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1 15: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厨房里的常见物质(如水、食盐、铁锅等)进行观察、描述,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不同物质具有各自的基本特征,且能根据物质特征推测其用途。
2.通过观察教科书中提供的物质变化的图片和回忆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现象,充分收集、观察、分析厨房中常见物质变化的现象,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而且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同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较快,有些物质变化较慢。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4.通过对厨房物质及其变化的观察、研讨过程,充分感受到身边的物质变化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进一步激发探究身边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描述其特征、用途及发生的变化。
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进行拍摄,辅助学生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
学生:1.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常见的物质;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出示课本、桌椅、食物、动植物等图片。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
2.讲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3.课件出示厨房图片。
提问: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讲述:今天我们就走进厨房,学习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证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并试着描述其特征和变化,激发学生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二、观察、描述厨房中的物质(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的常见物质、观察记录单
1.过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厨房中的这几种物质?
预设:颜色、形状、软硬、状态、传热性能、易碎性能等。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感官认识和已掌握的科学知识,从材料特征、状态特点等方
面去观察和描述物质。
2.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
教师引导:(1)多角度观察厨房里常见物质的特征并记录;(2)根据特征推测物质可能的用途并记录;(3)完成后组内轻声交流,做好汇报的准备。
3.小组观察、记录。
4.全班交流、汇总。
5.小结:原来,厨房中的物质有这么多特征和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描述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厨房中常见物质的典型特征,并根据特征推测可能的用途,渗透物质特征决定着物质用途的规律。
三、发现厨房中的物质变化(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的常见物质
1.过渡:这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吗?你们观察过它们发生哪些变化?
预设:水会沸腾、食盐会溶解、玻璃会裂开、铁会生锈……
2.提问:厨房里你还观察过哪些物质变化?这些变化都相同吗?
3.讲述: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物质变化的较快,有些物质变化的较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到厨房中的物质都在变化,并在大量的实例中对物质的不同变化有所感触。
四、比较厨房中不同的物质变化(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厨房里常见物质变化的过程视频
1.谈话:我们已经发现物质变化的速度不一样,除此之外物质变化还有什么不同?
2.课件出示烧开的水、冰融化、铁生锈、苹果氧化的视频。
提问: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每种物质变化前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几种物质变化前后有产生新的物质吗?
预设:水在烧开的变化过程中,温度在升高但水本身这种物质没有变;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冰和水仍是同种物质;铁生锈的过程中,产生了容易脱落的铁锈,是新物质;咬过后久置的苹果,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
2.小结: 烧开的水和慢慢融化的冰块这两种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温度、大小、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这样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物理变化。铁生锈,咬过后久置的苹果,这两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像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高清视频观察4个典型物质的变化过程,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进而提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
五、关注生活中的物质变化(预设9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课件出示燃放的烟花、生锈的铜狮、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图片。
提问: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2.出示这三个变化的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概括。
3.讲述:这三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小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6.课后探究: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并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把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延伸到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用文字资料加以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获取与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并激发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1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水沸腾 只改变了物质大
冰融化 小、形态等 物理变化
物质总是在 物质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不断变化 是不同的
(
化学变化
) (
产生了新物质
)铁生锈
咬过后久置的苹果
【疑难解答】
1.学生在比较厨房里不同物质的变化时,生活经验不足,无法获取物质变化现象的信息时,怎么办?
利用视频快进剪辑的方式,先用手机拍摄某物质的变化过程,然后通过剪映等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快进处理,可以适当标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让学生亲眼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搜集物质变化的相关信息,更全面地比较每种物质变化前后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经验不足时,怎么办?
燃放的烟花、生锈的铜狮、泡沫灭火器灭火等生活中的这些物质变化解释不清时,教师可以提供文字、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搜集物质变化的相关信息,以便学生分析、概括物质变化的不同,明确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