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实践探究活动《家乡地名探秘》课件+教案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实践探究活动《家乡地名探秘》课件+教案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黑教版
科目 地方、校本课程
更新时间 2025-07-02 09:02: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地名探秘》教学设计(一)
课题 《家乡地名探秘》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家乡地名的常见来源类型(历史、地理、人物);初步掌握地名探究的三种方法(查资料、采访、实地观察)。2.通过模拟采访、小组协作,培养信息搜集与分工合作能力。3.激发对家乡文化的好奇心,形成“我是家乡文化小侦探”的认同感。
重点 认识家乡地名的常见来源类型(历史、地理、人物);初步掌握地名探究的三种方法。
难点 通过模拟采访、小组协作,培养信息搜集与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地名猜猜乐(5分钟)(课件展示图片)图1:哈尔滨中央大街欧式建筑图2:牡丹江镜泊湖瀑布图3:大庆油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几个“家乡密码”,猜猜它们是什么地方? 对,这是中央大街、镜泊湖,还有上节课学过的大庆!你们知道为什么它们叫这些名字吗?中央大街是因为在百年前是城市的中心,镜泊湖像一面镜子……揭题:其实每个地名背后都藏着小秘密,今天就让我们化身“文化小侦探”,揭开家乡地名的神秘面纱!” 举手抢答图片对应地名。自由分享听过的有趣地名(如“太阳岛”“奋斗路”“齐齐哈尔”)。 用直观图片激活生活经验,通过已知地名(大庆)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创设“侦探”角色,激发探索欲。
讲授新课 活动1:组建“地名侦探团”(8分钟)(分发道具)每组分发“侦探工具包”(牛皮纸袋内含):① 资料卡1份(示例:“太阳岛:因形似太阳的沙洲得名”)② 采访话筒模型(纸卷制作)③ 任务卡分组指令:“现在4人一组,成立侦探小队!请各组在任务卡上写下要探究的地名(参考:学校附近的“金上京博物馆”、本地的“松花江”)。如果想不到,老师准备了“锦囊”——(展示备选地名:金源小学、延川大街)。”活动2:模拟采访训练(10分钟)(戴上“老爷爷”道具眼镜,拄拐杖扮演社区老人)“小朋友,你们要问“中央大街”啊?(咳嗽两声)那是1924年修的,当年全是俄国人建的石头路,在整座城市最中央,所以在1925年改为中央大街!现在那些老建筑可都是宝贝哟!”提炼方法:采访时要记住三点法宝:礼貌开场:爷爷您好!请问……抓住重点:名字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及时记录:(展示记录表)时间、人物、关键信息。教师抽查一组展示(示例对话):学生A:”奶奶,您知道“红军街”为什么叫这个名吗?“学生B(扮奶奶):”因为抗战时期红军在这儿打过胜仗!“活动3:制定探究计划(15分钟)教师指导:(出示空白计划表)侦探任务方法选择我的分工延川大街①查资料 ②采访花店老板小明:画地图关键提示:选择方法要“量体裁衣”: 历史故事类→优先采访老人或查书 山川河流类→画地图或实地拍照(展示工具)学校图书室有《黑龙江地名故事》,老师手机里有地图软件—实景(演示搜索松花江)。分工建议(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员字要写大些,绘图员准备彩笔,发言代表练习大声说话……计划表示例:侦探任务方法选择我的分工金源小学①查校史 ②采访校长小红:提问小刚:录音 小组讨论选定地名(教师巡视,协助确定可行性)。组长领取工具包,组员传阅资料卡。组内分角色练习(1人扮老人,1人采访,2人记录)。小组填写计划表(教师下发打印表格)。 通过道具和角色扮演化解采访畏难情绪。提供标准化话术支架,培养交际礼仪。表格工具培养项目规划能力,分工确保全员参与。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提供具体案例(校史采访更易操作)。
课堂小结 总结收获。(2分钟)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每位侦探完成“地名信息卡”——画一画你探究的地名,写一写它的特点。提高作业:采访组:用表格记录至少1个采访问题及答案。拓展作业:实地考察组:在家长陪同下拍摄地名相关地标(如路牌、雕塑),用2句话说明它和地名的关系。
板书 家乡地名探秘 —— 文化小侦探出动!侦探锦囊查资料:书籍+网络 采访:老人+家长 实地看:地图+拍照
教学反思
任务计划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地名探秘》教学设计(二)
课题 《家乡地名探秘》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运用探究方法完成地名成果制作,理解地名与历史/地理的关联;能使用故事卡、情景剧或地图等形式清晰表达发现。2.通过创意制作与互动展览,培养信息整合与口语表达能力。3.在成果分享中深化家乡认同,建立“文化传承人”身份意识。
重点 运用探究方法完成地名成果制作,理解地名与历史/地理的关联;能使用故事卡、情景剧或地图等形式清晰表达发现。
难点 通过创意制作与互动展览,培养信息整合与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制作启动(播放轻快背景音乐,展示三种成果范例)师:“侦探们,上节课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指向张贴的任务表),现在进入最有趣的环节——把调查的秘密变成宝藏!每组可以选择:故事卡(图文解密,像侦探笔记)情景剧(2分钟小剧场,化身历史人物)探秘地图(手绘地形+地名标签)请选择最适合你们调查结果的呈现方式:历史故事用情景剧地形特征用地图复杂来历用故事卡(分发材料篮)“材料篮里有彩纸、贴纸、胶棒,情景剧组可以来领头饰和道具徽章!” 小组快速讨论选择成果形式(教师巡视协调,避免形式扎堆)。 通过成果形式差异化匹配地名类型(历史→情景剧/地理→地图)。决策训练:限时讨论培养团队协作与快速决策能力。
讲授新课 一、分组制作教师分层指导:故事卡组(示例指导):请用“地名密码本”方式排版!(课件出示模板)上半页画关键场景——比如“延川大街”画红旗和战士;下半页写句话: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何延川烈士,阿城县人民政府决定把阿城最古老的正大街改名为延川大街。情景剧组(台词支架):(提供台词便签条)甲:“你听说过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吗?知道这名字咋来的不?”乙:“还真不太清楚,这‘金上京’有啥讲究?”甲:“这里头学问深着呢!‘金’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金朝,当年金朝的都城就在咱这儿,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阿城,历史上叫‘上京会宁府’。这博物馆建在金朝都城遗址附近,自然就以‘金上京’命名,专门收藏和展示金朝历史文物,名字既点明了朝代,又突出了都城的历史地位,够直白吧?”乙:“哦!原来是这样,这名字一下子就把历史背景说清楚了。”地图组(技术支持):(课件展示街景地图)先描出河流/道路轮廓(分发半成品轮廓图),再用绿色贴纸代表森林,蓝色纽扣代表湖泊。二、探秘博览会阶段1:布展教师活动:快速布置三大展区:历史区:放历史故事类成果地理区:陈列地图、地形模型人物区:展示以人名命名的成果宣布规则:每组有2分钟展示时间,参观者带三枚“文化勋章”纸(分发),贴给最打动你的成果!阶段2:互动展示分组展示示例:例:情景剧组“太阳岛”学生A(挥舞纸板太阳):“我是太阳神,看到沙洲闪闪发光!”学生B(举船桨):“渔民伯伯说,就叫它太阳岛吧!”(观众掌声,教师抓拍瞬间)故事卡组“延川大街”(1人解说)“这是我们画的何延川英雄雕像(展示卡片),街名是为了纪念抗日英雄何延川!”地图组“松花江”(合作讲解)“用蓝色皱纹纸做江水(指地图),这里拐弯处叫‘白鱼湾’,因为盛产白鱼!”观众任务:带着问题参观:“哪个地名故事最有趣?为什么?”将“文化勋章”贴到展板投票区阶段3:总结点睛教师活动:(统计勋章数,宣布“最佳解密奖”)“恭喜‘红军街’剧组获得8枚勋章!老师发现地名来源主要有三类:地形类、历史类、人物类(随机生成不固定) 故事卡组:绘图员勾线,记录员撰写文字情景剧组:分配角色排练,动作指导(如“老人摸胡子”)地图组:合作拼贴地标(剪贴建筑物照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 分类指导制作方法,满足不同小组表达需求。分区陈列强化概念,环境符号辅助认知分类。双轨任务设计,同步发展表达与信息筛选能力
情感升华 仪式活动:(全体起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我宣誓:我是家乡文化传承人!保护地名故事,传递历史声音——行动有我!(握拳举起)”在《龙江地名守护者名录》签字。 用仪式感强化责任意识。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完善课堂故事卡,贴在班级文化墙。提高作业:在家长陪同下实地考察,拍摄地名路牌+录音1段讲解。采访组:用表格记录至少1个采访问题及答案。拓展作业:创作4格漫画《地名穿越记》:古今对比图。
板书 探秘博览会·荣耀殿堂 ◤历史隧道区◥ ◤地理秘境区◥ ◤人物故事区◥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任务卡
侦探任务 方法选择 我的分工
侦探方法:查资料:书籍+网络 采访:老人+家长 实地看:地图+拍照
任务卡
侦探任务 方法选择 我的分工
侦探锦囊:查资料:书籍+网络 采访:老人+家长 实地看:地图+拍照(共18张PPT)






哈尔滨市阿城金源小学校 赵安琪






第一课时
地名猜猜乐
这些地方是?
中央大街是因为在百年前是城市的中心,镜泊湖像一面镜子……
每个地名背后都藏着小秘密
活动1:组建“地名侦探团”
侦探工具包
任务卡
侦探任务 方法选择 我的分工

延川大街
金源小学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活动2:模拟采访训练
①礼貌开场:爷爷您好!请问……
②抓住重点:名字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
③及时记录:(展示记录表)时间、人物、关键信息。
采访时要记住三点法宝:
活动3:制定探究计划
侦探任务 方法选择 我的分工

选择方法要“量体裁衣”:
历史故事类→优先采访老人或查书
山川河流类→画地图或实地拍照
工具
图书
街景地图






第二课时
任务表展示
故事卡
复杂来历/人物
情景剧
历史故事
探秘地图
地形特征
甲:“你听说过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吗?知道这名字咋来的不?”
乙:“还真不太清楚,这‘金上京’有啥讲究?”
甲:“这里头学问深着呢!‘金’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金朝,当年金朝的都城就在咱这儿,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阿城,历史上叫‘上京会宁府’。这博物馆建在金朝都城遗址附近,自然就以‘金上京’命名,专门收藏和展示金朝历史文物,名字既点明了朝代,又突出了都城的历史地位,够直白吧?”
乙:“哦!原来是这样,这名字一下子就把历史背景说清楚了。”
我宣誓:我是家乡文化传承人!
保护地名故事,传递历史声音——
行动有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