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随州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随州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3 19: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随州部分高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6页,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3 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说:“ 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 这种差 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富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 )
A .导致了氏族公社解体和国家产生
B .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 C .出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D .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唯一标志
2. 史载,英国的贝克修道院庄园法庭在 1246~ 1249 年受理案件共 122 件,其中涉及领 主利益和司法权利的有 92 件,涉及佃户之间的暴力和侵权事件的诉讼有 30 件。1259~ 1261 年阿尔里瓦庄园法庭受理案件共 169 件,其中涉及领主权益的为 104 件。这说明庄园法庭 ( )
A .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B .使领主丧失司法独立权 C .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D .调解了各庄园间的关系
3. 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抬头为 “ 日出 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炀帝大为不快,吩咐 “ 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次年, 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 “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 )
A .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
B .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 C .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D .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
4. 15 世纪早期,“ 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 1 至 2 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 10 至 14 克白银,在威尼斯达 14 至 18 克白银,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 20 至 30 克白银。” 这可以 用来说明( )
A .欧洲封建经济落后亚非地区
B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C .亚历山大东征影响贸易发展
D .意大利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5. 文艺复兴时,人们在服装上打破中世纪那种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的特点,而在设计上, 男服强调上体的宽大魁梧和下体的瘦劲,构成了 V 形造型;女服强调细腰丰臀,上身多呈 V 形,下身为 A 形,构成了 X 形造型。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
A .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B .反对宗教神学,倡导天赋人权 C .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6. 伏尔泰认为 “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 活。” 卢梭认为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 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表明两者都( )
A .主张开明君主体制
B .倡导反抗君主专制统治 C .重视社会公共道德
D .强调权力的分配与制衡
7. 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 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出现 B .信息时代的到来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殖民体系的建立
8. 《全球通史》指出,“ 控制奴隶贸易 16 世纪时是葡萄牙, 17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 荷兰,18 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
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B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9. 1894 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 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打败了侵略者,保 持了民族独立。据此,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意大利军事力量相对较弱
B .埃塞俄比亚综合国力强盛 C .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抵抗
D .孟尼利克皇帝的个人因素
10. “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 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 材料反映了一战( )
A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 .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D .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11. 1920 年 ,列宁指出:“ 没有租让,我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 不借 助于外国资本,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列宁意在(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
B .在苏俄发展资本主义 C .推动工业建设全面展开 D .确保公有制经济发展
12.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全面启动 “ 真理运动 ” ,其中美国新闻署宣传的 “ 人民资本 主义” 和 “ 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 计划是最成功的。他们宣称美国的资本主义 “ 实际上做着 共产主义所承诺的事情” ,而苏联的社会制度则是建立在 “ 奴隶般的劳工” 基础上。这说明 当时( )
A .美国对斯大林模式弊端认识全面
B .美国政府认同共产主义某些主张 C .资本主义新变化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
13. 美国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 “ 黄金规则” ,即 “ 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 对此,有学者指出:“ 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 的。” 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 )
A .英国传统金融霸权的丧失
B .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C .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建
14. 据资料统计,美国自 1935 年实施社会福利政策以来,贫困家庭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如 1960 年在最低收入的美国家庭中,近 2/3 的户主都有工作,到 1991 年,这样的家庭仅占 1/3 ,其中只有 11%的户主是长期工作的。这一变化说明( )
A .美国福利政策存在缺陷
B .福利成为美国公民权利 C .福利制度改善了人民生活
D .福利制度造成财政赤字
15.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实施 “ 全球收缩,美国优先” 的经济政策,对内通过减税 和加息等政策措施来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外通过处罚性关税和设置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产业。 这主要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
B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挫折 C .美国开启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D .美国政策单边主义的特征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3 分)
材料一 在近 3000 年的法老时代,古埃及人始终保持着其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以象 形文字为例,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 3500 年就创造了文字,到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就已形成了 完整的象形文字体系,象形文字对保持古代埃及文化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 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 例子就是古埃及人一直盛行着对死者实行厚葬之风。在古埃及人的浮雕和绘画作品中,人像 造型必须遵照严格的侧头正胸式的基本法则,即表现人站立、行走时,头和面孔必须以侧面 形式表现,双肩和胸部以正面表现,而脚又是侧面的。
——摘编自令狐若明《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材料二 在 “ 埃及学” 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 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 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
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 后发现了凯尔奈克的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 1822 年,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 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叙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 位置,他找出了 11 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 塔( Rosetta)石碑,他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 余年工夫, 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 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 意义。(8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4 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 (国王的)权力虽说很 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 这三大原则是:其一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 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 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摘编自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 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渐变 1 :1832 年议会改革降低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议会议 席增加。
渐变 2 :19 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 3 :20 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 4 :1918 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 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 权。
渐变 5 :1928 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 ,指出 “ 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 ” 的重要特点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 二的法案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作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8 分)
(2)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 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4 分)
材料一 1947 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 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摘编自《中国睦邻史》
材料二 1945 年到 1970 年间,70 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 1947 年,英国承认 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 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 是由 19 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 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 1967 年到 1970 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 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
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 ,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 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 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 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 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不同的方式。(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 在问题的原因。(8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4 分)
材料一 当今世界,“ 西方之乱” 与 “ 中国之治” 并存 ……“ 治理赤字” “ 信任赤字” “ 发展赤字” 此起彼伏 ……新时代的 “ 哈姆雷特之问” ,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 国 ……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 立自主搞好 “ 自转” ,又合作搞好 “ 公转” 。
——《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材料二 2008 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 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 年中国开始倡议的 “ 一带一路 ” ,是为推动世界复 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 “ 中国方案” 。“ 一带一路” 开启了全
球化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共建 “ 一带一路
”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 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 意味着 “ 多中心崛起、 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赢” 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
——摘编自陈曙光《 “ 一带一路” :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 “ 一带一路” 设想可行性的条件, 并简析 “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8 分)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B D B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C A 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55 分 16.(本题 13 分)
答案:(1)特点:传承悠久;厚葬风气浓厚;艺术自成体系。(5 分)
(2)历史因素:拿破仑远征埃及;埃及文明留有大量历史遗存,刻有文字的碑文发现; 法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探索发现;商博良的敬业态度和钻研精神。(4 分,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推动了埃及文化的整理和传承;使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进入世人的视野;开 拓了史学界对埃及历史的研究;提高了非洲文化的影响力。(4 分)
17.(本题 14 分)
答案:(1)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的限制。规定:国王的征兵权、 立法权和征税权转移到议会手中。(答出 “ 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征税权受到限制” 也可) 影响: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 基础。(8 分)
(2)趋势: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等限制;民主的范围逐步扩大。(3 分) 特点:以渐进的改革为主要方式;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必然性。(3 分)
18.(本题 14 分)
答案:(1)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鼓 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方式: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本国的 反动政府;印度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国殖民当局“ 和 平” 移交了政权。(6 分)
(2)问题:地区冲突;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基础设 施落后;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原因: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长期掠夺;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公正合理 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8 分)
19.(本题 14 分)
答案:(1)意义: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 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 分)
(2)条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的
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 分)
意义: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有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模式;有利于优化全球治理 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