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歌唱青春
只要明天还在
汪国真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甲】)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乙】)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甲】)①xiàn 身茫茫沙漠,
(【乙】)有希望的绿②zhōu 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③róng 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 ② ③
(2)下列关联词填入诗歌【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纵使……还 B.如果……就 C.虽然……但是
(3)请仿写一节小诗,歌唱青春,感悟生命。
只要青春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 。
二、综合性学习
2.心中的“大丈夫”
(1)根据以下表述,推测“大丈夫”中“夫”的本义: 。
下图是甲骨文的“夫”字。《说文解字》:“夫,从大(人形),一以象簪也。”《礼记·冠义》有言:“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2)填写下面摘录单,补全“大丈夫内涵”。
古诗文摘录 大丈夫内涵
会当凌绝顶,① 。(杜甫《望岳》) 志向远大
②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使命担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③ 。(《孟子·滕文公下》) ④
⑤ ?⑥ 。(文天祥《过零丁洋》) 舍生取义
(3)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新时代“大丈夫”内涵的理解。
【材料一】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冲突中,19岁的解放军战士陈祥榕为保护战友,迎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冲锋,最终壮烈牺牲。战斗前他在日记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牺牲时,他仍保持着护住战友的姿势。其母得知后只问:“我儿勇否?”团长含泪回答:“勇冠三军!”
【材料二】2025年2月18日18时09分,杭州萧山靖江街道的暮色中,一辆货车右转时撞歪了红绿灯。倾斜的信号灯在晚高峰的车流中摇摇欲坠,而一位14岁少年潘奕辰的驻足、观察与扶正,让这个平凡的瞬间升华为一场关于责任与勇气的全民热议。网友说:“他托起的不只是红绿灯,更像托起了一轮小太阳。”
三、现代文阅读
长江三日(节选)
刘白羽
①雾笼罩着江面,气象森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江面突然开阔,天穹顿觉低垂。浓浓的黄雾,渐渐把重庆隐去。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之间的狭窄的江面上行驶了。
②你看那急速漂流的波涛一起一伏,真是“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而两三木船,却齐整地摇动着两排木桨,像鸟儿扇动着翅膀,正在逆流而上。我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该是多少雄伟的搏斗,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诗思啊!……不久,江面更开朗辽阔了。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③从长江上顺流而下,这一心愿真不知从何时就在心中扎下根子,年幼时读“大江东去……”读“两岸猿声……”辄心向往之。后来,听说长江发源于一片冰川,春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可是当你看到它那奔腾叫啸,如万瀑悬空,砰然万里,就不免在神秘气氛的“童话世界”上又涂了一层英雄光彩。后来,我两次到重庆,两次登枇杷山看江上夜景,从万家灯光、灿烂星海中,辨认航船上缓缓浮动而去的灯火,多想随那惊涛骇浪,直赴瞿塘,直下荆门呀。但亲身领略一下长江风景,直到这次才实现。因此,这一回在“江津”号上,正如我在第二天写的一封信中所说:
④“这两天,整天我都在休息室里,透过玻璃窗,观望着三峡。昨天整日都在朦胧的雾罩之中。今天却阳光一片。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⑤下午三时,天转开朗。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近岸陡壁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你向前看,前面群山在江流浩荡之中,则依然为雾笼罩,不过雾不像早晨那样浓,那样黄,而呈乳白色了。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中突然露出一块黑色礁石,一片黄色浅滩,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低垂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标灯渐次闪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
⑥当我正为夜色降临而惋惜的时候,黑夜里的长江却向我展开另外一种魅力。开始是,这里一星灯火,那儿一簇灯火,好像长江在对你眨着眼睛。而一会儿又是漆黑一片,你从船身微微的荡漾中感到波涛正在翻滚沸腾。一派特别雄伟的景象,出现在深宵。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现在,船上的人都已酣睡,整个世界也都在安眠,而驾驶室上露出一片宁静的灯光。想一想,掌握住舵轮,透过闪闪电炬,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列宁有一句话说得好极了:“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啊!”……“江津”号昂奋而深沉地鸣响着汽笛向前方航进。
(选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
【理清思路】
3.阅读全文,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景物欣赏】
4.请对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进行赏析。
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意象探究】
5.游记中的意象蕴含作者的感受和思考。请梳理意象“船”,探究作者的多种情思。
船 作者联想
(1) 两三木船 李白、杜甫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
所忆之船 重庆江上的航船 希望自己随着惊涛骇浪,直赴瞿塘,直下荆门。
所行之船 在黑夜中前进的江津号 (2)
经过以上梳理,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人物赠言】
6.作者文末感慨“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如果把这句话赠予以下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你会选择谁?结合名著和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A.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材料一】目前,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超重肥胖的发生受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上常用BMI数值(即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健康状况,我国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肥胖防治蓝皮书》)
【材料二】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睡眠不仅是恢复精力的过程,也是代谢调节、科学减重的重要环节。睡眠不足会使“饥饿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饱腹激素”(“瘦素”)生成,往往导致每日多摄入约385千卡热量,相当于多吃一碗米饭。深度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可促进脂肪分解。长期睡眠不足者,内脏脂肪的堆积速度比正常睡眠者快30%。研究显示,缺觉者面对甜食时,大脑奖赏中枢激活强度增加60%。因此,缺觉者会更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食物。
她建议,学龄儿童(6-13岁)保证9-11小时睡眠,青少年(14-17岁)保证8-10小时睡眠,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每天睡7-9小时,65岁以上人群每天睡7-8小时。有网友提问,白天补觉就可以抵消透支的睡眠吗?乔颖说,睡眠没有叠加作用,最佳睡眠时间错过了便再也回不去,与生物钟背道而驰的狂欢,需用余生的健康“分期偿还”。
(中国新闻网《营养、运动、睡眠如何协同才能高效管理体重?》)
【材料三】华东地区(浙江)春季减脂食谱示例(部分)
餐次 食谱 总能量(kcal)
早餐 宁波水磨年糕50g(煮制)、水波蛋1个、无糖豆浆200ml、清炒马兰头150g 约330
午餐 糙米饭100g、清蒸鲈鱼150g(佐姜丝)、清炒芦笋200g(少油) 约520
晚餐 嘉兴粽子(杂粮粽)80g、凉拌春笋150g、西湖莼菜汤100ml(无油盐) 约450
说明:该食谱结合浙江春季特色食材(年糕、鲈鱼、芦笋、春笋、莼菜等),遵循《肥胖患者食养原则》,增加水产(鱼类)和时令蔬菜摄入,控制油、盐、糖使用量,保留地方饮食文化特色,符合限能量平衡膳食要求(三餐合计约1300kcal)。
(2023年版《浙江省居民膳食指南》)
【材料四】控制总能量摄入是体重管理的关键。建议超重肥胖者每日能量摄入比日常需求降低500-1000kcal,或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男性1200-1500kcal/日,女性1000-1200kcal/日)。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建议为: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0%,其中优质蛋白(如鱼、蛋、豆类)应占蛋白质总摄入的50%以上。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运动方面,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并搭配2-3次力量训练(如哑铃、平板支撑),以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体重管理需长期坚持,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医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体重管理指导原则》)
7.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会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会达到31.8%。
B.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可以通过白天补觉的方式来促进脂肪分解,科学减重。
C.华东地区(浙江)春季减脂食谱减少了水产品的摄入,以清蒸、凉拌为主控制油盐用量。
D.体重管理要控制总能量摄入,注意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还需配合科学的运动。
8.下面哪个思维导图更符合材料二、三、四的关系?请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我选( ),理由:
9.以下是小胖同学的自述,请结合材料指出他在体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早上起晚了,饿着肚子上学,第一节课后抢了同桌半包薯片充饥。大课间饿得根本跑不动。中午直接冲到食堂怒干三碗饭,红烧肉嘎嘎香,青菜?假装没看见!下午放学没扛住诱惑,奶茶配手抓饼,罪恶但快乐!晚上写作业又炫了顿夜宵,结果躺床上撑得睡不着,啊,一看时间已经12点多了,可怜我的黑眼圈……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面小题。
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0.你从诗作第一句中读出了蝉声怎样的特点?
11.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二斋(节选)
明·张岱
不二斋①,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②,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③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 ④。以昆山石⑤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⑥,寒暑未尝轻出。
(选自《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①不二斋:张岱旧日的书房。②鼎、彝(yí)、尊、罍(léi):各类器具收藏品。③芗(xiāng)泽:香气。④毾 (tà dēng):有花纹的细毛毯。⑤昆山石:一种产于江苏昆山的名石。⑥盘礴:舒展两腿而坐。
1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但有绿天 (2)坐者恒在清凉世界
(3)帷之纱幕 (4)寒暑未尝轻出
13.文中画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从A-G中选出正确的三处(填写字母)。
冬则梧叶A落B腊梅C开D暖E日F晒窗G红炉毾
14.作者笔下的不二斋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15.文中张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让你联想到以下哪篇课文?请任选一篇并简述理由。
A.刘禹锡《陋室铭》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柳宗元《小石潭记》
六、作文
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2025年温州举办的中华体育精神颂活动上,奥运冠军黄雨婷在谈到中国射击队传承时表示:“中国射击队的传承密码藏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里,那就是‘极致专注’和‘坦然放下’。教练和前辈教会我们要有把每一枪都当作最后一枪的孤勇,和打完一枪就清零的豁达。”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可叙写故事,可抒发感想,可阐述看法。
要求:(1)角度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1) 陷 洲 融
(2)A
(3) 纵使风雨打湿翅膀 梦想依然展翅高飞
2.(1)行过冠礼、用簪子束发的成年男子
(2) 一览众山小 先天下之忧而忧 威武不能屈 坚贞不屈或坚守正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示例:新时代“大丈夫”应具有以下内涵: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生命捍卫国土,诠释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崇高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战友,诠释了舍己为人的精神,生死与共的友谊);潘奕辰扶正红绿灯的平凡善举,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战士冲锋还是少年扶灯,都彰显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心怀家国的担当。
3.(1)天穹低垂,雾气笼罩(2)一刻钟后(3)山峰雄伟,纤夫背纤,群山雾罩 4.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远山比作“清淡的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天相接的朦胧之美,表达了对长江景色的赞美之情;②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欢腾拥抱”“波涛沸荡”描绘江水的汹涌澎湃,与“水天极目”“灰蒙蒙的远山”的静态远景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之情;③运用较多的四字短语,长句和短句相结合,写出两江汇合的汹涌澎湃,远山的淡雅静谧,表达对长江壮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5. 所见之船 和大自然如此贴近,感受到你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前行 探究结果:作者通过“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古人搏浪急进精神的追忆;对自己能够领略长江风景的热切向往;对船所承载的勇敢、进取、战斗精神的深刻感悟。 6.示例1:我选A孙少安。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总是在艰难中前行的,而勇气和奋斗能让人们从黑夜中走向光明,迎来胜利的曙光。孙少安的一生深刻诠释了这种奋斗精神。他自幼辍学承担家庭重担,面对家庭困境,日夜劳作,供养弟妹读书;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命运抗争,抓住机会创办砖厂,最终带领村民走向富裕。赠予他这句话,是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就是通过奋斗从黑暗走向了光明,虽是平凡之人,却是时代的破晓者。
示例2:我选B保尔。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总是在艰难中前行的,而勇气和奋斗能让人们从黑夜中走向光明,迎来胜利的曙光。无论是与白匪军的战斗,还是在修筑铁路时面对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保尔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斗争。即使因伤病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仍以文学为“新武器”,在病榻上完成小说创作,实现了精神的重生,从黑夜走向了黎明。赠予保尔这句话是因为他面对困境始终心怀信念,努力奋斗,最终驶向了理想主义的黎明。
示例3:我选C尼摩船长。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总是在艰难中前行的,而勇气和奋斗能让人们从黑夜中走向光明,迎来胜利的曙光;尼摩船长因反对殖民压迫逃离陆地,驾驶鹦鹉螺号在海洋中构建“自由王国”;他既与自然搏斗,如南极破冰、对抗章鱼,也与人类的压迫者战斗;他暗中将黄金送给陆地上的贫困者,体现其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赠与尼摩船长这句话是因为尼摩船长能在黑暗世道中勇敢前进、追求自由、坚守正义。
7.D 8. 选B。 材料一指出我国居民的超重肥胖形势严峻,并指出超重肥胖受饮食、运动、睡眠等因素影响,引出了体重管理方向和需求;材料二阐述了睡眠与体重管理的关系;材料四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给出体重管理的方法;材料三是材料四中饮食管理的实例,是对材料四的补充说明。图A将三则材料视为并列关系,不符合原文逻辑。 9.问题:饮食不规律,小胖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高油高糖,薯片、奶茶等摄入过量;蔬菜和优质蛋白不足;睡眠不足,材料显示他12点多才入睡,影响代谢。
建议:①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多吃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晚餐可选杂粮粽和凉拌菜,控糖油、避免夜宵;②23点前睡,保证7-9小时睡眠,睡前3小时不进食;③每天快走30分钟,每周进行2次哑铃等力量训练。
10.“戛戛”是拟声词,生动描摹了秋蝉鸣叫的清脆、响亮;“响似筝”运用比喻,写出了蝉声的高亢悠扬,具有音韵美。 11.前两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清脆响亮的蝉鸣反衬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闲”字,直接表现了诗人听蝉漫步的悠闲自得的心境。后两句描写平静的水面因落叶泛起微波,也是以动衬静,连细小的波浪都能感觉到,进一步烘托诗人恬淡平和的心绪。
12. 只,仅 常常 (用帷幕)围,遮挡 不曾(意对即可) 13.BDG 14.环境清幽,四季宜人;陈设雅致,藏品丰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树木花草,配合得当。 15.选A。刘禹锡《陋室铭》。张岱以“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勾勒不二斋的绿荫清凉,刘禹锡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陋室的清幽,两文都借自然景物展现对简朴雅致生活环境的追求;张岱“解衣盘礴”沉浸书斋,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乐享陋室,两文都通过居所中的生活细节,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个性。
选B。欧阳修《醉翁亭记》。张岱四季赏景的生活趣味与欧阳修在山林中游玩宴乐都表达了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张岱在文中“不移而具”的器物陈设衬托其随性自在,不受拘束,欧阳修的“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亦体现其追求精神上的自在超脱。
选C。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张岱在书斋中“解衣盘礴”,沉浸于自然与书香,苏轼月夜漫步承天寺赏景,两文均展现出对清幽雅致生活的热爱。张岱描写了“晶沁如玻璃”的天光竹影,与苏轼笔下的“积水空明”的月光竹柏,共同传递出在平凡生活中捕捉诗意、超脱世俗羁绊的精神境界。
选D。柳宗元《小石潭记》。张岱居斋赏四季花草,借不二斋的清幽隔绝尘世喧嚣,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柳宗元寻幽探小石潭,以“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描写,抒发遭贬后的孤寂心境。二者都通过亲近自然的方式展现文人的雅致情趣,都以环境描写,表达了对纯净精神世界的追求。
16.例文:
琴键上的“零分”哲学
钢琴考级前的周末,我对着《车尔尼练习曲》第821条反复较劲。当第27次在第15小节弹错升降号时,谱架上的谱纸被指尖戳出了褶皱。妈妈把温热的柠檬水推过来:“你老师小时候学琴,总在琴键上贴‘忘记比分’的便签。”
周三的钢琴课,陈老师让我盲弹新谱。我的手指在黑白色块上跳踢踏舞,直到第3页突然卡住——五线谱上的还原记号像突然长出的刺。“停!”我猛地抬头,却看见老师正望着窗外的玉兰树。“上周市赛有个选手,”她转动着琴凳,“明明弹错了小节,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弹,最后拿了金奖。”
改变发生在一个下着细雨的傍晚。我蹲在琴房角落整理谱夹,看见低年级的小羽正在背谱。她的谱架上贴着彩虹色贴纸,其中一张写着“错音是音符在打盹”。当她弹到反复记号时突然笑出声:“这里像小鸭子摔跤啦!”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成线,她的指尖却像踩着舞步,每个错音都被她用滑音轻巧带过。
正式考级那天,我的手指在触到琴键时突然发颤。当《悲怆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响起,第8小节的降E大调被我误弹成升E——尖锐的音符像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就在我僵住的瞬间,忽然想起小羽贴在谱架上的贴纸:错音是音符在打盹。我深吸一口气,让接下来的乐句像流水般漫过那个突兀的音符。
走出考场时,梧桐叶上的雨珠正簌簌滴落。我想起陈老师说的“忘记比分”,原来不是忽略错误,而是像对待琴键上的灰尘般,轻轻拂去便继续前行。就像那次弹错的降E,后来我在谱边批注:“此处可想象成乌云里透出的一缕阳光。”现在我的谱夹里总夹着彩色便签,红色写着“专注每个起落”,黄色记着“放过每个错音”。
当考级成绩通知单寄来时,我的等级栏写着“良好”。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纸页上,那些曾让我彻夜难眠的升降号忽然变得柔和。我才明白,真正的演奏密码,从来不在评委打出的分数里,而在指尖触到琴键时的全神贯注,和音符消散后,坦然看向窗外玉兰树的那份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