有挑战的任务。因此,适度的自我欣赏,能促进个体良性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此句为照应句,与前文构成转折;根据后文“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尊心,过度关注并赞扬自己”可知,应是过度看中“尊重需要”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故可填写“过度看中这种需要”之类的句子。第②空,语境强调“迷之自信”的缺点,根据“他们对自己的形象认知是一种‘理想化形象’,然而,这种‘理想化’并不是真正的理想”分析,应是会让人高估自己,故可填写“虽然会让人高估自己”之类的句子。第③空,语境说的是怎样使“迷之自信”变为真正的自信,在“肯定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故可填写“也承认自己的缺点”之类的句子。
[答案] ①过度看中这种需要 ②虽然会让人高估自己 ③也承认自己的缺点(每处2分)
12.(2024·武汉5月模拟)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学习逻辑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维和严密地展开论证。有人说,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的确,人不是先学了逻辑才会思考的,正如不是先学了语法才会说话一样。但是, ① ,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一是遇到不合逻辑的话或文章,不能做出逻辑分析;二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从逻辑上分析出错误原因。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如“这个厂的领导很重视思想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这句话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实际意思是“ ② ”,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再如,“科技人员都应学外语,我不是科技人员,所以我不必学外语”,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又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使用诡辩术,把惠施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相比的“子”与“鱼”偷换成了“子”与“我”,违反了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论题必须同一”的同一律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根据句前“但是”可知,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再根据前面“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和后句“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学和不学差别很大,故补写内容为“学和不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第②空,根据前句“‘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和后句“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可知此处是说大家全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故补写内容为“大家都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
[答案] ①学和不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②大家都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每处2分)
13.(2024·衡阳二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物联网系统一般分为感控层、网络层、处理层和应用层。 ① ,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感知环境和物体的信息;网络层将感控层收集的数据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进行传输;处理层对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应用层则根据处理层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应用层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应用系统、物联网可视化等,它们使物体具有服务和创新的能力,是建立物联网的目的和意义。
② ,涵盖了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环境、医疗、安全等领域。例如,工业物联网可通过在工厂中部署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优化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农业物联网可通过在农田中安装土壤、气象、水质等传感器, ③ ,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根据上文对物联网的分层表述,此处是说“感控层”的功能,“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感知环境和物体的信息”说的是采集数据,应填“感控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数据”。第②处,此处位于段首,具有总括性,“涵盖了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环境、医疗、安全等领域”说的是物联网应用广泛,应填“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第③处,前面“在农田中安装土壤、气象、水质等传感器”,是说农业上用传感器对作物进行监测或调控,应填“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或“监测作物的生长条件”。
[答案] ①感控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数据 ②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③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监测作物的生长条件(每处2分)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