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用计算器计算-2025年四升五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讲义(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用计算器计算-2025年四升五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讲义(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13: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四升五数学暑假专项提升
专题4 用计算器计算
(4个知识点+2个易错点+30题强化练)
【知识点回顾】
1、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开关、显示屏、键盘、内部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常用的计算器有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使用计算器时,先按开机键接通电源,再根据运算的顺序依次按数字键和运算键,最后按等号键,显示屏上就显示出正确结果。用完计算器后,按关机键,关闭电源。
3、用计算器计算两步或两步以上式题的方法:先确定算式的运算顺序,再根据运算顺序分布计算。第一步结果算出后,记录下来,要注意按一下清屏键归0。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算式间数字的特点,从而解决问题。
【易错点解析】
易错点一:用计算器计算时,没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8000-125×35。
【错误答案】8000-125×35
=7875×35
=275625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没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正确答案】8000-125×35
=8000-4375
=3625
易错点二:变化规律:一个乘数扩大n倍,另一个乘数扩大m倍,积应扩大mm倍,而不是(m+n)倍。
乘法中,如果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乘8,那么积乘( )
【错误答案】13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没有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5,相应的积也乘5;另一个乘数再乘8,相应的积也再乘8。这样积应乘40。
【正确答案】40
【真题强化练】
一、填空题
1.根据下面算式的规律,填一填。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 )
2.观察下面的算式,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12×101=1212
123×1001=123123
1234×( )=12341234
12345×( )=( )
3.星星用计算器计算“447×□”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462,□是( ),正确的结果是( )。
4.小红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6”坏了,如果想用这台计算器计算36×12,你会怎么按键,请你用算式表示出来,算式为( )。
5.探索规律把接下来的两个算式补充完整。
(98-9)×8=712
(987-98)×8=7112
(9876-987)×8=71112
( - )×8=
( - )×8=
6.1万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释放氧气730千克,根据这些数据填写下表。
森林面积/平方米 10000 100000 100000000
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千克
释放氧气质量/千克
7.想一想,填一填。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995+996+997+998+999=( )×( )=( )。
(2)33+37+41+45+49+53+57+61+65=( )×( )=( )。
(3)396+397+398+399+400+401+402=( )×( )=( )。
8.算盘,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 ),下面算盘上的数写作( )。现在人们普遍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计算,操作简便,速度快。计算器上的“”表示( ),在计算器上操作128×15CE16=□,结果是( )。
9.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那么最后的结果是( ),比正确的结果多( )。
10.先用计算器计算每组的前三题,发现规律后再写两道这样的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1)27×37=
297×3367=
2997×333667=
× =
× =
(2)1999998÷9=
2999997÷9=
3999996÷9=
÷ =
÷ =
二、选择题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句。
①旋转和平移都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两个数相乘,积的末尾有两个0,这两个乘数的末尾可能都没有0
③2011年全国公路总里程约411万千米,“411万”是个近似数
④只要用计算器计算,就一定不会出错
A.1 B.2 C.3 D.4
12.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小红要计算5688÷24,可以用下面的算式( )来代替。
A.5688÷12÷12 B.5688÷12×2 C.5688÷12÷2
13.用计算器计算“573×69”时,不小心把“69”按成了“96”,可以用( )键来更正。
A.OFF B.CE C.ON D.M+
14.先观察下面前三道算式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得出第四道算式的得数( )。
①7×9=63 ②77×99=7623 ③777×999=776223 …… ⑤77777×99999=?
A.7776223 B.77662223
C.7777622223 D.7776622223
15.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要计算39×7,下面不能得到正确得数的是( )。
A.先算40×7,再减1 B.先算40-1,再乘7 C.先算50-11,再乘7
16.用计算器依次按49、+、33、÷、2,当按“÷”时屏幕会出现( )。
A.÷ B.41 C.33 D.82
17.计算器的关机键是( )。
A.OFF B.AC C.ON
18.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736-198,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737-199
19.用计算器计算60+195÷13×17时,如果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应先输入数据( )。
A.60 B.13 C.17 D.195
20.在计算器上依次按的结果与下面( )的结果相同。
A.54÷6×3 B.54÷6÷3 C.54×3÷6 D.54÷(6+3)
三、计算题
21.借助计算器,找规律,快速计算。
1×8+1= 12345×8+5=
12×8+2= 123456×8+6=
123×8+3= 1234567×8+7=
1234×8+4= 12345678×8+8=
2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52×82-2918 6000-65×84 255÷(391÷23)
2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1×11= 15×11= 113×11=
12×11= 23×11= 114×11=
13×11= 43×11= 586×11=
14×11= 58×11= 686×11=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8×11= 131×11= 439×11=
33×11= 145×11= 294×11=
四、解答题
24.丽丽在用计算器计算342乘一个数时,把“×”号按成了“+”,得数是507,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25.你能想办法又快又准地算出2001+2002+2003+……+2019的结果吗?试一试,并用计算器验证。
26.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制成的,40个易拉罐可以回收制成1千克铝。如果一个城市有500万户家庭,每户家庭每年所用的易拉罐有60个,将其全部回收。这些易拉罐可以制成多少千克铝?合多少吨?(用计算器计算)
27.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24÷101= 2424÷202= 2424÷303= 2424÷404=
4848÷101= 4848÷202= 4848÷303= 4848÷404=
9696÷101= 9696÷202= 9696÷303= 9696÷404=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757÷101= 8484÷202= 6060÷505= 9191÷707=
28.(1)玩具店上星期卖出16个布娃娃和56个玩具熊猫。两种玩具各卖了多少元?
(2)用7000元买20个机器人和36个玩具狗,够吗?(用计算器计算)
29.张华编辑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另一个数。下面是张华的几次操作情况:
①输入4,输出9;
②输入7,输出15;
③输入13,输出27;
(1)输入30,输出( );输入17,输出( );
(2)小程序的运算规律是什么?用你的方法表示出来。
30.观察下列算式,回答问题。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1)从上边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
( )×( )=1234567654321
(2)小明写出一个式子: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他写的对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专题4 用计算器计算-2025年四升五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苏教版)》参考答案:
1.111111
【分析】观察前面三个算式可知,第一个乘数最高位上是1,相邻数位后面数位上的数比前面数位上的数多1,第二个乘数是9,再加上比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多1的数,算式的结果的位数比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多1,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2. 10001 100001 1234512345
【分析】第一个乘数分别是12、123、1234、12345,是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第二个乘数的最高位和最低位上都是1,其他数位上是0,0的个数比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少1;积分别是1212、123123、12341234,第一个乘数分别作积的前几位和后几位。
【详解】12×101=1212
123×1001=123123
1234×10001=12341234
12345×100001=1234512345
3. 15 6705
【分析】由于星星把“×”按成了“+”,算式变为447+□;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求出□=462-447,再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算式447×□的积。
【详解】462-447=15,□=15;447×□=447×15=6705。
星星用计算器计算“447×□”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462,□是15,正确的结果是6705。
4.4×9×12
【分析】要想计算36×12,而6按不出来,想办法把36拆解成一些数相乘或者一些数相加、相减等形式。可以用算式4×9代替36,则算式36×12变为4×9×12。
【详解】如果想用这台计算器计算36×12,用算式表示出来,算式为4×9×12。(答案不唯一)
5. 98765 9876 711112 987654 98765 7111112
【分析】观察这组算式,被减数依次是98、987、9876,由从9开始依次减1的几个自然数组成。减数依次是9、98、987,比被减数的位数少1,等于被减数去掉个位上的数后得到的数。乘数是8,得数依次是712、7112、71112,最高位是7,个位是2,中间都是1,1的个位等于减数的位数。
【详解】(98-9)×8=712
(987-98)×8=7112
(9876-987)×8=71112
(98765-9876)×8=711112
(987654-98765)×8=7111112
6.1000;10000;10000000
730;7300;7300000
【分析】1万平方米也就是10000平方米;已知1万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释放氧气730千克,要求100000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千克,释放氧气多少千克,只要求出100000平方米里面有几个10000平方米,就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几个1000千克,释放氧气几个730千克;要求100000000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千克,释放氧气多少千克,只要求出100000000平方米里面有几个10000平方米,就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几个1000千克,释放氧气几个73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1万平方米=10000平方米
100000÷10000×1000
=10×1000
=10000(千克)
100000÷10000×730
=10×730
=7300(千克)
100000000÷10000×1000
=10000×1000
=10000000(千克)
100000000÷10000×730
=10000×730
=7300000(千克)
森林面积/平方米 10000 100000 100000000
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千克 1000 10000 10000000
释放氧气质量/千克 730 7300 7300000
7.(1) 997 5 4985
(2) 9 49 441
(3) 399 7 2793
【分析】(1)观察这组数据,995比997少2,999比997多2,996比997少1,998比997多1。所以995+996+997+998+999=997×5(因为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997)。
(2)通过首尾相加,可得33+65=98,37+61=98,…据此可知有4个98和1个49,4个98也是8个49,所以一共可看作9个49;据此列式9×49;
(3)396比399少3,402比399多3;397比399少2,401比399多2;398比399少1,400比399多1。所以396+397+398+399+400+401+402=399×7(因为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399)。最后按顺序从左往右用计算器加起来验算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1)995+996+997+998+999=997×5=4985。
验算:995+996+997+998+999=4985。
(2)33+37+41+45+49+53+57+61+65=9×49=441。
验算:33+37+41+45+49+53+57+61+65=441。
(3)396+397+398+399+400+401+402=399×7=2793。
验算:396+397+398+399+400+401+402=2793。
8. 珠算 2052395239 清除键 2048
【分析】(1)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简便计算工具,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
(2)在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算盘上的数:个位上有4个下珠和1个上珠,则个位上是9;十位上有3个下珠,则十位上是3;百位上有2个下珠,则百位上是2;千位上有1个上珠,则千位上是5;万位上有1个上珠和4个下珠,则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有3个下珠,则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有2个下珠,则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有1个上珠,则千万位上是5;亿位上没有珠子,则亿位上是0;十亿位上有2个下珠,则十亿位上是2;据此写出这个数。
(3)“CE”键含义:计算器上的“CE”表示清除键,它的作用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据。
(4)计算操作结果:在计算器上操作128×15CE16,原本是计算128×15,按了“CE”键后清除了15,又输入16,就变成了计算128×16,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算盘,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下面算盘上的数写作(2052395239)。现在人们普遍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计算,操作简便,速度快。计算器上的“”表示(清除键),在计算器上操作128×15CE16=□,结果是(2048)。
9. 144 47
【分析】根据题意,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就是先计算出47+25=72,再加上72×2=144;结果是144。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正确的结果是先计算25×2=50,再计算50+47=97;144-97=47;可知比正确的结果多47;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47+25=72
72×2=144
47+25×2
=47+50
=97
144-97=47
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那么最后的结果是144,比正确的结果多47。
10.(1) 999 999999 999999999 29997 33336667 999999999999 299997 3333366667 999999999999999
(2) 222222 333333 444444 4999995 9 555555 5999994 9 666666
【分析】首先利用计算器求出每组前三个算式的得数;(1)观察第一组算式,两个因数中第一个因数的2和7的中间在不断增加“9”的个数,第二个因数的3和7中间不断增加“3”和“6”的个数,积的每个数位上都是9,且9的个数不断增加,每次增加3个,据此规律再写出两个算式;
(2)观察第二组算式,三个算式中被除数都是七位数,最高位和个位数之和为9,中间都是9,除数均为9,商都是六位数,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同,比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大1,据此解答。
【详解】(1)27×37=999
297×3367=999999
2997×333667=999999999
29997×33336667=999999999999
299997×3333366667=999999999999999
(2)1999998÷9=222222
2999997÷9=333333
3999996÷9=444444
4999995÷9=555555
5999994÷9=666666
11.B
【分析】①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②距离说明即可;
③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
④计算器计算时,有可能人为输入错误或其它操作失误,也有可能发生错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①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原题说法错误。
②两个数相乘,积的末尾有两个0,这两个乘数的末尾可能都没有0,如25×4=100,原题说法正确。
③2011年全国公路总里程约411万千米,“411万”是一个和实际接近的数,它是一个近似数,原题说法正确。
④计算器计算时,有可能人为输入错误或其它操作失误,也有可能发生错误。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以上说法正确的有2句。
故答案为:B
12.C
【分析】在除法算式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由于数字键“4”坏了,所以计算5688÷24时,需要把含有数字“4”的数,变形为不含数字“4”的算式便于运用其它数字键计算,所以在5688÷24中,将24看成12×2,变形为5688÷(12×2)=5688÷12÷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5688÷24
=5688÷(12×2)
=5688÷12÷2
=474÷2
=237
由此可知,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小红要计算5688÷24,可以用算式5688÷12÷2来替代。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不小心把“69”按成了“96”,此时应该将输入的96清除,然后重新输入69,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CE键,据此来解答。
【详解】A.OFF是关机键;
B.CE是清除键;
C.ON是开机键;
D.M+是存储键。
用计算器计算“573×69”时,不小心把“69”按成了“96”,可以用CE键来更正。
故答案为:B
14.C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7×9=63、77×99=7623、777×999=776223可知,两个乘数依次是7和9,77和99,777和999。两个乘数都是一位数时,积是两位数。两位数的最高位上的数等于第一个乘数减1,积的个位上的数等于10减去第一个乘数;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时,积是四位数。四位数的前两位上的数等于第一个乘数减1,后两位上的数等于100减去第一个乘数;两个乘数都是三位数时,积是六位数。六位数的前三位上的数等于第一个乘数减1,后三位上的数等于1000减去第一个乘数。在算式77777×99999中,两个乘数都是五位数,所以积是十位数。第一个乘数是77777,77777-1=77776,100000-77777=22223,所以积是7777622223,即77777×99999=7777622223。
【详解】由分析得,77777×99999=7777622223。
故答案为:C
15.A
【分析】要计算39×7,可以把39看成40-1,先算40-1,再用差乘7;或者把39看成40-1,用40乘7再减7;还可以把39看成50-11,先算50-11,再用差乘7。
【详解】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要计算39×7,下面不能得到正确得数的是(先算40×7,再减1)。
故答案为:A
16.D
【分析】由题意得,用计算器依次按49、+、33、÷、2,当按“÷”时,屏幕上会出现49加上33的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49+33=82,故用计算器依次按49、+、33、÷、2,当按“÷”时屏幕会出现82。
故答案为:D
17.A
【分析】在计算器上,ON键是开机键,OFF键是关机键,AC键是消除键。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器上的关机键是OFF。
故答案为:A
18.A
【分析】把198看成200,则736-200多减了2,所以需要再加上2即可;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1,它们的差不变。
【详解】A.根据解析可知,,原题表达错误;
B.根据解析可知,,原题表达正确;
C.根据解析可知,,原题表达正确。
故答案为:A
19.D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60+195÷13×17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法,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先输入60则先计算加法,不符合题意;
B.先输入13则先计算乘法,不符合题意;
C.先输入17则先计算乘法,不符合题意;
D.先输入195则先计算除法,符合题意。
应先输入数据195。
故答案为:D
20.B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没括号,先乘除再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起;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用数字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等号键得出结果;用计算器计算也需按照算式的运算顺序,分别计算出题目中算式的结果,以及各个选项中算式的结果,再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54÷(6×3)=54÷18=3
A.54÷6×3=9×3=27
B.54÷6÷3=9÷3=3
C.54×3÷6=162÷6=27
D.54÷(6+3)=54÷9=6
所以在计算器上依次按的结果与下面54÷6÷3的结果相同。
故答案为:B
21.9; 98765;
98;987654;
987;9876543;
9876;98765432
【分析】计算前三道题:1×8+1=9,12×8+2=98,123×8+3=987得出规律是:两数之积加一个数,第一个乘数分别是1、12、123,第二个乘数都是8,加数是1、2、3,计算结果分别是9、98、987,即计算结果最高位是9,位数与第一个乘数位置相同,从最高位,各数数字依次递减1.按照这一规律:1234×8+4=9876、12345×8+5=98765……解答即可。
【详解】1×8+1=9 12345×8+5=98765
12×8+2=98 123456×8+6=987654
123×8+3=987 1234567×8+7=9876543
1234×8+4=9876 12345678×8+8=98765432
22.58746;540;15
【分析】用计算题计算时,根据运算顺序依次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求出结果。
(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752×82-2918
=61664-2918
=58746
(2)6000-65×84
=6000-5460
=540
(3)255÷(391÷23)
=255÷17
=15
23.121;165;1234;
132;253;1254;
143;473;6446;
154;638;7546;
308;1441;4829;
363;1595;3234
【分析】先用计算器计算各个算式的结果,再分析总结。两位数×11:将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相加,结果放在中间。若相加超过9,则向百位进位。例如:28×11,2+8=10,中间插入0并进位,即308。三位数×11:依次将三位数的百位与十位相加、十位与个位相加,结果插入中间。若某次相加超过9,则向前一位进位。例如:439×11,4+3=7,3+9=12,得4829。通过此规律,可直接写出得数,无需逐位计算。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1×11=121 15×11=165 113×11=1243
12×11=132 23×11=253 114×11=1254
13×11=143 43×11=473 586×11=6446
14×11=154 58×11=638 686×11=7546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如下:
28×11=308 131×11=1441 439×11=4829
33×11=363 145×11=1595 294×11=3234
24.56430
【分析】根据题意,丽丽将乘号按成加号后,错误地计算了342加一个数的和,得到507。用507减去342,得到这个数,再用342乘这个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07-342=165
342×165=56430
答:正确的得数是56430。
25.38190
【分析】观察这组算式,这组算式是从2001一直加到2019,总共19个数,仔细观察发现一头一尾的数加起来是2001+2019=4020,是一个整十数,接着发现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加起来也是4020,接着观察第三个数和倒数第三个数,第四个和倒数第四个数……可以发现,一共有9组这样的数加起来是4020,最后剩下一个2010,可以得出2001+2002+2003+……+2019=9×4020+2010,最后用计算器验证,用计算器从左到右依次输入数运算即可,看结果是否一样,一样则说明正确,注意输入的时候不要按错,否则得重新输入计算。
【详解】2001+2002+2003+……+2019
=(2001+2019)+(2002+2018)+(2003+2017)+(2004+2016)+(2005+2015)+(2006+2014)+(2007+2013)+(2008+2012)+(2009+2011)+2010
=4020+4020+4020+4020+4020+4020+4020+4020+4020+2010
=4020×9+2010
=36180+2010
=38190
用计算器验证:2001+2002+2003+……+2019=38190
所以2001+2002+2003+……+2019的结果是38190。
26.7500000千克;7500吨
【分析】由题意得,40个易拉罐可以回收制成1千克铝。如果一个城市有500万户家庭,每户家庭每年所用的易拉罐有60个,可以先把500万转化为5000000,然后再乘上60算出这个城市每年可收集多少个易拉罐,接着除以40算出可以回收制成多少千克铝。最后再根据“1000千克=1吨”将单位转化为多少吨即可。
【详解】500万=5000000
5000000×60=300000000(个)
300000000÷40=7500000(千克)
7500000÷1000=7500(吨)
答:这些易拉罐可以制成7500000千克铝,合7500吨。
27.24;12;8;6
48;24;16;12
96;48;32;24
规律见详解
57;42;12;13
【分析】先利用计算机计算,各算式结果为: 2424÷101=24,2424÷202=12,2424÷303=8,2424÷404=6,2424÷101=24,4848÷101=48,9696÷101=96,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规律:横看,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几;竖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乘几;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解答即可。
【详解】2424÷101=24 2424÷202=12 2424÷303=8 2424÷404=6
4848÷101=48 4848÷202=24 4848÷303=16 4848÷404=12
9696÷101=96 9696÷202=48 9696÷303=32 9696÷404=24
我发现的规律是:在商不为0的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除数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几;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乘几,被除数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可得:
5757÷101=57 8484÷202=42 6060÷505=12 9191÷707=13
28.(1)布娃娃2048元;玩具熊猫7392元
(2)够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布娃娃的单价是每个128元,玩具熊猫每个132元,总价=单价×数量,分别计算16个布娃娃和56个玩具熊猫的总价即可。
(2)已知机器人的单价是每个136元,玩具狗每个115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计算买20个机器人和36个玩具狗的总价,再求和;最后与7000进行比较,如果大于7000元,就不够,如果小于7000元,就够,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1)128×16=2048(元)
132×56=7392(元)
答:布娃娃卖了2048元;玩具熊猫卖了7392元。
(2)136×20=2720(元)
115×36=4140(元)
2720+4140=6860(元)
6860<7000
答:用7000元买20个机器人和36个玩具狗,够。
29.(1)61;35
(2)输出的数=输入的数×2+1
【分析】(1)当输入4时,输出的是9,9=4×2+1;输入7时,输出的是15,15=7×2+1;输入13时,输出的是27,27=13×2+1。输入30,输出的是(30×2+1);输入17,输出的是17×2+1。
(2)找出输入的数和输出的数的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小程序的运算规律即可。
【详解】(1)
30×2+1
=60+1
=61
17×2+1
=34+1
=35
输入30,输出61;输入17,输出35。
(2)小程序的运算规律是:任意输入一个数,输出的数是这个数的2倍加1。输出的数=输入的数×2+1。(答案不唯一)
30.(1)1111111;1111111;
(2)见详解
【分析】从第2个算式开始,两个相同的因数,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1,则两个因数的积的位数等于两个因数位数和减1;因数是几位数,积的中间数位上的数就是几,并且中间数位上的数最大,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都是1,积从左到右是先递增,再递减,相邻数位上的数相差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原算式错误,根据分析可知,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找出算式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