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两位数乘两位数-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讲义(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两位数乘两位数-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讲义(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06: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
专题1 两位数乘两位数
(8个知识点+5个易错点+50题强化练)
【知识点回顾】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先把两位数看作是与它最接近的两个数相乘,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也可以把两个数分别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相乘。
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把其中一个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与一个一位数的和,再用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结果相加。
4、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5、乘法的验算。
验算乘法时,可以利用乘法的性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看它们的积是否相同。积相同,则结果正确,否则就不正确。
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与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在相乘的过程中,与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位的几再与前一位乘得的积相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7、乘数未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8、解决两步乘法的实际问题时,应先明确条件和问题,再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最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出解题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易错点解析】
易错点一:没有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积的末尾少写0的个数,或只根据乘数的末尾的0的个数来进行判断。
计算:60×70 20×50
【错误答案】420 100
【错解分析】(1)错误解答错在没有掌握口算的方法。在计算整十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先把О前面的数相乘,再数一数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加几个0。
(2)错误解答错在只看到乘数末尾的两个0,而忽略了其他数字相乘后得到的0。在判断时,应注意积末尾的0的个数等于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加其他数字相乘后得到结果末尾的0的个数20×50=1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正确答案】4200 1000
易错点二:估算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一个篮球48元,张老师买了12个,带了500元够吗
【错误答案】把12看作10,48×10=480(元)480<500,够了
【错解分析】对买商品所带钱数进行估算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多估一点。错误解答的估算结果比实际小。
【正确答案】把48看作50,50×12=600(元)600>500,不够。
易错点三:计算乘法时,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没向前一位进几,或计算前一位时忘加进位数。
竖式计算56×16
【错误答案】
【错解分析】此题的错误解答错在第一步6乘56时,十位忘记加进位数。在用个位上的6去乘56时,个位上6乘6得36,在个位写6,向前一位进3,再用6去乘5得30,加进上来的3得33,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写3。
【正确答案】
易错点四:没有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末尾少写0的个数。
竖式计算:70×30。
【错误答案】70×30=210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没有正确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在积的末尾少补了一个0。计算时应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正确答案】70×30=2100
易错点五: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出现列式错误。
小红每天吃⒉盒饼干,每盒饼干有15块,小红一星期要吃多少块饼干
【错误答案】2×15=30(块)
答:小红一星期要吃30块饼干。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把整道题理解完整,问题中隐含的那个已知条件被忽
略了。一个星期有7天,这是一个隐含条件,算出的30块是一天吃的,要知道一个星期要吃多少块,还要乘7。
【正确答案】2×15=30(块)30×7=210(块)
答:小红一星期要吃210块饼干。
【真题强化练】
一、填空题
1.我国明朝《算法统宗》里介绍了“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请用图中的方格算一算“”,即( )。
2.明明编制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另一个数(如图)。根据这个计算程序,输入18,会输出( );要使输出的数是900,输入的数应是( )
3.( )是36的15倍,520是( )的8倍,( )比16的20倍少8。
4.62×32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4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要使24×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5.小华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一个乘数28看成了23,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160,这道题正确的得数是( )。
6.徐州博物馆2025年开展了“巴蜀青铜文明特展”活动,学生票为每人35元,三(1)班42名学生购票参观,一共要多少元?根据竖式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7.学校有2幢教学楼,每幢4层,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装7盏灯,这些教学楼一共装了( )盏灯。
8.果园里有70棵桃树,为了估算产量,王大伯从中任选5棵树摘桃称重,这5棵树的产量分别是:49千克、50千克、53千克、51千克和47千克。这个果园大约一共能收获( )千克桃。
9.用2、3、5、6这四个数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算式是( ),使它们的乘积最小,算式是( )。
10.学校有23个班参加元宵节花灯活动,每个班展出花灯16盏。下图竖式中画箭头的这一步表示( )个班展出花灯的数量,是( )盏。
11.生活中,人们可以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来测量长度,如1拃、1庹、1步。1步是正常行走过程中,两只脚脚尖之间的距离,或者两只脚脚后跟之间的距离(如图)。小宇走了5步,测量出每1步的长度分别是58厘米、61厘米、59厘米、60厘米、62厘米。按照这样的步伐,小宇从教室前面的墙走到教室后面的墙,一共走了15步,教室的前、后两面墙之间大约有( )米。
12.想一想,填一填。
一种巧克力,1箱有8盒,每盒有12块。5箱一共有多少块?
(1)可以这样想:根据1箱有8盒,每盒有12块,可以先求出( ),再根据一共有5箱,就可以求出( )。
(2)还可以这样想:根据1箱有8盒,一共有5箱,可以先求出( ),再根据每盒有12块,就可以求出( )。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绵延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优良品质。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粮食25克,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30天)可以节约粮食( )克,是( )千克。
14.先观察前三题,再填出括号里的数。
37×3=111
37×6=222
37×9=333
37×( )=444
37×15=( )
15.学校给40名鼓号队员统一购买同样的衬衫,付了2000元,还找回一些。估一估,买的是( )种衬衫(填“甲”或“乙”),实际用了( )元。
二、选择题
16.新趋势算理理解 2023年启东平均每月接待游客约58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多少万人次?算式中框出的部分(如图)表示( )接待游客人数。
A.1年 B.1个月 C.2个月 D.10个月
17.妈妈在超市看中一款青花瓷碗,每只碗27元,妈妈买了18只这样的碗。图的竖式中,虚线框中的27表示( )。
A.1只碗要27元 B.10只碗要27元
C.1只碗要270元 D.10只碗要270元
18.阅览室有6个同样的书架,平均每层放56本书,一共放了多少本书?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选择( )。
A.又买来5个书架 B.文艺书比科技书多6本
C.每本书6元 D.每个书架有4层
19.要使□8×25的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
A.1~3 B.4~9 C.3 D.2
20.下列算式中结果比2800大,比4000小的是( )。
A.78×45 B.34×23 C.52×85 D.38×68
21.算式19×19计算结果的大致位置在点( )。
A.A B.B C.C D.D
22.下列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 )。
A.35×26 B.15×20 C.46×90 D.48×60
23.王老师买了20个篮球,付给营业员900元,找回了一些钱。她买的可能是每个售价为( )元的篮球。
A.28 B.43 C.52
24.一篇发言稿打印了两页A4纸,两页字数接近。每页有22行,每行可以打字29个。这篇发言稿大约( )个字。
A.1000 B.1200 C.1600 D.1800
25.王老师买了50个同款保温杯送给即将毕业的六(1)班学生,付了3000元找回一些钱。王老师最有可能买的是( )款保温杯。
A.每个42元 B.每个58元 C.每个63元
26.要使□9×25的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 )。
A.3 B.4 C.5 D.6
27.李老师买了21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12元和1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在( )。
A.200元和400元之间 B.300元和400元之间 C.超过500元
28.毛毛家住在一幢高26层的楼里。这幢高楼每相邻两层之间都有24级台阶。一天电梯维修,毛毛从一楼走楼梯回家,他家住在第13层,则一共要走( )级台阶。
A.624 B.312 C.288
29.下面计算“三年级一班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有8格,一共有多少格?”的方法中,先算“一个书架有多少格”的是( )。
A.8×(4×2) B.2×8×4 C.2×(4×8)
30.学校买了58块地砖给会议室铺地。付了3000元,找回了一些零钱,每块地砖的价钱最有可能为( )元。
A.62 B.51 C.46
三、计算题
3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8×34= 27×45=
★53×57= 36×70=
3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58×15= 70×56= *79×46=
3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12= 35×36= ☆28×72=
34.用竖式计算。(带*题要验算)
71×82= 40×78= *52×43=
35.用竖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带*题要验算。

*验算
四、解答题
36.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应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请你算一算:小明一家6口人一周(7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多少克以内?
37.阳光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废品回收活动。三年级共有4个班,每班45人,如果每人回收废品5千克,三年级一共能回收多少千克废品?
38.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三(1)班45名学生要表演健美操,每人购买一件运动上衣,最多用多少元?
39.
“乐购”超市存货单
商品名称 数量
洗手液 18瓶
香皂 24块
这两种商品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40.一次节约一张纸,累积成就一片林。回收1吨废纸相当于拯救了17棵大树。如果一个班级一年能回收2吨废纸,那么全校24个班级一年一共能拯救多少棵大树?
41.朵朵从家出发经过书店去学校,她每分钟走70米,20分钟后,她在书店的哪个方向?先算一算,再把朵朵的位置用“△”表示出来。
42.王叔叔带300元去买14个蛋糕,最多剩多少元?最少剩多少元?
43.为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小学部给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护眼灯。南校区一共安装了216盏;主校区有80间教室,每间安装12盏。
(1)南校区和主校区一共安装了多少盏护眼灯?
(2)南校区比主校区少安装多少盏护眼灯?
44.
(1)李老师为合唱队的50名同学买了同样的T恤,付给营业员2000元,找回一些零钱。她买的是哪种T恤?在□里画“√”。
(2)张老师要给足球队买32件同样的T恤,最多要花多少元?
45.丹顶鹤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被我国列为一类重点保护鸟类。李老师带着三年级(5)班的39名学生一起去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观赏丹顶鹤。
(1)估一估,39名学生参观付800元够不够?
(2)李老师和二年级(5)班的39名学生一起去参观,一共需要多少元?
46.有三种衬衫:甲种每件58元,乙种每件49元,丙种每件42元。学校给鼓号队统一购买40件同样的衬衫,付了2000元,找回一些。
(1)估一估,买的是( )种衬衫。
(2)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47.某景点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 51及以上
单人票价 45元 43元
甲、乙两个旅游团去该景点玩,甲旅游团有43人,乙旅游团有54人。
(1)如果两个旅游团分开购买门票,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元?
(2)如果两个旅游团合起来购买门票,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元?比分开购买节省多少元?
48.某餐厅的屏幕显示如图。
(1)如果当天卖出烧鹅饭套餐46份,则该套餐当天营业收入是多少元?
(2)小明一家3人进餐厅用餐,若各点一个套餐,并且每个人点的套餐不同,最低花费多少元?
(3)如果把屏幕上第二行的3种套餐装在一个礼盒里,请你估计一下,卖出50个礼盒收入能达到5000元吗?
49.小东一家计划乘火车从A地去E地旅游。
A-B 308千米
A-C 664千米
A-D 980千米
A-E 1415千米
(1)火车的平均速度是98千米/时,11小时后,他们大概在什么位置?(算一算,在图中用黑点标出大致位置)
(2)在E地,小东一家计划每天住宿、吃饭花费560元。如果游玩两个星期(每个星期按7天计算),那么准备8000元用于住宿、吃饭,够吗?(请计算说明)
50.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快乐伴成长。阳春三月,“姜堰区篮球校际联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信息,请你根据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7个班 ②每班选出11名篮球运动员
③运动饮料每箱有4排,每排有6瓶 ④一套运动装备19元
⑤准备48箱运动饮料 ⑥一箱运动饮料96元
(1)三年级一共选出多少名篮球运动员?
(2)选择信息③⑤,可以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两个信息都要用到)
(3)下面两个问题中,哪个适合用“估算”解决?在对应的括号里画“√”,并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A.买48箱运动饮料,准备5000元够吗?( )
B.三年级篮球运动员购买运动装备,一共需要多少元?( )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专题1 两位数乘两位数-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苏教版)》参考答案:
1.4536
【分析】按照“铺地锦”法将方格对角线分成四块,左上角小方格:6×7=42,将4写在小方格的左上角,2写在小方格的右下角。右上角小方格:3×7=21,将2写在小方格的左上角,1写在小方格的右下角。左下角小方格:6×2=12,将1写在小方格的左上角,2写在小方格的右下角。右下角小方格:3×2=6,将0写在小方格的左上角(因为是一位数,补0占位),6写在小方格的右下角。从右下角开始,沿斜线方向将数字相加。最右下角斜线只有数字6。第二条斜线:1+0+2=3。第三条斜线:2+2+1=5。最左上角斜线只有数字4。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将斜向相加的结果依次写出,得到4536。
【详解】我国明朝《算法统宗》里介绍了“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请用图中的方格算一算“”,即4536。
2. 540 30
【分析】从图中观察输入10→10×30→输出300;输入25→25×30→输出750;输入33→33×30→输出990,规律是输入的数乘30是输出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输入18→18×30→输出540;
900里面有30个30,所以输入30→30×30→输出900;
明明编制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另一个数(如图)。根据这个计算程序,输入18,会输出540;要使输出的数是900,输入的数应是30。
3. 540 65 312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36×15即可求出哪个数是36的15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520÷8即可求出520是哪个数的8倍;先用16×20求出16的20倍是多少,再减去少的8即可求出哪个数比16的20倍少8,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36×15=540
520÷8=65
16×20-8
=320-8
=312
540是36的15倍,520是65的8倍,312比16的20倍少8。
4. 四 1800 2 2
【分析】根据题意,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先计算出62×32的乘积,可知积是几位数;乘法估算时,把乘数估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即可。计算出45×40的积,再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要使24×4□的积是四位数,把□代入数字1、2、3计算乘积,选择□里最小填是几。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62×32=1984
62×32≈60×30=1800
45×40=1800
24×41=984
24×42=1008
24×43=1032
62×32的积是四位数,积大约是1800。45×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要使24×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2。
5.896
【分析】把一个乘数28看成了23,那么也就是少了28-23=5(个)另一个乘数,用减少的积除以5,即可求出另一个乘数的值,再乘28即可得到正确的积。
【详解】160÷(28-23)
=160÷5
=32
32×28=896
这道题正确的得数应是896。
6.见详解
【分析】竖式中个位的2(表示2张)乘学生票为每人35元得70元,表示购买2张票需要70元,十位4(表示4个十)乘学生票为每人35元得140个十是1400元,表示购买40张需要1400元,相加得1470元是购买42张需要1470元。
【详解】
7.280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学校有2幢教学楼,每幢4层,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装7盏灯,先用5乘7,求出每层楼装的灯盏数;再乘4,就是每幢装的灯盏数;最后用每幢装的灯盏数乘2,就是这些楼装的灯盏数;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7×4
=35×4
=140(盏)
140×2=280(盏)
即这些教学楼一共装了280盏灯。
8.3500
【分析】由题意得,5棵桃树的产量分别是:49千克、50千克、53千克、51千克和47千克。可以先用加法算出5棵桃树的总产量,然后再除以5算出平均每棵桃树的产量。最后再乘上70即可算出这个果园大约一共能收获多少千克桃。
【详解】(49+50+53+51+47)÷5
=(99+53+51+47)÷5
=(152+51+47)÷5
=(203+47)÷5
=250÷5
=50(千克)
50×70=3500(千克)
故这个果园大约一共能收获3500千克桃。
9. 62×53=3286 25×36=90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根据题意,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则两个因数十位上分别是最大的6和第二大的5,个位上分别是2和3,据此相乘求出结果后比较即可;要使乘积最小,则两个因数十位上分别是最小的2和第二小的3,十位上分别是5和6,据此相乘求出结果后比较即可。
【详解】62×53=3286
63×52=3276
3276<3286
25×36=900
26×35=910
900<910
用2、3、5、6这四个数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算式是62×53=3286,使它们的乘积最小,算式是25×36=900。
10. 20 3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用16乘23可以计算出23个班一共展出多少盏花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6×23=368(盏),那么23个班一共展出368盏花灯,将23个班看作20个班和3个班,16×20=320(盏),所以竖式中画箭头的这一步表示20个班展出花灯的数量,是320盏。
11.9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5步的总米数,再除以5计算出小宇走1步的平均米数,最后乘15计算出教室的前、后两面墙之间大约有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58+61+59+60+62)÷5
=300÷5
=60(厘米/步)
60×15=900(厘米)
900厘米中有9个100厘米,也就是9个1米为9米,所以教室的前、后两面墙之间大约有9米。
12.(1) 1箱有多少块 5箱一共有多少块
(2) 5箱有多少盒 5箱一共有多少块
【分析】(1)用1箱的盒数乘每盒有的块数,先算出1箱有多少块,即是:8×12=96(块);再用求出的1箱的块数乘箱数5,即可求出5箱一共有多少块。
(2)用1箱的盒数乘总箱数,先算出5箱有多少盒,即是8×5=40(盒);再用求出的5箱有的盒数乘每盒的块数,即可求出5箱一共有多少块。
【详解】(1)8×12×5
=96×5
=480(块)
即可以这样想:根据1箱有8盒,每盒有12块,可以先求出1箱有多少块,再根据一共有5箱,就可以求出5箱一共有多少块。
(2)8×5×12
=40×12
=480(块)
即还可以这样想:根据1箱有8盒,一共有5箱,可以先求出5箱有多少盒,再根据每盒有12块,就可以求出5箱一共有多少块。
13. 3000 3
【分析】先用每人每天节约的粮食克数乘30,求出一个人一个月节约的克数,再乘4,求出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30天)可以节约粮食的总克数,然后根据1千克=1000克,将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即可。
【详解】25×30×4
=750×4
=3000(克)
3000克=3千克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粮食25克,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30天)可以节约粮食3000克,是3千克。
14. 12 555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观察算式可以发现,以第一个算式为标准;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37保持不变,2×3=6,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111×2=222,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第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37保持不变,3×3=9,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111×3=333,积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以此类推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一个因数37不变,111×4=444,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3×4=12,所以37×12=444;
②一个因数37不变,3×5=15,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积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111×5=555,所以37×15=555。
15. 乙 1960
【分析】(1)根据题意,把58看作60,把49看作50,分别求出买40件甲种衬衫和乙种衬衫需要的钱数,再与2000比较即可;
(2)根据题意,用每件衬衫的价钱乘40,即可求出实际用了多少元。
【详解】(1)
(元)
(元)
,所以买的是乙种衬衫;
(2)(元)
所以实际用了1960元。
16.D
【分析】58×2=116,这里的2表示12中的个位数字2,也就是2个月,所以58×2表示2个月接待游客的人数。框出的部分58实际是58×10=580(这里省略了0 ),其中的10表示12中的十位数字1代表的10,所以58×10表示10个月接待游客的人数。
【详解】由分析知:框出的部分表示10个月接待游客人数。
故答案为:D
17.D
【分析】27乘18的竖式中18的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是10只碗,乘每只碗27元,积是27个十表示270元,即10只碗要270元。
【详解】由分析可知:竖式中,虚线框中的27表示10只碗要270元。
故答案为:D
18.D
【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每层放的本数乘每个书架的层数,即可求出每个书架可以放多少本,再乘书架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放了多少本书,需要知道的是每个书架的层数,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又买来5个书架,只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书架,无法知道每个书架的层数,不符合题意;
B.两种书的数量关系和书的总本数无关,不符合题意;
C.每本书的价格和书的总本数无关,不符合题意;
D.每个书架有4层,56×4×6即可求出一共放了多少本书,符合题意。
还要选择每个书架有4层。
故答案为:D
19.B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代入不同的数字依次算出乘积,求出积是四位数时□里能填的最小的数,从而得出结论。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18×25=450
28×25=700
38×25=950
48×25=1200
可以看出□8×25的积是四位数时,□里最小填4,那么□里填5、6、7、8、9积也是四位数。
所以,要使□8×25的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4、5、6、7、8、9。
故答案为:B
20.A
【分析】本题可以通过乘法估算,将每个选项中的算式估算出积,再与2800和4000比较大小,从而找出结果比2800大且比4000小的算式。
【详解】A.78×45≈80×45=3600,2800<3600<4000,符合题目要求。
B.34×23≈34×20=680,680<2800,不符合题目要求。
C.52×85≈50×85=4250,4250>4000,不符合题目要求。
D.38×68≈38×70=2660,2660<2800,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答案为:A
21.C
【分析】根据题意算出19×19的结果,就知道大致位置在哪。
【详解】19×19=381
A的位置比200少,B的位置大约是350,C的位置大约是380,D的位置大于400。
故答案为:C
22.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据此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A.35×26=910
B.15×20=300
C.46×90=4140
D.48×60=2880
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15×20。
故答案为:B
23.B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总价=单价×数量,用各个选项的数乘20,计算出各个乘积;已知付给营业员900元,找回了一些钱,再用900减去这个乘积,选出合适的选项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A.28×20=560(元),900-560=340(元),找回的钱比较多,不符合题意。
B.43×20=860(元),900-860=40(元),符合题意。
C.52×20=1040(元),1040大于900,钱不够,不符合题意。
王老师买了20个篮球,付给营业员900元,找回了一些钱。她买的可能是每个售价为43元的篮球。
故答案为:B
24.B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已知每页有22行,每行可以打字29个,先求出一页的字数列式为:22×29,再根据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22×29≈20×30=600(个),再用600×2,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2×29≈20×30=600(个)
600×2=1200(个)
一篇发言稿打印了两页A4纸,两页字数接近。每页有22行,每行可以打字29个。这篇发言稿大约1200个字。
故答案为:B
25.B
【分析】王老师付了3000元找回一些钱,说明王老师应付的钱比较接近3000元且比3000元少一些。每个保温杯的价钱乘买的个数,可以算出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据此估算出购买各选项中保温杯大约需要多少钱,再进行选择。
【详解】A.42×50
≈40×50
=2000(元)
42×50<3000
B.58×50
≈60×50
=3000(元)
58<60,58×50<3000。
C.63×50
≈60×50
=3000(元)
63>50,63×50>3000。
王老师买了50个同款保温杯送给即将毕业的六(1)班学生,付了3000元找回一些钱。王老师最有可能买的是款保温杯。
故答案为:B
26.B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40×25=1000,进而判断出□里最小填的数,据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40×25=1000,1000是最小的四位数,所以要使得□9×25的积是四位数,则□9≥40,那么□里面可以填4、5、6、7、8、9,最小填4。
故答案为:B
27.A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用12元和19元乘21本,计算出结果,再与各选项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2×21=252(元)
19×21=399(元)
李老师买了21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12元和1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在200元和400元之间。
故答案为:A
28.C
【分析】根据结束楼层-开始楼层=楼层数,代入数据求出从1层到13层的层数,再乘每一层的台阶数,即可求出一共要走的台阶数。
【详解】
(级)
所以一共要走288级台阶。
故答案为:C
29.C
【分析】题目给出了书架个数,每个书架层数,每层格数,可以根据一个书架的格数=每层格数×层数,求出一个书架有多少格,再乘书架个数,求出总格数。据此解答。
【详解】A.第一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是每个书架的层数,2是书架数量,4×2可以求出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不符合题意;
B.第一步先算2×8,2是书架数量,8是每层的格数,2×8求不出一个书架有多少格,不符合题意;
C.第一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是每个书架的层数,8是每层的格数,4×8可以求出一个书架有多少格,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B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用各个选项中的价格乘上地砖的数量求出总价是多少,根据“找回了一些零钱”再看哪个比3000元少并且找回的钱数没有整钱即可。
【详解】A.62×58=3596(元),3596>3000,不可能;
B.51×58=2958(元),2958<3000,3000-2958=42(元),找回的钱只能是零钱;
C.46×58=2668(元),2668<3000,3000-2668=332(元),找回的钱有零钱也可能有整钱;
则每块地砖的价钱最可能是51元。
故答案为:B
31.612;1215
3021;25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时:可以把0写在数字竖式后面,并与数字竖式隔开,等数字竖式计算完毕,再看数字竖式后面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乘法可以采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再计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详解】18×34=612 27×45=1215

★53×57=3021 36×70=2520
验算:
32.870;3920;3634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1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1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乘的结果相加,注意在相乘过程中,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将两个乘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详解】
验算:
33.408;1260;201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详解】34×12=408 35×36=1260 ☆28×72=2016
验算
34.5822;3120;2236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
【详解】71×82=5822 40×78=3120

*52×43=2236
验算:
35.308;1888;5670;
1428;1800;2345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结果从个位写起,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结果从十位写起,最后结果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可以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详解】14×22=308 32×59=1888 90×63=5670

51×28=1428 72×25=1800 35×67=2345
验算:
36.210克
【分析】已知每人每天应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小明家有6口人,那么6口人一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标准就是每人每天的控制量乘人数,一周有7天,所以6口人一周的食盐摄入量控制标准就是一天的控制量乘天数。
【详解】5×6×7
=30×7
=210(克)
答:小明一家6口人一周(7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10克以内。
37.900千克
【分析】先用45×5计算出每个班回收多少千克的废品,然后用计算出的结果再乘4即可算出三年级一共能回收废品的重量。
【详解】45×5×4
=225×4
=900(千克)
答:三年级一共能回收900千克废品。
38.2520元
【分析】本题可通过比较三种上衣的单价,找出单价最高的上衣,再用上衣的单价乘45,计算出最多花费的金额。
【详解】32元<45元<56元
56×45=2520(元)
答:最多用2520元。
39.312元
【分析】用每瓶洗手液的价钱乘洗手液的瓶数,算出洗手液的总价数。用每块香皂的价钱乘香皂的块数,算出香皂的总价数。然后两个总价钱相加,即可求出这两种商品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详解】12×18=216(元)
4×24=96(元)
216+96=312(元)
答:这两种商品一共可以卖312元钱。
40.816棵
【分析】根据题意,每个班级一年能回收2吨废纸,每回收1吨废纸相当于拯救了17棵大树,那么每个班级一年拯救的大树数量就是17×2=34棵,再用每个班级一年拯救的大树数量乘全校的班级数,即可求出全校24个班级一年一共能拯救多少棵大树。
【详解】17×2×24
=34×24
=816(棵)
答:全校24个班级一年一共能拯救816棵大树。
41.北方;图见详解
【分析】每分钟走70米×20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70×20=1400(米),1400>1000,走到1000米向北拐,再走1400-1000=400(米),书店到学校有800米,这时走到了800米的一半中点处。用“△”表示出来。
【详解】70×20=1400(米)
1400-1000=400(米)
答:她在书店的北方。
400米是800米的一半。
42.132元;62元
【分析】首先将蛋糕的价格从高到低排序,17>15>12,买最便宜的剩下的钱最多,买最贵的剩下的钱最少,用14×17计算出最多花多少钱,再用总钱数减去花的钱数即为最少剩的钱数;用14×12计算出最少花多少钱,再用总钱数减去花的钱数即为最多剩的钱数;据此解题。
【详解】17>15>12;
300-14×17
=300-238
=62(元)
300-14×12
=300-168
=132(元)
答:最多剩132元,最少剩62元。
43.(1)1176盏
(2)744盏
【分析】(1)根据主校区有80间教室,每间安装12盏,据此求出主校区安装了多少盏,然后再加上南校区的数量,据此可求出南校区和主校区一共安装了多少盏护眼灯。
(2)用(1)中所求的主校区安装的数量减去南校区安装的数量,据此列式计算可求出南校区比主校区少安装多少盏护眼灯。
【详解】(1)80×12=960(盏)
960+216=1176(盏)
答:南校区和主校区一共安装了1176盏护眼灯。
(2)960-216=744(盏)
答:南校区比主校区少安装744盏护眼灯。
44.(1)38元√
(2)1536元
【分析】(1)根据题意,用乘法计算,先分别计算每件 43 元、48 元、38 元时买 50 件要花多少钱;再选择总钱数小于2000的T恤即可。
(2)要花最多的钱,就选择最贵的T恤,48>43>38,用32乘48,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43×50=2150(元)(超过2000元,不符)
48×50=2400(元)(超过2000元,不符)
38×50=1900(元)(不足2000元,可找回零钱)
(2)48×32=1536(元)
答:最多要花1536元。
45.(1)够;(2)738元
【分析】(1)39名学生乘票价18元,估算时把39和18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估算是800,都估大了,实际结果一定比800小,所以够;
(2)39名学生乘票价18元,再加成人票36元一张即为所求。
【详解】(1)39≈40
18≈20
40×20=800(元)
39×18<800
答:付800元够。
(2)39×18=702(元)
702+36=738(元)
答:一共需要738元。
46.(1)乙
(2)1960元;40元
【分析】(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58看作60,把49看作50,把42看作40,分别求出买40件甲种衬衫,乙种衬衫和丙种衬衫需要的钱数,再与2000元比较,找出总价接近2000元且不超过2000元的衬衫种类,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用每件衬衫的价钱乘40,即可求出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1)60×40=2400(元)
50×40=2000(元)
40×40=1600(元)
由计算可知,甲种衬衫总价超过2000元,丙种衬衫总价与2000元差距较大,乙种衬衫总价最接近2000元且不超过2000元,所以买的是乙种衬衫。
(2)49×40=1960(元)
2000-1960=40(元)
答:实际用了1960元,应找回40元。
47.(1)4257元;
(2)4171元;86元
【分析】(1)根据题意,两个旅游团分开购买门票,甲旅游团有43人,每张票45元,乙旅游团有54人,每张票43人,分别求出两个旅游团买票的钱数,再把两数加在一起,列式计算即可。
(2)如果两个旅游团合起来购买门票,人数大于51人,每张票43元,用总人数乘票价即可得到总价,再与分开购买的总价进行比较,用减法计算出比分开购买节省的钱,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45×43=1935(元)
43×54=2322(元)
1935+2322=4257(元)
答:如果两个旅游团分开购买门票,那么一共需要4257元。
(2)43+54=97(人)
43×97=4171(元)
4257-4171=86(元)
答:一共需要4171元,比分开购买节省86元。
48.(1)1288元(2)72元(3)不能
【分析】(1)卖出烧鹅饭46份,每份28元,也就是求46个28是多少,用乘法;
(2)一家3人每个人点的套餐不同,最低花费就是选价格最低的3个套餐,再将3个套餐的价格相加即可;
(3)第二行的3种套餐装在一个盒子里,鸡腿饭套餐18元,鳗鱼饭套餐39元,烧鹅饭套餐28元,先算出3种套餐之和,再用这个和乘50,估算能卖出多少钱,将卖出的钱和500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1)46×28=1288(元)
答:该套餐当天营业收入是1288元。
(2)18<26<28<36<38<39
18+26+28=72(元)
答:最低花费72元。
(3)18+39+28=85(元)
将85估成90
90×50=4500(元)
4500<5000
答:卖出50个礼盒收入不能达到5000元。
49.(1)1078千米,位置见详解
(2)够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据此求出11小时后,火车大概的位置即可;
(2)用每天花费的钱数乘7求出一个星期的钱数,再乘2即可求出两个星期的钱数。
【详解】(1)如图所示:
98×11=1078(千米)
答:小东一家行的路程超过A-D的路程,在D-E之间。
(2)560×7×2
=3920×2
=7840(元)
7840<8000
答:够。
【点睛】本题考查路程问题和经济问题,求出一个星期的花费是解题的关键。
50.(1)77名
(2)48箱运动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3)A.(√);够
【分析】(1)已知每个年级有7个班,每班选出11名篮球运动员,三年级也有7个班。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据此求出三年级一共选出多少名篮球运动员。
(2)信息③表明运动饮料每箱有4排,每排有6瓶,可算出每箱饮料的瓶数为4×6=24瓶;信息⑤准备了48箱运动饮料。将这两个信息结合,可以求出48箱运动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3)选项A:买48箱运动饮料,准备5000元够吗?此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出买48箱运动饮料的准确花费,适合用估算。已知一箱运动饮料96元,把96看作100,48看作50,据此列式解答。
选项B:三年级篮球运动员购买运动装备,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出三年级77名运动员购买运动装备的花费,不适合用估算。
【详解】(1)7×11=77(名)
答:三年级一共选出77名篮球运动员。
(2)选择信息③⑤,可以解决的问题是48箱运动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3)A.买48箱运动饮料,准备5000元够吗?( √ )
48×96
≈50×100
=5000(元)
因为96<100,48<50,所以实际花费一定小于5000元,准备5000元够。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