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口传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如今的数智时代,文学的书写、保存、传播、阅读都随着媒介的更迭而
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在口耳相传的时代,故事被大脑编织,从口舌产生,再由耳朵接收。
书写印刷时代,故事与人开始出现分裂。首先,口传时代“想故尊”与“讲故事”同时发生的并行时
间顺序被破坏了,随之变成了先后顺序:其次,等故事全部呈现于纸张上后,才能被他者阅读,口传时代
叙事的同时性被破坏:此外,因为叙事动作从“讲述”变成了“书写”,叙事者的声音在这其中也被消解。
在故事的接受上亦是如此,接收中,声音完全退场,每个环节都从听觉模式转变成沉默无言的视觉模式,
沉没式的文学情感体验逐渐走向冷静旁观的工具理性。
进入数智时代,我们只需要敲击键盘,选取几个关键词,就可以生成一篇篇幅极长的故事文本。在主
要的故事情节架构上,软件用户似乎还享有一定的决策权,而到了具体的用词、句法环节,我们几乎不会
再去耗费时间作斟酌选择。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可以将选取提示词的软件用户和人工智能模型视为共同
叙事者。今年国产人工智能写作软件DeepSeek炸裂出场,用于生成故事时,大语言模型、长结构、多场景
应州使其拥有不亚于一般人类写作者的标准化写作水平,真正激化了数智时代的“叙事焦虑”。面对人工智
能写作的成熟精妙,专业人士的反馈是微妙的:在作品创作领域,有人直接向A紅“出卖灵魂”,让它代替自
已进行写作;在学术写作领域,人工智能生成的逻辑缜密、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成品,让旁观者们产生
出人文学科大厦将倾的恐慌感。口传时代,讲故事的人思考与表达同时发生:书写印刷时代,写故事的人
的思考先于表达;数智时代,人类少量思考,机器无限表达。口舌消失了,声音消失了,叙事离人的身体
越来越远,文学的写作与接受都愈发冷静。
数智时代,或主动或被迫与AI同行的我们,如何讲好故事?观察AI生成的长篇小说成品,似乎我们
缺乏的不是好故事,而是“讲”。数智时代的叙事焦虑,或可求助于口传时代最朴素的真实,把故事还给口
舌、还给耳朵、还给现场,还给表达欲和创作冲动。
(摘编自王樱子《从“讲故事的人”到“生成故事的人”》)
材料二:
第1页/供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