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型可能相同
B.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正反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型为显性性状
D.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属于自交,玉米的异花传粉也可能为自交
2.D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会使同株水稻产生的不含D基因的雄配子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F1中显性性状植株所占比例为7/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植株产生含d基因的雄配子有3/4死亡
B.F1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7
C.Dd(♀)×dd(♂)杂交,子代中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Dd(♂)×dd(♀)杂交,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1/4
3.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人员将纯种红花和纯种白花杂交,F1全为紫花;F1植株自交,F2中紫花:白花:红花=8: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推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死亡
C.F2白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D.F2紫花自交后代中红花占5/27
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和图②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B.图③细胞中含有12个四分体,48个核DNA分子
C.图③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取花药制成临时装片,相比卵母细胞会更容易观察到上述分裂图像
5.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部分R型细菌可能转化为S型细菌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均可检测到32P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氢键断裂后,其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B.DNA分子的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C.环状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连接2个磷酸基团
D.碱基对间形成氢键是DNA分子结构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含鸟嘌呤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DNA分子中嘌呤数目与嘧啶数目之比是1:1
B.DNA复制起始点可能含有丰富的A—T序列,更容易解旋
C.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80个
D.子代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数量之比为1:4
8.基因表达时启动子起着关键作用。启动子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DNA序列,能驱动基因转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启动子序列彻底水解的产物通常有6种小分子物质
B.推测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
C.启动子序列中含有起始密码子
D.启动子序列变化可能会影响基因表达
9.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正在进行的翻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M氨基酸对应mRNA上的密码子是AUG
B.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tRNA中含有氢键
C.翻译的实质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转变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D.终止密码子能编码氨基酸序列,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
1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具有包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RNA病毒,该病毒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③过程需要同种酶的催化
B.RSV的遗传物质与ATP的组成元素不同
C.RSV病毒侵入细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RSV繁殖过程中会出现双链RNA
11.研究发现某植物体内的基因P所在染色体区域的周围存在一些特殊的DNA分子甲基化修饰位点。在该植物生长初期,这些修饰位点处于高度甲基化状态,随着植物逐渐进入花期,这些修饰位点逐渐去甲基化,基因P开始大量表达,合成一种特殊的酶参与花瓣色素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DNA分子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可调控基因P的表达
B.推测该植物的DNA分子逐渐去甲基化可能与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有关
C.DNA分子甲基化修饰对生物表型的影响不会遗传给后代
D.若修饰位点无法正常去甲基化,该植物的花色会变浅
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受自由基攻击、DNA分子修复异常均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B.镰状细胞贫血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C.减数分裂Ⅰ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原核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13.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
B.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但一定会表现出新性状
C.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移接导致的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诱变处理后,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4.香水稻具有香味浓郁(DD)、高产(EE)等优良性状,但不抗除草剂(gg)。已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为培育香味浓郁、高产、抗除草剂且稳定遗传的香水稻优良品种,研究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育种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
B.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③过程常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或种子
D.④⑤过程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占少数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则低温诱导成功
D.低温诱导通过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而引起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6.一对正常的夫妻,所生儿子患血友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已知该血友病儿子在产生配子时,三条性染色体中的两条随机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儿子的血友病致病基因来自于其父亲
B.XXY患者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占1/4
C.XXY患者细胞内血友病致病基因的数目是4、2或1个
D.XXY患者的病因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时分裂异常
二、解答题
17.图1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3个不同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曲线AB段上升的原因是 。CD段下降的时期有 。
(2)图2中甲细胞的名称为 ,乙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丙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表现出更多的遗传多样性,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简要概括导致遗传多样性的原因。配子形成:原因① 原因② ;受精作用: 。
18.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若BDNF基因表达受阻,则会导致精神异常,如图为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过程③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图中的miRNA-195基因不能编码蛋白质,但仍将其称作基因,理由是 。
(2)图乙中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为 (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UCG丝氨酸;GCU丙氨酸;AGC丝氨酸;CGA精氨酸。以上密码子均从5'端到3'端方向书写)。
(3)m6A甲基化是指RNA中腺嘌呤(A)的第6位N原子上添加甲基基团的修饰现象,其RNA的碱基序列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RNA甲基化会影响RNA的稳定性,调控基因表达中的 过程。
(4)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BDNF的含量低于正常人,据图尝试提出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思路: 。
19.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红绿色盲,原因是 。在人群中男女关于乙病的发病率大小情况是 。
(2)Ⅱ-6同时携带甲、乙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Ⅱ-5的两种致病基因来源是 。
(3)如果Ⅲ-9和Ⅲ-15结婚,他们生育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生育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 。
(4)若要调查人群中血友病的发病率,则首先应注意的是 和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0.基因L是与细胞癌变有关的一种基因,研究人员检测到某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基因L发生了突变,并对比了突变前后蛋白L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分裂次数限制,而癌细胞能够 ,形成的肿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癌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 (填2种细胞器名称)。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 。
(2)依据实验结果可知,基因L为 (填“原癌”或“抑癌”)基因,判断依据是 。
(3)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能量来源有差别,即使氧气充足,癌细胞也主要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该过程将大部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即在细胞呼吸的第 阶段产生ATP,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入量 (填“更多”“更少”或“无法判断”)。
三、实验题
21.研究发现,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其茎的生长高度受C/c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C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高茎;当只有基因C存在而基因D不存在时,表现为中茎;当基因C不存在时,表现为矮茎。现有纯合的高茎番茄和纯合的矮茎番茄杂交,F1全为高茎,F2自交得到F2,F2中高茎:中茎:矮茎=9:3:4。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C、c和D、d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
(2)F2中高茎番茄的基因型有 种,矮茎番茄中纯合子占比为 。
(3)F1的高茎番茄与F2的中茎番茄杂交,子代的表型有 种,其中矮茎占比为 。
(4)现有中茎番茄若干,已知番茄的花为两性花,请设计简便的实验探究这些中茎番茄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C
6.A
7.C
8.C
9.D
10.B
11.C
12.A
13.B
14.C
15.C
16.D
17.(1) DNA复制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
(2) 次级精母细胞 3 2
(3) 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
18.(1) 从右向左 T——A miRNA-195基因能转录形成miRNA-195,可通过miRNA-195调控BDNF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生物性状,说明miRNA-195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精氨酸
(3) 不发生 翻译
(4)抑制miRNA-195基因的转录或开发与miRNA-195基因的转录产物特异性结合的药物
19.(1) 不可能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Ⅱ-6和Ⅱ-7患甲病却生育了正常女儿Ⅲ-15) 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2) 1 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2,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
(3) 7/16 1/16
(4) 随机取样 调查人数足够多
20.(1) 无限增殖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2) 抑癌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基因L突变后所表达的蛋白L的活性显著低于突变前的
(3) 一 更多
21.(1) 遵循 F2中高茎:中茎:矮茎=9:3:4,是9:3:3:1的变式
(2) 4/四 1/2
(3) 3/三 1/6
(4) 让这些中茎番茄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番茄茎的高度的表型及比例 若子代番茄的表型全为中茎,则这些中茎番茄的基因型为CCdd;若子代番茄的表型及比例为中茎:矮茎=3:1(或者子代番茄表型中出现了矮茎番茄),则这些中茎番茄的基因型为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