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
专题8 小数的初步认识
(7个知识点+3个易错点+35题强化练)
【知识点回顾】
1、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0.7、0.4、1.5、4.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2、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零点几;零点几写成分数就是十分之几。
3、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其中,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4、一位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读作几。
5、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6、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加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整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小数点要和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7、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不够减的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数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减;最后把小数点落下来,小数点要和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易错点解析】
易错点一:未掌握小数的读法。
23.6读作( )。
【错误答案】二三点六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应该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正确答案】二十三点六
易错点二:两个小数比较大小时单位未统一或比较错误。
0.6分米( )4厘米
【错误答案】小于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未将两个数的单位统一,就直接比较大小。应先将两个数转换成单位相同的两个数,再比较大小。
【正确答案】大于
易错点三:小数加减法算理理解错误或解决问题计算错误。
列竖式计算:13.5-12.8=
【错误答案】
13.5-12.8=7
【错解分析】没有掌握好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忘记写结果的整数部分。一位小数减一位小数。当整数部分是0时,0必须落下来,再点上小数点。
【正确答案】
13.5-12.8=0.7
【真题强化练】
一、填空题。
1.2元3角写成小数是( )元,所写的数读作( )。
2.下面是三位同学跳远留下的脚印,最远的跳了( )米,最近的跳了( )米,这两人相差( )米。
3.两筐梨共重28.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4.8千克放入第二筐,两筐就同样重,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 )千克。
4.找规律填数。
(1)0.2,0.4,0.6,( ),1.0。
(2)6.8,6.3,5.8,5.3,( )。
(3)0.5,1.5,2.5,( ),( ),5.5。
5.湖北省武汉市的“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的L1线路长12.5千米,L2线路比L1线路长3.8千米,L2线路长( )千米。
6.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小数。
8角=( )元 1元6角=( )元 5角=( )元 5元8角=( )元
7.填表。
原有/米 用去/米 还剩/米
第一根绳子 2.5 1.6
第二根绳子 0.5 0.5
第三根绳子 1.2 0.7
8.乐乐家的国产新能源纯电小型轿车的质量约是1.5( )。周末早上爸爸开着这辆车带着一家人去公园游玩,平均每小时行驶80( )。由于乐乐身高不到1.2( ),所以购买了一张儿童票。
9.小明、小强和小进比赛100米跑步和跳远,成绩如表所示。赛跑第一名是( ),跳远第一名是( )。
项目 小明 小强 小进
跑步 14.6秒 13.7秒 14.3秒
跳远 3.4米 3.2米 2.9米
10.找规律填数。
二、选择题。
11.下面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6角<0.5元 B.2分米>0.7米 C.21元<19元 D.4分米>3.7分米
12.小宁在书店买了一本《科技画报》,下面是他付出的钱,用小数表示是( )元。
A.10.6 B.10.06 C.10.51 D.1.6
13.如下图,M点最有可能表示的数是( )。
A.0.1 B.0.2 C.0.5 D.0.8
14.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0.2的是( )。
A. B. C.
15.一根3.2米长的铁丝,第一次截去0.1米,第二次截去1.2米,这根铁丝比原来短( )米。
A.1.9 B.1.3 C.1.1
16.育才小学举行田径运动会,下面是小博、小明、小军的参赛项目的比赛成绩。跳远第一名是( ),50米跑第一名是( )。
小博 小明 小军
跳远成绩(米) 3.3 2.8 3.2
50米跑成绩(秒) 10.4 9.3 9.8
A.小博;小明 B.小明;小军 C.小军;小博
17.一根绳子长2.7米,另一根绳子长2.6米,把这两根绳子打结接在一起后的长度正好是5米,打结接头处用去( )米。
A.0.2 B.0.3 C.0.4
18.小猫贝莉趴在垫子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又坐到了地上。贝莉如果趴在地上睡觉,比坐在地上矮多少分米?( )
A.1.2分米 B.1.8分米 C.2.4分米 D.2.7分米
19.下面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里填( )。
A.4.8 B.4.7 C.4.6 D.4.4
20.小平在计算一个数减去2.6时,误将减号当加号结果得9.8,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 )。
A.7.2 B.4.6 C.12.4
三、计算题。
21.用竖式计算。
2.1+4.8= 1.5+7.5= 8.7-6.3=
10-3.6= 3.2-1.7= 14.6+5.7=
22.直接写出得数。
0.5+0.3= 0.8-0.6= 0.9+0.1=
1+0.7= 1.3+2.6= 2.9+3=
四、操作题。
23.在直线上分别找出:0.6、1.3、2.4、1.9。
五、解答题。
24.新情境知识科普黄帝故里景区广场中心上陈设着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宝鼎由耳、腹、足三部分组成,总高7.1米,腹深和足高各是2.8米。你能算出宝鼎耳高多少米吗?
25.将一支铅笔竖直插入水杯中,铅笔有8.2厘米是干的。再掉过头来插入水杯中,这时铅笔还有0.8厘米是干的。这支铅笔长多少厘米?
26.聪聪、明明、亮亮和玲玲四人收集可回收物,他们收集可回收物的质量是4.2千克,0.9千克,10.3千克和1.8千克。已知聪聪收集的可回收物比玲玲多,但比亮亮少,玲玲收集的可回收物比明明少,聪聪收集的可回收物比明明多。他们四人各收集了多少千克可回收物?
27.用3,7,9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一位小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读一读。(每个数字都用且只能用一次)
28.小军去超市原本打算将所有的钱买2支钢笔,后来改变了主意,买了1个笔记本和1块橡皮。
(1)小军带了多少钱?
(2)你来提出一个两步及两步以上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29.小春和爸爸去超市买水果,下表是几种水果的单价。
香蕉 葡萄 苹果
3.7元/千克 4.9元/千克 5.4元/千克
(1)买1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2)1千克葡萄比1千克苹果便宜多少元?
30.一袋夹心饼干4.3元,一袋苏打饼干比一袋夹心饼于便宜0.5元。
(1)买一袋苏打饼干多少元?
(2)买一袋夹心饼干和一袋苏打饼干一共需要多少元?
31.(1)炎炎夏日,冷饮非常受欢迎,冬冬买了一支小布丁和一支绿色心情,他一共要付多少元?
(2)亮亮原来有8.5元,他买了一支可爱多后还剩多少元?
32.购物。
(1)买一种干零食和一种饮料,最少需要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吗?请写下来并列式解答。
问题:
解答:
33.下面是文具店三种商品的价格表。
钢笔 每支6.4元
书包 每个38元
文具盒 每个14.9元
(1)小芳想买一个文具盒,可是带的钱不够,还差0.4元,小芳带了多少元?
(2)张老师想买49个书包,带2000元够吗?(写出估算的过程)
34.
(1)用小数表示一本笔记本和一个订书机的价格。
一本笔记本( )元
一个订书机( )元。
(2)钢笔每支5.6元,圆珠笔每支1.2元,小军买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35.暑假中,爸爸和妈妈带着汪梅和弟弟,从徐州坐动车去看望在南京的外婆。下面是他们在徐州站查询的D5515次动车的相关信息。
车次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参考价
D5515 14:09 17:12 一等座320元 说明: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不需要购买车票;儿童身高1.2米-1.5米的需要购买儿童票,儿童票享受半价优惠。
二等座210元
(1)D5515次动车从徐州出发,需要经过( )时( )分到达南京。
(2)汪梅身高1.4米,弟弟身高0.8米,他们一家都购买一等座车票,800元够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专题8 小数的初步认识-2025年三升四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苏教版)》参考答案:
1. 2.3 二点三
【分析】将1元看作单位“1”,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份是0.1元,即1角。3份是0.3元,即3角。2元3角就是2.3元。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据此读出这个小数。
【详解】2元3角写成小数是2.3元,这个小数读作二点三。
2. 2.1 0.8 1.3
【分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也是0.1米。从左起,第一个脚印有这样的8份,第二个脚印有这样的14份,第三个脚印有这样的21份。据此可知各是多少米。
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得出最远和最近的米数。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点后面一位,它大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相同就再看下一位,直至比较出小数的大小。
用最远的米数减去最近的米数就是相差的米数。
【详解】根据分析,分别跳了0.8米,1.4米,2.1米。
0.8<1.4<2.1
2.1-0.8=1.3(米)
所以,最远的跳了2.1米,最近的跳了0.8米,这两人相差1.3米。
3.9.6
【分析】两筐梨共重 28.6 千克。从第一筐取 4.8 千克放入第二筐后,意味着第一筐减少4.8千克,第二筐增加4.8千克,两筐重量相等。这说明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出的重量,正好是2个4.8 千克的和,据此解决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4.8+4.8=9.6(千克)
两筐梨共重28.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4.8千克放入第二筐,两筐就同样重,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9.6千克。
4.(1)0.8
(2)4.8
(3) 3.5 4.5
【分析】(1)仔细观察数据可知,0.2+0.2=0.4,0.4+0.2=0.6,即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加0.2;
(2)仔细观察数据可知,6.8-6.3=0.5,6.3-5.8=0.5,5.8-5.3=0.5,即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减0.5;
(3)仔细观察数据可知,0.5+1=1.5,1.5+1=2.5,即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加1。
【详解】(1)0.6+0.2=0.8
0.2,0.4,0.6,0.8,1.0。
(2)5.3-0.5=4.8
6.8,6.3,5.8,5.3,4.8。
(3)2.5+1=3.5
3.5+1=4.5
0.5,1.5,2.5,3.5,4.5,5.5。
5.16.3
【分析】L1线路的长度加上L2线路比L1线路长的长度即可求出L2线路长多少千米。
【详解】12.5+3.8=16.3(千米)
湖北省武汉市的“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的L1线路长12.5千米,L2线路比L1线路长3.8千米,L2线路长16.3千米。
6. 0.8 1.6 0.5 5.8
【分析】用小数表示元,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角=0.8元 1元6角=1.6元 5角=0.5元 5元8角=5.8元
7.0.9;1;0.5
【分析】由表可知,用第一根绳子原有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得还剩的长度;用第二根绳子用去的长度加上还剩的长度,即可求得原有的长度;用第三根绳子原有的长度减去还剩的长度,即可求得用去的长度,据此作答。
【详解】2.5-1.6=0.9(米)
0.5+0.5=1(米)
1.2-0.7=0.5(米)
原有/米 用去/米 还剩/米
第一根绳子 2.5 1.6 0.9
第二根绳子 1 0.5 0.5
第三根绳子 1.2 0.5 0.7
8. 吨##t 千米##km 米##m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较轻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一般物体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2袋食盐的质量是1千克。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吨,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1吨=1000千克。根据生活经验,小型轿车的质量的质量选择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小学生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根据生活经验,汽车每小时行驶路程选择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小学生身高选择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乐乐家的国产新能源纯电小型轿车的质量约是1.5吨。周末早上爸爸开着这辆车带着一家人去公园游玩,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由于乐乐身高不到1.2米,所以购买了一张儿童票。
9. 小强 小明
【分析】100米赛跑比赛,谁用时少,谁的速度就快;跳远比赛谁跳的远,谁的成绩就好;由此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把跑步和跳远的成绩进行比较,找出第一名即可。
【详解】13.7秒<14.3秒<14.6秒,赛跑第一名是小强;
3.4米>3.2米>2.9米,跳远第一名是小明;
所以:小明、小强和小进比赛100米跑步和跳远,成绩如表所示。赛跑第一名是小强,跳远第一名是小明。
10.11.7;6.7;1;10.3
【分析】通过观察前两个圆中的数据,发现两个较小的数据相加等于较大的数据,即左上角加右上角等于下面的数据,下面的数据减去上面其中的一个数据就等于另一个数据;由此可计算出第三个圆;第四个圆:用和-加数=加数;
在最后一个圆中求两个数的和等于11.3,答案有无数个,可假定一个数是1,求另外一个数是多少。
【详解】10.3+1.4=11.7
9.6-2.9=6.7
假定一个数是1,11.3-1=10.3(答案不唯一)。
11.D
【分析】1元=10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用小数表示是0.1元,6角就是0.6元;
1米=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2分米就是0.2米;
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若整数部分一样大,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数大,则这个小数就大。
【详解】A.6角就是0.6元,0.6>0.5,6角>0.5元,原题说法错误;
B.2分米就是0.2米,0.2<0.7,2分米<0.7米,原题说法错误;
C.21元>19元,原题说法错误;
D.4分米>3.7分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2.A
【分析】由一张10元的、一张5角的和一张1角的,则一共有10元6角。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将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即1角。则6角,就是0.6元,10元6角是10.6元。
【详解】由分析得:他付给售货员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是10.6元。
故答案为:A
13.D
【分析】根据小数的初步认识,将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0.1,0<M<1,且靠近1,据此判断M点最有可能表示的数即可。
【详解】A.0.1是其中的1小份,应该靠近0,不符合题意;
B.0.2是其中的2小份,还没到0.5即没到中间的位置,不符合题意;
C.0.5是其中的5小份,在0~1的中间位置,根据图示可知,M大于0.5,不符合题意;
D.0.8是其中的8份,且接近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A
【分析】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也可以写成0.1,其中的2份就是0.2。
【详解】
A.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0.2。
B.不是平均分,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也不能用小数表示。
C.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
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0.2。
故答案为:A
15.B
【分析】根据题意,把两次截去长度相加,即可求出这根铁丝比原来短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0.1+1.2=1.3(米)
即一根3.2米长的铁丝,第一次截去0.1米,第二次截去1.2米,这根铁丝比原来短1.3米。
故答案为:B
16.A
【分析】跳远比赛中,谁跳的远,谁的成绩就好;跑步比赛中,路程相同,谁用时越短,谁跑得越快。
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详解】2.8<3.2<3.3,小博跳得最远。
9.3<9.8<10.4,小明用时最少,小明跑得最快。
育才小学举行田径运动会,下面是小博、小明、小军的参赛项目的比赛成绩。跳远第一名是小博,50米跑第一名是小明。
故答案为:A
17.B
【分析】根据题意,用两根绳子总共的长度减去两根绳子接在一起后的长度,即可求出打结接头处用的长度。
【详解】2.7+2.6=5.3(米)
5.3-5=0.3(米)
所以打结接头处用去0.3米。
故答案为:B
18.B
【分析】用小猫贝莉坐在地上的高度3.9分米,减去趴在地上睡觉的高度2.1分米即可;小数减法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3.9-2.1=1.8(分米),所以比坐在地上矮1.8分米。
故答案为:B
19.B
【分析】
观察发现4.3-4.1=0.2,4.5-4.3=0.2,那么每相邻两个小数之间相差0.2,也是相差2小段,并且越往右数,小数越大;里的数在4.5往右数2小段,也就是用4.5加上0.2;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4.5+0.2=4.7,所以里填4.7。
故答案为:B
20.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数+2.6=9.8,因此用9.8减2.6即可计算出这个数,然后用这个数减2.6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9.8-2.6=7.2
7.2-2.6=4.6
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4.6。
故答案为:B
21.6.9;9;2.4;
6.4;1.5;20.3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详解】2.1+4.8=6.9 1.5+7.5=9 8.7-6.3=2.4
10-3.6=6.4 3.2-1.7=1.5 14.6+5.7=20.3
22.0.8;0.2;1
1.7;3.9;5.9
【解析】略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0和1、1和2、2和3之间都平均分了1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0.1,据此在直线上找出对应位置即可。
【详解】0.6在0和1之间第6格的位置;
1.3在1和2之间第3格的位置;
2.4在2和3之间第4格的位置;
1.9在1和2之间第9格的位置。
24.1.5米
【分析】总高7.1米-腹深2.8米-足高2.8米=宝鼎耳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7.1-2.8-2.8
=4.3-2.8
=1.5(米)
答:宝鼎耳高1.5米。
25.15.6厘米
【分析】用8.2厘米减去第二次插入时铅笔还有0.8厘米是干的就是水的高度,用水的高度加上第一次插入时铅笔漏在水外面的长度8.2厘米就是铅笔长度。
【详解】8.2-0.8=7.4(厘米)
8.2+7.4=15.6(厘米)
答:这支铅笔长15.6厘米。
26.亮亮收集了10.3千克;聪聪收集了4.2千克;明明收集了1.8千克;玲玲收集了0.9千克。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 “聪聪收集的可回收物比玲玲多,但比亮亮少”可以得出:亮亮>聪聪>玲玲。 “玲玲收集的可回收物比明明少,聪聪收集的可回收物比明明多”可以得出:聪聪>明明>玲玲。 综合这两个条件,最终得到四人收集可回收物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亮亮>聪聪>明明>玲玲。
将这些质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为:10.3千克>4.2千克>1.8千克>0.9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
亮亮收集的可回收物>聪聪收集的可回收物>明明收集的可回收物>玲玲收集的可回收物
10.3千克>4.2千克>1.8千克>0.9千克
答:亮亮收集了10.3千克;聪聪收集了4.2千克;明明收集了1.8千克;玲玲收集了0.9千克。
27.6个
37.9读作:三十七点九
39.7读作:三十九点七
73.9读作:七十三点九
79.3读作:七十九点三
93.7读作:九十三点七
97.3读作:九十七点三
【分析】一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有一位数,利用枚举法,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的情况,再根据小数的读法:从整数部分读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一读出来,即可读出小数。
【详解】用3,7,9和小数点能组成不同的一位小数有:37.9;39.7;
73.9;79.3;
93.7;97.3。
答:用3,7,9和小数点能组成6个不同的一位小数。
37.9读作:三十七点九
39.7读作:三十九点七
73.9读作:七十三点九
79.3读作:七十九点三
93.7读作:九十三点七
97.3读作:九十七点三
28.(1)5元
(2)(答案不唯一)
小军买完1本笔记本和1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3元
【分析】(1)由题意可知,小军带的所有钱可以买2支钢笔,求出两支钢笔的总价格就是小军带的所以钱。
(2)根据题意,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比如:小军买完1本笔记本和1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详解】(1)2.5+2.5=5(元)
答:小军带了5元。
(2)(答案不唯一)
小军买完1本笔记本和1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5-(1.2+0.8)
=5-2
=3(元)
答:还剩3元。
29.(1)9.1元
(2)0.5元
【分析】(1)由表格可知,1千克香蕉3.7元,1千克苹果5.4元,求买1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用加法计算。
(2)由表格可知,1千克葡萄4.9元,1千克苹果5.4元,求1千克葡萄比1千克苹果便宜多少元,用减法计算。
【详解】(1)3.7+5.4=9.1(元)
答:买1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需要9.1元。
(2)5.4-4.9=0.5(元)
答:1千克葡萄比1千克苹果便宜0.5元。
30.(1)3.8元;
(2)8.1元
【分析】(1)用4.3减去0.5,求出一袋苏打饼干要多少元;
(2)用4.3加上一袋苏打饼干的价钱,求出买一袋夹心饼干和一袋苏打饼干一共要多少元。
【详解】(1)4.3-0.5=3.8(元)
答:买一袋苏打饼干3.8元。
(2)4.3+3.8=8.1(元)
答:买一袋夹心饼干和一袋苏打饼干一共需要8.1元。
31.(1)4.3元
(2)4.9元
【分析】(1)一支小布丁的价钱加上一支绿色心情的价钱,即可算出他一共要付(1.8+2.5)元。
(2)亮亮原来有的钱数减去一支可爱多的价钱,即可算出他还剩(8.5-3.6)元。
【详解】(1)1.8+2.5=4.3(元)
答:他一共要付4.3元。
(2)8.5-3.6=4.9(元)
答:他买了一支可爱多后还剩4.9元。
32.(1)3.3元
(2)购买一瓶汽水比购买一瓶矿泉水多花多少元钱;4.7-1.8=2.9(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意,通过小数的比较大小得出干零食中面包价钱最少,饮料中矿泉水价钱最少,用面包的单价加上矿泉水的单价,即可求出最少需要多少钱;
(2)购买一瓶汽水比购买一瓶矿泉水多花多少元钱?用购买汽水的单价减去购买矿泉水的单价,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1)1.5<3.5<4.8
1.8<2.8<4.7
1.5+1.8=3.3(元)
答:最少需要3.3元钱。
(2)问题:购买一瓶汽水比购买一瓶矿泉水多花多少元钱?
解答:4.7-1.8=2.9(元)
答:购买一瓶汽水比购买一瓶矿泉水多花2.9元钱。(答案不唯一)
33.(1)14.5元;(2)够;估算过程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减还差的钱数,即可计算出小芳带的钱数,依此解答。
(2)每个书包的价钱是38元,用每个书包的价钱乘买书包的个数,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最后与200元比较即可。
【详解】(1)14.9-0.4=14.5(元)
答:小芳带了14.5元。
(2)49元<50元,38元<40元
40×50=2000(元),即38×49<2000元,够
答:张老师想买49个书包,带2000元够。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应掌握一位小数的减法计算。
34.(1)3.8;11.5
(2)6.8元
【分析】(1)1元=10角,一本笔记本3元8角,8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是0.8元,合起来是3.8元;一个订书机11元5角,5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是0.5元,合起来是11.5元。
(2)把钢笔的价钱和圆珠笔的价钱加起来就是要付的钱数。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一本笔记本(3.8)元,一个订书机(11.5)元。
(2)5.6+1.2=6.8(元)
答:一共要付6.8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和一位小数加法。
35.(1)3;3
(2)够
【分析】(1)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求出D5515次动车从徐州出发,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2)汪梅需要购买儿童票,用320除以2,求出汪梅的票价;弟弟不需要购买车票;爸爸和妈妈共需要购买2张票,而且票价是320元的;据此解答。
【详解】(1)17时12分-14时9分=3小时3分钟
则D5515次动车从徐州出发,需要经过3时3分到达南京。
(2)0.8米<1.2米
1.2米<1.4米<1.5米
320÷2=160(元)
320×2+160
=640+160
=800(元)
答:800元够。
【点睛】解答第(2)小题时,注意汪梅的票价是一等座的半价,弟弟不需要购买车票,再进一步解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