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暑假预习练 (含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暑假预习练 (含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13: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一小组6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142 140 137 152 146 135
估计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
A.比135厘米少 B.比152厘米少 C.在135厘米~152厘米之间
2.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比小强( )。
A.高 B.矮 C.一样高 D.无法确定
3.下面是某小组五位同学的体重统计表,因不小心,③号和④号同学的体重记录被墨水污染了一部分。则他们的体重分别是( )。
A.30千克、53千克 B.38千克、53千克 C.38千克、43千克
4.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50千克,最轻的26千克。下面( )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31千克 B.25千克 C.14千克
5.下图显示的是三位同学的身高,图中没有标出名字,小刚最高,小明比小刚矮、比小红高,小红身高是( )厘米。
A.150 B.125 C.100
6.下图是我国2015年工业用水统计图,哪个月的用水量最大?( )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7.下面是小军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运动时间统计图,图( )中的虚线表示小军这5天运动的平均时间。
A. B. C. D.
8.小军在体育测试中三项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仰卧起坐的成绩是98分,50米跑的成绩是86分。立定跳远的成绩与这三项的平均成绩相比一定( )。
A.低 B.高 C.相同
9.下面的物体中,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相同图形的是( )。
A. B. C. D.
10.从(  )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统计表 B.统计图 C.两种都可以
二、填空题
11.一次考试中,小红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2分,她总成绩是( )分。
12.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举行,亚运会徽章“潮涌”和吉祥物徽章“宸宸”“琮琮”“莲莲”深受大家的喜爱。下图是幸福小学四年级学生喜欢各徽章的人数统计图。
(1)统计图每格表示( )人。
(2)喜欢吉祥物徽章“宸宸”“琮琮”和“莲莲”的一共有( )人。
(3)喜欢( )的最多,喜欢( )的最少。
(4)喜欢“莲莲”的比喜欢“琮琮”的少( )人。
13.条形统计图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 )。
14.下图是四年级(5)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图。
(1)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小明的身高在班上排第10名,他的身高在( )厘米~( )厘米之间。
(2)四年级(5)班有( )人。学校选拔篮球队队员,要求身高在145厘米以上,这个班有( )人可以报名。
15.下面统计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图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已知小刚最高,小丽最矮,小明比小红高,则小红的身高是( ).
三、判断题
16.从右面看这两个物体和,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
17.四(3)班数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欣欣是这个班的一名学生,她的数学成绩不可能低于89分。( )
18.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0厘米。
19.游泳池的平均水深为120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3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到游泳池里玩水一定没有危险。( )
20.两人共捡了28个罐子,每人一定捡了14个。( )
四、计算题
21.求出下面几个数的平均数。
120 42 50 32 80 90
五、解答题
22.我校四年级一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如下:
学号 成绩(cm) 学号 成绩(cm) 学号 成绩(cm)
201501 l58 2015010 l41 2015019 129
201502 l37 2015011 139 2015020 l47
201503 l50 2015012 105 2015021 144
201504 l53 2015013 103 2015022 146
201505 109 2015014 119 2015023 136
201506 110 2015015 121 2015024 145
201507 125 2015016 130 2015025 101
201508 133 2015017 135 2015026 122
201509 148 2015018 138 2015027 128
(1)填写下表。
成绩 109及109以下 110~l29 130~149 150及150以上
人数
(2)根据统计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3.航天小学分发200份防溺水宣传资料,其中35份分给六年级。剩下的分给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份?
24.四年级1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48 27 50 36 38 44 46 52 39
40 42 29 37 42 37 54 41 45
(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 )~( )个的人数最多。
(4)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超过40个吗?(在合适的选项里画“√”)可能□不可能□
25.下面是五一小学歌唱比赛初赛分数记录单。(单位:分)
100 93 75 96 78 89 100 95 98 67 88 92
73 88 91 89 92 100 65 78 87 58 86 90
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填入统计表中。
五一小学歌唱比赛初赛分数统计表
年 月
分数/分 合计 59及以下 60~79 80~99 100
画“正”字
人数 3
哪一段分数的人数最多?哪一段分数的人数最少?
26.小华同学参加跳远比赛的成绩如下表。
第一跳 第二跳 第三跳 第四跳 第五跳
170厘米 168厘米 171厘米 167厘米 169厘米
想一想: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多少?用5次的平均成绩合适吗?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A C D C A A B
1.C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所有人的身高和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每人的平均身高。
【详解】(142+140+137+152+146+135)÷6
=852÷6
=142(厘米)
135<142<152
所以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在135厘米~152厘米之间。
故答案为:C
2.D
【分析】由题意知: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并不代表小明的身高就是1.4米,可能比1.4米高,也可能比1.4米矮;小强所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并不代表小强的身高就是1.5米,可能比1.5米高,也可能比1.5米矮;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由分析可得: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所以小明和小强相比无法确定谁高。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给出了5位同学的平均体重,用乘法求出5位同学的体重之和,=200千克;然后用200千克减去已知的三位同学的体重,即可计算剩下两位同学的体重之和,=81千克。
【详解】(千克)


=81(千克)
③④两位同学的体重之和是81千克;
故答案为:C
4.A
【分析】平均数大于这组数据的最小值并且小于最大值,观察选项,只有31比26大的同时比50小。
【详解】由分析得:
31千克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特征。
5.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小刚最高,小明次之,小红最矮,然后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小红最矮,根据图中的显示,最矮的是100cm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仔细分析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6.D
【分析】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组数据的大小关系,柱状图的最高的柱对应的月份即为用水量最大的月份,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从我国2015年工业用水统计图可以看出一月的工业用水量达40,二月是60,三月20,四月是80,那么四月用水量最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进而得出答案。
7.C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小数,一定小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虚线表示的是最小的数,不能作为平均数;
B.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第二小的数,其它三个数据都比平均数高挺多,所以不能作为平均数;
C.虚线表示的是第三小的数,能够作为平均数;
D.虚线表示的是第二大的数,最大的数比平均数多一点,不能够弥补其它比平均数少的部分,所以不能作为平均数。
故答案为:C
8.A
【分析】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先用90乘3计算出体育测试中三项的总成绩,再依次减去98和86计算出立定跳远的成绩,最后与这三项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90×3-98-86
=270-98-86
=86(分)
86<90
所以立定跳远的成绩与这三项的平均成绩相比一定低。
故答案为:A
9.A
【分析】观察可知,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观察可知,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观察可知,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观察可知,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相同图形的是。
故答案为:A
10.B
【分析】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要熟练掌握统计图、表的特点。
【详解】由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从统计图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B
11.276
【分析】小红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2分,一共3个科目,用平均成绩×科目数量=总成绩计算即可。
【详解】92×3=276(分)
她总成绩是276分。
12.(1)10
(2)218
(3) 琮琮 潮涌
(4)24
【分析】(1)根据统计图竖轴,判断一格表示的人数;
(2)将统计图中“宸宸”“琮琮”和“莲莲”三种徽章的数量相加;
(3)根据统计图条形的高矮判断,条形图最高的表示喜欢的人数最多,条形图最矮的表示喜欢的人数最少;
(4)用统计图中“琮琮”的喜欢人数减去“莲莲”的喜欢人数。
【详解】(1)统计图每格表示10人。
(2)70+86+62=218(人)
所以喜欢吉祥物徽章“宸宸”“琮琮”和“莲莲”的一共有218人。
(3)由统计图可知,“琮琮”的条形图最高,“潮涌”的条形图最矮,所以喜欢“琮琮”的最多,喜欢“潮涌”的最少。
(4)86-62=24(人)
所以喜欢“莲莲”的比喜欢“琮琮”的少24人。
13.数量的多少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所以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详解】条形统计图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比如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某班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情况,就能清楚地看出每个节目喜欢的人数。
14.(1) 141 145
(2) 40 6
【分析】(1)150厘米以上的有2人,146厘米~150厘米的有4人,141厘米~145厘米的有12人,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第7~18名的身高都在141厘米~145厘米之间,所以小明的身高在班上排第10名,他的身高在141厘米~145厘米之间。
(2)把各个身高段的人数相加即等于四年级(5)班的人数;150厘米以上的人数加146厘米~150厘米的人数,即等于这个班可以报名选拔篮球队队员的人数。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小明的身高在班上排第10名,他的身高在141厘米~145厘米之间。
(2)6+16+12+4+2=40(人)
4+2=6(人)
四年级(5)班有40人。学校选拔篮球队队员,要求身高在145厘米以上,这个班有6人可以报名。
15.100厘米
【详解】略
16.√
【分析】从右面看,有2层,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下面一层 2个正方形,右齐;从右面看,有2层,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下面一层 2个正方形,右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从右面看这两个物体和,看到的形状都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17.×
【分析】平均数不能反映所有数据大小,四(3)班数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欣欣作为这个班的一员,她的数学成绩可能高于89分,可能等于89分,也可能大于89分,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得:欣欣的数学成绩有可能低于89分,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18.×
【详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不是每人身高都是160厘米,也有身高是150厘米的。
19.×
【分析】平均水深120厘米不是处处都深120厘米,有的地方水深要大于120厘米,甚至大于130厘米,所以小军身高130厘米,玩水会有危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军到游泳池里玩水可能有危险。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28÷2即可求出平均每人捡的个数,但不能代表每个人捡的个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28÷2=14(个)
两人共捡了28个罐子,每人平均捡了14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69
【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题文中的这组数据共有6个数,先用加法求出它们的总和,再除以个数即可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详解】(120+42+50+32+80+90)÷6
=(162+82+170)÷6
=(244+170)÷6
=414÷6
=69
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是69。
22.(1)见详解
(2)根据统计表,我能得到:150及150以上人数最少只有3人。
【分析】(1)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划记等办法,把各成绩段的人数统计出来填入表格即可。
(2)分析统计表中数据可知,发现人数最少的成绩范围,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1)填表如下:
成绩 109及109以下 110~l29 130~149 150及150以上
人数 4 7 13 3
(2)根据统计表,我能得到:150及150以上人数最少只有3人。(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正确填写统计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33份
【分析】根据题意,用200份减去分给六年级的35份,求出剩下的份数,然后再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份。
【详解】(200-35)÷5
=165÷5
=33(份)
答:平均每个年级分到33份。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减法和除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
24.见解析
【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统计出成绩在20~29,30~39,40~49,50~59的人数并完成表格即可;
(2)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3)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条形最高的就是女生人数最多;
(4)计算成绩在40以上的人数,与12相比较,如果成绩在40以上的人数少于12人,那她的成绩不能超过40个,反之可能。
【详解】(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表格如下: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18 2 5 8 3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如下:
(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49)个的人数最多。
(4)3+8=11(人)
11<12
答: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不可能超过40个;可能□不可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并回答问题,注意:每整理一个数据,可以划掉一个数据,避免重复、遗漏。
25.表见详解;80~99的人数最多,59及以下的人数最少
【分析】根据分数记录单的成绩,按照统计表的成绩分段统计出各分数段的人数,按要求完成统计表,比较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即可知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五一小学歌唱比赛初赛分数统计表
年 月
分数/分 合计 59及以下 60~79 80~99 100
画“正”字 正正正正 正 正正
人数 24 1 6 14 3
14>6>3>1
答:80~99的人数最多,59及以下的人数最少。
26.171厘米;不合适
【分析】由题目可知,在实际比赛中,选手的比赛成绩选取最好的一次成绩,用5次的平均成绩不合适,平均成绩是反映这一组数据的特征,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67厘米<168厘米<169厘米<170厘米<171厘米
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跳的最远的一次:171厘米
平均成绩是反映这一组数据的特征,跳远比赛只需最好的成绩。
答: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171厘米。用5次的平均成绩不合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