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32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32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2 12:33:17

文档简介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代表人物以及本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概括民族资本在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有效材料及数据,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的史实,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实业报国精神和人民群众抵制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主学习案】
情景一 艰难起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的创办。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厂。
(1)情景一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2)荣氏企业这种较快的发展势头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情景二 黄金时代及每况愈下: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 。不久,“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不失时机大力扩充规模,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在部分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荣氏企业很快在面粉业立足、发展,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1915年“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但好景不长,1920年,西方列强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大量的华厂倒闭,荣氏企业也从盈余转为亏损。
20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0年代后,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情景三 发展及挫折: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所属的面粉、纺织各厂大多赢利,"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又戴到了荣氏兄弟头上。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日军“军管”劫夺,或被政府控制。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八年抗战胜利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想通过国民政府向日本索取荣家企业在战争中的损失赔偿,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出现各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四 劫后余生,新的春天:解放前夕,荣德生力阻迁厂,为新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他辞世后不久,全国的荣氏企业先后申请公私合营,迈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荣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支持中国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的总代表,当选了上海市副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
总结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
学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总结?你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
【合作学习案】
【概念阐释】
(1)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国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相区别。
(3)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自主探究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春天”为话题,三位网友在微信群里的聊天,这是他们的聊天记录: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自立民族经济的支柱,我认为应该多投资重工业。
既然辛亥革命后各方面因素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应该目光放长远点,近十年,几十年加大力度投资市场都没问题。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多创办些企业,和外国人拼一拼,吞并他们的企业,看他们怎么在中国生存!
如果你也是微信群中好友,你将如何发表意见? 并说明你的理由.
自主探究二: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与缺憾
合作探究三:荣氏家族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透过民族工业的命运多舛,我们一起分组来讨论“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又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自主探究四:
1.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2. 荣宗敬、荣德生(以下合并简称荣家兄弟或两兄弟)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两兄弟以创办茂新、福新、
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
3.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有南方实业家张謇和北国工业巨子周学熙,他们被世人称为“南张北周” 。“南张北周”,有一个共同的梦——强国之梦,他们走的都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4. 范旭东1917年创设永利制碱公司,侯德榜为总工程师;1934年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国旧时最大的私营制碱企业。
5. 刘鸿生(1888—1956),人称“煤炭大王”;后于苏州、上海和全国各地兴办鸿生、大中华等火柴公司,任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主席,又被人称为“火柴大王”。
历史的风雨,会冲刷掉许许多多的记忆,也会使一些记忆更加鲜活。了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后,你认为民族资本家的哪些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后拓展案】做完新学案第11课选择题和材料题,有疑问的写在笔记本上。
第11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2.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3.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内因是(  )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 960锭
1 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 192锭
2 016台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4.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表明当时(  )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 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 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5.下面是1929—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6.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的做法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7.“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篇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  )
A.1905年《民报》 B.1915年《青年杂志》
C.1922年《申报》 D.1946年《解放日报》
8.“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
A.1924—192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1949—1956年
9.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绘制的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的示意图,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中日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10.(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 383.58
10
4.92
1915
2 097.34
9
3.30
1916
2 062.07
4
1.42
1917
1 559.43
8
5.47
1918
1 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11.下图是美国摄影师马克·考夫曼拍摄的照片《民国奇观》,对此,中央银行总裁在报告中回应:“连月支应浩繁,钞票产量有限,生产与支出不能配合,券料输送已到随到随罄之境地。”对此情景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经济侵略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崩溃B.形象地说明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失败
C.这是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D.此景是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直接结果
12.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资本类型
1913年
1920年
1936年
中国民族资本
18
24
59
中国官僚资本
26
25
8
在华外商资本
56
51
33
A.民国时期外资长期在中国占主体地位 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C.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非选择题
13.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 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三 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将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材料四 同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禾丰、民丰两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2)材料二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3)材料三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你觉得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所述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认识?
课件32张PPT。 荣智健荣毅仁 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爷爷——“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儿子 “红色资本家”
国家副主席孙子中信董事长,2005年中国首富荣氏家族 (一) 操 作 方 法
第11课中国民族工业的
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温故知新:
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被摧毁了。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历史之重
——民族工业的前世与今生(以荣氏家族的兴衰发展史为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过程篇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的创办。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厂。
情景一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①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实业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不利: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1、材料题先审问题——几问、类型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留下痕迹
3、答案来源——材料第一,结合课本情境一:艰难起步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 。不久,“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不失时机大力扩充规模,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在部分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荣氏企业很快在面粉业立足、发展,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1915年“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但好景不长,1920年,西方列强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大量的华厂倒闭,荣氏企业也从盈余转为亏损。
20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0年代后,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原因:①民国建立…民国政府…②一战…
③群众…斗争④荣氏企业的措施
下坡路原因: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情境二:黄金时代及每况愈下北极熊山姆大叔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自立民族经济的支柱,我认为应该多投资重工业。既然辛亥革命后各方面因素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应该目光放长远点,近十年,几十年加大力度投资市场都没问题。 以“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春天”为话题,三位网友在微信群里的聊天,这是他们的聊天记录:小毛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多创办些企业,和外国人拼一拼,吞并他们的企业,看他们怎么在中国生存!如果你也是微信群中好友,你将如何发表意见? 并说明你的理由. 合作
探究一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所属的面粉、纺织各厂大多赢利,"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又戴到了荣氏兄弟头上。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日军“军管”劫夺,或被政府控制。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八年抗战胜利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想通过国民政府向日本索取荣家企业在战争中的损失赔偿,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出现各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①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发展较快——政府有利的经济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抗战时期,惨遭浩劫而日益萎缩 ——日本掠夺、官僚资本的压榨
③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国共内战、美国掠夺、国民政府的敲诈勒索、
官僚资本挤压、社会动荡情境三:重新崛起、空前浩劫、陷入绝境 解放前夕,荣德生力阻迁厂,为新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他辞世后不久,全国的荣氏企业先后申请公私合营,迈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荣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支持中国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的总代表,当选了上海市副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 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转化成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情境四:劫后余生,新的春天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结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迅速萧条发展较快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焕发生机融入国有企业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结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抗日战争爆发一九三六年抗日战争结束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开始三大改造完成总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趋势曲折发展 民族之殇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与缺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特点篇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资金少,规模小,力量薄弱先天不足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分布在沿海地区比重小,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后天畸形
自主探究二民


业外




义本




力压制阻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妥协性革命性 前行之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与阻碍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反思篇合作探究三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反思——能力提升与情感升华 荣氏家族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透过民族工业的命运多舛,我们一起分组来讨论
1.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3.由此我们又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1、影响和影响因素类型题思路都是一分为二。
2、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去思考。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客观上提供条件。2.清末至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根源)
2.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3.后天畸形:主要发展轻工业,重 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内地少。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因素阻碍因素:启示:
国家的统一、民族独立
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
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
地位: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但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政治上: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思想上:不断冲击瓦解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传承之思
——从民族工业发展中汲取的智慧与诚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感悟篇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 荣宗敬、荣德生(以下合并
简称荣家兄弟或两兄弟)是
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
两兄弟以创办茂新、福新、
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
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
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
他俩除在兴实业驰誉中外
以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
教育、市政、旅游、卫生
等事业的发展方面,也有
很大的贡献。张謇周学熙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有南方实业家张謇和北国工业巨子周学熙,他们被世人称为“南张北周” 。“南张北周”,有一个共同的梦——强国之梦,他们走的都是“实业救国”的道路,只不过一个是从状元到官宦到实业;一个是从实业到官宦,再回到实业,他们给后人留下的近代民族工商业萌生、创业、奋斗与发展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有着借鉴意义。 张謇、周学熙都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他们的传奇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范旭东1917年创设永利制碱公司,侯德榜为总工程师;1934年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国旧时最大的私营制碱企业。他拒绝于外国人合作,同时也打破了外国人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他是民族企业的骄傲。
范旭东“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鸿生(1888—1956),浙江定海人。一战期间,他包揽开滦煤南运业务,成为百万富翁,人称“煤炭大王”;后于苏州、上海和全国各地兴办鸿生、大中华等火柴公司,任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主席,又被人称为“火柴大王”;民国9年(1920年)与朱葆三等在上海龙华镇创建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今上海水泥厂);民国12年,生产象牌水泥,因质量优异,在与进口水泥剧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畅销全国。同时设立中华煤球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等众多企业。当时,他又被称为中国人“企业大王”。刘鸿生曾任国民政府国营轮船招商局总经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等职。历史的风雨,会冲刷掉许许多多的记忆,也会使一些记忆更加鲜活。了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后,你认为民族资本家的哪些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爱国精神――
艰苦奋斗――坚强意志――抓住机遇――诚信经营――
……………..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陷入绝境日益萎缩谢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