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实践自制望远镜 教学设计(表格式)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实践自制望远镜 教学设计(表格式)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1 15: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跨学科实践-自制天文望远镜
课 型 跨学科实践课 多媒体使用 (√)
教学目标 1.通过再次温习望远镜工作原理和解决望远镜制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2.班级内交流分享望远镜的制作经历和经验,并结合评价量表对初步制作的望远镜进行评价,学习借鉴其他同学工程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提出改进与优化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寻星装置,并和望远镜组装成一个整体,初步制成完整的简易望远镜;进一步感受体会一些简单的工程与技术问题,培养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国家工程“南极巡天望远镜和月基光学望远镜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感受国家科技与工程的发展,增加民族自豪感,并感受物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4.感受科学实践的趣味,以及科学研究事实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
教材 分析 重点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设计过程
难点 自制天文望远镜实际问题的解答
精讲内容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改良
教师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仍不足;学生已经具备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复合透镜了解的少,缺乏减物力知识应用于实际制作的经验,综上所述,课堂活动还应以交流实践为主,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设计时任务要清晰明确,问题设置要具体准确。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关注差异
教 学 过 程 一、项目主题再明确,引入新课 1.知识温习: (1)常见的光学天文镜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2)开普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什么装置?开普乐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什么装置?为什么? 为什么通过望远镜看物体,我们看到的像更清晰,更大了? 2.实践回顾: (1)你的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测量的?你的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你的望远镜的镜筒分别多长?你是如何确定这个长度的? (3)你的镜筒是如何制作的?如果是硬纸筒,你是如何切割的?切割的是否整齐美观? (4)你是如何固定连接两个镜筒的?连接是否紧密稳定? (5)你是如何固定透镜的?固定是否稳定且不影响透镜透光? “自制天文望远镜并观察月球”评价表 团 队 :任务维度水平3水平2水平1水平0自 评师 评改进望
远镜功能性大小套筒的长度能够灵活调节,镜筒支撑性好且稳定,做工精细;装有寻星装置;放大倍率合适,清晰度和对比度都很高大小套筒的长度能够灵活调节,镜筒的支撑性好;装有寻星装置;清晰度较高大小套筒的长度可以调节;没有寻星装置;
清晰度较高望远镜的套筒不能调节;没有寻星装置,看不清远处物体或没有望远效果美观性做工精细,美观,轻便,有支架,方便携带做工精细,美观美观做工粗糙
3.综合评价: (1)结合评价表对自制望远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外观和工艺水平、观察效果等进行自主评价。 (2)结合评价表和实际作品综合考虑,小组内推选出最好的望远镜。 (3)小组优秀作品获得者,请展示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分享说明制作过程与关键步骤及心得。 4.疑难解答: (1)望远镜的视野够不够大?甚至只能看到小圆孔,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改进? (2)如何使望远镜成的像清晰明亮,可以如何调节或改进? (3)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不是越大越好?为什么? 如何快速找到被观测的目标物体或者星体?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作一个辅助寻找待观测星球的寻星装置,参考图3-51。 (5)你的望远镜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如果是倒立的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正立的像? 5.改进优化: (1)请结合几位优秀作品同学的分享或者解答,提出自己作品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2)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完善各自的改进措施。 (3)请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6.拓展提升: 你觉着还有哪些原因会影响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请阅读课本P80国家工程 “南极巡天望远镜和月基光学望远镜” 巡天空间望远镜,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建设的大型空间天文望远镜,口径2米,兼具大视场和高像质的优异性能,并具备在轨维护升级的能力,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 一、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1. 如图,该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并进行绘制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B.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 C.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像 D.①是物镜,②是目镜 2.如图,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把焦距较长的放大镜放在前面远离眼睛,焦距较短的放大镜放在后面靠近眼睛,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若接着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物体是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总结交流,主题升华 分别用一句话说一说你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和感想。 四、作业设计,素养提升 1.完成弹性作业本P《跨学科实践》 2.完成任务四:观察记录,应用天文望远镜,寒假收假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 任务四、观察记录,应用天文望远镜 1.用裸眼直接观察月球 选择周围没有灯光干扰的环境,可以在多个夜晚的多个时段进行观察,了解月球上升和下落,以及月相的变化情况。 2. 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或其他星球 以观察月球为例,调节天文望远镜直至通过它能清晰地看到月球表 面的细节。多时段连续观察并描述月相。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的重点在于发现肉眼看不清楚的细节之处。 3.查阅资料,结合观察的结果,了解月球概况,我国古人对月相的记载,中国古代探月工程等。 4.撰写观察报告,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观察记录的月球或其他星球的信息,以及基于观察提出的问题和进一步探究的设想等。 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为后面实践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实践操作,明确操作步骤,并请做的好的同学分享经验。 学生结合评价表在组内进行测评和交流 优秀作品获得者,分享交流。 通过基于操作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学生设计寻星装置 学生思考自己的望远镜的改进思路和策略并交流讨论,进一步个别同学分享。 学生阅读课本和观看视频,了解相应望远镜,拓展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货,并总结。 经验丰富的同学分享,经验不足 的同学学习技巧和经验。 资优生回答,待优生学习经验。 1题针对潜能生,2题针对资优生。 潜能生资优生合作讨论。资优生起带头作用。
板书设计 跨学科实践——自制天文望远镜
差异 作业 设计 基础作业 1.完成弹性作业本P《跨学科实践》 2.完成任务四:观察记录,应用天文望远镜,寒假收假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
拓展作业
选做作业
教 学 反 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