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对点练37 明晰结构内容,赏析语句表达效果
1.《红楼梦》中的方言词语表现力极强,有雅俗共赏之效。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妙趣。(任选一例)(4分)
(1)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
(2)贾母啐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凤丫头成日家说嘴,霸王似的一个人,昨儿唬得可怜。要不是我,你要伤了他的命,这会子怎么样?”
2.文段中多用拟声词来表现吃甘蔗,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
口渴岂可无甘蔗?从一捆里抽出几根紫皮或绿皮甘蔗,“咔咔”几刀下去,可随心所欲地劈成几段。我觉得吃甘蔗有种“绿林大盗”的豪爽,“嘶啦嘶啦”用牙齿撕下条条颇硬的外皮,露出里面白白的果肉,继而是“丝儿丝儿”声,那是嚼着甘蔗,甜汁入喉的回甘声。
3.(2024·合肥二模)文中先后用“他”“你”“我”转换人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孙少安在山里常常把镢头扔在一边,颓然地四肢大展睡在土地上,面对高远的天空长吁短叹。他不尽地回味自己坎坷的人生道路,双眼噙满了泪水。他诅咒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总是对他这样冷酷无情!
有时候,走入绝境的他,竟然像孩子一般在山里天真地幻想,会不会出现个奇迹让他摆脱这厄运呢?比如过去年代金家的老地主就在这块地里埋下一窖金银财宝,让他一镢头挖出来了……他对自己的荒唐想法报以刻毒的冷笑。得了吧,孙少安!你这样躺着胡思乱想,还不如起来干一会儿活。你已经是这样可笑,说明你活该倒霉。看来,你要重新振作精神是多么不容易!你往日那股劲头哪里去了?你就甘心这样像死狗一般沉沦吗?
是啊,我为什么变得这么软弱无力?我过去不是没有经历艰难困苦;而那时不是一次又一次用顽强不息的意志渡过了重重危难,并且一次次转危为安吗?当然,这次危难不比往常,是太巨大太可怕了;但总不能用这样一种灰心丧气的态度去逃避这危难。再说,能逃避了吗?
孙少安心里明白,唯有他的砖场重新上马,他才有希望翻身。
4.(2024·武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记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产的地方,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的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每当采摘橘子时,沿河小小船埠边,随处可见这种生产品的堆积,恰如一堆堆火焰。在橘园旁边临河官路上,陌生人过路,看到这种情形,将不免眼馋口馋,或随口问讯:“哎,你们那橘子卖不卖?”
“乡亲,我这橘子卖可不卖,你要吃,尽管吃好了。水泡泡的东西,你一个人能吃多少?十个八个算什么。你歇歇憩再赶路,天气老早咧。”
两千年前楚国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溯,一定就见过这种橘子树林,方写出那篇《橘颂》。两千年来这地方的人民生活情形,虽多少改变了些,人和树,都还依然寄生在沿河两岸土地上,靠土地喂养,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复入于土,新生的长成,俨然自土中茁起。
(1)画波浪线的句子突出了橘子的鲜亮诱人,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生生不息”,二者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5.(2024·邢台一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1)“来的尽管来着”中的“着”为什么不应删去?请阐明理由。(4分)
(2)画线句将时光“匆匆”的特点写得真切又灵动,这种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加以分析。(4分)
6.(2024·雅安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谈话的主题随缘而转,愈滚愈大,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坐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辩难,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机巧合,甚至重加排练也不能再现原来的生趣。这种滚雪球式,人人都说得尽兴,也都听得入神,没有冷场,也没有冷落了谁,却有一个条件,就是座上尽是老友,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良宵苦短,壁钟无情,谈兴正浓而星斗已稀。
众客之间若是不顶熟稔,雪球就滚不起来。缺乏重心的场面,大家只好就地取材,与邻座不咸不淡地攀谈起来,有时兴起,也会像旧小说那样“捉对儿厮杀”。这时,得凭你的运气了。万一你“遇人不淑”,邻座远交不便,近攻得手,就守住你一个人恳谈。更有趣的话题,更壮阔的议论,正在三尺外热烈展开,也许就是今晚最生动的一刻;明知你真是冤枉,错过了许多赏心乐事,却不能不收回耳朵,面对你的不芳之邻,在表情上维持起码的礼貌。
(1)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有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请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分析。(4分)
(2)文中加点的词语看似不合语境,却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分别说明。(4分)
7.(2024·深圳二模)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美在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乃至任何的地方”,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美在任何的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
等船,在划子上,在暮秋夜里九点钟的时候。有一点冷的风。天,与江,都暗了;不过,仔细地看去,江水还浮着黄色。中间所横着的一条深黑,那是江的南岸。
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轮廓。
4/4专项对点练37
1.(示例)(1)①“猴”字,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像猴子一样附着在某人或某物身上。②既通俗地表达了“骑马”的意思,又将骑马的动作呈现得生动有趣。③既体现了王熙凤对贾宝玉的关心爱护,也表现了王熙凤泼辣机敏的性格特点。
(2)①“挺尸”形象化地展现了贾琏醉后沉睡的画面。②体现了贾母对他的责备和批评。③展现了荣国府老祖宗的另一面,即一个责骂后辈的老太太,使人物形象雅俗兼有,丰满立体。(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①用“嘶啦嘶啦”“丝儿丝儿”描写人们吃甘蔗的场景,增强了画面感;②写出了人们吃甘蔗时的开心、快乐、过瘾。(每点2分)
3.①人称转换体现视角的转换,从外在观察到对面批评再到自我反省,更有层次;②人称转换能由表及里、全方位地刻画孙少安的状态,使人物形象更立体真实;③人称转换能使心理描写逐渐深入,抒情性更浓;④人称转换丰富了叙述手法,增加了阅读的层次感。(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4.(1)①突出色彩。四字词语“丹朱明黄”“耀人眼目”“一片光明”写出了橘子色彩的鲜亮分明。“恰如一堆堆火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橘子比作火焰,写出了橘子的耀眼夺目。②突出数量。“缀系”“一片”“随处”“堆积”“一堆堆”等词语表现了橘子果实繁盛,饱满诱人。(每点2分)
(2)①原句紧承上文“靠土地喂养”具体展开,强调土地孕育了人和树,语意更丰厚。②原句将“衰老”与“新生”对举,通过“复入”“茁起”等动词,形象展现了生命寄生于土地的过程,更有画面感。(每点2分)
5.(1)①“来着”强调的是时光正在到来并且连续不间断地到来,所以“着”不应删去。②“来着”与上句中的“去了”意思上形成比对,结构上更工整一致,更朗朗上口,所以“着”不应删去。(每点2分)
(2)①化抽象为具体。选择人们熟知的日常生活细节,从“我”的切身感受出发,通过一组排比,多角度、具体展现时光的悄然易逝、不易察觉,读来真切可感。②使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特征,以太阳挪移脚步生动描绘时间的悄然流逝,表达形象灵动。(每点2分)
6.(1)①画线句多用四字短语,以六个“或”分别领起两组整句,描绘“滚雪球式”交谈的场景,而后用散句加以点评。②整散结合,既具整饬之美,节奏鲜明,又富于变化,灵动活泼。
(2)①“远交近攻”本来是战国时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后来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此处拆分为“远交”和“近攻”,形象地表现了因距离相近而不得不和人交谈的尴尬无奈,用法新颖,诙谐幽默。②“恳谈”指恳切地交谈,此处用来形容应付式交谈,有嘲讽意味。
7.①原句更能突出观察的立足点是“轮船码头的上面”。②原句将镜头由远逐渐拉近,更具有画面感、空间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