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8 落实形神兼备,变换、仿用句式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8 落实形神兼备,变换、仿用句式 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1 15:29:50

文档简介

专项对点练38 落实形神兼备,变换、仿用句式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秋”,从秋色、秋容、秋气、秋意四个方面形成句法成分的排比。请以“雪花”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句法成分排比;排比贴切,表达流畅。(5分)
欧阳修的《秋声赋》,开篇如同丹青妙手将秋声作为可感的水墨一样在纸上晕染开来。随之从自然世界和人文价值两个方面回答了为何秋声“悲哉”的问题,只因秋色惨淡、秋容清明、秋气栗冽、秋意萧条。欧阳修认为悲秋之声所过之处无不凄凄切切,纵然是草木山石也为之动容、闻之色变、感之叶落。
                                    
                                    
                                    
2.下面语段从视觉、味觉等角度描写了王小玉说书的听觉效果,这种手法叫通感。请你从嗅觉与味觉的角度写一段听某种音乐的感受。要求:语意完整,使用通感;通感贴切,表达流畅。(5分)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3.(2024·清远模拟)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为本体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符合语境特点。(4分)
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晖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4.(2024·凉山模拟)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转折关系,结合上面的文段和《红楼梦》内容,以“薛宝钗”为开头,仿写句子。(4分)
曹雪芹的《红楼梦》并没有将这种人物脸谱化特点继续延续下去,而是充分展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在作品中,主要人物皆有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直爽尖刻,薛宝钗的善解人意、老成稳重,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并不是她们性格的全部,比如林黛玉,她虽然多愁善感,但也有和众人玩笑时的诙谐幽默;她虽然说话有些尖刻,但对所关心的人还是比较体贴的。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我童年在北极村时,家家住着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有自留地,主种蔬菜。而远离居民区的黑龙江畔,每户还有一两片地,种的多是麦子。麦子播种后几乎不用管它,很快就出苗了,在春风中噌噌长了起来。我去江边刷鞋子时,只要几天不见,就会发现麦苗又出息了,它们长个子的速度比我快。麦子是什么时候悄悄怀胎结粒的呢?也许就在清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时刻,阳光照彻心扉的正午时,薄雾给黄昏披上轻纱的时候,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时。总之麦子悄悄抽穗了。你经过麦田时,麦芒伸出带刺的舌头,调皮地刮你的手。小孩子们喜欢在家中的园田快罢园的时候揪江畔的绿麦穗变成的黄麦穗烧麦子吃。若是大人允许,可以把麦穗带回家,在晚炊的余火中大大方方烘烤,待香味飘出,捻出麦粒放入口中,又软糯又筋道,还有股清甜气,实在是好享受。
(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通过假山后映入眼帘的是怡红院和潇湘馆的纽带——横跨在碧溪之上且四通八达的一座三孔石桥。桥上有亭,曰“沁芳亭”,其楹联乃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此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三篙:指水的深度。一脉:指溪流。上联写水光碧绿,岸边垂柳的翠绿就像是被借了过来;溪水芬芳是下联所写,就像是一脉之水隔开了两岸鲜花的香气。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水。绕堤之柳离不开水,这是借“绕堤”“隔岸”反衬溪水;“三篙”乃是从水上之景写到水下之深,这是借“三篙”反衬水深。沁芳亭是筑在桥上的,而桥两旁又有较为宽阔的水域,两岸花木繁盛,香气袭人,虽然两岸被溪水隔开了,但花香仍然一脉相传,好像未被分割似的,贴切地写出了“香氛”式的水景。“借”在这里是互借,既是柳枝借水显得更青翠,又是水得到柳的倒影增添了美景。“分”更夸张地说明花香浓郁。不见此亭,但见此联,便已能想象到花、树、水三者的互相照应,而此联于此景之中,更为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画面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1)文中画横线部分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是散句,请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7.新闻采编中,常常利用采访的录音整理文稿。请将下面的录音口语原稿整理成可发表在报刊上的书面语体文字。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20个字。(4分)
这些年咱们天天讲全球化,要问什么是全球化,我想,大家对全球化得有个正确的认识,要解释对了。全球化呢,指的是科技、经济,不是文化。文化能全球化吗?文化要多样啊。越是民族化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别人越欢迎,越符合全球的需要呀。全球的文化应当是多元化的,不应当是单一的嘛。
                                    
                                    
                                    
8.从下列短语中挑选并组合成描写教师节和春节的每联七字的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红梅正报 桃李三千 黄牛耕地 白雪才妆
芝兰四季 芝兰绕阶 千山素 承雨露
春绣锦 万家春 千里绿 吐芬芳
教师节:                                    
春 节:                                    
4/4专项对点练38
1.(示例一)我以为,雪花也是花,虽不如牡丹浓丽、杏花清纯、桃花娇艳、荷花香甜,却能在一夜之间开满枝头。
(示例二)当夜幕降临,天地间悄然飘落起雪花,雪色洁白、雪容静谧、雪气凛冽、雪意宁静。
2.那首经典旋律响起,仿佛有一阵淡淡的青草香气扑鼻而来,清新而持久;随着音符跳跃,仿佛舌尖上弥漫着一股果汁般的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3.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奏响了一首响彻河岸的歌。
4.薛宝钗,她虽然善解人意,但并未事事顺从别人;她虽然老成稳重,但也未失去青春少女的天真烂漫。
5.(1)也许就在清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时刻,在正午阳光照彻心扉的时刻,在黄昏被薄雾披上轻纱的时刻,在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的时刻。
(2)在家中的园田快罢园的时候,江畔的绿麦穗变成了黄麦穗,这时小孩子们喜欢揪麦穗烧麦子吃。
6.(1)通过假山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孔石桥,此桥横跨在碧溪之上,四通八达,是怡红院和潇湘馆的纽带。
(2)上联写水光碧绿,就像是清澈之水借来了岸边垂柳的翠绿;下联写溪水芬芳,就像是一脉之水隔开了两岸鲜花的香气。
7.这些年我们经常讲全球化,对全球化一定要做一个确切的解释。我们讲的全球化,指的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全球环境,不是说文化要全球一致。对文化来说,越是民族化的东西越具有全球价值,因为全球的文化应当是多样的,不应当是单一的。
8.解析:首先,选择的词语须符合教师节和春节相关内容,“桃李三千”“芝兰绕阶”都是形容教师的,“红梅正报”“黄牛耕地”符合春节的内容,象征春的到来。其次,对联讲究结构对仗,“桃李三千”对“芝兰绕阶”,“红梅正报”对“黄牛耕地”;“承雨露”是动宾结构,“吐芬芳”也是动宾结构,两者结构一致;“千里绿”与“万家春”结构一致。对联也讲究“仄起平收”,即“桃李三千承雨露”为上联,“芝兰绕阶吐芬芳”为下联;“红梅正报千里绿”为上联,“黄牛耕地万家春”为下联。
答案:桃李三千承雨露 芝兰绕阶吐芬芳
红梅正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家春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