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25 增强采分点意识,译准文言翻译题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25 增强采分点意识,译准文言翻译题 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1 15:29:50

文档简介

专项对点练25 增强采分点意识,译准文言翻译题
1.(2024·茂名二模)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耶?”靖曰:“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1)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耶?
译文: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
译文:                                    
                                    
2.(2024·济宁二模)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客曰:“不然!臣闻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见兔而指属,则无失兔矣;望见而放狗也,则累世不能得兔矣。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孟尝君曰:“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客曰:“不然!臣见鹪鹩巢于苇苕,著之以发,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也,何则?所托者然也。”于是孟尝君复属之齐王,齐王使为相。
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则求我枯鱼之肆矣。’今周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文侯于是乃发粟百钟,送之庄周之室。
(节选自《说苑·善说》)
(1)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
译文:                                    
                                    
(2)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
译文:                                    
                                    
3.(2024·龙岩一模)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材料一:
徐渠问田鸠曰:“臣闻智士不袭下而遇君,圣人不见功而接上。今阳城义渠,明将也,而措于屯长;公孙亶回,圣相也,而关于州部,何哉?”田鸠曰:“此无他故,君主有度有术之故也,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乎?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不试于屯长,不关于州部,故有失政亡国之患。由是观之,夫无屯长之试,州部之关,岂明主之备哉!”
(节选自《韩非子·问田》,有删改)
材料二:
孟献子聘于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县不移而具矣。献子曰:“富哉,家!”宣子曰:“子之家孰与我家富?”献子曰:“吾家甚贫,惟有二士,曰颜回、兹无灵者,使吾邦家安平,百姓和协,惟此二者耳!吾尽于此矣。”客出,宣子曰:“彼君子也,以蓄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钟石金玉为富。”孔子曰:“孟献子之富,可著于春秋。”
(节选自《新序》,有删改)
(1)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乎?
译文:                                    
                                    
(2)孟献子聘于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县不移而具矣。
译文:                                    
                                    
4.(2024·日照三模)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婴胄,歌于行伍,使人之心伤;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君子以钟鼓导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节选自《荀子·乐论》)
(1)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
译文:                                    
                                    
(2)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译文: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节选自苏轼《魏武帝论》,有删改)
(1)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
译文:                                    
                                    
(2)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译文:                                    
                                    
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赐。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译文:                                    
                                    
(2)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
译文: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曰:“此朕尝御者,虽故暗,亦足御道途之寒。”又遣内侍护送供帐,至澶州,卒,年五十一。废朝,赠吏部侍郎。真宗再幸河朔,追悼之,加赠刑部尚书,谥曰忠定。湜风貌秀整,有酝藉,器识冲远,好学,美文词,善谈论饮谑,晓音律,妙于弈棋。笔法遒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宋史·宋湜传》)
(1)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
译文:                                    
                                    
(2)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
译文:                                    
                                    
4/5专项对点练25
1.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却”“几”“曷”。第(2)句:关键词有“兵”“断后”,被动句“见……于”,判断句“此……也”。
答案:(1)当时右军稍向后退,几乎坏了大事,怎么说是奇兵呢?
(2)老生不知兵法,恃勇急进,不料被陛下断绝后路,被您擒拿。这就是所谓变奇兵为正兵了。
【参考译文】
太宗问:“我在霍邑击破宋老生的战斗中,刚刚交锋,我军稍向后退,(敌人乘机进击。)这时我亲率精锐骑兵,由南原急驰而下,予以侧击,切断了老生军队的后路,使其大败,因而活捉了宋老生。这是正兵呢,还是奇兵呢?”李靖答:“陛下的英明神武是天赋的,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来的。按兵法所说,自黄帝以来,(用兵的方略)都是首先运用正兵,而后讲求出奇制胜;首先讲求仁义,而后运用权谋诡诈。霍邑之战,我军因仗义而兴师,这是正兵;因建成坠马,右军稍向后退,这是奇兵。”太宗问:“当时右军稍向后退,几乎坏了大事,怎么说是奇兵呢?”李靖答:“大凡作战,用正规的战法,向前攻击便是‘正兵’,有计划地退却使敌陷于不利便是‘奇兵’。如果右军不后退,怎能诱致老生全力进攻呢?《孙子兵法》上说:‘以小利去引诱敌人,乘其混乱然后攻取它。’老生不知兵法,恃勇急进,不料被陛下断绝后路,被您擒拿。这就是所谓变奇兵为正兵了。”
2.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折”“托”“然”,判断句“其所托者使然也”。第(2)句:关键词有“傍” “大息”“尚”。
答案:(1)(可是)大风吹来,就会使芦花折断、鸟卵摔破、小鸟摔死,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所依托的事物使它这样啊。
(2)看见路旁牛蹄踩成的小水坑中有条鲋鱼,叹息着对我说:“我还可以活下去啊!”
【参考译文】
孟尝君推荐他的门客给齐王,三年过后而不被重用,于是这位门客就回来对孟尝君说:“您将我推荐给齐王,三年还没有得到任用。不知是臣下的过错,还是您的过错?”孟尝君说:“我曾经听说,丝线依靠针而穿入,不因针而绷紧;嫁女儿要依靠媒人而成功,不依靠媒人而夫妇和睦。你才干一定不够,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我呢?”门客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周氏的喾、韩氏的卢,都是天下跑得快的狗。(主人)看见兔子就指点给它,那么就不会失掉兔子;(主人)如果远远望见才放开狗,那么经过几世也不能够得到兔子。狗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指点人的过错。”孟尝君说:“不是这样的!从前华舟和杞梁作战而死,他们的妻子悲痛欲绝,对着城墙痛哭,城角因此倒塌,城墙也因此溃毁。君子如果真能在心里有法度,那么就会感应在外物上。你看(城墙)土壤尚且能为忠诚所感动,更何况食五谷的国君呢?”门客说:“不是这样的!我看见鹪鹩在芦苇上筑巢,用毛发附着,建造巢穴,那些织造的女工也做不到,可以说完好而牢固了。(可是)大风吹来,就会使芦花折断、鸟卵摔破、小鸟摔死,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所依托的事物使它这样啊。再说狐狸是人们所攻杀的,老鼠是人们所熏杀的。(可)我并没有看见谷神庙里的狐狸被攻杀,土地庙里的老鼠被熏杀,为什么呢?这是所依托的地方使它这样啊!”于是孟尝君再次将他推荐给齐王,齐王任命他为相。
庄周家里贫困,去向魏文侯求借粮食。魏文侯说:“等我封地的粮食收上来就送给你。”庄周说:“我今天来的时候,看见路旁牛蹄踩成的小水坑中有条鲋鱼,叹息着对我说:‘我还可以活下去啊!’我说:‘等我为你向南见楚王,(请求楚王)引长江和淮河的水来救济你。’鲋鱼说:‘现在我的命就在盆瓮之中罢了,竟然要为我见楚王,引长江和淮河的水来救济我,那么,你就得到干鱼店铺里去找我了。’如今我因为贫穷才来借些粮食,您却说‘须等封地的粮食来了再借给我’,即使粮食来了,您也要到出卖劳力的市场上去找我了。”文侯于是发放百钟粟米,送到庄周家里。
3.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将”“相” “亡”。第(2)句:关键词有“聘”“觞”“县”。
答案:(1)况且,难道您没听说楚国任用宋觚为将而败坏了政事,魏国任用冯离为宰相而使国家灭亡吗?
(2)孟献子到晋国访问,宣子请他喝酒,换了三个地方,悬挂的钟鼓乐器不用搬动,都配备齐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徐渠问田鸠说:“我听说智士不用历任低级职务就能被君主赏识,圣人不用显示出成绩就能被君主接纳。现在的阳城义渠是个英明的将领,可他曾被安排做个小官;公孙亶回是个杰出的相国,也安排做过地方官,为什么呢?”田鸠说:“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君主掌握了法和术,明君的官吏,宰相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况且,难道您没听说楚国任用宋觚为将而败坏了政事,魏国用冯离为宰相而使国家灭亡吗?两国的君主为花言巧语所驱使,被诡辩利说所迷惑,没通过低级职务的考验,不具备基层工作的经历,结果有败坏政事和断送国家的祸患。由此看来,那种不经低级职务和基层工作考验的办法,哪里该是明君采取的措施啊!”
材料二:
孟献子到晋国访问,宣子请他喝酒,换了三个地方,悬挂的钟鼓乐器不用搬动,都配备齐全。献子说:“你家,很富有。”宣子说:“你家和我家相比,谁家富有”献子说:“我家很穷,只有二个士人,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兹无灵的,这两个人使我们邦家平安稳定,百姓和睦协调,就这样两个人而已!我的财富都在这里了。”孟献子走后,宣子说:“他是君子啊,把奉养贤者当作富裕。我是鄙陋的小人啊,把拥有钟石金玉当作富裕。” 孔子评论说:“孟献子的富有,可以记载到《春秋》里去了。”
4.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恶”“修”“正”。第(2)句:关键词有“所以”“乡”“方”。
答案:(1)古代的圣王憎恶这种混乱,所以修养自己的德行,端正国内的音乐,因而天下人就顺从他了。
(2)因此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会朝向正道了。
【参考译文】
音乐,是圣王所喜欢的,可以用来使民心向善,它能深入地感动人,能够用来移风易俗。因此先王用礼乐来引导人,使百姓能够和睦相处。如果百姓有喜好、厌恶的感情而没有喜怒的反应就会混乱。古代的圣王憎恶这种混乱,所以修养自己的德行,端正国内的音乐,因而天下人就顺从他了。因此戴孝的丧服,哭泣的声音,让人们的内心悲伤;披上铠甲,戴上头盔,在军队中唱歌,让人们的内心伤痛;妖艳的容貌,郑国和卫国的音乐,让人们的内心淫邪;腰束大带,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伴着《韶》《武》之乐唱歌跳舞,让人们的内心庄重。因此君子耳朵不听淫邪之声,眼睛不看美色,口不出邪恶的言论,这三者,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大凡奸邪之声感动人,不正之气就会与之呼应,不正之气成为风气,混乱就会产生;雅正的音乐感动人,和顺之气就会与之呼应,和顺之气成为风气,安定就会产生。唱和相应,善恶相随成风,因此君子一定要谨慎地进行取舍。君子用钟鼓来引导心志,用琴瑟来愉悦内心;用盾牌和斧头等舞具来跳舞,用雉鸡毛和牦牛尾来装饰,用磬、管等乐器来伴奏。因此音乐清亮如同天一样,广大如同地一样,俯仰周旋的舞蹈如同四时变化。因此,音乐流行而心志就会清纯,践行礼而德行就会养成,要使人们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明白,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安宁,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因此说:音乐,就是表达快乐的。君子可以从中得到道义为快乐,小人可以从中满足欲望为快乐。用道义来约束欲望,就会快乐而不混乱;顺从欲望而忘记道义,就会迷惑而不快乐。因此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会朝向正道了。
5.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而”“争”,状语后置句“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第(2)句:关键词有“败”“是以”“成”,状语后置句“丧师于赤壁”。
答案:(1)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
(2)(魏武帝)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参考译文】
魏武帝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刘备有盖世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孙权英勇而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声威气势的威胁来攻取他。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魏武帝)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6.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是”“如是”,关键虚词有“乃”,文言句式有宾语前置句“何为”。第(2)句:关键实词有“昔”“坐”“生得”“责让”,关键虚词有“以”,文言句式有“以见责让”,“见”为被动句的标志。
答案:(1)这就是那个胡须漂亮,眉毛清秀的人吗?为什么竟做这样的事啊!
(2)过去我以虎牙将军的身份围剿翟义,因为不曾活捉他而受到责备。
【参考译文】
更始元年(23)正月初一,汉军又与甄阜和梁丘赐的军队在沘水西边激战,使他们溃败。杀掉了甄阜和梁丘赐。王莽得知甄阜、梁丘赐被杀,汉帝已立,十分恐惧,于是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领兵百万,其中披甲将士四十二万。五月,到达颍川,又与严尤、陈茂的部队会合。起初,光武帝曾为舂陵侯到严尤那里去投诉佃户拖欠租税,严尤见到他很惊异。到这时,城中投降严尤的人说光武帝不要财物,只收集兵马出谋定策。严尤笑着说:“这就是那个胡须漂亮,眉毛清秀的人吗?为什么竟做这样的事啊!”
严尤劝王邑说:“昆阳城小而坚固,现僭称帝王的刘玄在宛城,我们快速派遣大军攻击,他们必定逃跑;宛城兵败,昆阳自然归服。”王邑说:“过去我以虎牙将军的身份围剿翟义,因为不曾活捉他而受到责备。现在率百万大军,碰上城池不能拿下来,怎么说得过去呢?”于是将昆阳包围几十重,扎营数百个,架起云车,高十余丈,俯视城中,旗帜遍野,尘埃满天,金鼓的声音数百里也能听见。弓弩乱发,箭下如雨,城中人背着门板才能打水。王凤等求降,未得允许。王寻、王邑自以为成功在顷刻之间,意气闲逸自得。
7.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掖”“抚问”“相继”“闻”,关键虚词有“以”,文言句式有省略句“以(宋湜)疾亟闻(之)”。第(2)句:关键实词有“趋”“翕然”,关键虚词有“之”,文言句式有定语后置句“后进有名者”,“有名”修饰“后进”。
答案:(1)内侍(将宋湜)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探病慰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
(2)(宋湜)喜欢引荐并看重有名望的年轻人,又喜欢急人所难,当时士子一类人,一致把他当作宗师并且敬慕他。
【参考译文】
(御驾)驻扎停留了数日,(真宗)经常在便殿召见(宋湜),(一次宋湜)正要上前奏事,忽然病发倒地。内侍(将宋湜)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探病慰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第二年正月,真宗亲临探视,并允许(宋湜)先回京,赏赐给(宋湜)被褥,说:“这被褥是我曾经用过的,虽然旧了些,也足以抵挡路途中的寒冷。”并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一行人)行至澶州,(宋湜)病逝,享年五十一岁。(真宗因此)暂时停止朝事,追封(宋湜)为吏部侍郎。(后来)真宗再次临幸河朔时,追悼宋湜,又追封(宋湜为)刑部尚书,谥号忠定。宋湜风貌俊秀齐整,有含蓄的气度,器量见识深远,爱好学习,为文辞藻华美,善于清谈议论,喜欢饮酒,言语诙谐,通晓音律,擅长下棋。他的书法遒劲而娟秀,书帖一出,人们纷纷散布并争相临摹。(宋湜)喜欢引荐并看重有名望的年轻人,又喜欢急人所难,当时士子一类人,一致把他当作宗师并且敬慕他。著有文集二十卷。
1/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